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系統科學地解析負面情緒的方法,助你做個優秀的情緒管理者

2020-12-15 芳芳讀書1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究其共性,可以用ABC公式法來解讀,A(事件,事物)→B(認知,想法)→C(結果),《哈姆雷特》書中的某段描述,即A(事物),因為不同的人,認知不一樣,感想不一樣, 即B(認知,想法),帶來的感觸C(結果)就不一樣。

看一本書如此,我們對每件事物發生的感受,皆可用ABC公式來解釋。

比如,男朋友和我見面時,他的臉色不太好(A), 如果我認為他不愛我,猜測可能會開口和我說分手(B), 我會小心翼翼和他講話(C)。如果我認為他可能工作上遇到不順的事情(B1),我會用同理心和男朋友講話(C1),如果我認為他身體不舒服(B2),我會用心疼的語氣和他講話(B3)。由此所得,怎樣和男朋友講話就是公式中的C(結果),而影響結果的關鍵變量因子,是藏在每個人心中的B(認知、想法)。

通常我們認為,是某件事情讓我們不開心,但ABC公式法,穿透現象看本質,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

圖片摘自《遇見未知的自己》

管理學中有個理論: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緒,做個優秀的情緒管理者,才是成功的關鍵。成功的路上,缺少的不是機會,更不是資歷淺薄,最大的敵人是我們對情緒管理的缺失。

運用ABC 公式法反觀,情緒只是一個結果即C,而管理情緒,本質上是管理個人的認知和想法(B)。所以,將問題的關鍵歸因於事件本身(A),而忽略了隱藏在ABC公式中的關鍵因素B(認知,想法),從而捨本逐末,讓我們受制於情緒,是我們常見的誤區。

《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這本書以小說為體裁,以心靈修行為主題,闡述了如何踐行身心靈修,從現實的情緒困境中走出來,尋找最初的自我,求得內心的歸宿。快節奏的生活、競爭加劇的職場,焦慮、恐懼、憤怒、悲傷等讓我們在情緒的困境中,長期壓抑自己。

今天,我們將從《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提煉出一套科學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正確把控ABC公式法的關鍵因子B, 助力於我們做個優秀的情緒管理者。

1. 我們常常說的負面情緒,到底是什麼?

01. 情緒的分類

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情緒歸為四大基本情緒,喜、怒、哀、懼。

情緒可以帶給人愉悅的體驗,也能帶給人痛苦的感受。從人的感受分類,情緒分為大家熟知的兩類情緒,正面情緒:喜;負面情緒:怒、哀、懼。

正面情緒能帶給人愉悅、健康、成長的能量,而負面情緒帶給人痛苦的感受,是不積極的,嚴重的負面情緒還會引起身體不適、帶有破壞的力量,造成身心的傷害。

02. 負面情緒的本質

若菱最近一直很痛苦,她遭遇了朋友的欺騙,丈夫的背叛,閉上眼睛,全是朋友假笑、丈夫和其他女子親熱的畫面,瞬間覺得自己要爆炸。老人這樣開解著她:

「因為事實最大,已經發生的事情是不能改變的。如果你不能接受它,就好像拿頭在撞一面牆壁,而希望能把它撞開。無濟於事,徒勞無功呀!」老人搖頭嘆息,「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實。」

若菱的痛苦,如同黑暗的能量不斷吞噬著她。如同老人提醒的,痛苦只是情緒的表達,即結果(C),朋友的欺騙和丈夫的背叛是事實(A), 關鍵因素B是若菱對事實(A)的抗拒,因為抗拒,所以造成持續不斷地痛苦。

不管是老師瞪著不聽話學生的憤怒,男友移情別戀哭泣時的悲傷,還是和父母吵架時的生氣,只是負面情緒的一種表達。負面情緒的本質是對事實的抗拒。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

圖片摘自《遇見未知的自己》

2. 負面情緒的特徵

01.負面情緒的隱藏性

若菱再次請求媽媽:「媽,我好害怕!」 「怕什麼?」 媽媽大吼,「都八歲了害怕一個人睡覺?你是怎麼被養大的?一點兒膽子都沒有,虧你還是我女兒!」小小的若菱在黑暗中哭泣,把恐懼深深壓在心底,帶著眼淚進入了夢鄉。「好了,回來吧!」老人輕柔地呼喚著若菱。若菱從深沉的潛意識中逐漸甦醒,恍若隔世。「所以,這些被否定、壓抑的情緒,像你的悲傷和恐懼,就滯留在你的身體裡,像是被籠子鎖住一般,卡在你的身體中。」

