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越是喜歡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那麼家長該如何去做?

2020-12-22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以前家長教育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講道理」,因為這些家長覺得,孩子又不知道,都不會說話,有什麼道理可講的呢?他們根本不懂。後來有的家長發現了,其實講道理不一定要孩子全部聽懂,習慣和氛圍也很重要,便開始和孩子講各種各樣的道理,出現很多「不可以,不行」。

實際上,講道理可以,但是要注意方法。並不是所有講道理的家長都會成功,有的時候,家長越是喜歡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這些方面的事情,家長必須知道。

朋友小付像很多人一樣,覺得和孩子講道理,可以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而且他一直以來都覺得,孩子的教育環境非常重要,小的時候讓孩子任性胡鬧,長大後想要改變孩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所以,他從寶寶開始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講道理了。

剛開始的時候,是告訴孩子這些東西不要碰,那些東西不能拿,會傷害到自己。孩子也是很乖,每次都會聽話,只是有些記不住,也正常。

後來朋友給孩子樹立了很多規矩,每次兩個人都很氣憤的時候,硬是要講道理,使得孩子生氣,小付自己也生氣。無奈,他只好把孩子交給妻子,讓妻子調和,教育孩子。

逐漸地,孩子開始說「不喜歡爸爸」這樣的話,因為他總是講道理而且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爸爸一點也不了解自己。

家長越限制孩子,沒有效用地講道理,孩子的心裡越排斥。其中的原因,家長們知道幾個?

一、為什麼家長越是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

1、逆反心理

顯然,在家長的要求和命令之下,孩子會越來越討厭這樣的方式。逆反心理的作用之下,孩子一旦不想聽從家長,就會變本加厲,越來越排斥、討厭父母行為中的講道理習慣。

2、情緒導向

孩子一犯錯,家長就生氣,家長生氣的話,難免會被情緒帶動,原本是小事情,硬是被脾氣放大了嚴重程度。與此同時,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不喜歡爸爸媽媽的指責,講道理,進而做出反抗。

二、「講道理」並不是教育

1、道理不等同於知識

所謂的「道理」,摻雜了許多父母家長的主觀臆斷,甚至說,是家長自己的意識,而不是孩子必須學習的內容。比如有的父母會要求孩子碰到熟悉的人或者長輩,一定要打招呼,實際上,這也不是生而就有的規矩。道理不等同於知識,家長不能把自己的習慣和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還覺得這是必須學習的內容。

2、家長缺乏有效溝通

有的教育學家,把家長的講道理行為,說成是「教育上的蠻橫」。也就是說,家長在講道理上總是用蠻力,自認為是教育,可是因為方式和溝通方法的問題,常常造成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家長的責任,而不是孩子不懂事,不能講道理。不合理的溝通方式,是講道理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做一個正確「講道理」的家長?

1、拒絕雙標

講道理時,不能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去要求孩子完成,這種雙標的行為,不利於孩子理解「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很重要。

2、培養正確價值觀

有的家長是怎麼和孩子講道理的呢?宴席上,孩子很想吃那個蛋糕,可是媽媽覺得這樣丟人,便告訴孩子那個不好吃,轉眼又偷偷地把蛋糕佔為己有,再告訴孩子,噓,別鬧了,這下行了吧?這個過程家長沒有直接講道理,但是卻用行為告訴孩子:不能把行為合理化,那就偷偷地幹。

顯然,這樣講道理也是不行的。正確價值觀的輸出,在任何方面都很重要,包括講道理。

3、父母以身作則

一位育兒師提到,當我們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一定不要口是心非。也就是說,和孩子說的道理,父母也要做到,不能自己做不到,還一味地要求孩子,這樣他自然學不好。因而,家長的示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4、重疏導,少強迫

孩子聽不進去怎麼辦?打唄。在講道理中,家長很容易因為講不通而發脾氣,懲罰孩子等,注意,我們需要的是疏導孩子,讓他從內心覺得這是有道理的,而不是用家長威嚴強迫孩子,二者差距很大。

