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強氣旋風暴「安攀」強勢來襲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馳援」孟加拉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美麗 通訊員周慶亮報導5月19日,孟加拉灣特強氣旋風暴 「安攀」(AMPHAN)持續增強,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58米/秒,相當於超強颱風級)。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安攀」將於20日夜間在印度東北部到孟加拉國西部一帶沿海登陸。
-
珠峰測量隊順利登頂,意義特別大!分析:你的天氣預報會更準
5月27日上午11點,中國珠峰測量隊終於成功登頂珠峰。這次登頂極為不易。每年珠峰登頂的時間窗口只有一個,那就是4-5月。這是因為,冬季風盛行時,珠峰被西風急流控制,峰頂狂風呼嘯,氣候極端惡劣;而夏季風盛行時,印度洋暖溼氣流將會給珠峰帶來大量降雪,同樣也不適合登頂。
-
珠峰新高度!|喜馬拉雅山|地震|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_網易訂閱
今年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8名隊員,成功登頂珠峰,隨後進行了相關的測量工作。時隔7個月,珠峰的新身高公布於眾,令世人為之一振。 珠峰的身高似乎一直在變。中國最早是在1975年測量珠峰高度,當時測量的冰面高度是8848.13米;2005年,中國登山隊重新登頂,當時的測量巖面高度數據是8844.43米。
-
特強氣旋風暴「梅庫納」 將在阿曼南部到葉門東部沿海登陸
阿拉伯海特強氣旋風暴「梅庫納」(MEKUNU)的中心今天(24日)下午2點鐘(北京時,下同)位於阿曼與葉門交界處東南方大約410公裡的海面上,就是北緯13.7度、東經55.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38米/秒,相當於我國的颱風級),中心最低氣壓為965百帕。
-
山高人為峰,路長足下尺——天天AUTO致敬登頂珠峰中國勇士
但不同於普通登山者的是,此次登頂珠峰的中國人還有更重要的使命——測量珠峰高程,勇士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更為特殊的是,今年是中國人登頂珠峰60周年,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
-
山高人為峰,路長足下尺——新華AUTO致敬登頂珠峰中國勇士
通往珠峰峰頂的路本就險象環生,加之高原氣候惡劣,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的過程頗具波折:繼5月8日登山隊因攀登路線上有流雪危險,登山隊撤回前進營地後,5月21日,由於珠峰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積雪過深等原因,修路隊未能按計劃打通至頂峰的攀登路線,原定5月22日登頂測量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組撤回珠峰前進營地休整待命。
-
2020年珠峰春季登山季結束 35名中國登山者從北坡登頂珠峰
中新社拉薩5月29日電 (張偉)記者29日從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聖山公司」)獲悉,包括21名高山嚮導在內,共有35名中國登山者於5月28日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2020年珠峰春季登山季,所有隊伍已登頂並順利下撤,至此結束。
-
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
2020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山頂,這次登珠峰的登山隊員們可不是因為極限運動,而是為了給珠峰測量「身高」。登山隊將在峰頂建立覘標,安裝天線,進行多項地理測繪工作。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選擇在5月27日這一天登頂,是因為這一天對於所有中國登山隊來說意義十分特殊。45年前的今天,中國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頂端。在今天以前中國登山隊已經多次徵服珠峰。
-
中國人登頂珠峰60周年,我們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岡瓦納大陸徹底解體,其中的羌塘、拉薩地塊漸漸漂移,跨過赤道最終加入北半球,形成今天青藏高原的核心。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示意圖。沉睡千年的青藏高原劇烈抬升,形成綿延的喜馬拉雅山脈,勾勒出印度-歐亞板塊間的邊界,也構建出今日世界的頂點。
-
登頂珠峰,12位地大人參與其中
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次落和袁復棟分別作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攀登隊隊長登上珠穆朗瑪峰。
-
今年珠峰登山季僅有中國人登頂 最小登頂者僅16歲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8名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也引發了大家對攀登珠峰的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5月29日從西藏一家組織珠峰商業攀登的公司了解到,今年珠峰的登山季已經基本過去,因為今年尼泊爾方向攀登珠峰的線路封閉,因此只能從中國一側進行攀登,而在這個珠峰的登山季,登頂珠峰的均是中國人,其中還包含一名16歲的女生,她或許是中國登頂珠峰的年齡最小的女性。
-
最大75Kt,風暴達尼洛或達12級,小寒暴雪馬上到
最大風速75Kt,風暴達尼洛或達12級,小寒暴雪馬上到 伊莫金即將撤編,達尼洛或成12級風暴,我國9省大範圍雨雪也要下 這兩天,隨著年末寒潮的結束,進入2021新年元旦後,天氣形勢也來了個大變化。寒潮的結束,雨雪的消退,讓整個大陸天氣變的平靜下來,北方開始升溫,南方更是如此,多地開始陽光普照。
-
颱風「塔巴」影響東部海域 青藏高原華西地區等地有降水
:葉攀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預計今年第17號颱風「塔巴」(熱帶風暴級)21日凌晨將進入東海,進入東海後最大強度可達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
-
盤點珠峰探索:英國最早,中國最多,首次登頂是大洋洲國家?
2020年5月27日,中國第七次大規模登頂珠峰進行大規模頂峰測量,隊長次落帶領11名隊員成功登頂。19世紀20年代的英國隊珠穆朗瑪峰形成於6500萬年以前,由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撞擊擠壓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
-
青藏高原除了丁真 還有生態環境保護需要...
這是繼藏族小夥丁真之後,神秘的青藏高原再度引發關注。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有4000萬人到西藏旅遊。同時,這4000萬遊客,也把13.4萬噸垃圾留在了西藏。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沿著青藏公路(109國道)撿垃圾」、「清洗垃圾」、「協調車輛將垃圾帶出去」。「從唐古拉山鎮往北就是可可西裡無人區,而青藏公路會沿著無人區的邊緣而過,垃圾都在路邊,以塑料瓶為主。」柳青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兩次撿垃圾,但是每天撿每天都會有。「有時候,上午去撿過一次,下午再去就又出現了。」
-
歷史上,我們怎麼測量珠峰的「身高」?
據自然資源部介紹,此次登頂測量也一波三折,5月6日,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出徵衝頂,但由於北坳冰壁有流雪風險而下撤;5月16日,測量登山隊第二次向頂峰發起突擊,但受氣旋風暴「安攀」的影響,7790米以上區域積雪過深,不得不再次下撤。為什麼我們要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而我們究竟是怎樣測量山的高度的?在歷史上我們曾怎樣測量,在徐永清寫作的《珠峰簡史》中可以找到答案。
-
氣象人的守望 | 成信大校友參與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氣象保障工作!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多年在內地從事氣象工作的他,以前從未想過會在珠峰上開展氣象服務。珠峰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形因素,進行氣象觀測具有很大的難度。石磊校友表示,在雪域高原進行珠峰登頂的氣象保障服務工作跟他以往參加的各項保障活動相比差別很大。
-
珠峰新高程公布,測量結果助力地球科研
眾所周知,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影響,青藏高原屬於全球板塊運動劇烈地區之一,珠峰也處於整體隆起和漂移狀態,獲得珠峰隆起的具體數值一直是地球科學工作者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更代表著人類對自然的求知和探索。精準的珠峰高程測量成果,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體現。
-
珠峰新高程:妙詞、金句、美段趕緊背起來
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你好,世界新高度!你好,珠峰新高程。當人們問登山探險家喬治·馬洛裡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回答是:「因為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