teamLab的沉浸式體驗,能夠改變人與世界的關係嗎?

2021-01-14 造就

大家好,我是來自teamLab的工藤嶽。

工藤嶽 teamlab傳播總監

teamLab創建於2001年,從那時起,我們就試圖用數位技術製作產品。從5個人變成650個,我們團隊裡有各種專家,比如CG動畫師、軟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這也決定了我們工作的大部分內容——數位技術,運用數字藝術拓展空間和感知的概念,打破數字藝術和商業的邊界。

我們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努力讓人們融入其中,比如我們在東京的展覽,其中一個項目是「teamLab無邊界」。展覽有六十多件藝術品,它們並不是靜止在一處空間不動,而是會互相溝通。

當你進入這個幻境,10分鐘後整個畫面可能就完全不同,我們無法控制它們,也不會去控制數位技術,這是無邊界的意義之一。數字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就像心中的鎖,所以這是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程序。

teamLab無邊界展覽

「teamLab無邊界」展覽的入口處寫著:漫步、探索、發現。我與人們一起去這個空間漫步過很多次,有98%的人都會迷路。想要完成這趟旅行特別困難,因為我們沒有地圖,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探索,並發現其中的奧秘。

這兒有超過60件藝術作品,我和它們相處了很久,但從未見過它們被出售,因為人們無法控制它們,正如展覽出口寫的:它就像生活,你可以看到某些部分,但你看不到全部。

工藤嶽在造就演講

這是我們去年做的一個展覽,也是無邊界空間,其實它更像是一個身臨其境的概念,在進入空間前必須脫鞋、赤著腳,而且當你觸摸一個事物時,它就會隨之改變,就像一幅可以動的畫作。

如果你願意等待,你總是會遇到別人,空間也會改變;如果你選擇了一樣東西,點擊它或滑動它,空間也將會改變,我們不只是簡單地用了一個投影機,我們還在裡面應用了機器人技術。

如果你選擇了一樣東西,點擊它或滑動它,空間也將會改變

這是個花園,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讓這個空間充滿活的蘭花。當你打開門,感覺自己都進不去,因為整個空間都被填滿了,但當你走進去,花就會上升,仿佛圍繞著你生長,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花園中。這是一個奇怪的經歷,很難用語言表達。

徜徉在花海中

我們還做了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幾年前的音樂節,我們讓移動的光充滿了整個空間。這兒沒有DJ和音樂家,每個人都是音樂的一部分,也是創造者,當你觸摸光,光會被改變。我們還做了一個光的舞廳,它既是光也是聲音,如果你觸摸它,就會改變其顏色,並持續檢測作出感應,改變空間、音樂,這都是像電影一樣虛幻的東西,但我們能感覺到它在那裡。

每個人都是音樂的一部分,也是創造者

這是幾年前我們在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做的項目。白天,這個地方只是正常的森林,幾乎沒人,但晚上它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面孔,變成數字博物館。我們試圖把一塊普通的巖石轉化成藝術品,也許這是一種讓我們融入大自然的方式,是一種能讓你感知到的方式。

接下來的案例似乎更瘋狂,我們稱之為「超主觀空間」,我們對人和世界之間的關係感興趣,這其實是一種表達,我認為來到這兒的人對創造力感興趣。我們生活在三維的維度上,但必須嘗試新東西。

如同每個人的表達方式,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將影響我們的作品,這是我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它是從平面進行創作的圖畫,是從一個點進行透視,把世界看作是不同的三角形。但如果你站在蒙娜麗莎的角度,她會看到什麼,想像這個問題太難了。

假如你可以與畫中的人物同步起來,在她的空間裡走來走去,就像超級瑪麗或其他遊戲一樣,在這以後,你可以走進電影,那是我們想要的一種體驗。我們希望從作品中應用更深刻、更瘋狂的想法,我非常想和你分享我們發現的、我們學到的、我們這樣做的原因,正如我所說:「我們關心人類與世界的關係,包括人與其他人的關係。」

這裡是我們的作品《花與人》,花有綻放和凋謝,這個是由算法控制的。我們雖然無法控制這些花的凋零和綻放,但是人們可以成為這個藝術作品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動,你就可以看到這個花在綻放,如果你觸摸這個花,你會加速這個花的凋零,也就是說你殺死了這個花。這個創意帶來的結果,其實也能夠讓人們思考,自己和外界的關係。

人們可以成為這個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可以通過數位技術和作品改變世界的內在聯繫,讓世界更積極一點。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文字 | 歡歡;視頻 | Eddie

