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技術為切入點,建行打造銀行服務新局面(「擁抱新金融」系列報導)

2020-12-23 騰訊網

編者按:

新時代呼喚新金融,新金融必然產生並服務於新時代。

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一直在發揮傳統金融優勢的基礎上做好新金融的加法,探索新時代大格局下金融價值取向與功能作用的更新,在發展新金融的道路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如今,在新金融探索中,建設銀行已邁出了堅實步伐:發力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開啟「第二發展曲線」。

《國際金融報》推出「擁抱新金融」系列報導,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建行。

水化育萬物,滋養生命。

金融是現代經濟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水源之一,由高科技做配方,讓普羅大眾都能享受到甘甜。事實上,金融和科技的聯繫,也許從未如此緊密。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其要旨是運用科技創新和技術變革成果為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賦能。如今,銀行不再只是一個物理概念,而是一種服務形態。

浦江之畔,建行上海市分行不斷發力金融科技,有機整合金融和非金融業態,全面助力B、C、G端,為大眾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普惠的金融服務。

賦能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上海是金融基礎設施及金融機構集聚地,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路上,更是少不了金融科技的力量,深度參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國家金融安全,提升配置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的效能,與全球共享發展機遇。

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係到國家金融安全以及配置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的效能,對系統建設尤為重視。針對機構實需,建設銀行憑藉著專業的科技能力,從前中後臺基礎服務、技術框架及實施流程等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與中央結算公司合作新一代系統開發,並為中國信託登記公司IT技術架構諮詢服務。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成功投產與平穩運行是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裡程碑,也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建行全面跟進跨境清算公司CIPS系統國際化戰略布局,依託金融科技的力量助力CIPS系統與境內外金融市場聯結,提升其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主渠道」形象,並通過提升行內系統運營效能,為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提供便利。

中國建設銀行全面參與上海清算所各類創新業務。為配合大宗商品「清算通」的創新推出,建設銀行利用全行金融科技優勢先發布局,細化業務需求、明確業務場景,通過敏捷開發,系統架構已初步建成,成為首批合作行中系統建設最快最穩的會員行之一,確保以高效穩定的技術保障幫助大宗商品現貨交易資金清結算,提升資金交易安全及提高交收效率。同時,建設銀行積極協助上海清算所開展外幣回購券款兌付模式創新,作為我國銀行間市場首個跨幣種抵押融資產品,外幣回購在節約授信資源、拓寬外幣市場融資渠道、盤活存量債券、拓寬境內外交易對手上有多種優勢。建設銀行憑藉強大的全球化資金網絡,及總分支前後臺專業的服務能力,成為該業務帳戶服務行,與上海清算所一同推動銀行間外幣貨幣市場健康發展。

開放平臺向社會賦能

「太方便了,以後再也不用去社區服務中心排隊了!」看到家門口的建行智慧櫃員機列印出了自己的「婚姻登記申請書」,蔡先生由衷地伸出了大拇指。從踏進位於徐家匯路530號的建行網點,到拿到自己的婚姻登記檔案,蔡先生只用了短短的10分鐘,而這只是建行上海市分行對接「一網通辦」服務功能的一個縮影。圍繞上海「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建設,依託建行金融科技實力,建行上海市分行與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共同探索政務服務便民創新模式,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渠道、穩健經營等獨特優勢,在當地同業中首家實現將高效政務服務延伸到銀行網點智慧櫃員機。

智慧櫃員機具有布局範圍廣、業務功能多、智能化程度高、操作體驗好等特點,是新金融時代銀行服務客戶的重要載體。通過與上海市「一網通辦」數據平臺的深度對接,將上海「一網通辦」服務事項分批納入建行智慧櫃員機,像蔡先生一樣的上海市民可以選擇到家門口的建行網點自助辦理服務事項。對於年齡較大、對智能設備操作不太熟悉的客戶,網點內的銀行工作人員也可以提供解答和指導,悉心地幫助其完成業務辦理。建行通過發展智慧政務戰略,有效助力政府提升服務水平,延伸政務服務窗口和渠道,便利群眾辦事,使銀行網點真正變身成為群眾身邊的「市民辦事大廳」。

