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人就別來這家社區小館子,因為湘潭菜特.別.香:)

2021-02-17 長沙美食小分隊

從湘潭到長沙的第十年,我還是會因為常常想念湘潭的飯菜而陷入肚子裡的「鄉愁」中來。

你看,湘潭離長沙也就五十幾公裡路而已,不僅口音差異明顯,飲食、口味也千差萬別。

比如說,湘潭話喊「辣椒」叫bān jiāo,刨鹽魚叫「熱魚(yé yú)」 ,餛飩我們則喊「餃餌」。

更別說這麼些年,我就從來沒在長沙街上看到過的「白薯」、「鍋餃」、「雪水臭乾子」和「瓿蕹菜杆子」。

前陣子,我在朋友圈裡久違地看到了一家新開的湘潭菜館,瞬間就鎖死了幾道菜。

工作日的中午,店內已經坐得滿滿當當。清一色的木頭桌子靠背椅,一張紅塑料桌布鋪起,跟農村的路邊小飯店一樣。

店裡基本沒有裝修,兩塊黑板寫著菜單和推薦菜。一排存放食材的冷櫃半隔開前廳和後廚,四個灶臺不歇氣,炒得鑊氣沖天。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老闆說菜單會根據食材供應情況調整,比如推薦菜單上的「擂臭豆腐」就暫時斷供了,成為我當天的小小殘念。

光看賣相,這道胡椒蒸豬肚平平無奇,算不上誘人。但服務員從身後上菜的時候,我的鼻子就捕捉到了濃濃的白胡椒味。

我爺爺做菜極喜歡放白胡椒,不是超市那種白胡椒粉,而是用木頭做的胡椒碾子現碾的,尤其是燉湯、蒸菜,有油葷的地方他都要來點。去海南旅遊,他也只吩咐我,要帶點海南的白胡椒粒回來,香。

這份豬肚已經蒸得十分軟爛,去淨了雜味。大量的白胡椒的猛烈辛香味先聲奪人,遠比我之前吃的海南白胡椒香味強烈好幾倍,感覺就十分夠味。

追問下老闆告訴我,他們試了很多地方的白胡椒,最後用的是柬埔寨的貢布胡椒,品質是目前最好的,成本也貴點。

底下是五花肉,蒸出來柔嫩得跟水豆腐似的,肥肉的油水已經被蒸掉了許多,入口並不覺得油膩。白胡椒的香味都滲入到豬肚和肉裡,湯鮮味濃。如果是冬天我喝到這碗湯,幸福感還會翻倍。

我覺得湘潭菜的代表之一應該有水煮河(雜)魚。奶白的魚湯、青椒紫蘇調味,一鍋透鮮。雄魚、草魚、鯽魚、黃鴨叫都經常做水煮,但在湘潭,近來也很流行用剁辣椒去蒸黃鴨叫,重口開胃。

巴掌長的黃鴨叫一字排開,幹辣椒粉、剁辣椒、一小撮豆豉,豬油逼出香味。高壓蒸熟,黃鴨叫用的食材不錯,沒有細刺和泥腥味。

老闆說他們用的野生黃鴨叫,我也分不太出,只覺得個頭大,肉質細嫩有加。幹辣椒的香和剁辣椒的酸,恰如其分,沾湯吃起來比水煮黃鴨叫更撩味,值得去試試。

見我第一道菜就點的是「白薯燒肉」,老闆便立刻反問我,「你是湘潭人吧?」看來,這個白薯果然很「小眾」。

白薯,我們也叫腳板薯,形狀不規則,大大醜醜的,吃起來和淮山有點像,但口感要粗一些。

白薯想脆就要快炒,半分鐘就行,炒久了就粉。因為對這碗白薯燒肉有太高期待,結果可能燒得太過,口感失了大半。於是我不死心地繼續和老闆溝通,希望再炒一份的「溜白薯」,而且再三強調,別炒久了,一定要脆一點。

