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娛樂原創
文丨慄子酒
編輯丨李芊雪
近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正式啟動。微博上,#金雞獎開幕式#的話題很快衝上熱搜,閱讀量超8億次,#詠梅 不要修掉我的皺紋#、#周深的第100個舞臺是最初的大魚#隨後也成為網友們的熱議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金雞獎轉變為一年一評的開局之年,站在關鍵的轉折節點,又遇上今年特殊的市場環境,金雞獎也與中國移動咪咕再度攜手,推出首個「雲上金雞節」。
相較以往的線下落地場景,帶著5G、VR、超高清等諸多業內前沿「黑科技」入場的咪咕,在金雞節期間,不僅在咪咕旗下多個平臺獻上金雞獎開幕式、頒獎典禮、紅毯、提名者表彰大會等主要活動的5G+4K超高清線上直播,還通過3D avatar技術建立明星虛擬形象,滿足粉絲與愛豆的跨場景合拍及互動需求,並在咪咕圈圈推出《80小時金雞節不間斷全景直播》,記錄這場業內盛事的整個過程。
顯然,科技與內容產業的融合程度正在加深。11月26日,咪咕舉辦的「2020營享力大會」再度印證了這一發展方向,會上,咪咕除了發布在體育、文化等方面的深度布局外,更重要的信息點在於,咪咕正將其技術實力引入內容產業鏈條的諸多環節之中。這一內容布局的深化,使咪咕與騰愛優芒等視頻平臺之間有了更多競爭點,而咪咕獨有的5G技術競爭力,也使其在內容產業的發展道路上撬開新的突破口。
視頻平臺走向差異化競爭
「技術流」闖入泛內容場
每年年末,都是各大視頻平臺「秀肌肉」的重要時刻。他們通過各家的內容發布會,紛紛將各自的內容儲備和發展戰略和盤秀出,一來為了在消費市場之中建立記憶點,二來則為了與優質的品牌方達成合作,為之後的發展續航。而在這個過程中,各家無形中的「隔空交流」,也使這個時刻成了捕捉行業發展動向的好時機。
1、騰訊視頻:綜合視頻平臺定位下的生態化戰略
據了解,騰訊視頻未來幾年的戰略定位是綜合視頻平臺,其核心優勢是完整的生態鏈條。
從遊戲、文學的IP儲備,到影視綜漫的全鏈條開發,騰訊視頻以「新文創」為戰略基底,在發展布局上仍以頭部IP為基本盤,包括《歡樂頌》系列、《四十正好》《有翡》等內容皆處在頭部陣營。而在以劇綜造星的行業發展態勢之下,騰訊視頻也依託自身的內容創作優勢,為新生代藝人鋪就一條長線發展之路。
2、愛奇藝:原創實力下的分眾戰略
目前,愛奇藝最突出的發展特點是分眾戰略持續落地。
無論是其建立60多個內容工作室夯實原創實力,還是劃分偶像、生活、情感等六條綜藝賽道、在迷霧劇場之外推進戀戀劇場和小逗劇場,都顯示出愛奇藝對受眾市場的細分和深耕。2021年,愛奇藝將繼續以此為基點,推進平臺發展戰略。
3、 優酷:以優質帶「長尾」,以深耕帶「下沉」
優酷在細分內容領域的布局也不斷深入。不過,優酷目前的主要優勢在於持續高口碑的系列化內容輸出,以《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系列為代表的圈層綜藝都是典型案例。
2021年,優酷將在此基礎上,把布局方向延展至女性和喜劇賽道,同時在劇集領域劃分出更多元的劇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優酷通過「合家歡」劇場布局的《鄉村愛情》《劉老根》系列對下沉市場的驅動,以及「港劇場」所驅動的的核心用戶群,顯現出的整體優勢更為凸顯。
4、 咪咕:5G時代下的「闖入者」
5G技術對內容產業的影響已經很難再被忽視。咪咕背靠中國移動,是5G時代的內容生產者與聚合者。據中國移動咪咕透露,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咪咕5G業務的總用戶規模已突破3.5億。
咪咕在內容行業打開的突破口是布局超高清內容。截至2019年,咪咕視頻在超高清內容方面的儲備規模已居於行業首位。以此為切口,咪咕在2021年的內容布局將從體育賽事、娛樂盛典等延伸至受眾面更廣的影視綜漫等文娛內容產業之上。
一方面,咪咕將在2021年繼續深度布局體育內容,其版圖已經擴大到「足籃排」三大球、奧運賽事及相關小眾體育領域,包括與《中國體育》、亞足聯達成的賽事內容、傳播等合作,以及五大聯賽、中超、歐冠、西甲、亞冠等足球賽事,CBA、排超、斯諾克、格鬥、滑板、街舞等。
另一方面,2021年,咪咕在文娛內容板塊的步子「跨」得更大,目前的版權內容已覆蓋到《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1921》等頭部電影,上影節、金雞節相關展映影片,以及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IP合作的國漫系列,包括《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大鬧天宮》等在內的經典IP的超高清修復版本。