對黑暗的恐懼,被壓抑、被否定的的情緒,一直滯留在若菱的潛意識中。這種情緒從來沒有被認可、被接受過,但也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伴隨著若菱長大成人。

這就是負面情緒的隱藏性特徵。

強制性打壓、恐嚇是人們最常用的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比如:脾氣暴躁的領導不聽取任何解釋,就訓斥員工,員工不被理解,工作態度消極,影響工作效率。

馬雲曾說:員工離職,要麼是錢給少了,要麼是受委屈了。這裡的委屈,就是指員工的負面情緒從來沒有被公平理解過,表面上員工接受老闆的指責,但情緒一直存留在員工的意識中,直到負面情緒黑暗的能量匯集到最大限度,採用離職的方式,終結這段負面情緒的傷害。

02.負面情緒的複製性

「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件事,從生理學角度來說,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聯繫,比方說,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是每天都在重複地為那張神經網絡界限和整合,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

負面情緒具有可複製性。

抱怨老闆不能慧眼識英才抱怨伴侶不夠關懷抱怨朋友不夠耐心抱怨生活太艱難抱怨子女不聽話不管是工作、生活、學習、社交,有人一直長期處於抱怨的狀態,認為處處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在心理學上,叫做受害者心理。

受害者心理本質上是一種自我防禦,指某人將自己的不幸遭遇歸結於外界,並且通過指責外界,來獲得安慰感。擁有這種心理的人,一般沒有改變現狀的能力。

擁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普遍存在一個共性,對負面情緒的複製。經常性生氣、經常性憤怒、經常性悲傷,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固定的負面情緒模式,如果不刻意改變,負面情緒是一臺自帶複製功能的機器,開啟自動化制約模式,我們將身不由己。

圖片摘自《遇見未知的自己》

3. 學會和負面情緒和解

在了解了負面情緒的特徵,接下來,我們將學習如何與負面情緒和解,減少負面情緒帶來的傷害。

01. 正視負面情緒的存在

因為負面情緒的隱藏性,我們很容易用轉移的方法或者打壓的方式,避開負面情緒的存在。

比如,孩子被小朋友欺負,很傷心,很委屈,想從父母那裡得到安慰,父母因為忙碌很不耐煩,就說:別哭了,一會兒買糖給你吃。

如果孩子的情緒一直得不到父母的關懷,孩子長大後,就會採取抽菸、喝酒、工作狂等不良方式來替代和消解負面情緒的影響。

「不要批判、不要抗拒,就是去接納這個憤怒!讓這種能量自然地流露出來,不要壓抑!」老人從旁提醒。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要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正視它的存在,接受它帶來的痛苦,全新接納這種感受。

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02. 用愛的覺知之光,消融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的複製性,讓某些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對負面情緒渴望和需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負面情緒這塊厚厚的寒冰,還來得及消融嗎?

我們會有這樣的遭遇,是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遭遇而產生的情緒。

簡單地說,我們的遭遇是配合我們需要的那種情緒而產生的。所以,放下對它的需要,才是消融的第一步。

4月23日,周揚青結束和羅志祥九年感情長跑,並髮長文怒斥羅志祥的渣男行為。在不到一周的事件,周揚青在5月1日,撒嬌式分享自己賴床被媽媽叫醒的日常。

圖片摘自網絡

從周揚青的行為可以看出,放下失戀帶來的痛苦,感受媽媽愛的關懷。周揚青才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調整好心態,用更好的心情迎接新的單身生活。

所以,感受親人的愛是擺脫負面情緒的第二步。

正因為接納和放下,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體驗去愛與被愛,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幫助我們脫離眼前負面情緒的困境。

4. 結束語

人生是場修行,你的認知邊界(B)有多大,你就能走多遠(C)。走的越遠,越不受負面情緒的束縛。人生從管理負面情緒開始!