版面 | 田曉娜

相關焦點

  • 故事和主題,沉浸式體驗的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
    技術和形式可能大家都可以運用,那麼,沉浸式體驗的好壞該如何衡量?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認為,科技在剛出來的時候很容易給人帶來新奇的感覺,也有很多人願意花錢一探究竟。但在信息傳播如此便捷的今天,科技很難成為旅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那麼,是什麼讓一個個項目脫穎而出,或者千篇一律呢?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immersive)作為一個熱詞常被用來形容範圍極為廣泛的諸多事物:從極具想像力的現場體驗,到充滿高科技的虛擬世界。 這個詞彙在《設計的法則》裡也被提到了,是指讓人專注在由設計者營造的目標情境中,產生愉悅感、滿足感,而忘記了真實世界的情境。
  • 關於直播營銷沉浸式體驗的深入探析
    該理論最早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認為影響沉浸體驗的兩個因素是「挑戰」和「技巧」,當挑戰與技巧處於平衡的狀態時,則會產生沉浸式的體驗。該理論在早期主要用於生活、工作、休閒、運動、閱讀等活動中,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挑戰」和「技巧」已經不能得到解釋大部分的現象,該理論也不斷得到了補充和完善,其應用的領域開始擴大到虛擬網絡的世界中。
  • 蘋果在研 「Apple Glass」新專利公布,提高沉浸式體驗
    今年 5 月就有傳聞稱蘋果正在研發 AR 頭戴設備,報料人 Jon Prosser 稱目前蘋果正在測試一款名為 Apple Glass 的 AR 眼鏡原型機,預計會在 2021 年對外公布。本周二的兩項專利證實,蘋果的確正在研究頭戴式顯示設備。
  • 品牌觀點|沉浸式體驗與農事節慶傳播
    形式可以改變和創新,但無論線下還是雲上,節慶的共性問題還是存在。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專委會專家、浙江大學李承華老師曾在「新時代美麗鄉村與未來社區」學術交流會分享「農業品牌生態系統構建與實現路徑」,提出以農事節慶傳播為突破點,有利於帶動農業品牌系統的有效構建,而沉浸式設計體驗目前在農事節慶傳播中相對缺乏,亟待加強。
  • 保利發展控股和樂中國開啟沉浸式戲劇體驗
    光影變幻,前往可以回到過去亦可去向未來的日光機場,搭乘和樂中國號航班,在沉浸式戲劇體驗中,探尋品牌戲劇跨界、人與城市、生活與空間的美好關係。一張穿越時空的機票,一次自我發現之旅「各位夢想家們,晚上好!我們正在日光機場等候登機,時空航班將稍後到達。在這裡您可回到過去,也可前往未來。
  • 沉浸式體驗 提高應急能力
    原標題:沉浸式體驗 提高應急能力   重物從高空落下撞擊安全帽後,會產生什麼後果?發生災情後如何緊急逃生?
  • 超自然空間全新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登陸澳門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澳門6月11日電(記者 毛磊)「澳門teamLab超自然空間」是全新常設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將於6月15日登陸澳門威尼斯人試營業。精密複雜的立體三維世界中設置了多個澳門獨有、前衛領先的超巨型藝術作品。設於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的「澳門teamLab超自然空間」是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在非博彩元素方面的重大投資之一。藝術團隊teamLab把佔地5,000平方米、高達8米的空間改造成一個精密複雜的立體世界,為所有年齡層的遊客呈現引人入勝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 沉浸式設計在商業空間的應用
    何為沉浸式設計沉浸式設計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理念,指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讓參與者享受某種狀態。意圖在於讓用戶順利集中注意力,執行預期行為,並利用用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來引導其產生某些情感與體驗。生活著常見的就是遊戲界面,是非常典型的沉浸式界面。
  • 官方詳解《霍格沃茲:遺產》:沉浸式開放巫師世界
    A:《霍格沃茲:遺產》是一款沉浸式開放世界的動作RPG遊戲,該遊戲背景設置於19世紀(1800s)的巫師世界中,玩家將成為冒險故事的中心。Q:JK羅琳與遊戲的關係是什麼,《霍格沃茲:遺產》是JK羅琳所寫的新故事嗎?A:JK羅琳並沒有直接參與遊戲的創作,但是她非凡的《哈利波特》系列故事是這個巫師世界中所有內容的基礎。《霍格沃茲:遺產》並非JK羅琳所寫的新故事。Q:《霍格沃茲:遺產》與《哈利波特》系列的聯繫是?
