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區上半年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市首位 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

2020-12-23 廈門網

  翔安瞄準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和文化產業開展招商,著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圖為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邵凌豐 曾嫣豔 通訊員 餘慶東 洪麗敏 圖/通訊員朱毅力)昨天上午,翔安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區2020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推進情況。

  雖然上半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翔安區的一系列數字組合成了一條逆勢上揚的曲線。翔安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施「八項行動」,堅持把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作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壓艙石」,織密防控「五張網」,率先制定兩批次「暖企19條」政策,組建27個復工復產推進保障組,創新運用「12345」工作法等有力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經濟發展迅速回到正常軌道。

  以徵地拆遷為破冰船、項目建設為強引擎、招商引資為推進器,翔安區緊緊圍繞這三個重要抓手,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的目標任務,在確保招商引資工作「不斷鏈」、重點項目建設「不斷線」的基礎上,全力按下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快進鍵」——繼第一季度取得搶眼成績之後,持續提擋加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跑出加速度,呈現出了強勁發展態勢。

  作為「島外大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和主力軍,翔安區將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四座新城」建設,全速跟進、全力推進、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發展任務目標,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狠抓項目拼搶進度 夯實經濟發展基本盤

  一個個好消息從大開發大建設一線陸續傳來:東部體育會展片區的新體育中心、會展嘉園等工程正在全面推進;新機場片區新開工10個公建項目;天馬6代線開工建設;中航鋰電主廠房完成封頂,預計年內竣工投產;城際鐵路R1線機場段土建預留工程目前航站樓下方圍護結構已全部施工完成;第二東通道進入主體樁基、承臺、墩柱施工……重點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夯實全區經濟發展的基本盤,為高質量發展超越持續注入全新動能。

  上半年,翔安全區在列106個省市重大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1.4億元,超同期投資計劃60.3億元;其中區政府作為責任單位的18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83.7%,全面追回一季度落後進度。

  聯合攻堅力促徵拆 打通經濟發展快車道

  天馬6代線店頭莊整村搬遷提前11天、東山整村搬遷提前16天完成任務,新體育中心核心區域提前一周100%拆除、665棟房屋徵收工作超序時100%完成籤約任務……翔安各個重大片區捷報頻傳,上半年,翔安全區共完成土地徵收補償14572.5畝(含海域退養6566畝),交地9227畝;完成房屋徵收補償563828平方米,拆除311905平方米。

  徵拆是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和保障,翔安區深知其重要性,在落實深化「重大片區聯合攻堅機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實施在重大片區開發建設一線組建聯合黨組織,以黨建為引領,在機制和工作方法上都有突破性的創新實踐。

  三項機製成為徵拆工作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敢「打硬仗」的督查機制,持續以大督查機制提升徵拆效能;二是善「破難題」的攻堅機制,以制度形式明確聯合攻堅實施主體、層級、依據和程序,指導綜合運用各種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措施和其他行政權力推進徵拆工作;三是敢「樹標杆」的考核機制,堅持在工作攻堅一線考察選拔幹部,同時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形成昂揚向上、敢於擔當、樂於奉獻,人人勇當主力軍的濃厚氛圍。

  「三度」工作法則為新形勢下的徵拆工作找到了具體推進路徑:組織有力度,區領導下沉一線,建立完善部門溝通協調和聯動機制,並在徵拆指揮部均建立黨組織;攻堅有硬度,各鎮(街)幹部落實「包戶到人、一包到底」,同時「讓徵遷戶做徵遷戶工作、請『釘子戶』做『釘子戶』工作」,有效實現多個徵拆項目提前完成任務;工作有溫度,落實依法徵收,同時落實惠民幫扶和落實人文關懷,切實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民生問題,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裡。

  強化招商大力引資 注入經濟發展新動能

  抓招商增後勁,危中尋機,勇開新局。翔安緊抓招商引資的「牛鼻子」,全力按下「快進鍵」。上半年共批准外資項目26個,實際利用外資18.5億人民幣,增長52.2%,完成全年任務的90.6%,增速居全市各區前列;新增落地項目162個,總投資396.2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80.0%;落地盛屯宏瑞澤、中建一局、中建二局等一批高能級項目,總投資35.4億元,提前6個月完成全年任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翔安區在思路、方法、機制三方面的創新之舉。

  思路新。翔安瞄準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以及文化產業開展招商,著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僅上半年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新增落地企業21家,註冊資本約3.8億元;同時挖掘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業態,「健康翔安智谷」集聚廣州呼研所等知名健康醫療企業42家,註冊資本約7億元;落地知名藝人創設項目及東南國際影視接待服務中心等文化企業17家,總投資12.5億元。

