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信息化戰爭」?

2020-12-26 瀟湘晨報

進入21世紀,高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了武器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方式的演變,促進了軍事理論的創新和編制體制的變革,由此引發新的軍事革命。在世界新軍事變革浪潮推動下,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開始登上人類戰爭的舞臺。信息化戰爭最終將取代機械化戰爭,成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

今天就帶大家打開軍事新世界的大門,一起解鎖關鍵詞——「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定義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並依賴於信息的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以及資訊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

延伸釋義:

信息化戰爭是依託網絡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了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武器裝備系統、以信息為主要資源、以信息化軍隊為主體、以信息中心戰為主要作戰方式,以爭奪信息資源為直接目標,並以相應的軍事理論為指導的戰爭。信息實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統,精確制飛彈藥,太空兵器,智能部隊,以及具有高技術、高知識、高素質的人員。

信息化戰爭所描述的戰爭形態

①主要使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武器裝備系統

②以信息為主要戰略資源

③以信息中心戰為基本作戰方式

④以爭奪信息資源為戰場目標

⑤以信息化武裝力量為主體

⑥實行以信息化軍事理論為基礎的戰爭指導。

信息化戰爭特徵

(一)武器系統信息化

武器系統的信息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能化。這是一個整體概念。其中包括硬殺傷、軟殺傷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1.硬殺傷--直接殺傷,破壞直至確保摧毀的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精確制導武器與遙感武器(不是傳統武器)。代表武器:雷射等精確制導炸彈(JDAM)、軍用無人機、新一代巡航飛彈。

2.軟殺傷--對敵方信息化系統滲透、幹擾、壓制的手段。旨在破壞敵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間隔敵方的通訊和指揮系統,對對方的精確制導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計算機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毀傷機理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術為依託設計的不同於傳統武器的全新作戰單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動能電磁武器、微機電納米武器和機器人。

(二)指揮自動化、實時化、一體化

擁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級別的系統。可以實時遠程偵察和預警,及時快速更新情報,指揮網絡化、即時化,一體戰場控制。作戰命令可直達單兵作戰單元。通訊達到近乎無阻礙的標準,可全方位武器平臺單兵單元戰場定位。以前那種寶塔式的逐級指揮體制將不復存在。

(三)信息戰場全維化、網絡化

涵蓋海陸空天電的戰術數據鏈連接直至單兵,及時刷新單兵或基層指揮員作戰電腦上的戰場資訊,方便明確的更新戰場時態。確保直接指揮權在特殊情況下的傳遞。傳統的作戰地域概念和習慣已經不管用了。信息作戰是無縫連接、高立體、大縱深、全維度。

(四)作戰方式多樣化

包括心理戰、太空戰、機動戰、電子戰乃至虛擬世界的網絡戰,一開始就全方位的面臨,沒什麼充裕的準備時間。而且要打,就貫穿整個戰爭的始終。非接觸作戰和接觸作戰同等重要。

(五)毀滅性武器的高技術化

信息作戰不代表傷亡和戰損小,而恰恰比傳統戰爭殘酷。大面積的毀滅性武器被高技術手段改造,作戰意圖明顯,針對性強。

這就是說在戰爭初期就使用這種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彈、三相彈、中子彈當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電磁脈衝彈,很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質彈和再聚變彈更小,效果更兇狠,也更方便戰術使用。所以我們對戰爭不斷升級之後才會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認識一定要改。

(六)非接觸的作戰行動樣式

非接觸作戰是美軍首先提出的一種作戰思想並用於戰爭實踐。非接觸作戰的出現,是一體化的遠距離偵查信息系統和遠程作戰武器發展的必然結果。戰爭實踐表明,非接觸作戰樣式具有許多的優越性。一、能夠充分發揮高技術武器的威力。二、戰爭的突然性增大。三、提高生存能力,減少傷亡。四、可實施全縱深同時攻擊,增大作戰效能。五、戰爭的政治風險小。

