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歷經二戰大轟炸,竟倖存下來,現今是德國地標性建築

2021-01-07 科技領航人

科隆大教堂是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利亞科隆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它是科隆大主教和科隆大教區的行政所在地,它也是德國天主教和哥德式建築的著名歷史遺蹟,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入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德國最受歡迎的地標性建築,平均每天吸引約20000名遊客前來參觀,目前是最高的雙尖頂教堂,高157米。

從科隆城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雄偉壯觀的科隆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聯軍轟炸科隆時,科隆的建築幾乎全都被炸毀,唯獨科隆大教堂仍傲然挺立在科隆城。坊間傳言,這是因為有上帝的眷顧,科隆大教堂才倖免於戰火。傳言使得這座本就非凡的大教堂更具吸引力,現今科隆大教堂不僅僅是科隆市的旅遊地標,也是德國的一張旅遊名片。

科隆大教堂,這座哥德式建築位於科隆市中心,是僅次於科隆電信塔的科隆第二高樓,也是世界第三高的大教堂。這座雄偉的大教堂建於1248年,1880年竣工,歷時六個世紀。建造這座天主教大教堂原本是作為存放「東方三王」骸骨神龕之地。在科隆大教堂裡有一個鍍金的石棺,裡面有存放著「東方三王」的骸骨。據傳,在耶穌出生不久,三位陌生人專程來耶穌的出生地拜訪耶穌,並為耶穌獻上黃金、乳香和無花果樹。後來人們尊稱他們為「東方三王」。

科隆大教堂不僅具有古老的歷史價值的魅力,而且作為中世紀的完美宗教建築藝術品,它也吸引了數百萬遊客的目光。和傳統的哥德式建築一樣,科隆大教堂也有一個高聳的圓錐形尖頂。尖頂高為157米,站在科隆教堂的尖頂塔臺上,可欣賞到科隆城萊茵河的沿岸風景,而萊茵河的夜景特別受遊客歡迎。但如果想欣賞美麗的萊茵河風景,遊客必須爬樓梯,高達509級。大教堂內有一個珍寶廳,那裡收藏了跟真人一般大小的耶穌受難十字架,該十字架於公元976年用古老的橡木雕刻而成,還有一個13世紀用古木雕刻的聖母瑪利亞的雕像。

進入科隆大教堂大廳是不收費的,但是如果你想進入珍寶廳,要收取5歐元的費用,而到塔頂則需要支付2.50歐元。教堂的商務部提供了導遊服務,以3歐元的價格遊覽教堂,講解持續45分鐘,使用英語。

教堂每天早上6:00–19:30開放,在舉行禮拜儀式期間,教堂對外不開放。教堂珍寶廳每天上午10:00至下午18:00開放,塔樓9:00–18:00開放。如果遊客想來科隆大教堂參觀,可以乘火車或地鐵在科隆中心火車站下車,科隆大教堂位於科隆中心火車站附近。

