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8月12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是最重要事情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基因才是決定人類成為社交生物的關鍵。美國加州大學和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患有威廉士綜合症(WS)的人的大腦變化,希望幫助確定「社交基因」,以便更好地治療自閉症和其他疾病。
威廉士綜合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通常出生時即存在,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育遲緩以及學習障礙。但是除了健康問題,患者經常擁有驚人的語言能力(非常有禮貌)、高度的社會人格(易於信任、友好)以及酷愛音樂。他們通常不怕陌生人,對與成年人交流更感興趣。
威廉士綜合症是7號染色體特定區域遺傳物質缺失所致,7號染色體是人體內23對染色體之一。患者通常缺少26到28個基因,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人們患上威廉士綜合症的主因。
研究人員烏爾蘇拉·貝魯吉(Ursula Bellugi):「威廉士綜合症患者最有趣的特徵就是典型的超社會傾向,他們往往對陌生人過於友好和信任。」但是直到現在,科學家依然不清楚哪些基因與這些行為有關。
為了找到原因,研究人員從患有威廉士綜合症的兒童牙齒上提取牙髓細胞。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經過重新編程,將牙髓細胞變成神經祖細胞,後者可以發育成腦細胞和神經網絡。可是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細胞很快死亡,根本無法發育成腦細胞或神經網絡。這導致大腦表面面積減少。但威廉士綜合症患者的腦細胞發育與正常人截然不同,擁有更多分支結構。(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作者:小小 責任編輯: 李德雄_N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