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生活「孤獨」了嗎?科學家發現孤獨有損健康且因年齡而異

2021-01-14 同花順財經

我們總告訴自己,「每個人孤獨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後又孤獨的離開,孤獨是理所應當的。」然而,孤獨可能會影響健康,早期的研究發現,長期孤獨會讓機體啟動「或戰或逃策略」 (fight-or fight),與不孤獨的人相比,孤獨的人的有效免疫力會降低,同時患炎症的風險會增大。

Doi:10.1073/pnas.1514249112

既然孤獨不可避免,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年齡層中有著「強烈」的孤獨感,那麼這種感覺是否會伴隨著年齡的增加繼續存在下去呢?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由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的Thanée Franssen帶領的研究團隊做了一項大調查。這項研究於近日發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他們發現,在所有年齡層中,人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孤獨感,甚至有些因素是共通的。但是,由於年齡不同,產生孤獨感的因素也不同。此外,他們發現在當前的新冠肺炎(COVID-19)期間,由於成年人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孤獨感對其造成的影響也不同。

Doi:10.1186/s12889-020-09208-0

因此,如果根據年齡層區分出導致孤獨感的因素,便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孤獨進行適當地幹預,這在提高很多人的健康程度和生活幸福度上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研究小組使用了2016年9月至12月在荷蘭收集的數據,在6143位年輕人(19--65歲)中調研了人口、社會及健康相關因素與孤獨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在所有年齡層中,獨居、聯繫朋友頻率以及心理和情緒健康等均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孤獨感。特別對於感覺被社會排斥的人群,這些因素更會誘發他們強烈的孤獨感。

各年齡段參與者的社會和健康相關特徵以及孤獨感率(部分節選)

接下來,研究小組發現,某些引起孤獨感的因素只在特定年齡層中發生。例如,造成年輕人孤獨感的因素主要是與朋友的交往頻率、受教育水平;早期中年人則是就業狀況;對於晚期中年人來說,影響最大的是與家人的交往頻率。

不同年齡引起孤獨的因素不同

此外,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一個人沒有達到其所屬年齡層的某些「常規設定」時,他就可能會感到孤獨。例如,在成年人需要在完成學業後立刻找到工作,女性需要在特定年齡前結婚生子等等。通常來講,不同年齡層的「常規設定」不同,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影響每個人的孤獨的因素是不同的。

總之,此項研究發現了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或多或少均會有孤獨感,而且引起孤獨感的原因有交叉也有特定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來緩解這種感受。或許我們在感知到自己處於孤獨這種環境後,可以正確地理解孤獨並通過改變某些方式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小編認為,對於孤獨這件事,如果不影響健康,高質量的獨處也是成長中的一部分。此外,如果需要緩解孤獨感,可以嘗試通過「意識療法」,即靜坐的方式去感受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多交些朋友,讓自己主動去接納別人。

註: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探索君微信進入讀者群,記得備註」讀者群「哦~

同時,由於近期微信公眾號改版,訂閱號消息不再按時間排序。為了方便您繼續收到我們的文章,您可按照圖片中的操作將我們設為「星標」,這樣您以後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消息啦。

End

參考資料:

[1] Age differencesin demographic, social and health-rela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oneliness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19–65 yea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2] M yeloiddifferentiation architecture of leukocyte transcriptome dynamics in perceivedsocial isolation