目前,本市所有361家建行網點均可辦理「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包含重點區域辦理醫保就醫記錄冊、居民醫保受理登記、醫保個人信息查詢、婚姻登記檔案查詢、出入境記錄列印、個人證照列印等323項政務事項。

不僅如此,依託建行金融科技的力量,深度探索智慧社保,獨家打造全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系統,為職業年金安全高效歸集保駕護航。發揮「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建融慧學」、「安心養老」等社會化平臺防疫功能作用,推動本市構建「線上 線下」社區疫情防控體系。獨家聯手上海市高級人員法院打造「法寶智慧艙」,與司法系統共同探索「智慧庭審」、無紙化立案查案辦案的新模式。參與本市醫院「電子票據」功能首批試點,開具市內首張門診收費電子票據,積極推動全市「網際網路醫院項目」和醫保電子憑證應用推廣工作。為上海海事局量身打造「政融支付 智慧海事」綜合解決方案,便利企業群眾在線繳費。

金融服務隨「需」而動

「有了這169萬貸款額度在手,就像有了筆備用金,有需要立馬可以支用,不用的時候也不用付利息,感覺安心多了。」上海XF商貿中心的張老闆不禁讚嘆到。「而且我們平時忙在店裡,也沒有時間總是去銀行網點,現在都可以在線辦理,太方便了。」張老闆原本經營建材的鋪面,年初裝修工程都停頓了,如今正常營業後,進貨、租金等都需要用錢,自有資金有限,而貨款可能沒這麼快收回來。建行「個體工商戶經營快貸」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針對個體經營者公私一體化經營特徵,建立專門的額度測算模型,通過大數據挖掘技術,實現對其全方位精準畫像,從而給予適當的信用貸款額度。信用額度最高可達300萬元,並可通過「建行惠懂你」APP實現全流程在線申請、審批和發放,隨借隨還,進一步降低個體工商戶的融資成本。

事實上,不少人們印象裡必須去網點的業務,如今都已經可以通過建行手機銀行辦理。今年,建行新推出了「活期帳戶明細申請功能」,通過「客戶線上申請-電子版加蓋電子印章-發送客戶本人指定電子郵箱」方式,滿足廣大客戶「無接觸、線上化」金融服務需求,解決原有證明、明細類業務實物交付到店、疫情期間客戶聚集、排隊時間長等客戶痛點。為了方便客戶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建行上海市分行近年來在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在部分營業網點布放了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又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提供了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的功能,實現了「線上 線下」個人信用報告全渠道的查詢,使客戶能夠根據自身需要,足不出戶,輕鬆便捷地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建行手機銀行APP還能隨時隨地查詢商品住宅維修資金年度結存單,所住房屋維修資金2019年度維修資金年初、年末餘額,當年度的收入與支出,包括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維修費用、其他費用等相關信息均有所顯示。

「約惠魔都」是上海的建行客戶最常點擊的頁面之一。建行工作人員介紹道,「『約惠魔都』是上海行在全國建行系統的首創,由網點端『一碼入』智能獲客、手機端『約惠魔都』場景活客、微信端『上海建行』精準觸客三位一體構成的客戶自成長數位化經營生態。」在建行手機銀行APP的「約惠魔都」專區,上面整合全行客群服務、權益優惠的活客平臺,讓客戶在手機銀行「約惠魔都」平臺中可以一站式獲得美食、娛樂、購物、出行等十大生活場景和代發、理財、個貸、信用卡、龍支付等五大金融專區服務,通過高頻生活場景「活客」,帶動低頻金融場景「盈利」,助力全行加強客戶在線服務能力。截至目前,手機端「約惠魔都」場景已為上千萬客戶提供服務,通過引入一碼通乘等高頻的生活場景,C端訪問量達1124萬,場景服務客戶111萬。聚集的C端流量,又撬動B端入駐,促成餓了麼、騰訊視頻、花加鮮花、日上免稅等龍頭企業與建行破冰合作,建行打造的平臺正在不斷擴大不同場景應用。