信息化戰爭的歷史演變

(一)孕育階段

1967年,美軍首次在越南戰場上使用雷射制導炸彈,1972年,又在越南戰場上大量使用了雷射和電視制導炸彈。從此,這種新型的「 靈巧炸彈」為信息化戰爭埋下了第一粒種子。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美、蘇為埃及和敘利亞作戰雙方提供了一些高科技武器設備,所以高科技特徵十分明顯。

1982年爆發的英阿馬島海戰,是世界上第次大規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海空交戰,標誌著精確制導武器和電子信息裝備已經成為現代戰場的主宰。

(二)萌芽階段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進行了海灣戰爭,並最終打贏了這場戰爭。可以說,海灣戰爭使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發展到極致,信息化作戰初露端倪,信息化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海灣戰爭是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過渡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海灣戰爭以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新軍事變革的洪流中。

(三)發展階段

1999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權高於主權」的旗號,對南聯盟發動了科索沃戰爭,揭開了信息化戰爭的面紗。

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國迅速調整了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並於10月份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信息化戰爭日趨完善。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綜合運用了網絡中心戰成果,創新了地面作戰中接觸與非接觸相結合、空中遮斷及空中近距支援與地面快速推進相結合的戰法,為大規模信息化作戰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

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使傳統的戰爭理念發生變革,戰爭面貌也隨之新,顯現了陸、海、空、天、電多維一體的立體戰特徵,催生了以信息作戰為主導的信息化戰爭的到來。

"

目前,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在不同程度地進行軍隊信息化建設。其中,英國、日本軍隊信息化建設水平在某些領域與美軍較為接近,在通訊、情報、指揮等方面基本上可與美軍互通,重點發展網絡作戰、海空作戰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俄軍重點發展指揮自動化系統、空天防禦體系和高智能武器。印軍也開始構建較為完整的C4I系統。

信息化條件下空襲與防空作戰是一體化、高合成的系統對抗。面對一體化聯合空中作戰,防空作戰必然產生深刻的變革。所謂一體化,是指參戰的各種作戰力量,在戰場信息網絡的支持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夠在作戰全過程中協調一致地行動。這個大系統包括:作戰指揮分系統、戰鬥突擊分系統、戰鬥抗擊分系統、戰鬥支援分系統、戰鬥勤務分系統等。而防空作戰大系統包括探測預警分系統、防空指揮控制分系統、攔截抗擊分系統、反擊分系統、防空勤務分系統等。