一碗溜白薯上來,簡簡單單,清清脆脆。豬油香味潤著,沒有什麼獨特的味道,就是熟悉,喜歡吃而已。

花石香乾也是湘潭的特色食材。和臘肉一起蒸,香乾帶點柴火的臘香氣,豆腐非常軟滑,很細膩。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湘潭話裡醬辣椒,就被叫做「浸辣椒( jìnbān jiāo)」,可以炒肉,但我們更喜歡用來炒雞雜。

雞雜切薄片與浸辣椒一起炒,酸香脆辣依次在口裡跳脫出來,足以讓我這碗米飯聞風喪膽。

其實血鴨不是湘潭菜,是永州菜。廚師把血鴨寫進菜單,可能是比較有自信吧?我開始沒想點,但看到別桌吃得津津有味,也有了食慾。

醬紅色的鴨肉香味逼人,肉嫩肥少,在口裡細細嚼著,鴨血和鴨肉融合得挺好。皮薄肉厚的青辣椒配得很出彩,有清香的辣椒味又不會喧賓奪主。

蠻紮實的一碗肉,瘦少肥多。紅辣椒就用了幹椒和鮮椒兩種,估計一個增辣一個提香。油水也足,典型的口味小炒。

切細絲蒸熟然後加大量蒜末爆炒,簡直正中我下懷。臘腸子軟韌適度,蒜香很有回味。

青菜燙一遍,然後太陽下面曬到半脫水,擦鹽進罈子汲兩天,我們叫「汲菜」,隨便加點大蒜辣椒炒就很下飯。

比起長沙的粉麵店都用酸豆角、榨菜絲佐味,湘潭的粉店更多會有這樣的酸汲菜、瓿蕹菜之類。

湘鄉有道「教堂雞」,火辣得直白,這道「辣得叫回味雞」有過之而無不及。裡面用了至少3種辣椒煨出來的,雞肉充分吸收了辣椒的香和湯的鮮,辣得上頭,而且有後勁。我們菜點得有點多,不然會有下碗清水面的衝動。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臘鰱子魚也是近來突然成了「網紅」的下飯菜。羅大姐這主要是用豆豉辣椒蒸出來的,所以魚肉不會很乾。送飯下酒,可以選擇。

這家店屬於社區的排檔館子,沒有環境沒有包廂,但味道、食材都算上乘。上菜速度快,適合看重口味和性價比的湘菜愛好者。

除了味道比較滿意之外,我更觀察到這的廚師有注意每道菜辣椒的搭配,有的菜是幹辣椒、有的菜是浸辣椒和鮮紅椒,有的是紅椒配青椒。

這說明廚師有拿捏,不像很多小炒店,所有菜都是小米辣圈,追求一味的刺激和辣而已。

吃完飯,老闆過來跟我們張檳榔。我順勢問起才知道,原來老闆是個愛吃湘潭菜的長沙人。在湘潭吃過之後覺得和長沙菜很多不同,於是挖了一幫湘潭本地的廚師過來,開了這家店。他說店裡很多食材只能從湘潭賣過來,包括湘潭的竹根辣椒(音譯)。

