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國風·邶風·凱風》

2020-12-14 騰訊網

詩經·國風·邶風·凱風

【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釋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凱風:和風。一說南風,夏天的風。這裡喻母愛。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凱之義本為大,故《廣雅》云:『凱,大也。』秋為斂而主愁,夏為大而主樂,大與樂義正相因。」

棘心:酸棗樹初發的嫩芽。這裡喻子女。棘,落葉灌木,即酸棗。枝上多刺,開黃綠色小花,實小,味酸。心,指纖小尖刺。

夭夭:樹木嫩壯貌。

劬(qú)勞:操勞。劬,辛苦。

棘薪:長到可以當柴燒的酸棗樹。這裡比喻子女已長大。

聖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yuán):何處。一說發語詞,無義。寒泉:衛地水名,冬夏常冷。

浚(xùn):衛國地名。

睍(xiàn)睆(huǎn):猶「間關」,鳥兒宛轉的鳴叫聲。一說美麗,好看。黃鳥:黃雀。

載:傳載,載送。

譯文

和風煦煦自南方,吹在棗樹嫩芽上。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兒辛苦忙。

和風煦煦自南方,棗樹成柴風吹長。母親明理又善良,兒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涼,源頭就在浚邑旁。母親養育兒七個,兒子長成累壞娘。

黃雀婉轉在鳴唱,悅耳動聽真嘹亮。母親養育兒七個,難慰母親不應當。

賞析

此詩以凱風吹彼棘心開篇,把母親的撫育比作溫暖的南風,把自己弟兄們小時候比作酸棗樹的嫩芽,「叢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夠健康成長,全是母親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勞。七個兒子一個一個長大成人(材)了,母親的大恩大德,堪稱聖善,兒子卻是不孝兒,這就是自責自稱,總嫌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與母親的養育之恩相比,還差得很遠很遠,無以為報。

從第三章開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黃鳥比子,作進一步的自我批評。寒泉也成為母愛的代稱。寒泉在地下流淌,滋養浚人。母親生養弟兄七人,至今還如此勞苦,讓作兒子的如何心安?黃鳥鳴叫得清麗婉轉,尚且如此悅耳動聽,為什麼七個兒子卻不能撫慰母親那顆飽受孤苦的心呢?

詩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凱風吹棘心、棘薪,比喻母養七子。凱風是夏天長養萬物的風,用來比喻母親。棘心,酸棗樹初發芽時心赤,喻兒子初生。棘薪,酸棗樹長到可以當柴燒,比喻兒子已成長。後兩句一方面極言母親撫養兒子的辛勞,另一方面極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責。詩以平直的語言傳達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詩的後二章寒泉、黃鳥作比興,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於夏時,人飲而甘之;而黃鳥清和宛轉,鳴於夏木,人聽而賞之。詩人以此反襯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親的心。

詩中各章前二句,凱風、棘樹、寒泉、黃鳥等興象構成有聲有色的夏日景色圖。後二句反覆疊唱的無不是孝子對母親的深情。設喻貼切,用字工穩。詩中雖然沒有實寫母親如何辛勞,但母親的形象還是生動地展現出來。

創作背景

關於《邶風·凱風》的背景,說法不一。《毛詩序》認為是讚美孝子的詩。聞一多認為這是一首「名為慰母,實為諫父」的詩。還有人說這是悼念亡母的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並自責的詩。

