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河西區圖書館駐館作家聊民俗——「正月初十:石頭節」

2021-03-01 天津市河西區圖書館訂閱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皇天后土,天地是同樣重要的。正月初十是「地日」,即大地的生日,也是石頭的生日。有天還有地,人畜房屋都依賴大地生存,稻黍百穀都在地上生長。人生忠孝節義,上靠天下靠地,做事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有收穫,才能取得成功。 

正月初十,人們祭祀石頭,在這一天不能動用磨、碾等石制工具。午餐必食饃餅,認為這天吃餅,一年財運亨通。石頭節定在正月初十,從初十的「十」音化來。這一天,人們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舊俗在除夕於這些石器上貼春聯後,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過了正月初十日,這些石制農具才可開封使用。石頭節,應該與原始人類的大山及石頭崇拜有著源流關係。河北省中南部,在正月初十的晚上,各家各戶在門口點燃篝火,將一年內用舊的炊具等燒掉,預兆全家在新的一年裡無災無難。

民間傳說正月初十「石頭節」也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在這天晚上人們儘量提早熄燈就寢,並在家中廚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這些東西俗稱「米妝」,希望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

天津人過春節,婦女有頭帶紅絨花的習慣,一朵朵顫巍巍的「聚寶盆」紅絨花,寄託了人們的新年美好願望。武清區曹子里鄉製作的聚寶盆紅絨花最為聞名。舊時,天津老戶人家在春節期間在當院擺上兩樣吉祥物:「金錢飯」和「節節高」。所謂「金錢飯」是指盛滿大米小米的大木盆,上面撒滿不同顏色的棗、慄子、花生、白果和各種豆類,插上掛滿金錢、象徵搖錢樹的柏樹枝,來拜年的客人都要在它前面轉一圈兒,稱之為聚寶盆。所謂「節節高」就是把長長的芝麻秸弄成捆,上面綴滿由黃錢紙卷疊成的金元寶,立這放在當院明顯處,取「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寓意,象徵家道興旺發達。

正月初十,是天津地區高蹺表演方興未艾之時。天津高蹺的演技有文、武之分,像演戲一樣連說帶唱叫文高蹺,表演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叫武高蹺。文高蹺所用的木腿子比較長,2至5尺不等,而武高蹺所用的腿子常在2尺以下,注重技巧的展示,僅劈叉就大致有撂地叉、盤腿叉、摔叉、抱腿叉等高難度動作。天津高蹺會的演藝角色多,演員擅唱,唱詞古樸文雅,曲口津腔津韻。表演內容涉及寓言神話、民間故事、民生百態等。經典節目有《八仙慶壽》、《漁樵耕讀》、《媽媽逛花園》等,皆有上佳的表演。天津海下文武高蹺、北塘豐登樂會高蹺等,均被列入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期間民俗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敬奉天地諸神,追懷祭奠祖先,以藝術表演來娛樂休閒。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大自然、人的生命和血緣、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為中心展開的,因此,以天地為代表的大自然,以家族和父母為代表的親情,都被視生命價值的源頭。人們回鄉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孝敬自己的父母,使人意識到一種崇高的人生使命感。所以中國人過年回家,並不僅僅是看望父母,而在對天地神聖力量的敬畏和信仰,就包含了對生命價值的沉思和認定。