相關焦點

  • 面對員工抬槓,情緒負面,管理者,你該怎麼管
    對於管理者來說,與那些抬槓和有負面情緒的員工打交道是件很頭疼的事。面對這樣的員工,總是有這樣的擔憂:談了這麼多,這些員工還無動於衷嗎?面對員工舉杆、負面情緒和管理者,你應該怎麼做?面對抬槓的員工,經理,你應該這樣做!老員工不服管你應該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公司信任你的能力,並賦予你管理員工的權力。在工作中,你需要大膽的管理和與員工溝通。
  • 教你怎樣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情緒
    我認為有抱怨感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說明你是在追求成長的,而且是自我要求比較高的一個人。就像很多大咖都說反思自己「生活過得太安逸了」,其實就是在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主動為自己製造焦慮感和壓迫感。所以很多優秀的管理者不但不會抗拒和逃避負面情緒,還會巧妙地去運用這些情緒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動能,或者解決某些問題。
  • 你的思維可能被負面情緒封印了
    第二道封印: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一來,系統崩潰,思維停止……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狀況,甭管你有多麼高的智商,在情緒面前都無能為力,立刻變得暴躁衝動,看誰都欠揍!或者心情低落,什麼都不想做!1.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你能力的提升,當你遇到同樣的狀況,你的情緒狀態會發生變化。英勇、自信、從容……這些都是有能力做保障的結果。
  • 排解負面情緒的小方法
    生存在這個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生活中的一些事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的不穩定,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這種消極因素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就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當中——被別人「踢」和去「踢」別人。試著去找到問題源頭,並引導自己往積極的方面思考,引發你負面情緒的這件事,有沒有哪方面對你是有不一樣的意義或者好處的,引導我們的大腦去注意其中積極的一面,這樣下來,與自我對話之後,我們的情緒也會隨之平緩下來。
  • 給情緒做個斷舍離,doterra多特瑞精油助你擺脫負能量!
    工作任務繁重時,你是否無法保持良好的狀態?受到挫折打擊時,你是否會變得暴躁易怒?勞累一天後,你是否會被突如其來的沮喪情緒所席捲?現代社會中,人們頂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如果這些情緒不能及時消解,就有可能發展成心理或是精神疾病,危害個人身心健康。怎樣才能擺脫負面情緒呢?
  • 「一日即一生」:克服負面情緒的四個方法
    二、怎樣走出負面情緒1、接納自己當我們面對失敗時,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同時就會否定自己的存在,其實有些事情的失敗說到底是行動和方法上的失敗,要區別對待這些失敗,不要把不屬於自己失敗的原因硬往上套,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失敗。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然後從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特質寫下來,比如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然後接受這些特質。
  • 如何調整你的負面情緒?
    人生無常,總會有喜怒哀樂,當你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激動,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你要接納這樣的自己。當然在你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千萬不要嘗試去用溝通解決問題,因為帶著負面情緒溝通,你以為自己表達的是內容,實際上你80%的時間表達的都是你的情緒。
  •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累積該怎麼辦?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職場是一個壓力場,壓力接踵而至,當方案寫不出,策劃不完美,融入不進同事的圈子,領導不認可你的能力等等,都會讓人陷入到各種負面情緒當中。這種情緒是非常危險的,與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往往會讓人感到煩躁、焦慮、自卑,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種情緒就像病毒可以傳播,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心情,若是被領導發現,也會降低你在他心目中的評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身邊那些優秀的同事,厲害的上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並且臉上長時間都是笑眯眯的。
  • 方法: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
