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好,身體不老

2020-12-27 中國青年報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曹永平

北京老年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張曉強

生命時報記者 張健

俗話說,養生先養骨。「身子骨」決定了我們的身體狀態,也決定了生活質量。臨床上,醫生們發現,健康的人行動能力之所以維持得比較好,關鍵是有健康的髖關節;而一旦發生髖部骨折,老人一年內的死亡率最高能達到50%,所以又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髖關節好比身體的軸承

在由206塊骨頭共78個關節組成的人體骨骼系統中,有一個關節對維持健康非常重要——髖關節。髖關節,俗稱大胯,由髖臼、股骨頭、關節囊以及韌帶構成。「健康的髖關節是維持人體活力的重要前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骨科分會主任委員曹永平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髖關節是連接軀幹和下肢穩定的、較為複雜的大關節。一方面,髖關節可以前後屈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是支撐走、跑、跳、蹲等肢體活動的關鍵;另一方面,髖關節承載身體重量,起到傳導關節上下力的作用,可以滿足身體多種生理需求。

「如果把人體骨骼系統比作一輛汽車,髖關節就是起關鍵作用的軸承,它帶動了全身活動;髖關節出現了問題,就像汽車的軸承損壞,汽車就會拋錨趴窩。」北京老年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曉強說,在臨床中,有些老年人,即使到了八九十歲高齡,只要髖關節情況較好,不發生骨質疏鬆,運動機能往往保持得不錯,日常生活和外出社交活動都能進行。但如果髖關節發生了病變,患者不僅要忍受疼痛,還會活動減少,甚至出現抑鬱、衰弱等併發症,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也會下降,衰老進程加速。

五種髖關節病需重視

曹永平表示,髖關節疾病往往是日積月累所致,導致的病變情況不盡相同,具體來說,以下五類髖關節病變比較常見:

股骨頭壞死。這是髖關節最嚴重的病變。使用糖皮質激素、過量飲酒、抽菸、創傷及一些血液病都是其誘因。輕則導致股骨頭微血管血供中斷或受損,重則引起骨細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陷。股骨頭壞死,會令患者疼痛難忍,還會發生肢體短縮和關節功能障礙。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這是髖部疼痛較常見的原因,但經常因早期認識不足,易被誤診,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達15%~17%。髖關節中髖臼周圍有髖臼盂唇,從而加深髖臼,使髖關節更穩定。這個結構像搗蒜的石臼一樣,如果長期不正常外力作用於髖關節或髖關節發育異常,臼的邊緣容易被磕碰。被外力撞擊後,關節就可能發生疼痛或炎症,引發關節積液、水腫,時間一長會導致盂唇損傷。

髖關節骨質疏鬆骨折。骨質疏鬆是老年人髖部骨折最常見的病因,骨質疏鬆會導致人體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患骨質疏鬆的老年人,輕微的旋轉、扭動都可能發生髖部骨折。張曉強表示,骨質疏鬆是國人髖部骨折的重要因素。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低骨量人群龐大,40~49歲人群低骨量率為32.9%,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達46.4%。髖部骨折後,很多老人會因此癱在床上,導致壽命急劇縮短。

退行性髖關節疾病。髖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常見於中老年人群,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發病原因主要是勞損摩擦,與增齡、肥胖、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居住環境潮溼及遺傳等因素相關。

早期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發育不良包括髖臼發育扁平、股骨頭外移或半脫位,這會導致關節承重區域縮小,關節軟骨承受的壓強明顯增加,關節軟骨遭到破壞,進而引發骨性關節炎,使患者出現關節酸脹、疼痛,甚至關節僵直症狀。

