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很不解,毛主席當年為何沒有解放金門和馬祖?

2021-01-17 網易

2020-10-25 11:33:40 來源: 奇聞觀止

舉報

  

  1958年7月,赫魯雪夫急匆匆的來到中國與毛主席會談。他充滿疑問的對主席說:

  「毛澤東同志,你們為什麼在即將勝利的時候停下來了呢?」

  

  △58年7月31日,赫魯雪夫秘密訪華

  赫魯雪夫囗中說的「停下來」,指的是大陸軍隊能夠從國民黨手中解放金門和馬祖兩島,但卻沒有這麼做。

  毛主席回答說:「我們心中有數。」

  赫魯雪夫聽了,急忙反駁道:「什麼叫心中有數?你們發動這次戰鬥的本來目的是要拿下這些島嶼,可是你們在就要達到目的時候停下來了。這能證明什麼呢?你現在是不是想對我說,你們從來就沒有打算完成你們的作戰計劃?」

  毛主席對於赫魯雪夫的抱怨,不想作出正面回應,他轉而講了一段相當有策略的話。

  主席說,我們只是想顯示一下我們的潛力(意思就是說,我們已經有了隨時解放金門、馬祖兩島的能力)。

  我們不希望蔣離我們太遠了(此話的含義隱約的影射當前國際上一些西方反華國家正在策劃,假如金門馬祖失守,就宣布「兩個中國」的圖謀活動)。我們想讓他待在我們夠得著的地方。讓他待在金門、馬祖,我們就能以空軍和岸上大炮來打他。如果我們佔領了這些島嶼,我們就會失去想叫他什麼時候不舒服就什麼時候讓他不舒服的能力。

  隨後,毛主席順便拒絕了赫魯雪夫想和中國建立聯合海軍的提議。

  毛主席不想馬上解放金門、馬祖,以及拒絕赫魯雪夫建立中蘇聯合海軍提議的原因,在1962年9月24日得到了解釋。

  1962年9月24日,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毛主席講了這句話:

  「從1958年下半年開始,赫魯雪夫就想封鎖中國海岸,要在我們國家搞聯合共同艦隊,以便控制我們……」

  其實,在1958年,美國第七艦隊就已經進駐臺灣海峽,同時美國在武器裝備上大力扶持國民黨,大量的八寸炮、響尾蛇飛彈、M42和M24裝甲戰車、8英一小榴彈炮、魚雷幹擾器等先進武器被運到臺灣。

  

  △美軍大威力「八寸炮」進駐金門

  赫魯雪夫不過是想控制住中國,利用中國的人力,而蘇聯出點物力,在臺海讓中國人與美蔣拼個你死我活。而英明的毛主席並沒有上他的當。

  

  △炮轟金門

  在赫魯雪夫返回蘇聯後,毛主席決定組織實施了震驚全世界的「炮轟金門」的長遠戰略。

  在長達21年的「炮轟金門」戰略之下,不僅臺灣沒能成為一個「國家」,中國也沒有變成蘇聯的「傀儡」,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目前「一個中國」原則在全世界已經成為普遍共識。