相關焦點

  • 你是否害怕寂寞?想要逃避孤獨?只因你沒認清孤獨並發現它的價值
    既然孤獨讓人如此不安,你有想過要去了解「孤獨」嗎? 按照人性來講,越是讓人感覺痛苦的情緒,人類就越不敢去直面它,而是選擇逃避。 但是一直逃避,就又會讓人陷入恐懼孤獨之中,最終形成一個閉環。
  • 你以為你餓了,可能只是有點孤獨:科學家發現人的飢餓感和孤獨感...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對 40 個身體健康、社交正常的受試者進行了試驗。 受試者首先需要經歷 10 小時的嚴格社交隔離,期間填寫孤獨感自評問卷。隔離結束後,受試者需要接受 fMRI 檢測,同時完成社交的線索誘發渴求(cue-induced craving, CIC)任務,即觀看一系列社交、食物和花的圖片,並評估自己對社交的渴求程度。
  • 乾飯人的苦惱:科學家發現人的飢餓感和孤獨感非常相似
    乾飯人一詞最近在網絡上很火,意思是因飢餓而奮力吃飯的人,在搞笑之餘學術君今天也帶大家了解一下乾飯人的苦惱,研究表明當人們缺少食物和社交時,會產生 「飢餓」 和 「孤獨」 的感覺。飢餓讓人胃中空虛,孤獨讓人心中空虛,它們給人的感受是如此的相似。因此,很多人可能會贊同這樣一種觀點:社交和食物一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 成年人的生活太孤獨了:其實你我都一樣!
    成年人的生活太孤獨了,畢業一年,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在畢業之後,我開始獨自在城市生活。在這一年裡,我體會最深的只有兩個字,那便是孤獨。我的專業是編劇,所以即便是上班時間,也只是一個人碼字。每天從公司坐到下班,下班回家後,繼續在坐在電腦前,一直坐到困了為止。我常常以古來聖賢多寂寞,卻常常在深夜孤獨無助的時候,默然神傷。
  • 孤獨可以靠吃藥緩解嗎?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尋找答案
    而在 2020 年最新的調查中,則有 61% 的人表示自己很孤獨。 為了擺脫孤獨,人們往往會參加更多社交活動。過去幾年時間裡,歐美出現了大量相關的互助組織,通過聚會的方式緩解彼此的孤獨感,甚至一些政府甚至將擺脫孤獨納入了他們的公共健康政策,2018 年英國還任命了本國第一位孤獨事務部長,試圖以舉辦社區活動的方式讓人們擺脫孤獨。
  • 《孤獨的價值》:孤獨,並不是你不合群,而是不隨波逐流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時刻,你覺得孤獨不已呢?覺得好像自己沒有別人快樂,看著很多人和朋友出去吃飯,和朋友聚會,總覺得自己老是一個人,與人格格不入。有時候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很可憐,過得很悲慘,甚至會抑鬱。但其實孤獨並沒有那麼可怕,孤獨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孤獨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
  • 你孤獨嗎?你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孤獨」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時間久了我們慢慢得早就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時間不經意帶走了曾經認為的始終,當青春年少消失殆盡才知道孤獨也是某種慰籍。我不知道從何時起,逐漸習慣孤獨,逐漸沉默是金。也許那一天的風太潮,來我的世界下一場雨,追上顛沛流離。
  • 智商高的人,孤獨會加倍?生而為人的孤獨你有同感嗎?
    很顯然,以上兩種並不能稱之為孤獨;真正的孤獨是說不出口也講不明白的,它最要命的就是沒有人懂得自己。能說出口的「孤獨」,是需要人陪,不是真正的孤獨。在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孤獨,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搖旗吶喊著沒有他人作伴的孤獨。其實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而是需要陪伴。
  • 你命中注定孤獨嗎?科學家發現「社交基因」
    網易科技訊8月12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小時候會常常被問到:「學習成績好嗎?」「考試排名第幾了?」長大了就學會彼此噓寒問暖:「工資多少?」「買什麼車?」「買房了嗎?」「何時結婚?」「何時二胎?」「妻兒好嗎?」我們在各種打著「關心」旗號的問答下,幾乎喪失自己的所有隱私,不誠懇回答都是「不給面子」。
  • 別怕,只是孤獨。
    而且這我又親身經歷,我一個人去辦住院,一個人去預約手術,一個人住院我也不曾覺得孤獨,畢竟自己生病了,多個人也不能幫我減輕身體的負擔,也不能使我健康……我不害怕行動上的孤單,一個人去吃火鍋我沒幹過,但我覺得應該蠻爽的,畢竟在吃的時候我的血液都主要回流到胃裡,我不用去思考,另外我的食慾讓我覺得一個人吃火鍋可以為所欲為,我不愛吃的羊肉、香菜也不用遷就別人,挺好。