「髖關節不一定是最先受損的,但很多人的髖關節常常是帶病『工作』,所以,髖關節疾病最重要的是早診早治。」曹永平說,如今的髖關節疾病治療技術已較為發達,病情不同,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也很多:早期的股骨頭壞死可保守治療,通過促進血液循環的局部熱敷理療等方法,加上藥物治療,可以消除炎症、止痛,減輕水腫、關節積液,減少關節腔內及其骨髓內的壓力,改善血供;在股骨頭塌陷之前和軟骨下骨沒破碎的中期階段,可通過保髖手術,做髓芯鑽孔減壓,用促進成骨的骨形態發生蛋白類藥物,同時,手術時清掃壞死骨,重新植入骨頭,或用金屬棒、異體骨做新的支撐系統;最後的治療手段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目前技術已十分成熟,這也是所有治療方式中效果最得到醫學界肯定的一種。

預防骨質疏鬆和跌倒是第一要務

國人的髖關節健康情況不容樂觀,數據顯示,全球30%的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髖部骨折的致殘率和致畸率超過50%;女性發生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為19%,男性發生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為39%;老人一年內死亡率達20%~50%,這也是髖部骨折被稱為老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原因。曹永平表示,近年來國人髖關節疾病發病率增長迅速,目前中國每年近100萬例人工關節置換術中,髖關節置換術佔比近一半,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張曉強則表示,雖然醫療技術進步讓大多數髖部骨折患者可以通過人工關節置換術重新站起來,但依然有很多患者出現髖部不適或骨折後,選擇生扛,或者乾脆癱在床上。即使更換了關節,有些人術後也可能不能恢復如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兩位專家均表示,維持髖關節健康,一定要做好預防。

從損傷原因來看,五類人群應特別關注髖關節健康:1.跳舞、練瑜伽及從事專業運動的人群,因運動強度高、活動幅度大,相對容易發生髖關節損傷,引發慢性髖關節疼痛或關節積液。2.因各種疾病應用糖皮質激素的人,其發生股骨頭壞死的機率較高。3.長期吸菸酗酒者,是股骨頭壞死的重要人群。4.老年人,尤其是久坐、肌肉力量差的老年人。5.更年期女性,絕經後雌激素代謝的變化導致她們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隨之而來的是髖部骨折發病率升高。想呵護好髖關節,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點:

積極預防骨質疏鬆。45歲以上人群應每年檢測一次骨密度。飲食上少喝碳酸飲料和含咖啡因成分的飲料。老年人要多吃奶製品、豆製品、海產品、蛋類、蔬果等,保證鈣攝入量,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

加強運動鍛鍊。關節周圍肌肉強大可使關節穩定。大家在進行跑步、騎車、走路等負荷較輕的有氧耐力運動基礎上,可結合伏地挺身、平板直撐及舉啞鈴等抗阻鍛鍊,避免劇烈跑跳及持續加大關節負荷的運動。老年人還可以練體操、打太極等,增加關節柔韌性,增強平衡能力和靈活性。

預防跌倒。跌倒是老年人髖部外部撞擊骨折最常見的因素,因此老年人變換體位時宜緩慢,同時要正確服用藥物,減少頭暈和體位性低血壓等可能引起跌倒的因素。

及時就醫。髖關節疾病容不得耽誤,如果出現腹股溝酸痛等髖關節相關疼痛,就要及時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尤其是髖關節骨折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最好在48小時內進行手術,不然會耽誤最佳治療期。