相關焦點

  • 科隆大教堂: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黑灰色石壁和中世紀雕刻!
    沒有什麼能比科隆大教堂更加代表科隆,這座地標性的建築,位於科隆的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被授予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美譽。教堂西面的雙塔設計是哥德式的建築巔峰之一,分層排列的彩繪大玻璃窗,裝飾豐富的三角楣,茂密如花束的細長扶垛宛如一根根長矛刺向157米高的教堂尖頂,朝向萊茵河方向的半圓形後殿,加上無數個見頂和小塔,這一切都構成世界建築史上一道壯美的奇觀。科隆大教堂從13世紀中期起建,為紀念聖人烏爾蘇勒而建,歷時600多年完工。如今,這座著名的大教堂每年都接受著全球700萬遊客的拜訪。
  • 世界第三高教堂,德國的標誌性建築——科隆大教堂
    而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的風格也使得科隆教堂被譽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1996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科隆大教堂除了有重要的建築和藝術價值外,還在於它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高塔直向蒼穹,象徵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1164年,德意志帝國皇帝、科隆大主教萊納德徵戰義大利米蘭時,奪得一件珍貴的戰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東方三聖王的遺骸。
  • 科隆大教堂彰顯「科隆特質」
    前後歷經600多年,很多人為因素都在不斷地幹擾著大教堂的修建,但修建者始終在堅持前人的設計,這可能只有德國人能夠做到。」現在,在科隆大教堂的珍寶館裡,存放著幾千張大教堂局部的修建圖紙,而最為神秘的600年前的那份圖紙則被封存了起來。  「二戰」時期大教堂倖免於難  不過,「二戰」成了大教堂的一次洗禮。
  • 科隆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被譽為哥德式建築最完美的典範!
    科隆大教堂,當你到了中央車站的時候,馬上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座雄偉的建築了,科隆市很棒的城市規劃建築。當你想到這個地方的悠久歷史的時候,會覺得印象特別深刻,當拿破崙接手的時候這裡曾經是一個馬廄。一步步走上去共有533個臺階需要攀爬,下來的時候也是如此。
  • 穹頂的護衛與庇護 科隆大教堂怎樣在二戰中躲過一劫?
    2017年7月13日訊,二戰末期,所有人都清楚,盟軍肯定要炸掉這座科隆的最高建築。科隆人紛紛逃出城,教堂也空了。此時寄宿在教堂的一位老乞丐站了出來,他說教堂給了我們庇護,雖然我們無力保護它,但應該把玻璃壁畫拆下來,使它們免於戰火,留給後人。人們不分晝夜地拆著,好幾個流浪漢將全身懸在塔的外面,全然不顧隨時喪命的危險。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前言科隆大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是科隆市的地標性建築。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歐洲三大宗教建築。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科隆大教堂我們首先來看看它的樣子。教堂佔地8平方公裡,建築面積約6平方公裡,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雙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
  • 哥德式建築的傑作:科隆大教堂
    位於德國北萊茵一威斯伐倫州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教堂之一,是代表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傑作,又被稱為聖彼得大教堂。1248年科隆的大主教決定建造哥德式的大教堂,用了80年才完成正殿。1560 年由於德國宗教改革的原因工程被迫停頓下來。
  • 科隆近期屢屢發現二戰重磅炸彈,上萬人被疏散,曾被炸成月球表面
    無獨有偶,在今年9月13日,德國科隆市官方網站也曾經發布疏散消息,稱在科隆蘇爾茨區一處工地發現一枚二戰時期500公斤炸彈,4000多人被緊急疏散。圖片:執行疏散任務的德國科隆警方,河對面是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如果說二戰中歐洲哪座城市最倒黴,我想應該沒有一座城市能夠與科隆比。
  • 科隆大教堂:穹頂的護衛與庇護
    科隆大教堂視覺中國供圖二戰末期,所有人都清楚,盟軍肯定要炸掉這座科隆的最高建築。科隆人紛紛逃出城,教堂也空了。去過很多歐洲著名的教堂,去的越多感覺反而越茫然。無非是大同小異的歷史沿革,建築特色,還有彩玻壁畫穹頂之類。只是跟在熙攘嘈雜的旅遊隊伍中,未及細細品味就匆匆而出。尖頂下,穹頂下,我們被遮蔽了多少歷史背後的細節卻無人知曉。想到兩個故事頭一個是在科隆大教堂聽說的。
  •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德式教堂之一,也是德國的標誌性建築!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德式教堂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科隆乃至德國的標誌性建築。它始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高達150多米。值得駐足仔細欣賞!進入其中,豐富的館藏值得細細品味。