如果還要我一個湘潭人去挑這家開在長沙的湘潭菜館的毛病,我會希望能吃到更多有代表性的湘潭菜或小吃,比如荔枝蒸肉、麩子肉、佛手卷、鍋餃那些。

對了,要是有操一口湘潭話的服務員在耳邊喧譁,那也會更有味咧。

*本篇文章基於當次探店情況,

僅代表個人觀點口味主觀,合理種草


相關焦點

  • 長春6家地道新疆餐廳,別一提新疆菜就只知道大盤雞和羊肉串!
    新疆菜既有清真菜的特性,又融合了西北菜味重香濃的烹飪特點,每次去吃都有別樣驚喜,今天小編就幫大家盤點了,長春6家地道新疆餐廳,別一提新疆菜就只知道大盤雞和羊肉串!聽說這是一家連新疆朋友都覺得味道正宗的新疆餐廳,店裡的裝修很能展現新疆的異域特色,在長春算是人氣比較高的了。
  • 三天三夜在湘潭,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美食之城!
    餡料只有專一的一個豬肉餡,小份的5塊錢,足足11個。薄皮、餡香,哧溜一下就能滑進嘴裡。難得的是分量大到紮實,一個要兩口才能吃完,口味偏厚重,很符合湘潭人的重口味。別看聞著糖油香,顧不上講究吃相,急於試味,剛出鍋的粑粑一沾嘴就燙,只有哈著氣慢慢品嘗。
  • 長沙這家深巷裡的蒼蠅館子,招牌直接寫在牆上,藏有正宗的老味道
    湘菜是很受食客歡迎的八大菜系之一,全國各地的湘菜館人氣都很高,作為湖南省會的長沙,做地道正宗特色的湘菜館子更是不計其數,有很多隱藏在街頭巷尾的小蒼蠅館,因為這正宗的老味道,雖然破舊不起眼,卻多年來經久不衰,有的小餐館兒一火就火了很多年。
  • 遇到此菜別手軟,買10斤囤著,放越久越香,加點肉簡單一燉,特香
    遇到此菜別手軟,買10斤囤著,放越久越香,加點肉簡單一燉,特香!但是很多的食材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反而有很強的季節性,比如這次要說的這菜。其實很多食材要是想在過季之後吃到,也不難市場上就有很多大棚種植的食材可以購買,但是除了買那些跨季的菜自己在家買一些當季的食材好好保存起來或許更有意思。而這次說的這菜大家要是碰到千萬別手軟,一次買十斤也不多,囤著越久越香,想吃的時候加點肉簡單燉一燉,又香又下飯。
  • 地道湘潭味丨老饕私藏!湘潭大學三十年精品私房菜,望月樓來啦
    望月樓就像是時光裡的一本老相冊,將那些帶不走的人、留下的遺憾,都將其一一收藏。這家有故事的湘潭菜館,是年少的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啊。望月樓甄選上好的豬五花,嚴格把控每一道製作工序,肉皮金黃油亮,入口軟糯香甜,香潤不膩。地道的湘潭菜沒有花裡胡哨的取名講究,扎紮實實做菜便是對食物最大的敬畏。這個冬季裡,沒什麼能比得過吃上一口原汁原味的冬筍墨魚火鍋更熨帖的事了。用新鮮的小冬筍切絲,配以品質極高的墨魚切絲再去熬製,既香濃又爽口,又滋補宜人。
  • 在哈爾濱,一家特別火爆的小館子,二十年的老店,牛肉嘎嘎好吃
    可能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說出這家店的名字「藍房子」。20多年的牛肉湯老店,只賣1碗湯,沒有菜單,沒有環境,開到下午1點,售完即止。這就是傳說中的「藍房子」,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又是一家沒牌子的蒼蠅館子,沒來過你根本找不到的地。
  • 老上海人愛吃的蒼蠅館子,經營38年每天滿座,老闆娘說別再宣傳了
