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琵琶行》:為什麼會覺得琵琶女一點都不悽慘?

2020-12-11 棲鴻看紅樓

我不知道琵琶女的「悽慘」,是怎樣造成的先入為主。如果跳出詩歌,用普通的標準來衡量的話,琵琶女的確沒有什麼悽慘的。

琵琶女本來是京中名妓——除了一句「妝成每被秋娘妒」之外,作品並沒有太多地描寫琵琶女的美貌,反而是對她的技術進行了正面側面、濃墨重彩的描寫。那麼,琵琶女並不是「以色事人」的代表,而是用藝術與客人交流的典範。大唐真是個文採風流的時代啊。

經歷了多年的繁華之後,琵琶女年老色衰,於是嫁給富商為婦。正室夫人還是小妾,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生活不成問題,也有相當的自由,深夜還能流連在江面上。

這樣的生活,算悽慘嗎?如果這也算悽慘,你叫《賣炭翁》裡的老翁、《觀刈麥》中的貧婦人情何以堪?

但是,賣炭翁與貧婦人,再苦再累,也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痛哭失聲,至少沒有當著人哭。琵琶女呢,她可是「夢啼妝淚紅闌幹」的。

琵琶女哭,也就罷了,作者「江州司馬」,他可是在職的現任官員啊。都當著官了,他怎麼也哭得「青衫」都溼了呢?

因為引起痛苦流淚的,不一定是「悽慘」,也可能有其他的感情。

白居易在江州,是被貶。他描寫江州「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並不是貪圖富貴、享樂主義,而是對「謫居」的不滿。

為什麼對「謫居」感到不滿?因為作者以忠君愛國自命、以能力才幹自詡,高的官位有利於他實現人生抱負,也利國利民。

同樣的,琵琶女的音樂技術,應該是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成千上萬的人來欣賞,或者與三五知己小聚,欣賞品析的。現實卻把她放到「終歲不聞絲竹聲」的文化沙漠,而她的丈夫也「商人重利輕別離」,完全不是她的知音。

