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國風·周南·兔罝》

2020-12-27 騰訊網

詩經·國風·周南·兔罝

【先秦】:佚名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幹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釋

肅肅(suō):網繩整飭嚴密的樣子。罝(jū ):捕獸的網。

椓(zhuó ):打擊。

丁丁(zhēnɡ ):擊打聲。布網捕獸,必先在地上打樁。

赳赳:威武雄健的樣子。

公侯:周封列國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統制者。

幹:盾牌。城:城池。幹城,比喻捍衛者。

逵(kuí ):九達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達的路叉口。

仇(qiú ):通「逑」。

林: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中林,林中。

腹心:比喻最可信賴而不可缺少之人。

譯文

兔網結得緊又密,布網打樁聲聲碎。武士氣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護衛。

兔網結得緊又密,布網就在叉路口。武士氣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幫手!

兔網結得緊又密,布網就在林深處。武士氣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賞析

從首章的「肅肅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於中逵」、「施於中林」,雖皆為「興語」,其實亦兼有直賦其事的描摹之意,一場緊張的狩獵就將開始。「兔」解為「兔子」自無不可,但指為「老虎」似更恰當。「周南」江漢之間,本就有呼虎為「於菟」的習慣。那麼,這場狩獵所要獵獲的對象。就該是嘯聲震谷的斑斕猛虎了!正因為如此,獵手們所布的「兔罝」,結紮得格外緊密,埋下的網樁,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肅肅」,既有形容布網緊密之義,但從出沒「中逵」、「中林」的眾多狩獵戰士說,同時也表現著這支隊伍的「軍容整肅」之貌。「丁丁」摹寫敲擊網「椓」的音響,從路口、從密林四處交匯,令人感覺到它們是那樣恢宏,有力。而在這恢宏有力的敲擊聲中,又同時展示著狩獵者振臂舉錘的孔武身影。

從詩中所詠看,狩獵戰士圍驅虎豹的關鍵場景還沒有展開,就突然跳向了對「赳赳武夫」的熱烈讚美。但被跳過的狩獵場景,其實是可由讀者的豐富想像來補足的。《鄭風·大叔于田》就曾描摹過「火烈具舉,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驚險場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車)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馬),抑縱送忌(忽而縱馳)」的追獵猛獸情景。這些,都可在此詩興語的中斷處,或熱烈贊語的字行間想見。而且由獵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幹城」,又同時在狩獵虎豹和沙場殺敵之間,實現了剎那間的時空大轉換:這些在平時狩獵中搏虎驅豹的健兒,一旦出現在捍衛國家的疆場之上,將在車轂交錯、箭矢紛墜之際,揮戈擊退來犯強敵,而巍然難摧如橫聳的城牆。於是一股由衷的讚美之情,便突然充溢於詩人胸際,甚至衝口而出,連連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幹城(好仇、腹心)」了。

詩寫得很自豪。在三章相疊的詠唱之中,這種自豪也因了「幹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層層推進,而增添了一種神採飛揚的誇耀意味。這對那些「公侯」來說,有這麼一些孔武有力之士為其賣命,當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在另外一個方面,對於「春秋無義戰」的那個時代來說,甘將一身武藝,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當他們的「腹心」為榮,就很難說是一件幸事了。《詩經》「國風」中另一些為離鄉背井、久役不歸或喪身異域,而咽泣、哀號和歌哭的詩作,也許更能透露:在這種誇耀背後,還掩蓋著怎樣一種廣大無際的悲哀。