    上海菜又叫做本幫菜,是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幫就是本地的意思,就是說上海當地的特色菜,以濃油赤醬為主,味道醇厚鮮美,烹飪手法多數是紅燒、煨,擅長用糖,很有江南風味。吃慣了當地菜的人來上海第一頓可能不太習慣,但是來一個地方旅遊肯定要融入當地的飲食文化中,那些大店味道可能有所融合,和地道的上海菜有一定區別,所以建議大家走街串巷,去小巷子裡尋覓真正的上海味道。比如說黃浦區這家盛運餐廳,他們家就是老上海人愛吃的味道, 以本幫菜私房菜為主,這條街上有很多老牌酒樓,盛運餐廳藏在裡面不起眼,但是火了38年,每天基本上都是滿座,環境雖然簡陋但味道是真的不錯。
  • 長沙最難找蒼蠅館子10強總結報告(洩露版)
    別看環境接地氣還隱藏得深,實際上生意是想像不到的火爆。湘菜中的荷包蛋煮黃鴨叫,絕對是黃鴨叫菜式裡的一絕。黃鴨叫外皮煎到表皮微微金黃,荷包蛋煎得外焦裡嫩,在鍋裡吸足了湯汁,鮮香濃鬱,入味得不行。,原來的中山亭三劍客之一,後來因為城市建設,魯哥飯店搬到了北正街上。
  • 成都必吃蒼蠅館子TOP18
    這家藏於深巷的小餐廳,招牌菜賣了20多年,外地遊客佔據80%,每天中午不到11點就賓客滿堂,12點門口坐滿排隊的人;生意火爆,引來英國BBC拍成紀錄片,被食客稱為「來成都必吃蒼蠅館子」……明婷飯店,就是這樣一個隱藏在成都市的外曹家巷裡名聞天下的「蒼蠅館子」。
  • 蒼蠅館子。
    昨天,去蒼蠅館子吃中午飯要了一份炒菜,配一碗米飯可能會奇怪,健身搭配的飯,不應該這麼平常啊嗯,感冒了,醫生讓我吃點清淡的我這人很聽話,醫生讓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吧怕死?嗯,有點,但是還沒上升到那個高度,就是一個小感冒一會店裡來了一個女的我一看有那麼一絲熟悉她點完菜背對著我的時候,我看了看身材比例和屁股奧~我好像有點想起來了我健身,想要減脂健身教練告訴我減脂只能有氧,我問,平常我做的肌肉訓練可以達到減脂的效果嗎?他很含蓄的說:也能!
  • 這家菜館僅憑一道特色「蘸水河魚」,徵服愛吃魚的湘潭人!
    湘潭的美食太多了,吃貨從不缺精緻小食或饕餮大餐,然而靜下心來,走街串巷一番後,才發現,隱匿在某個角落的大眾菜館,沒有奢華的裝修,只有淳樸實在,這種吃起來踏踏實實的感覺,正是很多大餐廳所缺少的。比如隱藏在金都商業廣場旁金寶巷的這家「美食上」菜館。
  • 園區這家「破」館子,蒜爆牛舌讓人專門從上海跑來吃!
    氣溫一降,秋風一吹,就格外懷念那些熱氣騰騰冒著霧氣的小館子。比如這家在文萃路開了5年多,環境樸素到就像你家小區樓下的小館子,味道和價格卻是實打實地能打。環境倒也乾淨敞亮,不到10張桌子的小館子沒什麼華麗的裝修,店主老段是個實在人,從來不搞那些「花裡胡哨」的,味道好能吸引食客才是真的。
  • 曹家巷明婷飯店 舌尖上的四川蒼蠅館子№001
    去吃明婷飯店,是稱他為「成都首席蒼蠅館子」,而不是後來說的「最 牛」蒼蠅館子的時候。的確也是因為說味道好還有就是說「殘疾人飯店不扯發 票」的傳說。我這人一般是不會輕信哪個說好就跟風的人,俗話說「食無定味,適者為珍」,飯菜的好,都是自己品味出來的。
  • 成都這家招牌都沒有的小破店,客人要等在灶臺旁搶菜,卻天天滿座