在這裡提醒大家,道理要講,但是方法也很重要,巧用4個溝通法解決,讓你的孩子不再排斥講道理這件事。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講道理」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講道理不管用,學會正確溝通效果事半功倍
    但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講道理,那麼時間久了,甚至會讓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隔閡,認為家長對待自己冷冰冰的,一點都不理解自己。 3)孩子不理解家長的意思 有些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給他們講道理,甚至孩子還沒學會走路,家長在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採取了講道理的方式。
  • 疫情期間,孩子悶在家裡不聽話,還亂發脾氣,家長該如何應對?
    疫情不僅給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威脅,同時也擾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多數家長都在家裡面休息或者辦公,已經基本上一個月沒有出門了,在家裡悶了這麼多天難免會心慌,更何況是對於精力充沛,喜歡玩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家裡不聽話,對於家長的要求表現出抗拒或者發脾氣時,家長一味的發怒是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的
  • 「家長大聲吼,孩子兩仿徨」!越是大聲地訓斥孩子越是不聽話
    前幾天,我去他們家借東西,剛走到門口就聽到裡面傳來家長的訓斥聲:「都說了讓你洗個手吃飯,你看看你就是聽不到,難道把耳朵落在學校了……」其實,像鄰居一樣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他們固執地認為自己小聲說話孩子就聽不進去,以至於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奇怪的是,就算是這樣,孩子依舊聽不進去。其實孩子之所以聽不進去家長的話,恰恰是因為家長說話的聲音太大。
  • 為啥孩子偏喜歡和家長「對著幹」?科學的解釋是這樣,一次性講透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父母會特別心煩和頭疼的時期,那就是父母越是禁止,孩子越喜歡對著幹。很多父母就困惑了,怎麼養孩子變得越來越失望了呢?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聽話又乖巧,不再唱反調。
  • 孩子不聽話,家長與其打罵,倒不如嘗試一下「阿倫森效應」育兒
    如果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讓我們頭疼的事情是什麼,那肯定就是孩子不聽話了。有些父母發現不論用怎樣的手段,孩子都沒有辦法達成聽話這一點,因為此事父母覺得尤為燒腦。張先生的兒子在小的時候就比較調皮,以至於在上小學的時候,張先生不斷的告訴孩子不要去惹事。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就因為在學校裡跟其他的小朋友打架被找了家長。
  • 還在天天給孩子講人生道理?別落伍了,精英父母都這麼做
    面對父母的喋喋不休與怒火,孩子的表現大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畏懼,對家長的恐懼情緒不斷累加,親子裂痕越來越大,直至再也無法癒合。這種傷害從生理層面完全看不出來,不過在心理層面的表現會愈發明顯,情況嚴重者,甚至有可能演變成心理疾病,到那個時候,家長後悔都來不及。叛逆,父母越是說教,孩子越是牴觸,兒時沒有反抗能力,還會表現得順從一些。
  • 孩子不聽話時,教育孩子不用打罵,教你5個小妙招
    家長教育孩子打罵是不對,反而是很容易造成反效果,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多多了解孩子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 【572】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
  • 老師遇到不講道理不負責任的家長,該怎麼辦?
    正如我們當老師的,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聽話一樣,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期望所有的家長都是負責任的家長。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家長水平也就可想而知。我們當老師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接受過多年的教育,而那些家長卻不一定讀過書。尤其是那些不講道理、對子女不負責任的家長,大多都是小學或初中畢業,文化素質比較低。再加上有的家長,性格不好,為人處世怪異,語言和行動都表現出一些和自身不符的格調。這些人,和我們當老師的打交道,我們只能是對他們充滿同情和理解,而不應該把對小孩的怨氣撒到家長的身上,否則就是火上澆油。
  •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3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3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孩子初入人世時,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後來,父母就成了孩子的老師,教他如何為人處世;等到孩子大了,我們跟他的關係卻「亦敵亦友」,越發微妙。
