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拯救科隆大教堂?流浪漢當"蜘蛛人"震撼盟軍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聞名於世的德國科隆大教堂,是迄今為止人類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長的一座「哥德式」建築物,共花了600年時間才竣工,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尖塔教堂,高約150米,相當於一座50層的大廈。

  大教堂內部四壁上,鑲嵌有一萬多塊顏色各異的玻璃壁畫,描繪著完整的聖經故事,在燈光的照耀下,金光閃爍,絢麗多彩。

  今天,科隆大教堂已經成為德國的一個著名景點。然而,整座科隆大教堂經歷二戰能完整地被保存下來,中間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年,科隆大教堂半建半停時,就是許多流浪漢寄宿的地方。建成後,教堂讓流浪漢們寄宿在地下甬道裡,雖然這裡陰暗無比,條件很差,但流浪漢們卻已非常滿足了,因為這裡是唯一肯收留他們的地方。這些流浪漢中不少是殘疾人。

  二戰後期,盟軍決定轟炸德國西線最後的據點科隆,此消息一出,許多科隆人紛紛外逃,科隆大教堂也一下子變得空空如也。

  所有的人都清楚,盟軍肯定要炸掉大教堂的,因為它是科隆的最高建築,炸掉它具有重要的意義。此時,寄宿在大教堂裡的流浪漢中,有一位老者站了出來。他說,過去大教堂給了我們無限庇護,今天,雖然我們無力保護它不被炸毀,但我們能做的是將大教堂裡的玻璃壁畫全拆下來,留給我們的後人。

  這位老者的提議得到所有流浪漢的支持。在他的帶領下,流浪漢們開始拆卸玻璃壁畫。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一萬多塊壁畫,既要快速拆下又要保證不損壞。

  由於大教堂裡的梯子都被鎖了起來,流浪漢們只得到外面去借梯子甚至是偷。

  在梯子的幫助下,體格健全的人負責拆壁畫,其他肢體有殘缺的人則負責將拆下來的壁畫偷偷運到地下甬道裡藏好。

  流浪漢們不分晝夜地奮戰,就在快要拆到最高層時,盟軍的轟炸機呼嘯而至了,巨大的轟鳴響聲表明他們馬上就要轟炸了,對於這群流浪漢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迅速撤離。

  然而,驚人的一幕出現了:沒有一個人逃離,他們仍按部就班地拆卸著壁畫。最高層的一圈壁畫需要從外面拆,好幾個流浪漢僅在一根繩子的拉扯下,全身懸在塔的外面,把自己當成了「蜘蛛人」!而轟炸的飛機就近在咫尺!他們隨時都可能喪命。

  沒有害怕,沒有退縮,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盟軍轟擊機上的軍人。突然,領頭的轟擊機改變了方向,上了膛的炮彈並沒有朝大教堂的主體發射,而只是象徵性地朝它的周圍射了過去,接著便呼嘯而過,隨後的幾架轟炸機也跟著做出了類似的動作,「敷衍了事」地飛走了。

  此後幾天,整個科隆幾乎被盟軍的炮火夷為平地,唯有科隆大教堂依然聳立在原地。很多人認為,那是上帝在發揮作用,冥冥中庇護了科隆大教堂。

  2008年5月,一封解密的二戰盟軍轟炸科隆的飛行記錄揭開了懸疑———一個代號為MX78的軍官這樣寫道:「當我決定下令改變主意,放過大教堂的那刻起,我就知道我會因此而受到處罰,但是,當你看到一群衣衫襤褸的人,將自己懸在高高的塔尖之外,不顧生死地搶救壁畫時,相信你也會跟我做出同樣的決定。」

  上帝也有保護不了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它需要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來庇護。