白居易和琵琶女,都是懷才不遇的。

在懷才不遇這一點上,他們的心靈能夠得到溝通。至於生活際遇、經濟條件等等,並不是這一刻他們考慮的問題。

他們的生活都不「悽慘」,但他們的才華無法施展,他們沒有知音欣賞。

或者,也可以說,「懷才不遇」也是一種悽慘。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琵琶行》裡的琵琶女不簡單,她的德行配得上這篇千古絕唱
    01《琵琶行》到底牛在哪?好的詩文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需要細細品,才覺得它寫得是真好;一類是看一眼就被驚豔到,再細品覺得果然沒看走眼!一位落魄文人,一個琵琶女,在這個秋天,這個江邊,沒有身份的差異,只有心心相惜。而且這份相惜與愛情無關,只因大家都是天涯淪落人。
  • 《琵琶行》:琵琶女在花天酒地?白居易在傷春悲秋?願你永遠不懂
    有人說:在《琵琶行》裡,琵琶女是在花天酒地,並不可憐,甚至自作自受。白居易聽了首曲子就潸然落淚了,是不是有點誇張了?你把琵琶女的生活理解為「花天酒地」,那說明你對唐朝人的生活並不了解。你說白居易小題大做,那是你不了解他。
  • 中年再讀《琵琶行》,才發現所有的中年危機都來自於不甘心
    《琵琶行》是傷感的,它在傷感什麼,只有時間和經歷才會告訴我們。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故事裡,用心去感受,看是否有不一樣的體會。故事的開篇是這樣一幅場景,被貶江州的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忽然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原來是琵琶女在彈奏琵琶,千呼萬喚喚她出來再彈奏一曲。弦弦悽楚悲切,百轉千回,聲音隱含著沉思,一曲過後,悲傷已上心頭,不免幾聲嘆息。
  • 白居易:隨風飄搖的「琵琶女」
    一生寫詩多達2800首詩,其中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在他這麼多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琵琶行》,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嘆的是琵琶女,何嘗不是在嘆自己。在看琵琶女,兩位名師指導,十幾歲便已經憑藉著嫻熟的技藝成為教坊首席琵琶演奏家、真正的當紅一姐,時代雖在變化,但古代人追星同現代相比,有過之而不及。上完妝如出水芙蓉、傾國傾城,一曲奏罷,觀眾皆服,五陵的少男才俊豪擲千金、金銀玉器、釵環珠寶,數不勝數,華衣美服沾溼不足惜,好一個春風得意,意氣風發。
  • 白居易為什麼能寫出《琵琶行》
    其中《琵琶行》就是一首典型的情感豐富的美學詩篇,一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藝術珍品,展現了「情至極處盡化聲,無聲卻能勝有聲」的微妙境界。《琵琶行》的「序」,交代了白居易左遷司馬於江西九江,遇到了京城琵琶高手流落民間的故事。它不僅交待了詩人的概況,還介紹了女演奏家的藝術經歷。
  • 白居易《琵琶行》的真實意蘊
    因為長句……」從此小序中我們可以發現,《琵琶行》寫作的觸發點即琵琶女的身世,更明確的表達是文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句,它表明白氏由琵琶女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相關遭遇,因而生出同病相憐之感。
  • 廈門歌舞劇院陳毓琪琵琶演奏專場—我的琵琶行 在五緣音樂廳圓滿落幕
    2020年廈門市優秀中青年個人文藝資助項目廈門歌舞劇院陳毓琪琵琶演奏專場【我的琵琶行】在五緣音樂廳圓滿落幕。琵琶與中國鼓、與鋼琴、與南音、與木偶戲、與舞蹈、與電子樂的"協奏"堪稱琵琶盛宴。 整場音樂會分為四個篇章,第一篇章【琵琶憶———文武雙全】該部分演繹琵琶傳統文曲、武曲。
  • 《琵琶行》理解性默寫
    《琵琶行》一詩的開頭,點明詩人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並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猶豫不決、羞怯矜持的情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期中乾貨|《琵琶行》理解性默寫匯總
    期中段考臨近,第一次線上考大家會不會感到不知所措呢?可能不知道哪些是重點複習的內容。別擔心,有小編我。高中人教版必修三的《琵琶行》是期中期末考試名句名篇默寫的重點篇目,同時也是高考篇目默寫的常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編老師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了《琵琶行》理解性默寫經典考題,大家拿來練練手吧。
  • 與《琵琶行》的心境相同,晏殊這首詞為什麼是《珠玉詞》的另類?
    唐朝時有一位詩人白居易,曾經寫了一首著名的長詩《琵琶行》,在這首詩的最後一句,白居易寫道:「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白居易之所以會如此深有感觸,正是因為琵琶女和他有著相似之處,是「同是天涯淪落人」,所以即便是他們遭遇不同,但是心境卻相似。
  • 若瑄朗誦《琵琶行》
    小朋友們,今天輔仁學校一年級七班張若瑄小朋友為我們帶來是詩朗誦--《琵琶行》。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賞析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 白居易《琵琶行》賞析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令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於江湖間餘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行書《琵琶行》之二,書於88歲(1557年)。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是該館壓軸作品之一。 《琵琶行》(pí pa xíng)原作《琵琶引》,選自《白氏長慶集》。行,又叫「歌行」,源於漢魏樂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於變化,可多次換韻。歌、行、引(還有曲。吟。
  • 魯迅心疼賣藝女寫了首詩,流傳80多年,水平不輸白居易《琵琶行》
    認真品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會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先生一生嬉笑怒罵,但凡看不順眼的就一定是嘴裡不饒人,但他對女性卻十分尊重。魯迅在1934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女人未必多說謊》的雜文,在文中好好地替女人們說了段公道話。
  • 原創舞《琵琶行》讓你注入靈魂!
    而且在每一舞種內,都有眾多令人可以稱絕的UP主。近年來,民樂、舞蹈、華服等內容的國風興趣圈層覆蓋人群在B站增長了20倍。2019年B站國風愛好者人數達8347萬人,其中83%的人年齡在24歲以下。當舞蹈遇上國風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神奇的場面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心目中B站「舞林盟主」候選人——UP主「三73」。
  • 唐代名妓的自我營銷,看琵琶女如何說「我愛你」
    這點,我們不妨請出白居易詩作《琵琶行》中的女主人翁──琵琶女,以她的人生來觀察這些女性的生命歷程。白居易的琵琶女是這樣自述她年少時光的:「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顯然這位琵琶女是以她的演奏才能來做她的賣點。
  • 《琵琶行》原文鑑賞.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
  • 經典賞析:文徵明行書《琵琶行》
    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溼。」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裡。
  • 《琵琶行》背後的故事:琵琶一曲訴衷情,青衫淚溼嘆貶謫
    皇帝以前就對白居易頗為不滿,覺得他太喜歡上書提意見,管閒事了。再加上牆倒眾人推,好多人更是藉機發難。其中最為狠毒的是,有人跟皇上匯報說:白居易的母親是因為看花掉到井裡淹死了。可他居然還大言不慚、大逆不道的寫《賞花》和《新井》詩。此條罪名不可為不毒,如此一來白居易只能任人宰割了。很快朝廷將其貶為地處荒涼,環境惡劣的江州司馬,位列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