  • 索尼公開PS5首支廣告片 展示次時代沉浸式遊戲體驗
    該廣告旨在展示PS5主機世代的主要沉浸式功能。 PS5搭載新功能,為玩家提供前所未有、更深刻的遊戲體驗。今天很高興跟各位分享PlayStation的首支全球插播廣告,內容展示玩家將在PS5新主機上體驗到的沉浸式遊戲性。在我們這第一支PS5主機全球數位廣告中,你會從一位年輕女性的眼目和動作見證新主機功能躍然於眼前。從一開始走在浩瀚的冰凍湖面上,感受到腳下冰層的龜裂。
  • 體驗沉浸式第一人稱入戲解謎體驗——國內遊戲《盲點》簡評
    「步行模擬器」遊戲通常以情節為導向,這種以情節體驗為核心內容的遊戲特別適合於此類遊戲的第一人稱視角設置。玩家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在遊戲中行走,尋找互動項目,觸發並促進劇情的發展,這種沉浸式體驗是「步行模擬器」的獨特魅力。
  • 用「沉浸式體驗」徵服全世界,先從跨境支付開始
    為了更佳的觀看體驗,去俄羅斯看球的人可不少。雖然電視也足夠精彩,但如果是沉浸其中,就更能全身心地感受到那份激情與快樂。自 2016 年——「 VR 元年 」起,VR 設備迅速發展,沉浸式體驗不再是一種對於科技的幻想,而是一步步邁向優質體驗的現實。
  • 《博物館管理》|看點分享:沉浸體驗在博物館展覽中的應用探索
    teamLAB《在人們聚集的巖石上,注入水粒子的世界》【引子】沉浸式體驗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陌生>沉浸體驗在博物館展覽中的應用探索文 | 王開內容提要:博物館展覽希望通過引入虛擬實境等技術來打造沉浸體驗,卻始終無法與內容沉浸完美融合在一起,信息技術、心理學和新聞傳播學的綜合運用能夠為改變現狀提供一些解決方法。
  • 沉浸式業態有哪些特點?來了解一下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出臺的《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發展沉浸式業態」,提出引導和支持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等。這為方興未艾的沉浸式業態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讓業界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 《姜子牙》曝主創特輯 導演解讀IMAX沉浸式體驗
    《姜子牙》曝主創特輯 導演解讀IMAX沉浸式體驗 1905電影網訊 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即將於10月1日公映,影片日前發布主創專訪特輯,曾帶領暴雪團隊的研發製作、擁有十六年CG製作經驗的聯合導演兼藝術總監王昕力薦IMAX的出色視聽效果和沉浸式體驗
  • 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在京開幕
    2020年12月3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以下簡稱WWF北京代表處)主辦的「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在北京王府中環開幕。該展覽運用圖片、全息投影、互動裝置、VR作品等藝術呈現方式,讓公眾了解塑料汙染的危害性和淨塑自然的必要性,呼籲人人成為「淨塑自然行動者」,從自身做起,為自然減塑,為生活減縛。
  • 打造酒庫般的沉浸式體驗!
    座落於新開幕的全臺最大啤酒複合式餐廳2樓,映入眼帘的橡木桶、宏大卻若隱若現的「KAVALAN」字樣,在按下「臺灣」按鈕的那一刻,隨即開啟門後的新世界,帶領大家更進一步認識威士忌的新故鄉——臺灣。噶瑪蘭威士忌吧期盼透過視覺、嗅覺、觸覺與味覺的獨特體驗式氛圍,讓前來的貴賓都完整感受臺灣風土與噶瑪蘭威士忌的絕美交織。
  • 酷我暢聽「沉浸式彈幕」功能上線 打板音頻新體驗
    近年來,高度商業化的網絡文學全產業鏈運營案例頻出,廣播劇、電視劇、電影、遊戲等多元開發爆款不斷,為消費者帶來豐富的娛樂體驗。從網文IP,到最終影視化一般需要5年甚至10年以上的項目孵化時間。而互動閱讀和互動彈幕的方式,相較於影視拍攝開發,成本低、觸達率高,且更易於實現「破圈」效應。
  • 探尋沉浸式模擬遊戲的困境與新生
    確實,從世界上第一款沉浸式模擬遊戲《地下創世紀:冥河深淵》誕生以來,無論是DRPG還是FPS我們都可以將其第一人稱的表現形式看作沉浸式模擬的條件之一,而第一人稱視角是沉浸式模擬遊戲的必備條件嗎?、《恥辱》和《掠食》等都是第一人稱沉浸式模擬遊戲的佼佼者,可這並不代表第一人稱視角是必要的,能隨時切換第一人稱視角與第三人稱視角的《俠盜獵車手5》與《荒野大鏢客:救贖2》同樣可以帶來堪稱沉浸的遊戲體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視角對於一款沉浸式模擬遊戲並不是桎梏。而如何將一款上帝視角的遊戲做成沉浸式模擬遊戲,《泰亞史詩》就是一個異常有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