    方法: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 遭遇挫折時,大多數人會來鼓勵你,勸你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哈佛大學講師蘇珊 蘇珊·大衛說,在正向思考的氛圍裡,人們把負面情緒或想法看作有害物,只要有一絲不好的念頭,直覺上就會讓自己別想那麼多,但是根據心理學研究,當人們越是想要抑制某個想法,這個想法反而會更強烈地停留在腦海中,就像減肥的人強迫自己放棄喜愛的甜食,最後卻連睡覺都夢到在大吃,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也是如此。
  • 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有哪些更有效的方法?
    舉個例子:如果你此時正受困於一種負面情緒之中,自己有意識想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就要主動or強行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種轉移不是說任何事情都可以,如果是從一種負面情緒轉移到另外一種負面情緒上面的話,無濟於事,對我們不但沒有幫助,還有可能造成負面情緒加倍。
  • 《聰明人是怎樣掌控情緒的》: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負面情緒!
    曾經窗臺邊小槐樹上耳語呢喃的鳥兒,會讓人莫名焦躁,嫌棄它的聒噪,卻忘記了這婉轉的歌聲曾讓你如痴如醉駐足聆聽!由此可見,情緒會對一個人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明白了這點,我們要有針對性地調節自己的情緒,讓好的情緒潤飾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讓不良的情緒隨風而去。02那麼,什麼是情緒呢?我們又該如何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然後,我們時代心理(專注於定製化心理服務)會帶領你一起客觀認識情緒,並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糾正我們的一些關於情緒的思維誤區。接著,我們一起來聊聊情緒為什麼會失控?最後,我會告訴你如何管理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 情緒暴力化研究:怎樣解析情緒暴力化過程方程式
    如何解析?一是進一步解決利益與需求矛盾,停止內心發酵。通過上述利益與需求解析的方法,進一步解決利益與需求矛盾,停止因利益與需求矛盾引起的不滿感受心理傾向活動。二是運用戶外運動、打牌唱歌等方法,使自我心理轉移,阻止內心發酵活動。
  • 拋棄負面情緒,是老年人幸福的良藥
    更有甚者,把養生當成一個工作來做,有點小毛病不去求醫問藥,盡搞些江湖養生術來對付,久而久之,弄壞了身體,弄壞的心情,傷財害命。 其實,本質上人是活的一個和諧狀態。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部分,都是一個有機的和諧體。器官和精神協調的好,人的狀態才會好。如果情緒理不順,人就容易得病。
  • 《頭腦特工隊》—解讀正確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負面情緒不好的,為了把悲傷趕走,以此,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就是做開心的事來遺忘悲傷,通過排斥悲傷,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應對,從而讓自己走出痛苦,這個方法就像吃了止痛藥,吃完不會痛,不吃繼續痛。
  • 你是如何發洩負面情緒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不管是學業上的、情感上的、工作上的還是家庭上的,多多少少都會讓你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既然產生了,就不能一直忍著,傷心傷身。那麼大家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的呢?
  • 如何與負面情緒和解?
    解析……情緒是每個人都有但很少有人關注的反應,更別說如何管理和疏導了。而更多人平時感受最多的就是負面情緒,其實這只是人的一個錯覺,也是注意力關注的問題。為什麼說是錯覺呢?負面情緒容易造成人很深刻的感受和印象,反而每天都有的正面情緒就忽略了,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一旦達不到正面的要求,就馬上轉變為負面,正所謂「善惡一念間」就是這個情況了。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我們會將普遍事件個人化,比如:長期的加班是因為領導欺負你老實、表白失敗是因為你是個窮小子,然後又會將情緒泛化,比如:當朋友開了幾句玩笑就認為他也欺負你、你認為不會再有愛你和關心你了。如何控制負面情緒?當認知到消極事件的普遍性併合理分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後,往往我們就能平靜地接受消極事件,可以理性地處理負面情緒。而當理性無法控制情緒時,我們如何處理呢?詹姆斯-蘭格理論告訴我們,生理喚醒會生成情緒。
  • 讓自己改變負面情緒的五種方法,讓自己從壞情緒裡走出來
    開始工作後發現原來世界沒那麼簡單,你隨時都會遇見無可理喻的人,不被理解,被冤枉是常有的事,負面的情緒越累積越多,你覺得自己都快喘不過氣了?讓自己改變負面情緒的五種方法1.以新的心情開始早晨把自己當作是有一臺電腦,晚上睡覺的時候關機了,開機的時候就是新的開始。為了能更好地在早上調整情緒,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有足夠的睡眠,調整好生活節奏,為早上的重新開始做準備。
  • 負面情緒五步梳理法,讓你的心境豁然開朗
    他們遠走他鄉一度寄希望領養一個孩子來寄託他們的哀思,然而養子的叛逆、不願做他人替身的離家抗爭,最終再次給這對可憐的夫妻一記棒喝。沈英明、李海燕家庭雖然事業都發展的非常好、物質生活有了質的飛躍,但自責的情緒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李海燕經常「神神叨叨」,甚至最後得了腦癌;他的兒子沈皓雖然已是一名優秀的醫生,但自責的情緒一刻也沒停歇,幾乎要把他「炸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