隨著無人技術的日益成熟,空中作戰無人化的設想已經初步成為現實。根據未來作戰的需要和無人機的作戰特點,除繼續遂行戰場偵察任務以外,無人機在未來戰爭中承擔的任務將越來越多。如執行精確打擊任務、「自殺性」反輻射作戰任務、攔截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任務等。無人機技術的提升,使空中作戰無人化成為當代信息化戰爭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來源:南京人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信息化戰爭怎樣攻其不備
    信息化戰爭中,戰場高度透明,進攻方的一舉一動大都難逃對方分布在全域多維空間的各種「眼睛」,隱蔽進攻企圖更加困難。面對日益透明的信息化戰場環境,如何才能做到攻其不備呢?偵察對抗,製造迷霧。作戰行動可以看成由「偵察、判斷、決策、行動」四個環節構成的一個相互關聯的循環周期,對抗雙方誰能夠比對手更快完成這一循環,就可以剝奪對方的反應時間,從而在行動中贏得主動。
  • 打醒世界各國的一仗:海灣戰爭展示了什麼叫信息化作戰
    打醒世界各國的一仗:海灣戰爭展示了什麼叫信息化作戰 兩伊戰爭:兩個武器購買國之間的戰爭,就算有高端武器,也只會普通得使用,野蠻的對轟。海灣戰爭:武器製造國對購買國的單方面碾壓。對武器的使用是基於平臺專業化、系統化、配合性的使用。
  • 信息化戰爭掌握制空權之關鍵
    信息化戰爭掌握制空權之關鍵 2020年08月06日 08:3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潘金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信息化作戰都需要做什麼準備?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給大家連載張召忠的專著《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的實踐準備 冷戰結束之後,美國霸權主義味道更加濃厚,由於沒有蘇聯和華約集團的軍事鉗制和政治制約
  • 數位化與信息化有什麼區別?
    答90後生問185:數位化與信息化有什麼區別? 近日,有90後生問:數位化與信息化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信息化還沒有完成,數位化又來了。許多中國人連什麼是信息化都不知道,更加說不清什麼叫數位化。
  • 信息化戰爭應有怎樣的陸戰觀
    未來陸軍體系破擊戰是指在聯合作戰背景下,綜合運用空、天、電、網、智等多維手段,重點對敵支撐作戰體系的關鍵環節和要害目標,實施軟殺傷和硬摧毀,削弱或癱瘓敵作戰體系、政治體系、經濟體系等功能,使敵無法繼續維繫支撐戰爭,從而迅速達成作戰目的的作戰模式,具有信息主導性、精確性、全維性、時效性、高效性、非對稱性等特徵。
  • 雲辦公、信息化究竟是什麼?
    企業都想雲辦公,都想轉型信息化,那麼,什麼是信息化呢?信息化是指企業以業務流程的優化、業務數據的可見/可追溯為基礎,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資料庫等信息技術,集合企業業務,融合企業管理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信息,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目前,隨著網際網路技術迅速發展,企業信息花建設不斷推進,OA、ERP、CRM、MES等信息化系統的搭建,形成了最基礎的數據統計。
  • 把握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本質內涵
    「三化」融合發展與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理念一脈相承。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軍及時提出推動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當時,戰爭形態正由機械化轉變為信息化。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沒有必要等到走完發達國家軍隊機械化建設的全部過程再來搞信息化,應該努力推進機械化和信息化的複合發展。
  • 信息化與數位化和數據化到底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信息化與數位化和數據化到底有什麼區別 數鑰分析雲 發表於 2020-02-04 14:39:37 信息化: 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業務信息進行記錄、儲存和管控,用來提供給各層次的人了解一切動態業務信息,如「現在業務情況如何」、「流程進展到什麼階段」,讓企業資源合理配置。
  • 《盛世狼煙:一個空軍上校的國防沉思錄》:警惕,信息化閃電戰!
    1991年美國和多國聯軍發起海灣戰爭,拉開以空襲和精確制導武器非接觸、非線性、非對稱為特點的信息化戰爭時代的序幕,兩場戰爭的時間跨度也近20年。「二十年」是不是現代新型戰爭魔鬼的誕生發育期,固然存在疑問,但下一個關於「二十年」的魔咒,的確又一次出現在我們和世界的面前:從海灣戰爭到今天,經過各國軍界熱烈的學術探討,特別是始作俑者美國不斷以新的戰爭實踐完善、改進、提高、否定之否定,歷經近20年的量變,信息化戰爭的樣式即將發生驚天動地的質變:一種以大範圍、短時間、快速度、強威力、軟殺傷為基本特徵的新型閃電戰呼之欲出。