詩經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作者佚名,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經典引路,詩詞為伴。在詩詞的海洋裡,你會欣喜地發現,那些遙遠的面孔,從未如此地鮮活而有趣,那些經典的篇章,字字句句如同珠璣,撥動著心弦。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國風·周南·兔罝》
    詩經·國風·周南·兔罝 【先秦】:佚名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幹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
  • 凱風——詩經
    凱風——詩經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
  • 詩經·邶風·終風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終風詩經·國風·邶風·終風原文終風[1]且暴[2],顧[3]我則笑。終風朗讀終風注釋及注音[1]終風:狂風,暴風,一說終日颳風,一說西風。[2]暴:急驟,猛烈。[3]顧:觀看,瞧。[4]謔〔xuè〕浪笑敖:形容戲謔笑鬧。謔,戲謔。浪,放縱。敖,喧譁,叫喊,一說遊玩。
  • 詩經·邶風·式微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式微詩經·國風·邶風·式微原文式微[1]式微,胡[2]不歸?式微賞析《式微》一詩的主題,《毛詩序》認為是「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劉向《列女傳》則認為是衛侯之女嫁黎國莊公,卻不為其所納,有人勸以歸,她不肯接受,作此詩以明志。所說之事雖然不同,但都認為這是一首「勸歸」之詩。
  • 《詩經.邶風.北風》
    在春秋時期的典籍中(指《詩經》及《春秋三傳》)常見這個詞;用「雨雪」這個詞的情況是指冬十月或春三月,本詩指冬十月。孔子的《春秋.桓公八年》:「冬十月,雨雪。」在中國的西部及東北部地區,到了黃曆的十一月,一般不會再有雨加雪天氣,而是直接下雪了。而到了三月底四月初,也不會再有雨加雪天氣,就直接下雨。另外,在中國古代,凡是連下三日以上的雨,稱為「霖」;平地積雪超過一尺稱為「大雪」[1]。
  • 給孩子們的大美古詩詞3|《凱風》(詩經節選)
    《凱風》(節選)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凱風,和暖的風,南風。棘,小木,叢生,多刺,難長。棘心指稚弱、未成年者。這裡以凱風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時。後用「凱風」代表母愛,宋蘇軾《為胡完夫母周夫人輓詞》有「凱風吹盡棘有薪」句。夭夭,樹木嫩壯貌。劬勞,操勞。
  • 【品讀詩經】詩經名句賞析
    《詩經·國風·邶風·靜女》 譯:美麗姑娘真可愛,她約我到城頭來。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撓頭又徘徊。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詩經·國風·邶風·燕燕》 譯:燕子雙飛,前後相隨。妹妹出嫁,我一送再送。抬首遠望,看不見妹妹,我淚如雨。
  • 注音版《詩經》|國風·邶風
    《邶風》是邶地的民歌,武王伐紂後,以殷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南部淇河邊)以北為邶國,不久即並於衛。因此邶地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邶風》包括《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共19篇。
  • 具有爭議的詩詞——《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詩經·國風·邶風·柏舟》是一首古今都較有爭議的詩詞,爭論的焦點主要是這首詩的作者——是男還是女。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我心匪鑑,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訴,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 詩經·邶風·旄丘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旄丘詩經·國風·邶風·旄丘原文旄丘[1]之葛[2]兮,何誕[3]之節[4]兮?瑣兮尾兮[12],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13]如充耳[14]。旄丘朗讀旄丘注釋及注音[1]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 詩經·邶風·日月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日月詩經·國風·邶風·日月原文日居月諸[1],照臨下土[2]。乃[3]如之人兮,逝[4]不古處[5]。胡[6]能有定[7],寧[8]不我顧[9]?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11]。胡能有定,寧不我報[12]?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13]無良[14]。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15]我不卒[16]。胡能有定,報我不述[17]。
  • 【詩經之美】《詩經·邶風·谷風》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遊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於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餘來塈。
  •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匏有苦葉詩經·國風·邶風·匏有苦葉原文匏[1]有苦[2]葉,濟[3]有深涉[4]。[17]招招:招呼之貌,一說搖櫓曲伸之貌。[18]舟子:船夫。[19]卬〔áng〕:第一人稱代詞,我。[20]須:等待。[21]友:此指伴侶、愛侶。
  • 《詩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
    《國風·邶風·二子乘舟》一千年前的桃花潭邊,李白即將乘船遠行,這時岸上響起了汪倫為他送行的歌聲
  • 詩經·邶風·終風
    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本文由」無遠弗屆「供稿)《終風》出自《詩經·邶風》。邶是武王分封給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後因管蔡之亂劃入衛國。邶風應當是流行於邶地的民間歌謠,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有送別之作《燕燕》、抒發小吏困頓之情的《北門》以及描繪男女密會的《靜女》。 一直以來,《終風》被認為是一首棄婦詩,描繪的是被男子褻玩後拋棄的女子的心理活動。古代的經學家甚至上綱上線,例如《毛詩序》就認為「終風,衛莊姜傷己也。
  • 《詩經·國風·邶風·燕燕》
    每當我們試圖學習古人,用詩歌釋放自己,就能看到漫漫歷史長河的源頭,《詩經》正綻放著純真熱忱的光輝。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叫做《燕燕》,清初詩人王士禛評價它為「萬古送別之祖」(《帶經堂詩話》)。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自天邊而來的飛燕,為中國古代詩歌銜來了怎樣的吉光片羽。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劉之業,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幹祿焉。」三家詩義同。關於「受祖」的意思,唐孔穎達疏云:「言文王受其祖之功業。」清魏源《詩古微》說是「祭祖受福」。而宋朱熹《詩集傳》以為此詩內容是「詠歌文王之德」,其《詩序辨說》又謂「《序》大誤,其曰『百福幹祿』者,尤不成文理」。
  • 詩經二子乘舟 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邶風二子乘舟詩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原文二子[1]乘舟,泛泛[2]其景[3]。願言[4]思子,中心養養[5]。二子乘舟,泛泛其逝[6]。詩經·二子乘舟朗讀詩經·二子乘舟注釋及注音[1]二子:二個人,一說指衛宣公之子公子伋和公子壽。[2]泛泛:漂浮貌。[3]景:通「憬」,遠行貌。[4]願言:思念殷切貌。[5]養養〔yàng yàng〕:憂愁不安貌。養,通「恙」。[6]逝:去,往。
  • 春天裡最慈悲的詩——《凱風》
    國風· 邶風· 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勞。
  • 《詩經》名句精選大全,果斷收藏!
    《詩經·邶風·柏舟》07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08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邶風·綠衣》09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10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詩經·邶風·凱風》11 胡為乎泥中!《詩經·邶風·式微》12 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詩經·邶風·北門》13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邶風·靜女》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