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宗親群
歡迎全球孫氏宗親!尋根、互助、傳承、發揚!
下孫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越王路108號,曾是湘湖北岸孫氏古村落,它見證了湘湖地區滄桑演變的一段歷程,村落周邊發現了距今已有八千年歷史的下孫遺址。在湘湖保護與開發過程中保留了該村的4幢傳統民宅,又修建了一些仿古建築,形成了一個地域風情濃鬱的歷史文化村落。內有湘湖文化展覽館、古玩一條街、湘湖美術館、孫氏宗祠、土地廟、錢幣館。
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是「孫氏宗祠」,下面針對「孫氏宗祠」與大家做個簡單分享:
一、湘湖孫氏的來源
據傳湘湖下孫古村落的孫氏為春時期軍事家孫武和三國時期吳國大帝孫權後裔。因孫武次子孫明為吳國大將,在徵伐有功,食採富春(今浙江富陽),為富陽孫氏第一世祖。在元朝末期兵荒馬亂,孫權第二十九世孫曾五,又名應鸜,自富春龍門遷居到蕭山湘湖旁下孫村,為湘湖孫氏第一世祖。
時至明嘉靖年間,第十世孫學思,始建宗祠于越王城畔,因年久失修傾圯。到清康熙年間,第十二世孫謀嘉,會同族人,擇址(現址)重建宗祠,堂號「映雪」,以晉孫康映雪,讀書勉勵子孫奮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氏宗祠也時廢時興,解放後被移作別用。
1995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湘湖旅遊度假區,為了弘揚湘湖的歷史文化,在下孫古村重建孫氏宗祠,並增其舊制,為湖山增色。
二、湘湖孫氏家規
1、立族長,別長幼也。凡事關一族者,俱宜稟命酌議施行,不得因其年邁邈視,然既為一族之長,宜秉公理事,亦不得恃長暫行偏態,尤必須細查譜上,其人上代並無失傳閒疑異議字樣及吞祠堂公款,盜賣祖山祭產等項,方準得立。
2、立宗子,別宗支也。凡事關宗族者,俱宜告明,不得因其輩幼狎侮輕忽。
3、立勸微簿於祠內,令監視者書記,以勸善而微惡也。務宜不論親疏,不論強弱,秉公直書,俾善者垂為典型,惡者垂為鑑開火。賢智由此毋需忽。
4、立行以孝悌為本。若族中有忤逆父母,翁姑,觸犯尊長者,監視族長,宗子採眾告於祠堂,擊鼓聲罪,罰其跪而聽其父母尊長以箠之,不悛告官,以不孝犯上論,更於勸微簿上記其過,以垂戒於後。更有狡獪無賴,滋事生非,以及橫逆不法敲詐等人,與不孝犯上同論,甚則斥逐之。
5、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族中有無力培植者,族長,宗子監視設法捐資,樹立義學免其朿修,俾貧之者亦得知書識字,不致為非作惡。
6、子孫有出仕者,當切切以報國為念,不可一毫妄取於民。若仕任衣食不周者,公堂資給之,其或凜祿有餘,亦須捐助公堂,不得自肥,如有賊墨聞者,生則譜削其名,死則不許入祠。
7、宗譜乃祖宗之遺澤,藏者各宜珍惜,不得汙穢並擅加筆墨,每遇伏中,宜焙曬,使不徵蛀,如有遺失或私售外借,察出議罰,作不孝論。
三、孫氏族人詠詩選錄
今所選錄的詩歌《湘湖八景》為清乾隆時期孫氏族人所詠,其載入孫氏宗譜之中。
龍井雙湧
——孫光陽
汩汩爭趨雙孔收,龍蟠鳳翥此間求。
百年名世應誰是,須向宗家堂畔流。
跨湖春漲
——孫啟文
春漲湖橋水接天,波濤洶湧勢難言。
漁翁辨餌鉤休下,舟子招招絕渡船。
水洋鳴蛙
——孫惠公
水洋青草滿芳池,遊子停車聽鼓吹。
無數蛙鳴群和應,公私兩為卻誰知。
湘湖秋色
——孫有興
冰輪遍照絕無塵,魄落湘湖色倍新。
不怕涼秋為愛月,洗杯更酌酒千巡。
尖峰積雪
——孫啟山
尖峰漸見雪澌澌,頃刻堆成白玉脂。
仰望雲霄頻射眼,且燒熱火莫敲棋。
越城晚鐘
——孫朝棟
聞說當年勾踐都,越城高聳沼吳圖。
僧歸山剎日之夕,忽聽鐘聲響滿湖。
柴嶺樵歌
——孫朝桂
腰插勾刀背扁挑,三三兩兩盡吾曹。
歸來信口無心唱,勿引宮商曲彌高。
湖中落雁
——孫允文
月落湖中霜滿船,驚寒雁陣傍沙眼。
飛鳴飲啄皆天趣,誰許時人世網牽。
總之,從下孫古村落的孫氏宗祠之中,可以了解到孫氏家族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是環湘湖孫氏歷史文化的縮影,它不僅講述了「分派自龍門木本水源知有在;詒謀垂燕翼春霜秋露感無窮」的孫氏歷史,而且給人們展示了「煙水藏七百年村落;金陽映兩三點汀鷗」歷史文化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