    徐立新

相關焦點

  • 科隆大教堂:穹頂的護衛與庇護
    科隆大教堂視覺中國供圖二戰末期,所有人都清楚,盟軍肯定要炸掉這座科隆的最高建築。科隆人紛紛逃出城,教堂也空了。此時寄宿在教堂的一位老乞丐站了出來,他說教堂給了我們庇護,雖然我們無力保護它,但應該把玻璃壁畫拆下來,使它們免於戰火,留給後人。人們不分晝夜地拆著,好幾個流浪漢將全身懸在塔的外面,全然不顧隨時喪命的危險。正是這一幕震撼了盟軍轟炸機上的軍人,從而使轟炸機改變了方向……我不是基督徒,但北京十多座有名的教堂都去過。
  • 穹頂的護衛與庇護 科隆大教堂怎樣在二戰中躲過一劫?
    2017年7月13日訊,二戰末期,所有人都清楚,盟軍肯定要炸掉這座科隆的最高建築。科隆人紛紛逃出城,教堂也空了。此時寄宿在教堂的一位老乞丐站了出來,他說教堂給了我們庇護,雖然我們無力保護它,但應該把玻璃壁畫拆下來,使它們免於戰火,留給後人。人們不分晝夜地拆著,好幾個流浪漢將全身懸在塔的外面,全然不顧隨時喪命的危險。
  • 科隆大教堂彰顯「科隆特質」
    火車從法蘭克福出發駛入科隆古城,必須要經過萊茵河上面的一座鐵道橋,科隆大教堂和路德維希博物館便在鐵道橋旁邊。在過橋之後,鐵軌便出現一個大拐彎,進入科隆中央火車站。  一出車站便是大教堂的臺階  早就聽說,大教堂離火車站不遠,但沒想到如此之近。
  • 世界第三高教堂,德國的標誌性建築——科隆大教堂
    於是,科隆成為繼西班牙的聖地亞圖、義大利的羅馬和德國的亞琛之後最有名的朝聖地。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科隆大教堂本身既是一個傳奇,也是藝術史上非常出眾的題材。傳說舒曼進入這個大教堂即震攝於其氣勢,而萌發了寫作〝萊茵交響曲〞的意念。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
  • 巴黎聖母院被納粹挽救,德國這座教堂使盟軍淪為人類文明毀滅者
    就在雙方還在堅持的時候,盟軍很快就打進了法國境內,希特勒政府為了打擊盟軍,命令當時在法國境內的佔領軍在巴黎所有地帶防止炸藥,一旦當盟軍進入巴黎就必須馬上引爆,給予盟軍大規模的殺傷,此時的大教堂內部也被放置了很多炸藥,但是因為德國佔領軍將領一方面為人類文明考慮,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後路考慮,放棄了這個作戰方案,投降盟軍保存了巴黎聖母院和巴黎政府。
  • 科隆大教堂
    Peter und Maria)又名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科隆大教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總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作為科隆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科隆大教堂157米高的鐘樓使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建城後將是世界最高教堂,高達170米),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前兩位是西班牙塞維亞主教座堂和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俯視圖
  • 旅行驚喜之,科隆大教堂
    旅行驚喜之-科隆大教堂。因為返程飛機是列日出發,所以在遊覽完北歐之後一路向南奔赴比利時,途中路過德國,就加了一個科隆大教堂之旅。科隆大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絕對的標誌性建築物,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是全歐洲第二高的尖塔,雙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我的手機表示已經裝不下它。溫馨提示:看塔尖的時候得扶點兒啥,不然容易仰過去。第二次世紀大戰期間,英美聯軍轟炸德國,科隆也是重要目標之一,科隆老城被毀百分之九十。但由於德國天主教透過羅馬教廷提出要求,這座古教堂才免遭轟炸。
  • 從科隆大教堂看德國人的經商基因
    然而科隆最吸引人的,還是那座在科隆城任何地方,抬頭就可看見的巍峨大教堂塔。 科隆大教堂南塔高157米,北塔高15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塔尖各有一尊紫銅鑄成的十字架聖像,雙塔宛如兩把利劍直指蒼穹。雄偉壯觀的科隆大教堂不是一天築就的,從動工興建到最終竣工,前後歷時七個世紀632年。
  •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德式教堂之一,也是德國的標誌性建築!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德式教堂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科隆乃至德國的標誌性建築。它始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高達150多米。值得駐足仔細欣賞!進入其中,豐富的館藏值得細細品味。
  • 科隆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完美典範!
    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哥德式建築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見到它的真容之後,那是發自內心的震撼,不愧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德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