建行上海市分行全面推進生態場景建設,通過場景建設找準用戶位置,因地制宜,結合上海地區特點搭建了內容豐富、形態多樣的場景,力促相關場景之間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相互補強,逐漸構成一個個生態圈。

以新技術為切入點的新金融時代,是金融相融於生活回歸初心的美好時代。面對跨業、跨界、跨境的激烈市場競爭,建行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取得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普惠小微、鄉村振興、金融生態圈的打造中,顯示出金融科技的比較優勢,在打造開放、敏捷的銀行服務方面開啟了新的局面。

相關焦點

  • 以新技術為切入點建行打造銀行服務新局面(「擁抱新金融」系列報導)
    新時代呼喚新金融,新金融必然產生並服務於新時代。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一直在發揮傳統金融優勢的基礎上做好新金融的加法,探索新時代大格局下金融價值取向與功能作用的更新,在發展新金融的道路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 探路新金融的星辰大海一一建行大學成立兩周年
    2018年12月17日,建設銀行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建行大學,以「服務社會、服務戰略、服務員工」為使命的建行大學,走出金融街,走向田野街巷,以匠心守初心,在新金融的土壤裡精耕細作,讓新金融「甜水」如涓涓細流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為新時代的追夢者、新金融的實踐者。
  • 浙報關注丨建行台州分行:打造金融服務文明高地
    在歷時3年的創建中,建行台州分行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助力小微企業、服務「三農」,在持續增強對台州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將文明服務注入到日常經營的點點滴滴之中。通過創建活動,建行台州分行各項業務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 建行各支行:聚焦「三大戰略」 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服務實體經濟
    東營分行廣饒支行:「悅享生活」讓生活繳費更便捷建設銀行聚焦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三大戰略」,立足服務實體經濟,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打造集存、貸、匯、繳、付等核心業務於一體的「網上的銀行」。
  • ...中國建設銀行「新金融·建未來」創新馬拉松大賽(「創客行...
    中國建設銀行堅守服務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幫助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初心使命,助力創業者創業圓夢,在此,「新金融·建未來」創新馬拉松大賽(「創客行」深圳站)大力歡迎致力於5G物聯、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數位化生態領域構建的創業項目與企業報名參賽,與建行攜手共進,應對全社會數位化生態轉型的需求
  • 建行大學打造互聯互通、互用共享學習生態圈
    以新技術為切入點的新金融時代,是金融相融於生活回歸初心的美好時代。建行大學網絡平臺將新金融的科技屬性,普惠屬性,共享屬性和傳統的金融屬性結合起來,以「服務社會、服務戰略、服務員工」的理念,普惠大眾,扎紮實實地貼近社會、聚焦痛點,共享眾知,普惠眾智。
  • 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銀行邳州支行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今年以來,建行邳州支行積極對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緊扣新時代涉農客戶新需求,用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金融改革創新與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互促共進。
  • 建行大學萬名「學子下鄉」系列調研:紮根鄉村精準扶貧 普惠金融謀...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廣東報導為了深耕金融扶貧、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領域,中國建設銀行創建的建行大學已經接近兩年時間了。兩年來,建行大學在貫徹產教融合和孵化創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組織萬餘名大學生進行下鄉實踐活動已經成為了建行大學圍繞國家發展要求培養人才、整合資源的一項重要工作。
  • 攜新金融科技 笑迎八方賓客
    「5G+智能銀行」成為建設銀行打造卓越客戶體驗的一項務實舉措。 「我們將集中展現建設銀行在金融創新和服務民生領域的最新成果,對標更高要求,為進博會提供更加便捷、務實的金融服務。」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 「家庭銀行」新模式打造銀行家庭共贏新局面
    日期:[2016年09月13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3] 定陶農商銀行 「家庭銀行」新模式打造銀行家庭共贏新局面
  • 中信銀行信用卡:打造金融科技「新名片」
