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瞄準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和文化產業開展招商,著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圖為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邵凌豐 曾嫣豔 通訊員 餘慶東 洪麗敏 圖/通訊員朱毅力)昨天上午,翔安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區2020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推進情況。
雖然上半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翔安區的一系列數字組合成了一條逆勢上揚的曲線。翔安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施「八項行動」,堅持把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作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壓艙石」,織密防控「五張網」,率先制定兩批次「暖企19條」政策,組建27個復工復產推進保障組,創新運用「12345」工作法等有力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經濟發展迅速回到正常軌道。
以徵地拆遷為破冰船、項目建設為強引擎、招商引資為推進器,翔安區緊緊圍繞這三個重要抓手,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的目標任務,在確保招商引資工作「不斷鏈」、重點項目建設「不斷線」的基礎上,全力按下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快進鍵」——繼第一季度取得搶眼成績之後,持續提擋加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跑出加速度,呈現出了強勁發展態勢。
作為「島外大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和主力軍,翔安區將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四座新城」建設,全速跟進、全力推進、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發展任務目標,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狠抓項目拼搶進度 夯實經濟發展基本盤
一個個好消息從大開發大建設一線陸續傳來:東部體育會展片區的新體育中心、會展嘉園等工程正在全面推進;新機場片區新開工10個公建項目;天馬6代線開工建設;中航鋰電主廠房完成封頂,預計年內竣工投產;城際鐵路R1線機場段土建預留工程目前航站樓下方圍護結構已全部施工完成;第二東通道進入主體樁基、承臺、墩柱施工……重點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夯實全區經濟發展的基本盤,為高質量發展超越持續注入全新動能。
上半年,翔安全區在列106個省市重大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1.4億元,超同期投資計劃60.3億元;其中區政府作為責任單位的18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83.7%,全面追回一季度落後進度。
聯合攻堅力促徵拆 打通經濟發展快車道
天馬6代線店頭莊整村搬遷提前11天、東山整村搬遷提前16天完成任務,新體育中心核心區域提前一周100%拆除、665棟房屋徵收工作超序時100%完成籤約任務……翔安各個重大片區捷報頻傳,上半年,翔安全區共完成土地徵收補償14572.5畝(含海域退養6566畝),交地9227畝;完成房屋徵收補償563828平方米,拆除311905平方米。
徵拆是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和保障,翔安區深知其重要性,在落實深化「重大片區聯合攻堅機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實施在重大片區開發建設一線組建聯合黨組織,以黨建為引領,在機制和工作方法上都有突破性的創新實踐。
三項機製成為徵拆工作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敢「打硬仗」的督查機制,持續以大督查機制提升徵拆效能;二是善「破難題」的攻堅機制,以制度形式明確聯合攻堅實施主體、層級、依據和程序,指導綜合運用各種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措施和其他行政權力推進徵拆工作;三是敢「樹標杆」的考核機制,堅持在工作攻堅一線考察選拔幹部,同時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形成昂揚向上、敢於擔當、樂於奉獻,人人勇當主力軍的濃厚氛圍。
「三度」工作法則為新形勢下的徵拆工作找到了具體推進路徑:組織有力度,區領導下沉一線,建立完善部門溝通協調和聯動機制,並在徵拆指揮部均建立黨組織;攻堅有硬度,各鎮(街)幹部落實「包戶到人、一包到底」,同時「讓徵遷戶做徵遷戶工作、請『釘子戶』做『釘子戶』工作」,有效實現多個徵拆項目提前完成任務;工作有溫度,落實依法徵收,同時落實惠民幫扶和落實人文關懷,切實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民生問題,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裡。
強化招商大力引資 注入經濟發展新動能
抓招商增後勁,危中尋機,勇開新局。翔安緊抓招商引資的「牛鼻子」,全力按下「快進鍵」。上半年共批准外資項目26個,實際利用外資18.5億人民幣,增長52.2%,完成全年任務的90.6%,增速居全市各區前列;新增落地項目162個,總投資396.2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80.0%;落地盛屯宏瑞澤、中建一局、中建二局等一批高能級項目,總投資35.4億元,提前6個月完成全年任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翔安區在思路、方法、機制三方面的創新之舉。
思路新。翔安瞄準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以及文化產業開展招商,著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僅上半年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新增落地企業21家,註冊資本約3.8億元;同時挖掘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業態,「健康翔安智谷」集聚廣州呼研所等知名健康醫療企業42家,註冊資本約7億元;落地知名藝人創設項目及東南國際影視接待服務中心等文化企業17家,總投資12.5億元。
方法新。發揮網際網路平臺優勢推進疫情防控期間的招商引資工作,上半年組織2場視頻籤約會,15場雲上招商商談活動,共促成28個項目籤約,總投資145.2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超過400億元;還通過建立「店小二微信群」等線上方式加強與客商溝通,確保聯繫不斷、商機不失,已促成柳權財稅、榮尚映文化傳媒等17個項目落地。
機制新。創設「166515」招商項目推進機制,在全區開展四個系列招商實績競賽,以考核壓力激發「比學趕超」動力;同時創新渠道機制,優選翔安區第一批招商顧問14名,印發施行《翔安區招商中介機構及項目引薦人獎勵辦法》,充分發揮中介招商專業優勢資源優勢。
【數據】
七項指標增速全市居首
今年上半年,翔安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限上批零銷售額、區財政總收入、實際使用外資、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等7項指標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地區生產總值、區級財政收入、限上住宿業營業額、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指標增速全市第二。
十個對標指標 增速達到或超全省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1項對標全省水平的指標中,翔安區有10個指標增速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為全市最多。
在全市上半年「加快高質量發展」競賽活動成績排名中(含火炬),翔安區總分位列全市第二。
「五個一批」項目新增76個
「五個一批」項目新增76個,總投資958.6億元,新開工「五個一批」項目33個,投資741.1億元,新開工項目數和總投資均位列全市第一,綜合考評全省第五——是全市唯一6次進入全省考評前十的區。
6月份完成投資95.85億元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17億元,增長17.1%,分別高於全省、全市17.7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總量、增速均為全市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6月份翔安區單月完成投資95.85億元,單月完成量創歷史新高,同時創下了一天完成3億元投資的「翔安速度」。
重點項目土地徵收完成序時進度111%
上半年,翔安區土地徵收完成總量、省市重點項目土地與房屋徵收補償總量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完成19個省市重點項目土地徵收9253畝、交地8741畝,佔全市交地總量的六成,完成序時進度的111%;完成拆除299373平方米,完成序時進度的109%。全區土地徵收補償已完成年度任務的81.0%;房屋徵收補償完成年度任務的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