  • 海灣戰爭:高科技武器的舞臺,不僅改變了戰爭模式,還警醒了中國
    現如今,在世界範圍內軍隊的現代化逐漸向信息化發展。在軍事領域上的發展已經變成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軍事革命,事實上,這也是工業社會的機械化軍事形態向信息社會的信息化軍事形態的過渡。而隨著這一革命進程的推進,軍隊信息化也成為了現代戰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也深深影響著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就以目前的發展情況來說,軍事現代化已經成為了主流發展趨勢,要想建設一支實戰能力出眾的現代化軍隊,就必須將培養現代化人才放在第一位,進而大力發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使得國家的軍事實力可以獲得更快的提升,才能更好的保衛祖國以及人民的安全。
  • 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劉曉東攝/光明圖片當今世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下,新一輪軍事革命浪潮撲面而來,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加速運用軍事領域,各種無人作戰平臺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系統大量出現並投入現代戰場,戰爭形態繼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之後正向智能化戰爭快速演變。
  • 實拍中國三棲特種兵訓練:由原始走進信息化
    實拍中國三棲特種兵訓練:由原始走進信息化 (1/10) 「← →」翻頁
  • 信息化戰場,如何撕開「夜幕」
    擔負全軍夜戰夜訓試點的北空飛彈某團,運用信息化手段大膽探索創新,提升夜戰夜訓能力,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鑑。該團依靠自身力量,從解決官兵「不敢訓」的思想入手,下了「四步棋」:組織觀看近幾場局部戰爭夜間空襲戰例,引導官兵充分樹立夜戰必打、夜訓必抓的觀念;深入學習信息化條件下夜戰夜訓理論知識,了解夜間作戰的特點規律,研究現代夜戰制勝機理,讓官兵樹牢以質量促安全的觀念;挖潛老裝備作戰性能,引導官兵立足現有裝備自主創新、積極訓練;系統規範夜訓方法和管理體系,引導大家充分樹立大力培養新型訓練人才,改進組訓方法、創新組訓模式的觀念
  • 餘志鋒:為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衝鋒,再衝鋒
    這一消息讓餘志鋒大為興奮,他很快預見到該領域在信息化局部戰爭中的致勝作用,果斷接下「戰書」,投入了墾荒式的研究。當時,該領域尚處於兩門學科之間的空白區域,既無理論引領又無實踐支撐,一點一滴的推進都極其困難,餘志鋒「就是不服這口氣」,下定決心要在無人之境中闖出一片新天地。經過七年的跟蹤研究,他終於站在了該領域前沿,多次服務軍委機關戰略決策,並參與了作戰條令的編修和戰略文本的制定。
  • 戰爭啟示錄(三)明天的戰爭
    敬請關注,《講武堂》9月21日10:18播出, 著名軍事專家戴旭深度解讀: 戰爭啟示錄之三:明天的戰爭。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前一講我們講到了空權信息化時代。1982年是空權信息化戰爭苗頭出現的年頭。
  • 中國農業信息化之種養殖生產過程信息化
    仙人掌正好代表現在農業信息化這個行業的現狀——多刺 中國農業的信息化和設施化程度遠遠低於美國、以色列和烏克蘭等農業發達國家,屬於純粹的小農經濟。中國的農業信息化如何幫助小農經濟下的中國農業,答案在文末。
  • 從這次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無人機戰爭看信息作戰
    他不要直面鮮血淋漓,不要拿槍,什麼都不要,只要自然體位,缺乏對死亡的足夠的敬畏,一個飛彈對他來講就按一下,他們可以邊喝咖啡、邊泡茶、甚至邊洗腳泡澡,一遍邊發射他們想發的飛彈。就像冰冷的機器,儘可能少地收到樸素人性控制。
  • 未來戰爭很可能是「士官的戰爭」
    尤其是隨著我軍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快,改革強軍逐步深化,士官長、士官參謀、士官支委等一批「士官+」的新生事物相繼出現,士官隊伍的職責使命、發展空間和地位作用都在發生歷史性嬗變,「鐵打的營盤」正在精心打造著「鉚釘的兵」。   如今,走進訓練場,參與指揮編組作業、標繪營連作戰決心圖、操作電子沙盤、分析判斷敵情……這些以往分隊軍官演練指揮的課目,已成為指揮士官的必修課。
  • 漫談企業數位化轉型(上):什麼是信息化、網際網路化和數位化?
    對於企業來講,尤其是傳統企業,如果想實現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賦能,首先應當定義清楚這些概念,理解各自的特點和挑戰,這樣才能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做量身剪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欠缺什麼,找到正確的演進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