    成都人喜歡到蒼蠅館子裡尋找美味,大都相信,這些環境簡陋的小館子,幾十年屹立不倒,自然是因為味道出眾,否則根本生存不下去,實際上也的確如此。成都有不少環境簡陋的一塌糊塗的蒼蠅館子,卻人氣爆棚,菜品的味道也得到很多食客的誇讚,這家連招牌都沒有的小破店,環境簡陋,只有幾張桌子,掌勺的還是一位60多歲的嬢嬢,卻天天滿座。這家店的位置非常偏僻,開著導航也不好找,店門口的路都年久失修,坑坑窪窪,卻不妨礙他家的高人氣,不少人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只為了嘗嘗這家小館子裡菜的味道。
  • 2020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發布
    沈砂的菜非常豐富,光葷菜就有十多種,人多來吃湊一桌葷素大宴毫無難度。一個人也可以點一份砂鍋牛肉飯,再拼一鍋素菜搭配,米飯滲入牛肉紅湯十分入味,砂鍋素菜也鮮美異常。沈媽每天守候在她那12個爐頭的火灶面前,用12分的火熱烹製著這個不愧於西門蒼蠅館子地標的傳奇。
  • 千萬別來湖南,因為可以從湘A吃到湘U……原來湖南各城名字是這樣來的!
    另外,可能有好些人來湖南十多年了,都不造有哪些好吃的?晚報君給大家福利啦!一邊吃,一邊腦補湖南的一些歷史!好好收藏啦!▲毛家菜有綠菌烤田蚌、玉樹菜心等家常菜;也有蟹粉獅子頭、乾菜扣肉、鏡箱豆腐等領袖們鍾情的江浙風味菜等。▲湘潭的剁椒魚頭是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館酒店都可以吃到的。魚頭的味鮮和剁辣椒的辣為一體,風味獨具一格,烹飪好的魚頭鮮香味美。
  • 減脂最狠的菜,別看是素菜,吃起來比肉香,5塊錢一斤,好吃不貴
    夏天到,健身房裡、公園裡滿是各路喜歡運動健身減肥的人,有年輕的美眉,也有油膩的中年大叔大媽,現在大家的健身運動意識越來越強了,畢竟身體健康是自己的,馬虎不得,通過每天適當的運動消耗身體的脂肪,這才是正確的持之有效的減肥方式。天氣熱,大家都說運動之後吃不下所以瘦的快。但其實這樣的「節食」絕對不是夏天減肥的首選。
  • 等你來!湘潭成為全國美食網紅城市,就差這一步了!
    一座城一種味,但只有吃遍這座城市,才敢稱得上真正的吃貨,三年時間,我們湘潭吃貨的編輯每天都在用自己PLUS的胃丈量湘潭,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已經探訪了湘潭800多家大大小小的店子。大飯店的氣派,小館子的樂趣,大菜的饕餮,小吃的滋味···我敢說,沒人比我們更熟悉湘潭的美食了,我們來做湘潭手繪美食地圖,眾望所趨!
  • 新年鉅獻:湘潭那些味
    圖片攝於2016年上圖是十八總米粉店出品,街坊老店,湘潭名聲第一。總是指碼頭圍起的一塊小社區吧,沿著湘江排開,元朝劃分的,明朝修城牆,一到九總在城牆外就沒了,九總到十八總圍在城裡,是湘潭歷史街區。冇味湘潭菜出品,攝於2019年長沙菜吃了多年都寵辱不驚了,湖南的其他地方菜往往會帶來一點小確幸,尤其是體現在一些小配菜小佐料小技法上面。
  • 就該帶長輩來這家館子,香椿豆腐好吃得都顧不上催你找對象
    探店當天我們選擇了米飯作為主食,完全沒想到全場最下飯的竟然是兩道「相貌平平」的菜。這道菜一上來,讓人有點猜不透,經理很熱情地來給我們介紹:「這個裡面是海苔包著芋頭絲下去炸的,模仿的是北京烤鴨的意思。」光吃菜還是難免乾燥了些,來竹蓀四寶湯潤一潤!竹蓀和草菇的鮮美自不必多說,紅棗和枸杞的香醇化進湯裡,有一種加了藥酒的感覺,喝著暖暖的很舒服~就算是全程吃素,也是幸福的飽足感,結尾再喝點店家贈送的牛蒡茶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