  方法新。發揮網際網路平臺優勢推進疫情防控期間的招商引資工作,上半年組織2場視頻籤約會,15場雲上招商商談活動,共促成28個項目籤約,總投資145.2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超過400億元;還通過建立「店小二微信群」等線上方式加強與客商溝通,確保聯繫不斷、商機不失,已促成柳權財稅、榮尚映文化傳媒等17個項目落地。

  機制新。創設「166515」招商項目推進機制,在全區開展四個系列招商實績競賽,以考核壓力激發「比學趕超」動力;同時創新渠道機制,優選翔安區第一批招商顧問14名,印發施行《翔安區招商中介機構及項目引薦人獎勵辦法》,充分發揮中介招商專業優勢資源優勢。

  【數據】

  七項指標增速全市居首

  今年上半年,翔安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限上批零銷售額、區財政總收入、實際使用外資、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等7項指標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地區生產總值、區級財政收入、限上住宿業營業額、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指標增速全市第二。

  十個對標指標 增速達到或超全省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1項對標全省水平的指標中,翔安區有10個指標增速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為全市最多。

  在全市上半年「加快高質量發展」競賽活動成績排名中(含火炬),翔安區總分位列全市第二。

  「五個一批」項目新增76個

  「五個一批」項目新增76個,總投資958.6億元,新開工「五個一批」項目33個,投資741.1億元,新開工項目數和總投資均位列全市第一,綜合考評全省第五——是全市唯一6次進入全省考評前十的區。

  6月份完成投資95.85億元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17億元,增長17.1%,分別高於全省、全市17.7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總量、增速均為全市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6月份翔安區單月完成投資95.85億元,單月完成量創歷史新高,同時創下了一天完成3億元投資的「翔安速度」。

  重點項目土地徵收完成序時進度111%

  上半年,翔安區土地徵收完成總量、省市重點項目土地與房屋徵收補償總量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完成19個省市重點項目土地徵收9253畝、交地8741畝,佔全市交地總量的六成,完成序時進度的111%;完成拆除299373平方米,完成序時進度的109%。全區土地徵收補償已完成年度任務的81.0%;房屋徵收補償完成年度任務的82.2%。

