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工作,總有人喜歡問,機關那麼臃腫,又耽誤事,為什麼不裁撤掉。
這是沒理解機關真正的作用。
機關是上級部門管理監督的工具。
如果只有一線部門,很多時候上級部門是無從下手的,一個部門的人聯合作假 上級部門也發現不了什麼。
但有了機關就不一樣了,所有的流程都要在機關走,這些都會留下痕跡,便於上級監督檢查。
很多人覺得程序繁瑣,為什麼不省掉?很多機構看起來沒什麼用 為什麼還存在,很多流程明明可以優化,為什麼要跑一大圈。
這其實是故意的,程序繁瑣,是上面可以接受的成本,因為一旦真正放開,下級部門會更混亂,各種費用要遠多於養幾個機關人員。
比如採購,報帳等等,沒有機關嚴格管理,讓下級部門自己來,那就亂套了,費用遠多於成立10個機關,自己也控制不了。
機關就是替上級做這些事,收集數據,監督帳目。
這些人看起來沒太大用,光增加成本,不產生效益,還各種多事,束縛一線部門的手腳,不知道存在幹嘛。
這有點類似於以前的內官 他們也沒太多能力,就是忠心,讓領導能信任,因為知道自己的情況,也只能忠心。
領導寧願犧牲一部分效率,也要確保自己對各一線部門的掌控,當然如果機關太過分,也會被敲打。
失控對於每個領導來說都是可怕的,失去主動權,對下面部門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