相關焦點

  • 初十是什麼日子?農曆正月初十有哪些傳說 正月初十是什麼節
    農曆正月初十日,漢族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稱為石頭節,為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一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則會傷了莊稼。這一天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並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俗。還有的地方流行抬石頭神的習俗:初九夜裡,將一個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著瓦罐奔走。
  • 初十年俗 | 正月初十拜石頭
    在古老的習俗中,人們在除夕這一天,還要在石器上貼上春聯,一直到正月初十過完之前,這些石器都是禁止使用的。過了正月初十,才可以開封使用。在河南部分地區,還會設供祭祀石頭神,家家戶戶向石頭神焚香致敬,祈願在今年幹農活時,不要傷到莊稼。午餐一定要吃饃餅,認為吃餅後,一年之內就會財運亨通。
  • 賞民俗 逛廟會 晉源區「兩節」文化活動「年味」十足
    1月17日,晉源區消息,春節、元宵「兩節」期間,該區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一場場文化大餐,一處處視覺盛宴,為人民群眾獻上一道最有「年味」的文化盛宴。今年晉源區「兩節」文化活動以「我們的節日」為載體,通過「賞晉陽民俗,逛蒙山廟會,過盛世大年」系列活動,充分展示晉源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和晉源人民人心向上、朝氣蓬勃的良好精神風貌。
  • 初十寓意十全十美,這天有老鼠嫁女祭石頭的習俗你知由來嗎
    另外,石頭節與原始人類的大山及石頭崇拜有著源流關係.因為牆基用石頭壘砌,由於老鼠多,又生活在牆角窟窿裡的緣故.因此正月初十,中國民間傳說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亦稱老鼠娶親日,俗稱十指.這天中國民間孩童習慣踢葫蘆玩耍,稱為「老鼠嫁女」.
  • 正月民俗:跳花節裡迎新春
    跳花節又名「花山節」、「踩山節」,是苗族同胞傳統而隆重的節日之一。這是貴州的苗族群眾為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而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每年約有5萬多人坡上參加跳花,以安順市瓦窯村的跳花坡活動最具規模。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節日| 農曆一月為何叫正月? 正月還有哪些節日?.
    這些朝代每更改月份次序,都把更改後的第一個月稱作「正月」。農曆是陰陽曆,兩種正月不同,陰曆正月是起於初一,而夏曆的陽曆(節氣)正月即寅月的首日是起於立春後的該日,是論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最早的正月是節氣建正, 因此,最早的正月是陽曆(節氣歷)正月,曆法建正(基點)裡的夏曆建寅是立春日開始。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表示慶祝。
  • 【我們的節日•春節】一年中彌渡節日民俗活動大盤點,你最想去哪個?
    為了讓大家過好文化春節,小彌特意再次盤點了咱彌渡的民俗活動,藉此在網上和大家一起過大年了,和大家共同回憶一下那些記憶中的美好嘍~在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鄉、中國花燈藝術之鄉彌渡生活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咱們彌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鬱,具有很多特色節日,傳統習俗文化多而有趣,讓人流連忘返。
  • 農村春節期間,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風俗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春節每天風俗與禁忌有哪些;正月初一:早起、開門、炮仗、拜年、給壓歲錢、佔歲、貼畫雞、聚財、團圓飯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是漢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守歲,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
  • 大新興新春頭,一個民俗活動狂歡季
    春節後的大新興,過年的熱鬧氛圍並沒有散去,整個元宵節,包括上元、下元期間,城鄉各地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有不鬧個不夜天就不罷休的感覺,可謂新興人的狂歡季!這樣的狂歡節有「上下元」之分,從正月初一直持續到二月中下旬,時間跨度近兩月之久。
  • 麥積區2020年元旦春節文化體育活動出爐了!
    「共享工程」優秀講座、影片展播活動        時   間:2020年2月3日至8日(正月初十至十五)14:30        地   點:區圖書館多媒體室  15.第九屆「悅讀麥積」春節系列活動         時    間:2020年2月4日(正月十一)14:30        地    點:區圖書館四樓報告廳        16.文脈傳承
  • 這些民俗活動讓你大開眼界
    福建 雲霄正月初九「走水尪」是福建漳州地區頗為多見的新年慶祝活動,據傳說,這個活動最初是為了紀念宋末元初保佑陳氏祖先逃脫元兵追殺的「五顯帝公」而形成。在雲霄,「走水尪」在正月初九舉行,主角則是客家的傳統神明三山國王。
  • 今年過年圖書館的活動太太太豐富了,快看都有哪些
    迎新春、慶春節2020年1月27日—1月29日(正月初三——正月初五)地點:正翔國際華聯購物商場1層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全區人民度過一個喜慶、歡樂、祥和的傳統佳節,青山區圖書館將以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為目的,在春節期間開展「悅讀迎佳節書香進萬家」迎新春、慶春節主題系列活動。
  • 傳統節日綜述
    中國是世界上傳統節日最多的國家,節日、節令形成了東方式豐富多彩的時令節日體系。這個國家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傳統節日除了共同都過的一致部分,還有各地區各民族自已特有的節日。中國究竟有多少個節日,恐怕是個難以搞清楚的問題,不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反映特定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傳承了千秋萬代,已經形成中華民族相互認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家園。
  • 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四川隆昌正月初八舞龍節
    不同時期的舞龍有不同的特色,明朝時期,隆昌正月初八舞的龍主要是草把把龍,輕巧便利,動作流暢,走街串巷方便。清朝時期,所耍的龍燈除了草龍以外,還有宮廷出身的壼(讀音為kun)龍,製作工藝更為精美,氣勢更加恢弘。而到了民國時期,大龍燈、金龍燈、么姑燈、牛兒燈、獅子燈等各類民間舞燈加入到舞龍活動的行列中來,內容更加豐富。
  • 春節期間市區將舉辦「春滿汕尾——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2016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四)14:00-22:30市區關帝公舞臺15民俗活動舉行民俗活動,發揚傳統文化。2016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四)19:00-22:30市區鳳山媽祖廣場16民俗活動2016年2月15日至2月20日(農曆正月初八至十三)19:00-22:30市區羅馬廣場旁17民俗活動2016年2月16日(農曆正月初九)19:00-22:30市區海邊街
  • 【我們的節日】多樣民俗 魅力元宵 泉州不同地區獨特的鬧元宵習俗
    元宵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泉州元宵節豐富的民俗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散發出獨特魅力。唐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泉州開始建城就有上元花燈活動記載。古代泉州元宵節或迎神賽會活動,必有化妝文藝遊玩習俗,所謂「迎神賽會,莫盛於泉」,說的便是古代泉州元宵節的盛況。《宋書》亦曾記載:「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值此元宵佳節,一起來看看泉州不同地區獨特的鬧元宵習俗。
  • ​春節專題:民俗正月初九天公生日
    春節專題:民俗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在民間風俗中,過了初七人的生日,初八穀物的生日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