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新民鎮:易地搬遷樂了貧困戶

2020-12-27 中國網財經

  日前,彬州市新民鎮屯莊社區脫貧戶成莉萍滿懷感激,她高興地對記者說:「3年前,我告別了老危房,住上新房子,當上了社區清潔工,這都多虧黨的扶貧政策。」面對鏡頭,成莉萍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和新希望。

  2016年,新民鎮針對一些貧困群眾居住分散、偏遠、房屋危漏、經濟困難的實際情況,把易地搬遷作為扶貧重點工作,納入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內容,全面落實易地搬遷幫扶政策,積極做好舊房拆除和搬遷安置協議籤訂工作,集中時間、人力、資金,建成了屯莊、家和兩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有94戶429貧困人口優先住上新樓房。

  該鎮黨委政府針對易地搬遷群眾就業技能不足的實際,緊扣就業、創業和市場需求,對全鎮易地扶貧搬遷戶進行農技實用技術培訓,藉助春風行動招聘在鎮內企業培訓,定向為產業園輸送勞動力;鎮勞務保障站積極向搬遷戶發布用工信息,並聯繫社區物業、保潔公司等鎮域內企業為搬遷戶發掘用工信息,同時在鎮興業廣場設置精準扶貧創業門店,2年免租並免除衛生費,鼓勵搬遷戶進行自主創業,實現搬遷戶轉移就業245人,一些特殊貧困戶被安置到公益崗位上,有了穩定收入,生活條件有了徹底改觀。