相關焦點

  • 搶抓大機遇 促進快發展——上半年臨夏州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
    搶抓大機遇 促進快發展——上半年我州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民族日報記者馬龍醫護人員堅守防控一線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4.6億元,同比增長35.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各縣市、各部門強化統籌思維和「趨利避害、化危為機」的意識,搶抓國家支持「三區三州」、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基建」、擴大政府專項債券等重大政策機遇,努力做到政策項目化、項目可研化,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為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兩場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 廣州白雲區上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
    其中,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5%,高於市增速12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二。經濟運行總體向好,行業指標逐漸回升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25億元,增速較一季度降幅收窄4.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429.55億元,同比增長13.5%,高於廣州市增速12個百分點,增速全市排名第二,較1-5月提升6.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19億元,較1-5月降幅收窄1.7個百分點。
  • 寧波保稅區: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原標題:寧波保稅區: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記者昨日(11月25日)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寧波保稅區發展穩中向好,經濟企穩、指標有進,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 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董娜 通訊員周紅梅 戚鳴)記者昨日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寧波保稅區發展穩中向好,經濟企穩、指標有進,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 南京市上半年招商引資五大指標全面達超序時進度
    今年是南京市實施的第二個「招商突破年」,上半年,南京市招商引資五大指標全面達超序時進度,個別指標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標。1-6月,全市完成實際利用內資1223.1億元、億元以上簽約項目數1293個、籤約項目投資總額9750.9億元、新增招商項目信息9396個,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74.1%、129.3%、97.5%、94%。1-6月,全市實際使用外資25.7億美元,完成年度必成目標的57.1%,較去年同期增長6.9%。
  • 銅川召開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推進大會
    市委書記樊維斌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市委副書記魏四新傳達了「金秋季」全省招商引資推進大會精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郝光耀通報了全市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情況,並安排部署了下一步重點工作。市工信局和新區、印臺區、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管委會、耀州窯文化基地管委會負責人分別做交流和表態發言。
  • 翔安中航鋰電A6項目預計第四季度竣工投產 首創奧特萊斯加快建設
    作為廈門跨島發展的「主戰場」,翔安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今年第一季度,翔安區10項對標指標超過全省增速,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以上增長,45天完成天馬6代線項目店頭莊整村拆遷,招商引資實打實落地46個項目,「加快高質量發展競賽」綜合得分各區第一。
  • 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在我縣召開
    7月13日,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項雪龍主持召開的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暨「高質發展 後發先至」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在我縣舉行,聽取我縣今年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匯報,深入企業觀摩重點項目建設和運行情況,分析全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形勢,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 西安召開加強統籌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和開展重點產業精準招商工作...
    7月9日,西安召開加強統籌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和開展重點產業精準招商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招商引資方面,1-5月,全市實際引進內資1687.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45.5%和45.0%,預計上半年我市內外資任務將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圓滿實現「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總目標。
  • 酒泉市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工信系統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圍繞工業強市戰略和「富民興隴走前列 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標要求,認真貫徹市委「兩極四點」高質量發展思路,加之之前出臺支持工業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復產達標升規三年行動計劃等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 上半年,廣安經濟止滑回升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增速由降轉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78.6億元同比增長0.4%,增速較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1.0%,增速較一季度提高4.2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速0.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7%,高於全省1.2個百分點,增速較一季度提高5.1個百分點,
  • 17個萬億GDP城市上半年成績單:南京、長沙增速最高,9城實現正增長
    又到上半年「成績單」集中出爐的時間。隨著南京正式公布上半年「成績單」,2020年上半年,17個萬億GDP城市均已公布GDP總量和增速,其中,南京、長沙增速排名居前,GDP同比增長均為2.2%。此外,杭州為1.5%,重慶、蘇州、無錫增速均為0.8%。
  • 2019和2020年江西省上半年直管縣經濟指標對比
    豐城GDP總量遠超其他5個縣(市) 從GDP總量來看,2020年上半年,豐城市以245.51億元牢牢佔據第一,與其他5個縣(市)的經濟總量相比
  • 江門高新區(江海區)23個重點項目動工(投產)
    11月19日,江門高新區(江海區)2020 年第四季度重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活動舉行。23個重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總投資達65億元,涵蓋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建設及民生事業等多個領域。而總投資20億元的聯升5G數據通訊與傳輸線纜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的落地,將有力推動該區工業向高端製造、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此外,寶士製冷、量子高科、江盛重工等項目的開工建設和投產,也必將為該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 東莞萬江上半年經濟形勢成績單出爐 智能製造獨當一面
    記者從東莞市萬江街道獲悉,近日,萬江街道召開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傳達全市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精神、2號調度令精神提綱,總結分析萬江街道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動員全街道上下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全力推動萬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 河北邯鄲重點項目建設再發力
    今年上半年,邯鄲市積極克服疫情影響,緊盯項目建設不鬆勁,通過堅持「三集中」推進、突出「兩新」導向、「四色」管理調度、領導包聯幫扶等有力措施,精準服務、破解難題、強力推進,全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1-6月份,省重點在建項目完成投資234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80.6%;市重點在建項目完成投資532.6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71%,提前完成半年任務目標。
  • 南寧市全力推進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 多項指標走在前列
    12月29日記者從南寧市推進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寧市全力推進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多項指標走在前列。 多項指標走在前列金融支撐力顯著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好於全國、全區,佔全市GDP的13.3%,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
  • 鯉城召開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 提出「1235」發展總體思路
    昨天上午,鯉城區召開2020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對上半年全區經濟運行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研究部署下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鯉城區委書記劉林霜主持會議並作強調講話,代區長蘇延輝傳達省、市經濟分析會主要精神並作具體部署。
  • 翔安區:13個項目落戶 招商迎來開門紅
    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園中園「健康翔安智谷」日前啟動,標誌著翔安正在加快基於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產業集聚、項目落地及應用發展。圖為翔安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改「面對面」為「屏對屏」,發揮網際網路平臺優勢,促進疫情防控時期的招商引資工作,昨日在我市招商項目網絡籤約活動完成了13個項目的網上簽約,彰顯了翔安區抓招商促發展的堅強決心和企業家對翔安發展的堅定信心。  「在特殊時期採取特殊方式,變『面對面』為『屏對屏』,變『見面籤』為『在線籤』,此次籤約,必將掀起翔安區新一輪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熱潮。」
  • 西安營商環境表現搶眼 多項指標居全國前列
    其中人才吸引力使用了常住人口增速、人口增量、年度工資額指標,投資吸引力使用了利用外資額,創新創業活躍度使用了每萬人創立市場主體數等指標。據悉,本次軟環境指數排名靠前的城市,都是因為在很多指標領域有獨特的優勢。在此項評選中,西安因市場主體的擁有量和常住人口增加總量等指標排名靠前,最終在這項排名中位列全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