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三
白居易的一生,究竟是什麼樣的,我不是上帝,沒有辦法以他的視角,看完一個人的一生,唯一的可以了解他的途徑,只有他留下的一首首的詩以及一篇篇關於他一生的文章。我不止一次希望可以穿越到那個年代,成為他的朋友,與他同行,認真看看他精彩也坎坷的一生。
白居易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內容是這樣的:「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唐朝著名詩人。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主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而他的一生也是對他這一主張做了最好的詮釋。一生寫詩多達2800首詩,其中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在他這麼多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琵琶行》,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嘆的是琵琶女,何嘗不是在嘆自己。
憶往昔
白居易出生於官宦家庭,祖父白鍠後在河南鞏縣當縣令,父親白季庚先為宋州司戶參軍後因功勳升任徐州別駕,即使童年經歷祖父、祖母過世的家庭變故,後又經國家戰亂,但與那個年代的很多人相比,他都是幸運的,可以在突遭家庭變故及動亂之後,依舊可以絲竹相伴、書香環繞。雖說不能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吧,但平安順遂卻是炙手可得。
在看琵琶女,兩位名師指導,十幾歲便已經憑藉著嫻熟的技藝成為教坊首席琵琶演奏家、真正的當紅一姐,時代雖在變化,但古代人追星同現代相比,有過之而不及。上完妝如出水芙蓉、傾國傾城,一曲奏罷,觀眾皆服,五陵的少男才俊豪擲千金、金銀玉器、釵環珠寶,數不勝數,華衣美服沾溼不足惜,好一個春風得意,意氣風發。
看今朝
看看今朝白居易被貶江西九江,心情抑鬱久病臥床,被貶之地即使在物資豐富、繁華,但因貶謫的心境不佳,也會增加幾分落寞之氣吧。秋風蕭瑟,枯葉飄零,終日無絲竹相伴。對於君子而言,沒有絲竹的日子應該是很寂寞、苦悶的吧。而這時,朋友卻要出發遠行,送其離開後,此處便會更孤寂了。心中苦悶,唯有以酒來慰藉。流水潺潺,窸窸窣窣,遠處傳來的不是歡笑聲,卻是悽涼的猿鳴和杜鵑啼血之聲,讓這原本原本就落寞的夜更加落寞。而此刻的白居易,內心一定是苦悶、悲傷的吧。
而琵琶女,經歷安史之亂,幼弟從軍,阿姨病死,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一切。時光不待人,青春老去,新的樂坊新人不斷出現,即使曾經追逐自己的五陵少年也已離開,色衰愛弛,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生活如浮萍的她,需要有枝可依,嫁作商人婦。奈何,商人奔忙,不能時刻與家人守在一起,琵琶女因此只能留在空船,獨自守著自己的家。此刻的她,是有枝可依,但她的心卻依舊在飄零。
無論是白居易還是琵琶女,在哪個時代,他們都是奔赴命運的普通人,但同樣他們也是不普通的,在燦爛的年華中,他們曾經肆意揮灑過無盡的青春,這便是最好的生命。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另一個白居易,他們同樣有自由的靈魂,有傲人的技藝,但卻無奈苦於現實,苦於生活。
很想為這個故事,做一個結局,結局中商人回歸,白居易與朋友絲竹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