  這個結果都來自於毛主席當初的英明決策。

  世界歷史回憶錄

  wisdom-quiz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58年金門炮戰,蔣軍大敗,為何毛主席沒有趁勝解放金門島?
    不過就當人們都認為我軍即將登島作戰的時候,毛主席卻下令前線停止炮擊三天。硝煙瀰漫的金門島頓時變得平靜下來。這時,緩過神的蔣介石派出軍艦向金門島運輸人員物資,美國軍艦則提供護航。前線將士紛紛請求開火,但毛主席則堅持「按兵不動」。葉飛雖然十分不解,但也只能聽命中央。
  • 炮擊金門:毛主席是如何用這巧妙一招,化解美國分裂中國陰謀的?
    當年鄭成功被清軍所迫,就以金門島為據點成功登陸臺灣,並趕走了荷蘭人,所以金門自古以來就是臺灣海峽上的戰略要地。但是金門島雖然是臺灣海峽的戰略之地,其位置卻距離大陸較近,而距臺灣較遠,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只有五海裡,但金門島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卻一直處在臺灣的控制之下,這是為何呢?當時為何沒有一舉將這個近在咫尺的海島拿下呢?
  • 毛主席緩蔣抗美?持續21年的炮轟金門
    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下令炮擊金門,一場持續21年的炮擊,隨著1979年中美建交落下帷幕,1949年由於葉飛的輕敵未能解放金門島,金門島失利後,金門島解放軍三個團被全殲的事情成為眾多解放軍將領心中一塊永遠的痛。1950年3月毛主席擬定"先打定海、再打金門"的戰略。
  • 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毛主席:我們整臺灣就是整家法
    毛主席說:「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美鬥爭,不僅道義上要聲援,而且還要有實際行動的支援。金門馬祖是中國的領土,打金門、馬祖懲罰國民黨軍,是中國的內政,敵人找不到藉口,對帝國主義也有牽製作用。」美國總統艾森豪以為中共要解放臺灣,下令將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一半艦隻調到臺灣海峽和第七艦隊會合。美國的注意力轉移到遠東,中東形勢由此緩和。
  • 當年解放軍為什麼不趁熱打鐵收復金門,為什麼突然停止了炮擊?
    在美國人眼裡,真正有戰略價值的是臺灣本島和澎湖列島,而大陸沿海的一些小島嶼,根本不值一提,這裡就指的是大小金門島、馬祖島這種,離大陸距離太近,面積也太小。時間到了1958年的時候,我黨突然發起對金門、馬祖的又一次大規模炮擊戰,國民黨完全措手不及,損失很慘重,三個副司令都被當場炸死,各種炮兵陣地也被毀壞嚴重。
  • 背後原因:從炮擊金門看1958年的中國外交
    金門和馬祖乃是大陸與蔣軍之間的最後屏障,也是蔣介石政府與大陸的"最後紐帶"。1949年10月我軍攻擊金門失利後,國民黨軍一直盤踞在金門。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曾經想一舉解放臺灣,然而,由於解放軍缺乏海軍力量和不熟悉海洋作戰等不利條件以及天候、水文、潮汐等地理因素的影響,最終損失慘重。
  • 福建和金門、馬祖電力聯網「提速」
    >   (臺海觀瀾)福建和金門、馬祖電力聯網「提速」  中新社福州8月18日電 (記者 龍敏)繼2018年8月實現向金門供水之後,福建正加快推動和金門、馬祖電力聯網。
  • 60多年前的那場金門炮擊是蔣介石和毛澤東的最後一次合作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世界秩序需要重新洗牌,《中國對日宣戰布告》《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 》和日本《無條件投降書》,這四個文件組成了環環相扣的國際法律鏈條,明確無誤地確認了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保證了臺灣回歸中國的國際協議具有無可否認的有效性。1949年解放軍馬上要解放全中國,蔣介石退守臺灣,1954年,美國炮製《美臺共同防禦條約》,這為解放軍解放臺灣又增加了阻力。
  • 美國總統艾森豪,設圈套企圖分裂中國,毛主席輕鬆化解
    因此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損失慘重,登島一共有三個多團,其中大部分人都壯烈犧牲,只剩少量成為了國民黨的俘虜,這應該算是解放戰爭中我軍軍事損失比較大的一次戰役,從此之後,金門島就一直處於國民黨的統治之下。1950年,共產黨已經與蘇聯建立了較為密切的合作,因此也獲得了蘇聯的一些軍事援助,在蘇聯武器的援助下,我軍的軍事實力得到提升,因此共產黨再次試圖解放臺灣。
  • 1958年金門炮戰,毛主席是如何不懼美國,在大國博弈中取得勝利?
    中國解放軍以氣吞山河之勢拿下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之後,又相繼在東北、西南、西北地區清理了國民黨殘餘力量,自此中國大部分已經解放。但廈門、海南島、金門列島和臺灣群島依然為國民黨所控制。1949年7月起,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受命完成解放這些近海島嶼的任務。