避免15度以上的八字步態。雙腳內八字或外八字超過15度時,髖關節的盂唇損傷風險會增大,必要時應進行矯正。

來源: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啟動你身體的「美麗發動機」:髖關節的功能解析與訓練分享
    在我們的身體結構中,髖關節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承載上肢的重量,執行下肢的活動;今天,我給大家分析髖關節訓練對身體的重要性,並給大家列出科學高效的訓練模板;內容較多,但是相信讀完,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 髖關節病變有什麼症狀?身體出現這些異常,就要警惕了
    髖關節屬於身體極為重要的關節,是股骨最上端和骨盆的球窩關節的重要連接點。人們生活中所做的走、跑、跳以及推等多種動作,都需要髖關節參與才能完成,是身體速度最大的能量來源。當髖關節受到損傷或出現炎性病變時,患者關節部位就會有疼痛、腫脹或突出等異常症狀出現,嚴重影響到患者正常活動能力以及生活。
  • 深蹲蹲不下去,身體前傾,很可能是因為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
    新手進行深蹲很容易出現身體前傾的現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的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導致的,本文將詳細講解什麼導致了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緊張,如何改善並提升髖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讓我們能夠更舒展地完成深蹲訓練
  • 影響網球愛好者水平的關鍵,如何使用好髖關節
    大家好我是東吳網球哥,今天跟大家聊的話題是:為什麼很多業餘網球愛好者打球多年,卻一直被困在3.0左右呢?那就是我們的目光和注意力很多時候都集中在了腳步、手臂與球拍上,卻忽視了一個動力鏈上的樞紐——我們的髖關節。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退行性改變比外傷更傷害髖關節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又被稱為髖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是以慢性進行性軟骨變性和軟骨下及關節周圍新骨形成主要特點的退行性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人,並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高,但是運動員等經常需要屈髖活動或髖關節載荷較重的特定職業人群也比較常見。
  • 練好髖關節鉸鏈,才能讓你更快練出翹臀
    >>> 10秒看全文 <<< 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為了好身材,髖關節鉸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作;很多人都因為臀部靈活性差、如果你要問一個健身老司機,哪個動作學會了性價比最高,他沒準真的會告訴你,髖關節鉸鏈。髖關節鉸鏈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基礎動作,不管是日常從地上把東西搬起來、或是在硬拉、壺鈴擺蕩等動作時,都少不了髖關節鉸鏈。
  • 髖關節滑膜炎的症狀?髖關節滑膜炎怎麼護理?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髖關節滑膜炎是原發於或繼發於髖關節的急、慢性無菌性炎症引起的患側腹股溝區疼痛,為持續性鈍痛,可向大腿或膝關節內側放射。活動或負重時加重,患側髖關節常有輕度屈曲內收畸形。成年患者常見於15~45歲患者,與髖關節其他疾病同時發生,如髖臼股骨撞擊症、髖臼盂唇損傷、髖關節骨關節炎等。
  • 如何提高髖關節靈活性?了解髖關節的作用與功能,做針對性的改善
    髖關節這樣的結構會讓我們的下肢承受較多的重量,並且讓整個身體更加的靈活穩定,而髖關節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又對健康以及整體的運動表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下面我們分別從髖關節的作用、運動方式、對健康及運動的意義、以及如何增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四個方面來了解一下髖關節。
  • 好的髖關節位置讓你有職業球員的上杆位置!
    球友們都知道,打球需要用到髖關節部位,但如何理解揮桿系統中正確使用髖關節部位大家可能並不明白,今天由卡拉威教練孫唯
  •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_髖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鍛鍊注意事項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一種髖關節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在緩解疼痛、重建髖關節功能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其主要適用於老年人股頭頸骨折、股骨頭壞死和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具有住院時間短,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動,如果手術成功,可以解決髖關節壞死出現的髖關節疼痛、跛行以及功能障礙等症狀,不僅可以縮短病程,也可使病人快速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極大改善了病患的生活質量。