  • 《念書的孩子》——孤獨與堅強,本不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承受的
    眼淚不知不覺地流失了枕頭,看完了《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一個9歲孩子所承受的孤獨,堅強的生活讓我有很深的感觸。一個九歲孩子承受的孤獨,也許你看了也會哭。影片的開始一個男孩(開開),哭著喊著看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離開了,自己到外面去打工,撕心裂肺的哭聲頓時我流下了眼淚。
  • 世界孤獨症關注日:北大六院賈美香醫生等10位專家「硬核」支援孤獨...
    過去幾年間,北大醫療腦健康都在通過線下公益行動幫助孤獨症兒童獲得更專業的康復教育,呼籲公眾了解、走進孤獨症。在這個只能宅在家裡的世界孤獨症關注日,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初心依舊。因孤獨症病因不明,一直以來都有孤獨症與營養代謝有關的探討。作為國內權威的遺傳代謝與營養代謝專家,楊豔玲教授表示,孤獨症樣症狀是遺傳代謝病的表現之一,與營養代謝等有一定關聯。如有營養代謝病症的孩子,常表現出類似孤獨症的症狀或其他的神經發育障礙表現;且研究發現若維生素D長期供給不足,鉛、汞含量過高干擾神經遞質的正常代謝,均有可能導致孤獨症樣的症狀。
  •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千萬別讓孤獨毀了你的婚姻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帶著美好的願景走進一段婚姻,儘管人人都希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現實是,很多在婚姻裡感到失望和孤獨,出軌事件的頻發,離婚率不斷上升。當浪漫的想法被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取代,當曾經的海誓山盟變成無休止的爭吵,當相愛的兩個人變成陌路,你是否還記得愛情最初的樣子?
  • 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
    彼時不解,後來慢慢懂了,才發現,自己也老了。前兩天,收到一位網友朋友的來信,讀了,自己卻突然感性了,想流淚的感覺。署名「喬木」的於小姐說,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而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 世間紛擾,孤獨身伴。願你更加從容,不懼孤獨,擁有生活所愛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百年孤獨》還記得很火的孤獨自測表格嗎?因為開放二胎,父母想緊跟潮流,再生一個孩子,然後對大的孩子說,再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這樣你就不會孤單了,以後出什麼事也會有人幫忙,我們不能陪伴你一輩子。可是有了弟弟/妹妹之後呢,有的父母會說,那是弟弟/妹妹,你年齡大你要讓著她;有的父母會說,我們誰都不幫,你們自己調節,結果還是大的孩子會心軟然後不了了之......
  • 熬過孤獨磨練心智,今後成熟且無畏!
    有的人說,人這一輩子,活得就是快樂,沒有必要把自己過得那麼孤獨,找幾個朋友在一起喝茶聊天,也是一件趣事。可是,孤獨不是你不想擁有,它就不存在的,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學會獨自承擔孤獨。面對一件事情,總是有兩種解決的辦法,要麼直面,要麼逃避。
  • 哪一刻你覺得自己很孤獨?你得學著與孤獨相處,而不是被孤獨打敗
    哪一刻你覺得自己很孤獨?在某乎上3萬多個回答中,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孤獨。今天就聊幾個我印象比較深的回答。於是飛奔到超市,發現超市早就關門了。她打開手機電筒,透過玻璃窗看到了她的蛋糕,於是趕在十二點前,對著玻璃窗許了個願。3.我已經孤獨到意識不到孤獨了你們還記得網上那個孤獨十大等級表嗎?
  • 孤獨就一定悲慘嗎?讓我們先來弄懂「孤獨」究竟是什麼--上觀
    我並不認為我對孤獨進行過研究,也從未使用過「隱居」一詞。我真的是在過一種隱居生活嗎?有時,我會隱隱約約地感受到自己正在隱居。例如,我每天基本都是自由的,無拘無束,可以一天接一天地玩樂。我二三十歲時當然也在拼命工作,四十多歲時也還在不情不願地工作。而我從那種生活中解放出來後,就無疑是在隱居了。
  • 心理學:與其被孤獨煩擾,不如愛上孤獨。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孤獨
    承認自己是孤獨的,與幸福息息相關。承認自己孤獨並不是消除孤獨。 在街上走著,情侶們卿卿我我。餐廳裡,一群人正在慶祝。可是自己沒有戀人和頻繁見面的朋友,只能買便利店的關東煮,在夜晚的街道徘徊。在不同的城市打拼,身邊沒有家人,很寂寞。孤獨很痛苦。難道就沒有辦法消除孤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