  • 育兒專家:低層次的家長才跟娃嘮叨、講道理,高層次的家長這樣做
    往常的一天就是從對門鄰居的嗓門中開始的,"快點,快點,馬上開始上學了,抓緊拿上書包""走啊,去穿上鞋,把該拿的東西都帶好了",就這樣匆匆忙忙的出門。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個情況,很多時候孩子是不會那麼聽話的,面對著何種情況,家長都會開啟嘮叨的模式,嘮叨完之後,孩子沒改,自己也生了一肚子氣。
  • 跟孩子講道理就是不聽?因為最無效的教育,就是跟孩子講道理
    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會做的事情,但是正確有效的教育孩子卻是極少數父母可以做到的事情。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時候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時不免就會感到頭疼暴躁。最沒用的教育方式正如思想家盧梭所說:「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發脾氣、講道理和刻意感動。「但是這幾種教育方式卻是很多父母長輩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用的,想想當你的孩子犯錯、不聽話的時候,你是不是就是這樣做的?
  • 「跟孩子講道理不聽,偏要打一頓才聽話!」這樣的孩子怎麼管教?
    某電視節目中,一位爸爸講述了女兒如何走出自閉症的故事。有一次,幼兒園老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寫出「右」字。女兒落下的第一筆就寫錯了,本該從左向右寫「橫」,孩子卻要從右向左寫。爸爸看到後,對孩子講,「橫」應該從左向右寫,而不是從右向左寫。
  • 孩子淘氣不聽話怎麼辦
    孩子在家庭的希望,每個孩子本身都是可愛的,善良的,活潑的,孩子愛動,愛鬧,愛淘氣,是天性,孩子很聰明,可就是淘氣不聽話,經常頂撞自己,不聽話淘氣的孩子家長該怎麼教育呢?5、聽孩子說什麼:孩子不聽話淘氣,家長認為孩子做得不對,也許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道理,家長可以靜下來心,好好聽聽孩子的心聲,看看孩子說的有沒有道理,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會消除更多的誤會
  • 孩子學習出了問題,家長不敢找老師溝通,該如何去打破僵局呢?
    孩子學習出了問題,家長不敢找老師溝通,該如何去打破僵局呢?這是現實中常有的現象,孩子成績出現了滑坡或者是開始不愛學習,家長也不知道原因出在了什麼地方,找老師了解一下情況自己又不敢,生怕自己說錯了話讓老師誤會,那樣不僅幫不了孩子,反而會坑了孩子,那麼作為這類家長該如何去打破和老師的這個僵局呢?
  • 白熊效應:越制止孩子做的事孩子越要做,家長要警惕,及時改善
    一個人越是不想做某件事兒,其潛意識裡就會不自覺地做這件事兒。二、父母越是制止孩子做某件事,其結果越是事與願違:1.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甚至難以管教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現象:在餵嬰兒吃飯時,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飯不能吐出來,要咽進肚子裡。
  • 孩子不聽話?家長應理性對待,善於溝通發現問題所在
    家長總覺得聽話就是壞孩子,但其實不聽話和壞孩子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希望家長可以理性並且謹慎的看待孩子的行為。生活中,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做事方式都是不同的,不要總覺得文靜聽話的才是好孩子。從長遠的發展去考慮,反而是不怎麼聽話的孩子更有出息。
  • 孩子3-4歲脾氣「古怪」該怎麼辦,家長應了解幫助孩子
    我家孩子在3-4歲這個階段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不聽話,每次都給我氣到不行而且每次教育完孩子孩子都和沒有聽見一樣,下次還是這樣做,甚至更加的過分。很多在之前明明還能管教孩子的方法現在根本都不管用了,對於管教孩子這一方面束手無策也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挫敗感。
  • 越說「不」孩子越做?家長先了解「白熊效應」,孩子更能乖乖聽話
    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時候會發現家長越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會越去做,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叫做「白熊效應」。白熊效應又稱白象效應或者反彈效應,是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
  • 越不讓孩子做孩子越去做,是「白熊效應」,家長要了解後才能化解
    家長都希望小孩能夠聽話。但很多家長發現,家長不讓小孩去做的,小孩越會想去做,和家長對著幹成了小孩的日常。這讓家長感到非常無奈。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小孩喜歡和自己對著幹?是小孩的叛逆期在作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