  • 老年人髖關節疼痛、走路跛行,警惕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1、什麼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據解主任介紹,髖關節由圓形的股骨頭和球窩狀的髖臼構成,周圍附有強大的關節囊和肌肉群。髖關節連接身體與下肢,負重大、活動多,是原發性骨關節炎的好發部位之一。
  • 髖關節一動就響是怎麼回事_髖關節活動受限是怎麼回事
    髖關節一動就響是怎麼回事_髖關節活動受限是怎麼回事 做深蹲膝關節總是內扣,髖關節一動就響,走路走成了尼古拉斯趙四,這是怎麼回事呢?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表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說明你的髖關節出了問題!
  • 疫情宅在家,不如一起來鍛鍊髖關節,讓你輕鬆收穫好身材
    可是長期宅在家缺乏鍛鍊可是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組有關髖關節的鍛鍊動作,讓你輕鬆擁有蜜桃臀。閱讀本篇文章,您將會知道:1、髖關節的運動主要有哪幾種2、如何正確的鍛鍊髖關節髖關節是典型的髖臼關節,對於關節我們是無法鍛鍊了,但是我們可以鍛鍊關節的肌肉組織,通過鍛鍊肌肉群達到鍛鍊髖關節的目的。
  • 健康髖關節是維持人體活力的關鍵
    臨床上,醫生們發現,健康的人行動能力之所以維持得比較好,關鍵是有健康的髖關節。髖關節能夠發揮機體的正常活動,承載身體的重量,當髖關節周圍發生問題時可能提示周圍存在著某種病症,必須要對常見的髖關節病變進行足夠的了解,才能夠為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有助於改善髖關節的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肌動學 ——髖關節
    當我們在正常走路的過程中,擺動相中期(mid-swing)到支撐相中期(mid-stance)一側髖關節承受了13%~300%的身體重力。生物力學試驗證實,在身體強壯的成人,臀小肌的支持力約為142KG,臀中肌約為130KG。在所有朝上朝內的肌肉(恥狀肌、閉孔外肌、旋外肌、臀中肌、臀小肌)聯合支持力估計約為500KG,僅臀中肌、臀小肌約負擔一半以上支持力,其中臀小肌佔到28%以上,故在站立時,臀小肌對髖臼的穩定起極為重要的作用。4、臀小肌的主要作用是外展髖關節,同時前部纖維有內旋及前屈作用。
  • 髖關節 運動學
    髖關節負重著上半身的重量,同時將將力傳導至下肢。當我們在正常走路的過程中,擺動相中期(mid-swing)到支撐相中期(mid-stance)一側髖關節承受了13%~300%的身體重力。髖關節內外旋和內收外展在討論髖關節內外旋的時候不可避免就需要討論到梨狀肌這塊「狡猾」的肌肉,當髖關節屈曲不超過90°時,梨狀肌作用是外旋;當屈髖超過90°之後梨狀肌就和臀大肌前束和臀小肌後束一起成為了內旋肌群。所以我們想要牽伸梨狀肌時候需要在屈髖90°以上的時候做髖關節的外旋來進行牽伸。
  • 髖關節肌動學
    髖關節負重著上半身的重量,同時將將力傳導至下肢。當我們在正常走路的過程中,擺動相中期(mid-swing)到支撐相中期(mid-stance)一側髖關節承受了13%~300%的身體重力。生物力學試驗證實,在身體強壯的成人,臀小肌的支持力約為142KG,臀中肌約為130KG。在所有朝上朝內的肌肉(恥狀肌、閉孔外肌、旋外肌、臀中肌、臀小肌)聯合支持力估計約為500KG,僅臀中肌、臀小肌約負擔一半以上支持力,其中臀小肌佔到28%以上,故在站立時,臀小肌對髖臼的穩定起極為重要的作用。4.
  • 髖關節滑膜炎的症狀?髖關節滑膜炎要注意什麼?
    髖關節滑膜炎,以前較少見,人們很少聽說,但現在這種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髖關節滑膜炎是指患側腹股溝區持續鈍痛,原發或繼發於臀部的急慢性無菌性炎症所致,可向大腿或膝關節內側放射。活動或負重時加重,患側髖關節常有輕度屈曲內收畸形。
  • 髖關節活動受限怎麼辦呢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怎麼辦呢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這種症狀可能大家很少見到。活動受限是一種在醫學上面的專業術語,是指患者在運動時,受到了限制的現象。髖關節活動受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髖關節損傷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患者髖關節損傷比較嚴重,經過治療不能恢復其該有功能的損傷的情況,常見的有股骨頭骨折或壞死,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到下肢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