  • 科隆大教堂: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
    科隆 橫跨萊茵河兩岸,是 德國 第四 大城 市。提起 科隆 ,即刻就會聯想到 科隆 大教堂,聞名於世的 科隆 大教堂屹立在萊茵河邊,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兩座哥德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 科隆 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雙塔教堂,它已成為 科隆 市的象徵和遊客們嚮往的名勝之地。
  • 哥德式建築的傑作:科隆大教堂
    位於德國北萊茵一威斯伐倫州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教堂之一,是代表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傑作,又被稱為聖彼得大教堂。1248年科隆的大主教決定建造哥德式的大教堂,用了80年才完成正殿。1560 年由於德國宗教改革的原因工程被迫停頓下來。
  • 傳遞石材之美: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 科隆大教堂,世界第三高,像是萊茵河畔的守護神,莊嚴且壯觀
    提到德國科隆,怎能不提威武壯觀的科隆大教堂!這座科隆地標式的建築聳立在萊茵河畔,位於科隆市中心,高大雄偉的英姿讓你每一眼望去,都能感受到震撼。科隆大教堂塔高157.3米,是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在當年建成之時,則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築。
  • 科隆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被譽為哥德式建築最完美的典範!
    大教堂的結構可以追溯到1248年,擁有世界上最高的雙塔尖。它是德國歷史上參觀次數最多的地標。修復是為了保存這座宏偉的哥德式傑作,所以一定要點燃一支蠟燭,把幾枚硬幣丟在藏寶箱讓後代人享用。萊茵河畔巍然屹立著壯觀的科隆大教堂。進入教堂是令人震撼的中世紀教堂建築,讓人充滿了敬畏蔚為壯觀。中央大街上品牌商場林立,大部分都有中文導購。來這裡越早人就越少。你拍照的時候甚至沒有其他遊客。
  • 德國科隆大教堂:華麗的哥特風格,藝術與宗教結合的巔峰建築
    德國科隆大教堂在德國人的心目中是神聖之地,建造者將哥特風格的建築藝術與宗教文化完美的結合,使科隆大教堂成了名副其實的巔峰建築。科隆大教堂的所在地便是德國科隆這個城市,教堂位於市中心的位置,每一個來過科隆的遊客都一定會對科隆大教堂念念不忘,數十座尖塔聳立在城市中央,哥德式的風格帶給人們強烈的震撼,簡直是鬼斧神工之作。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前言科隆大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是科隆市的地標性建築。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歐洲三大宗教建築。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說科隆大教堂既宏偉又細緻,布局巧奪天工,被譽為哥德式教堂中最完美的建築典範。哥德式建築哥德式?有一些同學看到這裡會有點懵。
  • 藝術 科隆大教堂:修不完的最完美哥德式教堂建築
    科隆大教堂圖紙科隆大教堂 1868也許上帝在考驗科隆人的虔誠,無數次停下的工程。直到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帝國強盛,財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盡的工程才又被提上議事日程。科隆大教堂 18531880年10月15日,這座當時榮膺世界最高建築物的科隆大教堂舉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禮。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
  • 科隆大教堂的三聖王聖龕滿是珍寶,抽空立柱展現建築智慧
    除了窗戶玻璃以外,在科隆大教堂還有一樣東西是不得不看的,那就是被稱為是「歐洲中世紀建築藝術的精粹」的聖彼得鍾,據說如果到了祈禱的時候,這個鐘的聲音能夠從大教堂的頂上傳下去,整個科隆都能夠聽得到這嘹亮的鐘聲呢。
  • 科隆大教堂: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黑灰色石壁和中世紀雕刻!
    沒有什麼能比科隆大教堂更加代表科隆,這座地標性的建築,位於科隆的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被授予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美譽。教堂西面的雙塔設計是哥德式的建築巔峰之一,分層排列的彩繪大玻璃窗,裝飾豐富的三角楣,茂密如花束的細長扶垛宛如一根根長矛刺向157米高的教堂尖頂,朝向萊茵河方向的半圓形後殿,加上無數個見頂和小塔,這一切都構成世界建築史上一道壯美的奇觀。科隆大教堂從13世紀中期起建,為紀念聖人烏爾蘇勒而建,歷時600多年完工。如今,這座著名的大教堂每年都接受著全球700萬遊客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