  • 德國科隆大教堂:華麗的哥特風格,藝術與宗教結合的巔峰建築
    德國科隆大教堂在德國人的心目中是神聖之地,建造者將哥特風格的建築藝術與宗教文化完美的結合,使科隆大教堂成了名副其實的巔峰建築。科隆大教堂的所在地便是德國科隆這個城市,教堂位於市中心的位置,每一個來過科隆的遊客都一定會對科隆大教堂念念不忘,數十座尖塔聳立在城市中央,哥德式的風格帶給人們強烈的震撼,簡直是鬼斧神工之作。
  • 從科隆大教堂看德國人的經商基因
    早期造訪過兩次德國,因為商務緣由,總是局限在漢堡、法蘭克福、柏林三點之間的區域,後來聽有位德國朋友說當地有句諺語:「不到科隆等於沒來過德國」,這才擠時間去了科隆
  • 誰拯救科隆大教堂?流浪漢當"蜘蛛人"震撼盟軍
    聞名於世的德國科隆大教堂,是迄今為止人類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長的一座「哥德式」建築物,共花了600年時間才竣工,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尖塔教堂,高約150米,相當於一座50層的大廈。  大教堂內部四壁上,鑲嵌有一萬多塊顏色各異的玻璃壁畫,描繪著完整的聖經故事,在燈光的照耀下,金光閃爍,絢麗多彩。  今天,科隆大教堂已經成為德國的一個著名景點。
  • 藝術 科隆大教堂:修不完的最完美哥德式教堂建築
    科隆大教堂內部主體建築未及一半,資金斷流,無奈之下,工程停期。3年後,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教堂重新動工,邊修建邊募集資金。在沒有水泥與石塊的情況下,當時人們採用雞蛋與麵粉調和作為黏合劑。科隆大教堂圖紙科隆大教堂 18531880年10月15日,這座當時榮膺世界最高建築物的科隆大教堂舉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禮。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
  • 科隆大教堂
    Peter und Maria)又名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科隆大教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總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科隆大教堂曾是世界最高的教堂,1880年至1888年還是世界最高的建築,至今仍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 旅行驚喜之,科隆大教堂
    旅行驚喜之-科隆大教堂。因為返程飛機是列日出發,所以在遊覽完北歐之後一路向南奔赴比利時,途中路過德國,就加了一個科隆大教堂之旅。科隆大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絕對的標誌性建築物,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是全歐洲第二高的尖塔,雙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我的手機表示已經裝不下它。溫馨提示:看塔尖的時候得扶點兒啥,不然容易仰過去。第二次世紀大戰期間,英美聯軍轟炸德國,科隆也是重要目標之一,科隆老城被毀百分之九十。但由於德國天主教透過羅馬教廷提出要求,這座古教堂才免遭轟炸。
  • 二戰大轟炸中鹿特丹唯一倖存的中世紀建築,能保存至今多虧荷蘭女王
    高街北邊不遠是鹿特丹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聖勞倫斯大教堂。教堂建於1449-1525年,是鹿特丹首座全部用石頭建造的建築。起初為天主教的聖勞倫斯教堂,1572年改為新教後,正式名稱變成大教堂。眼前這座64米高的鐘樓經歷過不同時期的建設,最初曾為木頭尖頂,現在的石頭方頂是1650年完成的。1940年5月14日德軍對鹿特丹的大轟炸中,此教堂成為全市唯一倖存的始建於中世紀的晚期哥德式建築,不過當時也受損嚴重。事後有人呼籲將其推倒重建或僅保留鐘樓其餘重建,均被威廉敏娜女王否決。
  • 那輛德國坦克真是奇了!科隆大教堂出現黑豹與潘興坦克大對決!
    那輛德國坦克詐屍了!科隆大教堂下黑豹與潘興坦克大對決!德國第四大城市最後的坦克戰,坦克至今仍在展出在1945年三月的某一天早晨,天氣還是有些寒冷,雖然戰爭的陰影無時無刻不籠罩在人們心頭,幾乎蓋過了冷意對人們的侵襲,但此時的納粹德國,卻要更加的激烈,以至於他們根本感受不到一點寒冷,原因無他,因為德國已經將死之國,但死之前不都是有迴光返照的嗎,於是,這一場戰爭爆發的尤為激烈。
  • 科隆大教堂:撼人心魄,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曠世傑作!
    集哥特建築之大成的科隆大教堂,它位於德國萊茵河畔的科隆市。起始時間是:公元1248年—公元1880年。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佇立在菜茵河畔的一座山丘上,是歐洲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之作。教堂總面積達8400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南北寬83.8米,東西長142.6米,內有10個禮拜堂。科隆大教堂是仿照法國蘭斯主教堂建造的,但也有許多自己的特點。
  • 傳遞石材之美: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