    這一系統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中信銀行信用卡在金融科技自主研發之路的創新與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多元化的信用卡金融服務創造了更多新可能,在驅動信用卡業務高質量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在智能服務方面,已應用於電話語音導航和客服人機協作場景,日均處理超過6萬次導航需求,準確率98%,客戶服務效率提升37%。總體來看,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積極推進金融科技賦能和數位化轉型,奠定了在同業中的科技領先優勢,打造中信銀行信用卡的金融科技「新名片」。
  • 建行紀朝暉:談金融科技與生態搭建
    幾年前,銀行對金融科技的理解,更多是利用金融科技支持銀行業務;今天,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理解更加豐富,包括金融科技可以幫助銀行搭建生態、融入客戶,也可以助力銀行數位化轉型。在金融科技方面,經過多年積累,銀行對科技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對公服務、對私服務、網點服務、手機銀行、網銀等傳統銀行服務,銀行已經開始搭建生態,走進客戶的日常生產生活中。
  • 華南理工大學45名學生入選首屆「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
    章熙春指出,當前,大數據、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金融科技成為推動金融業和金融學科轉型升級的重要切入點。此次銀校再次攜手,開辦「菁英班」,將藉助雙方優勢,實現強強聯合,推進學科交叉,把「菁英班」打造為「新文科」建設的典範,共同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金融科技複合型人才。
  • 捷信與建行天津分行合作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服務
    當前,隨著我國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一直為了讓普惠金融惠及面更廣、發展更快,一直保持著客戶至上的理念,利用數位化技術發展,以更好地發展普惠金融服務。近日,捷信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以下簡稱「建行天津分行」)在天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雙方正式結為核心戰略合作夥伴,並將在科技、普惠、信貸等多個領域進行廣泛合作。
  • 工行vs 建行:金融科技應用 上半年都做了什麼?
    在生態圈建設方面,工行稱,網絡金融業務在政務、產業、消費網際網路三端發力,緊抓政府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契機,深化政務和產業網際網路布局;深耕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全面打造以「第一個人手機銀行」為核心的個人線上金融服務。
  • 西安交通大學 「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正式開班
    來源:新浪財經首屆西安交通大學「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開班儀式9月25日在西安舉行,據了解,該「菁英班」是建行大學與高校合作打造的首個報經教育部備案、可獲得相關學歷學位的聯合培養項目。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建行大學常務副校長紀志宏,在開班儀式上分别致辭,並共同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揭牌。這一「菁英班」的開班,標誌著建行大學面向新金融實踐的學科教育體系正在與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體系深度融合,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新金融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 東莞建行借力金融科技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能力
    「以前辦理銀行業務大多要依賴於營業網點系統設備,建行創新推出的『龍易行』移動智能終端,讓更多金融服務走出營業網點成為現實。」記者從建行東莞市分行獲悉,建行運用新技術不斷探索推出的「龍易行」移動智能終端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水平。
  • 披沙瀝金 建行江蘇省分行蓄力賦能打造建行大學名片側記
    」多種形式,深入社會各類場景「送教上門」,向聯盟單位及社會各界提供相應的進修學習、技術支持等服務,開展了金智惠政、創、農、工、學等主題培訓794期,覆蓋60215人次,蓄力打造建行大學「金智惠民」的品牌影響力,打造出新時代、新金融、新生態的推開圍牆辦教育的「大學即企業、企業即大學
  • 深耕厚培久久為功 蘇州園區建行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金融實踐
    文明,是現代社會的底色,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需要各行各業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奮鬥。近年來,蘇州園區建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總分行文明創建工作要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銀行服務窗口示範作用,積極承擔國有大行社會責任,深入推進全行金融文明創建工作。
  • 建行微軟合作推出新一代網銀盾安全產品
    2010年12月20日,北京——依託於微軟領先的雲計算技術和服務,中國建設銀行創新推出了新一代安全產品「零點擊」網銀盾,該產品是一款為簡化微軟Windows7作業系統使用流程而研發的網上銀行安全產品,特色鮮明,即插即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