  • 炮擊金門時毛澤東詢問葉飛的唯一問題是什麼
    口述:葉飛炮擊金門,震驚世界的炮戰。艾森豪不是毛主席的對手,完全被毛主席調動。毛主席命令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大規模的炮擊金門,是在1958年8月23日開始的。這是震驚世界的炮戰,在鬥爭策略的運用上又是史無前例的一戰。炮擊金門,是中央1958年北戴河會議時決定的。我原來沒有參加這次北戴河會議,留在福州。
  • 毛主席為何親自要他將「炮擊金門」行動轉告臺灣?
    席上,記者便問到「和平解放」的票面票裡的實際價值,周氏說:「和平解放的實際價值和票面完全相符合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有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戰的勝利,這都是事實,為什麼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我們對臺灣決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談,只要政權統一,其他都可以坐下來共同商量安排的。」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中國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
  • 福建先行先試 全力以赴推動與金門馬祖「新四通」提速
    自2001年開通的閩臺「小三通」航線,為兩岸往來架起了最便捷的海上黃金通道,也推動了金門、馬祖成為大陸民眾熱門的旅遊地。剛過去的2019年春節長假中,閩臺「小三通」航線累計發送旅客再創歷史新高,達44004人次,同比增長12.7%。  從閩臺「小三通」到金馬「新四通」,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陳篤彬認為,金門、馬祖將從中獲益,推動兩地經濟社會發展。
  • 福建向金門馬祖澎湖供水準備充分 望水到渠成
    福建省水利廳供水金馬工作小組組長陳國樑今天下午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福建向金門、馬祖、澎湖地區供水準備充分,在水量、水質、供水技術上都沒有問題
  • 美總統艾森豪設下「圈套」,毛主席輕鬆識破,只用一招就化解
    圖|東山島民兵在金門炮戰中苦練本領美軍在朝鮮戰場失利後,失去了這一遠東軍事戰略基地,可其軍事實力並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依舊和以蘇聯與中國為主體的共產主義國民黨軍在美國的支持下,持續派遣軍事力量,以金門、馬祖等島嶼為前沿,對我東南防線連續發動襲擾和破壞。
  • 第一次臺海危機:猛攻過後毛主席卻批示「不要貪這點小便宜」
    23 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決心。  艾森豪執政之初遇到的最嚴重問題  由於對臺鬥爭牽涉到美國,中共中央需要取得蘇聯方面的支持和幫助。7月28日周恩來總理訪問蘇聯,與赫魯雪夫會談,通報了中國東南沿海的形勢和準備採取的措施。蘇方對中國的決策表示支持。
  • 炮擊金門,只打不登,只轟不佔,這樣的炮擊還有實際意義嗎?
    接著毛主席沒有說話,休息了一會後同意了葉飛的打法。1958年8月23日17點30分,炮擊金門打響,福州前線部隊的600門大炮同時開火,火力比炮擊柏林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國民黨部的胡璉司令在第一波炮彈到達時,就宣布了反擊,無奈所有的電話線都被打斷,20分鐘後,國民黨軍才倉促還擊,但是只發射了2000發炮彈,就被我軍的威勢壓了下去。
  • 劉結一會見金門、澎湖、連江(馬祖)參訪團
    劉結一會見金門、澎湖、連江(馬祖)參訪團 2019年08月13日09:51  來源:中國臺灣網   8月12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北京會見了金門縣長楊鎮浯、澎湖縣長賴峰偉、連江(馬祖)縣長劉增應率領的參訪團。
  • 福建調整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運航線班次
    新華社福州2月2日電(記者許雪毅 邰曉安)2日上午9點,搭載十餘名旅客的「安麟6號」輪,緩緩駛離福州馬尾琅岐對臺客運碼頭,前往馬祖。  當日,「兩馬」(馬尾琅岐至馬祖福澳)航線、「黃馬」(連江黃岐至馬祖白沙)航線,由每天4航班臨時調整為2航班。  為了更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福建調整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運(「小三通」)航線班次。  此前,「廈金」(廈門至金門)航線自1日起由每天36航班臨時調整為8航班。「泉金」(泉州石井至金門)航線自1日起由每天6航班調整為2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