創作背景

先秦時代,狩獵本是習練行軍布陣指揮作戰的武事之一,這點在《周禮·大司馬》中有記載,這首兔罝即是對當時狩獵的情況的記載和對勇武的戰士的形象歌頌的詩歌。

詩經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作者佚名,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經典引路,詩詞為伴。在詩詞的海洋裡,你會欣喜地發現,那些遙遠的面孔,從未如此地鮮活而有趣,那些經典的篇章,字字句句如同珠璣,撥動著心弦。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國風·邶風·凱風》
    詩經·國風·邶風·凱風 【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 注音版《詩經》|國風·周南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分讀者對古音古字缺乏了解,讀起來都很費勁,更別說去理解了。為了解決大家的閱讀障礙,我們決定為《詩經》注音並簡單解釋其含義,以便大家更方便地去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風》,也成「國風」,是《詩經》的第一部分,包括15個地方(多為黃河流域)的民歌,共165篇。我們今天先來看其中的《周南》。
  • 詩經欣賞:《兔罝》
    兔罝(jū )佚名 〔先秦〕肅肅(suō)兔罝,椓(zhuó )之丁丁(zhēnɡ )。赳赳武夫,公侯幹城。肅肅兔罝,施於中逵(kuí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qiú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詩經·周南·麟之趾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周南·麟之趾原文麟[1]之趾[2],振振[3]公子[4],於嗟[5]麟兮。麟之定[6],振振公姓[7],於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4]公子:諸侯之庶子,亦泛稱諸侯之子。[5]於〔xū〕嗟:嘆息之辭。[6]定:通「顛」,一說通「題」,指額頭。[7]公姓:即公孫,國君的孫。
  • 詩經·周南·芣苢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芣苢詩經·國風·周南·芣苢原文採採[1]芣苢[2],薄言[3]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4]之。採採芣苢,薄言掇[5]之。採採芣苢,薄言捋[6]之。採採芣苢,薄言袺[7]之。採採芣苢,薄言襭[8]之。
  • 詩經·周南·卷耳_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卷耳詩經·國風·周南·卷耳原文採採[1]卷耳[2],不盈頃筐[3]。[4]懷人:心中懷想之人。[5]周行〔háng〕:周朝官員的行列,泛指朝廷官員的行列,一說指大道。[6]陟:升,登。[7]崔嵬〔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後泛指險要的高山。
  • 【品讀詩經】詩經名句賞析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劉之業,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幹祿焉。」三家詩義同。關於「受祖」的意思,唐孔穎達疏云:「言文王受其祖之功業。」清魏源《詩古微》說是「祭祖受福」。而宋朱熹《詩集傳》以為此詩內容是「詠歌文王之德」,其《詩序辨說》又謂「《序》大誤,其曰『百福幹祿』者,尤不成文理」。
  • 《詩經》經典國學賞析--國風·周南·樛木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我賞析     從「祝賀新婚」方面的鑑賞  《詩經》中的「興」語往往兼有「比」義,《樛木》就是如此。「興」者起也,「先詠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
  • 讀文學經典《詩經》之國風篇-芣苢
    國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漢廣 汝墳 麟之趾國風 召南雀巢 採蘩 草蟲 採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麇 何彼穠矣 騶虞周南周,國名;南,南方諸侯之國也。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苡
    《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茂盛,眾多貌。芣苢(fú yǐ ),亦作「芣苡」,即車前草。薄言,均為發語詞,無意義。有,取。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掇,拾。捋(luō),用手握住條狀物向一端滑動。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
  • 讀文學經典《詩經》之國風篇-葛覃
    國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漢廣 汝墳 麟之趾國風 召南雀巢 採蘩 草蟲 採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麇 何彼穠矣 騶虞周南周,國名;南,南方諸侯之國也。
  • 《詩經》名句精選大全,果斷收藏!
    01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0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詩經·周南·兔罝》04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周南·漢廣》05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詩經·召南·草蟲》06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詩經》位居第一的「荇菜」,究竟魅力何在?
    不少人流行給孩子取「文藝」的名字,不錯,讀完《詩經》,你會發現很多適合用作名字的字詞,這就是《詩經》的魅力。即使千百年過去,它仍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音韻美,它的一切,都圍繞在身邊。每天三分鐘,帶你走進《詩經》。
  • 陳明珠|關雎之始與王道政治——漢代經學視野中的《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 《詩經》之《周南·關雎》:描繪美好愛情的千古名篇,令人嚮往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華文化的源流。其中,收錄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今天,要分享的是《詩經》的第一篇《周南·關雎》。作為《詩經》的開篇之作,這首《周南·關雎》千百年來為人稱頌,成為了描寫美好愛情的名篇。一般來說,我們都是直接稱呼其為《關雎》篇,那麼《周南》是什麼意思呢?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曾經指出,《周南》應該是泛指周室以南,江漢流域一帶的小國,統稱為「南國」。
  • 詩經·邶風·終風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終風詩經·國風·邶風·終風原文終風[1]且暴[2],顧[3]我則笑。終風朗讀終風注釋及注音[1]終風:狂風,暴風,一說終日颳風,一說西風。[2]暴:急驟,猛烈。[3]顧:觀看,瞧。[4]謔〔xuè〕浪笑敖:形容戲謔笑鬧。謔,戲謔。浪,放縱。敖,喧譁,叫喊,一說遊玩。
  • 《詩經·野有死麕》賞析
    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野有死麕(《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麕》)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比如,《周南》的《葛覃》、《卷耳》、《漢廣》、《汝墳》,《召南》的《採蘩》、《草蟲》、《行露》、《何彼襛矣》,《邶風》的《燕燕》、《日月》、《終風》、《簡兮》、《北門》、《靜女》、《新臺》,《鄘風》的《君子偕老》、《蝃蝀》,《鄭風》的《女曰雞鳴》、《子衿》,《齊風》的《東方未明》、《甫田》,《唐風》的《揚之水》、《葛生》,《陳風》的《東門之枌》、《衡門》,《王風》的《大東》,《秦風》的《車鄰》,《曹風
  • 《詩經·周南·芣苢》|穿越千年的車前草,我們一起去採呀
    芣苢先秦:佚名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這首《詩經·周南·芣苢》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們在採摘芣苢時所唱的歌謠。全詩共六句,高度重疊復沓,每一句只有一個字不相同。我們輕輕吟詠之後可以發現,這應該就是一首採芣苢時的所唱的勞動歌謠。芣苢真多啊,我們快點採吧,多採一點呀。
  • 詩經·召南·何彼襛矣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何彼襛矣詩經·國風·召南·何彼襛矣原文何彼襛[1]矣,唐棣[2]之華。曷[3]不肅雍[4],王姬[5]之車。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6]之孫,齊侯[7]之子。其釣維[8]何,維絲伊[9]緡[10]。齊侯之子,平王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