  截止2018年底,該鎮已有129戶599貧困人口易地搬遷住上新樓房,獲得產業、就業、健康、教育等方面扶貧,過上了新生活。(通訊員 孫永琳)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陝西省自然資源廳到彬州市檢查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黃豔)近日,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李強帶隊一行,對彬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鹹陽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丁志建,彬州市委副書記謝蓉、市政府副市長馮永勝、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袁海龍等相關鎮辦負責同志陪同。
  • 城口:高燕鎮易地搬遷扶貧 貧困戶開起「輪椅上的農家樂」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9日11時30分訊(記者 閆儀)轉眼一年國慶中秋將至,在重慶市城口區高燕鎮紅軍村裡,喜獲搬遷的貧困戶覃洪江一家,日子越發紅火著。易地扶貧搬新家貧困戶住上明樓房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近日在走訪中了解到,去年10月1日,高燕鎮紅軍村三步梯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熱鬧非凡,紅軍村9戶貧困戶在新家門口集中擺起了「新家落成宴」,歡歡喜喜搬進新家迎接新生活。
  • 雲南會澤易地搬遷決戰脫貧 進城貧困戶 上崗能致富
    張 帆 楊文明  雲南省會澤縣為幫助當地群眾脫貧,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易地搬遷。除了讓老鄉遷入新居,改善住房條件,還積極引導貧困群眾改變生活習慣,並通過組織就業培訓、設置公益崗位、發展產業吸納村民就業等方式,讓貧困群眾不僅搬得出,而且能適應新生活,能增收致富。
  • 「易地搬遷+」的林西實踐
    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和貧困戶種植辣椒260畝、油菜800畝。為了讓134個設施暖棚有效利用,招商引進山東菏澤農伯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硬果番茄產業,貧困戶一個暖棚租金年收入3000元,暖棚出租後再返回務工,每人每年還能勞務收入1.5萬元左右。 貧困群眾易地搬遷,最擔心的是就業收入問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讓他們留得下來、住得放心、過得安心。
  • 易地搬遷幸福來
    為徹底改變貧困面貌,寧遠縣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脫貧摘帽、不落一人」的關鍵一環、首要一役。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設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組、指揮部等「十個工作組」和「五個一批」指揮部。建立以縣長為召集人的易地扶貧搬遷聯席會議制度,設立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 南康區:給搬遷貧困戶「穩穩」的幸福
    為了徹底擺脫「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窘境,南康區順應群眾期盼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一方面,通過區裡抓總、鄉村推進的工作模式,不斷加強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宣傳,逐戶動員符合搬遷條件的貧困戶搬遷,做到政策宣傳「不漏一戶」。
  • 崇義:易地搬遷住新房 安居樂業有奔頭
    圖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15年,他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羅丕平家庭情況,當地政府針對其居住在深山交通不便、就醫就學難等問題,精準施策,將他列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2018年,羅丕平一家6口順利住進了125平米套房,與其他三百餘名貧困群眾成為了新鄰居。
  • 永平鎮易地移民搬遷群眾的幸福生活
    2018年,在省、市、縣及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永平鎮建成裕豐社區暨貧困群眾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胡芳芳一家成為這項惠民政策的第一批搬遷戶。裕豐社區規劃佔地30.84畝,建成住宅樓7棟,按人均25平方米,設計三種戶型:A戶型70.9㎡,安置3口之家;B戶型93㎡,安置4口之家;C戶型114.2㎡,安置5口及以上家庭。
  • 玉山創新易地扶貧搬遷模式
    「早上把孩子送到學校,就過來上班,下班後又可以去接孩子回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我過上了夢想中的生活。」今年41歲的港口村脫貧戶張面枝笑著告訴筆者。  張面枝原先住在港口村五梅山大山深處,距離集鎮街道有10多裡山路,生產生活很不方便。
  • 南寧市良慶區:讓易地扶貧搬遷困戶就近就業
    從河池市大化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到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太安村那廖坡「老鄉家園」的貧困戶唐毓閒跟記者講起他生活的改變。唐毓閒之前在工地務工時,意外導致受傷,導致腿腳不便,只能打些零工,每月工資僅1000元左右。「今年3月份,我了解到老闆正在招工,我就來到正營單板廠工作,負責鋸木、開叉車等,每月平均有2000元的收入。」唐毓閒說。
  • 南寧市良慶區:助推易地扶貧搬遷戶脫貧致富
    【廣西脫貧攻堅百縣調研行】南寧市良慶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南寧市良慶區通過實施「老鄉家園」移民搬遷計劃唐毓閒是從河池大化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到良慶區大塘鎮太安村的貧困戶,由於曾經在建築工地務工摔傷了腿導致行動不便,唐毓閒只能靠在甘蔗地裡打零工獲得微薄收入。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無法外出務工。正當唐毓閒為生計發愁時,太安村扶貧車間明營單板廠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唐毓閒當上鋸木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 布爾津:易地搬遷「牽」來幸福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是自治區「七個一批」脫貧攻堅舉措之一,布爾津縣通過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安置方式比選、後續產業謀劃等工作,不僅確保了有搬遷意願,符合搬遷條件的貧困戶搬得出,而且確保了他們穩得住,能致富。2017年通過易地搬遷工程實現定居,這裡的牧民逐步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建檔立卡貧困戶巴扎汗·北京汗一家就是易地搬遷的受益戶之一,家中80平方米兩室一廳的新房,廚房、衛生間、供暖鍋爐一應俱全,還有60平方米人畜分離的暖圈。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原來住的土坯房在山腰上,又舊又破,快要垮了,莫法住了……」站在新村聚居點的院壩裡,三臺縣金石鎮寨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年近九旬的吳天壽老人向記者講述住在山腰上的種種不便。2019年,在當地黨委政府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吳天壽老人一家搬進了新居。新房子緊挨著村水泥路,出入方便。說起如今的生活,老人連連感嘆「享了政策的福」。
  • 全國已有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完成易地扶貧搬遷 入住率達99%
    除了產業扶貧,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易地扶貧搬遷讓大量貧困人口徹底告別了貧困。對河南範縣官路村村民許秀霞來說,5月2日是她們家值得紀念的喜日子。許秀霞一家原來住在黃河灘區,自然環境和居住條件都比較差。2017年,她和當地1700多名貧困戶一起,被列入黃河灘區易地扶貧搬遷名單。
  • 喜迎十九大·幸福長汀丨長汀:易地搬遷 圓夢新居
    近年來,長汀縣把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任務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重要舉措,並取得了豐碩成果。2016年,省下達長汀縣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是8394人,經過努力,實現造福工程扶貧搬遷9198人,超額完成任務。為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長汀縣委、縣政府決定在交通便利、就業、就醫、上學方便的縣城郊區大同鎮師福村「十里舖良種果樹苗木場」和策武鎮麻陂「德田農場果場」,建設縣級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讓貧困戶享受民生改善的福祉和改革發展的紅利。
  • 順昌埔上鎮舉辦易地扶貧搬遷專場招聘會
    東南網訊 5月25日,順昌縣埔上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扶貧辦聯合舉辦易地扶貧搬遷專場招聘會,搭建易地搬遷戶與企業之間的平臺。據悉,此次招聘會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偏大、缺乏勞動技能等特點,工作人員為他們提供保潔員、包裝工等崗位,當天共有60人前來諮詢。
  • 雲南鶴慶: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充分發揮黨的優勢,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路子,切實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更幸福。鶴慶縣黃坪鎮馬家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強化組織推動 確保群眾「搬得出」充分發揮縣委統一領導,鄉鎮黨委具體實施,基層組織宣傳發動和黨員帶頭參與的作用,建成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安置357戶13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777人。
  •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洪江市高度重視和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按照交通便利、不佔耕地、節約費用的原則,依託中心村、集鎮區修建集中安置點,對符合易地搬遷條件的貧困戶實行集中安置。集中安置點充分考慮到群眾生活的需要,結合地方特點精心設計,主要道路全部硬化,給排水設施完備。同時,完善了路燈綠化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確保了群眾生活的便利。
  • 2020扶貧政策解讀之六:易地扶貧搬遷
    一、搬遷對象 1.必須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括:深山石山、邊遠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且水土、光熱條件難以滿足日常生活生產需要,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地區;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或限制開發區;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決難度大、建設和運行成本高的地區;地方病嚴重、地質災害頻發,以及其他確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地區。
  • 全州永歲鎮:多舉措創新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效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唐豔豔 編輯:莫雨田 廣西新聞網全州12月23日訊(通訊員 唐豔豔)正值脫貧攻堅戰收官的決勝之年,全州縣永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