而在自製內容方面,咪咕則儲備有《乘風少年》等青春系列IP,《哎呀好身材》《大喜之日》等自製綜藝;並與慈文傳媒、浙江衛視、芒果TV、BBC、Discovery等國內外內容平臺合作劇集、綜藝、紀錄片等,例如BBC的「不可思議」系列紀錄片、阿加莎經典懸疑作品等。
5、 芒果TV:從「姐系」到「哥系」,從「甜寵」到「甜寵之外」
從芒果TV發布的戰略動向來看,2021年,芒果TV將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基礎之上,繼續深耕女性市場,並推出《披荊斬棘的哥哥》與《姐姐》並行,拓展新的賽道。
同樣,劇集領域也在嘗試跳出原有的布局範疇。2021年,芒果TV的劇集戰略將不再大面積集中於甜寵內容,而向懸疑、刑偵、現實題材等領域延展。但整體上,芒果TV的劇綜仍以青春元素為基礎,以原創內容為核心競爭力。
對比之下不難發現,相較騰訊視頻的生態化、愛奇藝的分眾化、優酷對系列化內容和下沉市場的深耕,以及芒果TV對多元題材的探索,咪咕目前的發展走向實際上更值得業內思考。
這個5G時代下的「闖入者」,正經歷著從「技術流」向「技術+內容流」的轉變,憑藉5G、4K、AR、VR等技術優勢,與廣電系、網際網路平臺乃至影視公司建立合作,以內容生產與聚合兩種形式實現內容擴張,並藉助自身平臺,以及線下客廳大屏、移動雲VR等終端對接市場。這種新內容鏈條的建立,或將在內容革新的浪潮之中打造用戶關鍵體驗場景,重塑平臺與用戶的連接方式。
科技向「上」
推進行業供給側革新
從行業目前發展的整體趨勢來看,每一次技術革新都伴隨著新的內容業態的成長。而隨著5G時代到來,以及AR、VR、超高清技術的發展,文娛內容賽道也必將迎來新一輪供給側革新。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帶有「先天性」技術優勢的咪咕,無疑已站在行業革新浪潮中更先鋒的位置。
今年9月,由咪咕出品的《乘風少年》上線後,全網曝光量隨即達到10億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該劇是國內首部採用真4K全流程製作的網絡劇。所謂真4K,即是在創作階段便採用4K技術,而非在後期剪輯後通過轉碼達到4K的清晰度,後者也就是相對應的「偽4K」。由此可見,咪咕在內容創作上已經開始嘗試將前沿技術應用於產業鏈上遊。
這種於產業鏈上遊的技術迭代在體育內容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目前,5G技術已接入咪咕各大體育賽事的直播中,不僅實現360度視角觀賽,平臺還開發了「雲觀眾、雲吶喊、雲包廂」等產品,滿足用戶互動和沉浸式觀賽需求。
對於整個泛內容產業而言,儘管技術發展帶來的內容升級早已不是新鮮事,但用戶對更高規格內容的需求卻是一個永不滿足的過程。正因如此,內容產業也在不斷推進技術探索。愛奇藝CEO龔宇也曾公開表示:是否能準確把握內容創作和科技創新兩個領域的關鍵發展趨勢,決定了平臺最終能否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和讓用戶喜愛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來看,咪咕帶著前沿技術的創造力,轉變為內容產業的聚合者和生產者並非沒有機會。
相比其他視頻平臺所發布的內容多以劇集、綜藝為儲備,咪咕由於此前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集音樂、視頻、閱讀、遊戲、體育等諸多業態於一身的特性,平臺通過5G、VR等技術,與文娛產業之間也能夠產生更多可關聯的觸點。
具體到咪咕的內容儲備來看,2021年,除了上文提到的體育、影視、綜藝項目之外,咪咕還將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紫禁城600周年「故宮屋脊獸大型動畫系列片」、聯合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打造書畫IP、聯合電影頻道打造「星辰大海」青年演員優選計劃第二季等。金雞節期間的「營享力大會」上,咪咕還與合作夥伴一起成立了「5G+內容生態共同體」。
顯然,咪咕的發展規劃已延展至「科技+文化」、書畫內容、影視青年人才培養等更廣的範圍之中。隨著相關項目逐漸走向大眾視野,技術革新對內容產業的影響也將更加深刻地顯現出來。
綜合來看,咪咕以其諸多先進的「黑科技」為依託,持續向內容產業的更多環節挺進,整體內容戰略向橫縱延伸,無論是IP版權內容布局持續擴張,還是自製內容的創作加碼,實際上都顯現出技術革新對整個內容產業的驅動。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之下,咪咕從版權內容布局到技術賦能下的內容創作,從超高清內容聚合到內容聚合與生產並行,在內容產業釋放的潛能,正推動這個行業邁上新的臺階。
鏡像娛樂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