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捲土重來:9成玩家被淘汰 9.9元能否重啟市場

2020-12-22 網易科技

(原標題:電子菸捲土重來:九成玩家被淘汰,9.9元能否重啟市場)

沉寂半年的電子菸市場,似乎有了蠢蠢欲動的趨勢。

一年前,電子菸火爆出圈。包括羅永浩、同道大叔等知名人士紛紛推出電子菸品牌,更吸引到創投圈蜂擁入局。據媒體報導,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共有35家電子菸品牌獲得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10億元。狂歡因2019年11月的一紙禁令戛然而止。2020年初疫情的暴發更是讓電子菸在線下發展舉步維艱,政策不明朗也為行業未來蒙上陰影。

不過,電子菸似乎又要重新活躍起來了。近日,多家電子菸廠商紛紛發布新品、大打價格戰,擴展線下渠道。

「幾輪洗牌後,留守者對行業未來還是很看好。」6月8日,多年電子菸從業者李可(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過如今的市場不同以往,未來競爭更為激烈,道路也更艱難。」

9.9元的電子菸:低價只為後續收割?

2020年5月,得知市面上湧現出9.9元的電子菸後,李可本已冷卻的熱情重新燃燒起來。

作為曾在2019年跟風進入電子菸市場的那批人,李可在行業陷入寒冰期時沒有選擇離去。

「一直等著電子菸有重新撬開市場的機會,現在機會似乎來了。」李可說。

記者了解到,以前電子菸市場主要分為換彈式和一次性兩類產品。通常換彈式配搭著一桿電子菸以及四枚煙彈,價格在99元至299元之間;而一次性電子菸價格相對低廉,往往在29至49元,以方便初接觸產品的菸民體驗使用。

然而一次性電子菸的定價,對傳統菸民沒有吸引力。「這個價格等同於中端檔次的傳統煙。除了嘗鮮的年輕人外,很少有中老年菸民會選擇購買。」李可毫不諱言。

在經歷了「禁止線上銷售」、疫情暴發導致線下市場停擺和外界諸多質疑等遭遇後,越來越多的電子菸品牌希望能重新打開市場。自然,「低價」成為品牌商比拼的最好利器。

2020年4月,知名電子菸品牌YOOZ率先出招,旗下所發售的最新產品定價為9.9元。「這一決定引起行業軒然大波,幾乎是斷崖式的下調。」李可告訴記者,「9.9元的電子菸基本沒利潤可言。」

已離開電子菸行業的王浩(化名)告訴記者,「一套價格約為300元的電子菸,其出廠價在50-80元左右。而市場中大部分一次性電子菸的成本,至少也要10多元錢。」

低價自然有其原因。這種比大部分傳統煙還便宜的電子菸,能吸引到更多新用戶的關注和嘗試,而一旦習慣其口味後,很大可能會轉化為品牌忠實用戶。更重要的是,電子菸真正盈利的產品是後續的煙彈。通常煙彈利潤能達到3倍甚至更多。據王浩透露,市面上大部分煙彈成本在3元上下,即使算上工藝製作,總成本也不足10元,而市場零售價通常在三四十元。為了讓用戶能在後期持續性消費,低價是電子菸品牌最有效的「引流」手段。

儘管深知9.9元的價格很可能讓自己虧本,但李可仍決定跟進,他甚至計劃將價格降到更低。「這就是一場零和遊戲。對於新客戶而言,他不在意品牌,就看中價格。要想從傳統菸草市場和同行手中搶奪客戶,最好的方法就是低價。」

有業內人士透露稱,YOOZ之後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方推出類似價格的電子菸。在當下重啟市場關鍵時刻,誰搶到新用戶,就能增加銷量,更間接搶奪了其他品牌的潛在用戶。

洗牌進行時:線下店專營VS便利店植入

從出圈到冷卻,電子菸比人們想像的「涼」得更快。

2019年11月,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規定除了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外,還要求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不得在線上銷售電子菸。這讓原本沸騰的電子菸市場迅速冷卻。

「這份禁令幾乎給過半的從業者判了死刑。」6月10日,在一家電子菸腰部品牌工作的林凡(化名)這樣告訴記者,「同時也推翻了各個頭部玩家的發展策略,幾乎讓行業瞬間陷入重新洗牌的局面。」

線上渠道的受阻,以及疫情讓全行業的暫緩,使各大電子菸品牌不得不提前進入線下渠道的爭奪。多個頭部電子菸品牌先後推出「加大補貼力度、拉攏線下專賣店加盟商」等方式,加速布局線下市場。

據媒體報導稱,鉑德在2019年底啟動「千城萬店計劃」,準備砸下3億元補貼,在全國1000座城市開設10000家加盟店;另一品牌悅刻則在2020年1月表示,線下新零售成為悅刻2020年的發力重點,公司計劃在未來3年累計投入6億元,開拓1萬家專賣店。並在2月11日設立2000萬元「零售門店幫扶基金」,4月22日更是宣布與國美電器展開全面合作,進駐國美500家門店及國美旗下其他品牌門店。

在四川經營傳統菸草生意的胡昊(化名)告訴記者,此前確實有品牌商找到自己,以零費用的誘惑來建議加盟。對方還提供店面設計和裝修補貼、貨品補貼和促銷物料等福利,這讓胡昊著實心動。

來自重慶的資深玩家老Q告訴記者,他發現最近無論商超還是酒吧等人流量密集的場所,大多開設了兩三家不同品牌的電子菸專賣店。和頭部玩家聚焦於打補貼戰、開設專賣店不同,資金底氣暫且不足的腰部玩家則更傾向於和社區便利店合作,以此縮短和用戶間的距離。

最近兩個月裡,林凡率領著團隊頻繁地出沒於全國各個城市的大型社區,並積極聯繫周邊的中小超市以及便利店,希望能將商品入場。

「儘管疫情逐漸消退,但消費者仍習慣了在最近的便利店購物。」林凡分析稱,「顯然中大型連鎖商超密度有限,要想更徹底地切入消費者市場,就必須打破彼此的距離,而社區便利店、飯館等場所正是最合適的選擇。」林凡會主動聯繫上對方,表示願意支付相應費用將產品寄售在收銀臺旁,同時只要有消費者購買電子菸,店主也能拿到15%的抽成。

網上銷售偷偷摸摸:囤貨太多,冒著隨時被封號的風險繼續賣

雷兵(化名)的手機一陣震動,一位老顧客向他發來信息:「再來6支電子菸,薄荷和藍莓各一半。」

雷兵一邊按客戶要求配貨,一邊向記者解釋:「雖然明文規定電子菸不能在網上銷售,但還是有微商在冒險。畢竟之前囤積了太多貨,賣不出去就虧大了。」

吸引雷兵進入是因為電子菸豐厚的利潤。一支零售價40元的電子菸,他能賺到15元錢,而如果進貨量大的話,甚至能賺到一半以上。

雷兵在自己熟悉的客戶微信群、QQ群裡發出了「電子菸銷售」的宣傳。他詳細將電子菸口感、價格、品牌標註其中,並表示「價格比市面上所銷售的價格要便宜1/3」。

以一款電子菸為例,官方建議零售價格為每盒39元,但雷兵將價格定為25元,而通常價格為99元的煙彈,他也僅銷售60元。低廉的價格為他帶來了大量的菸民和銷量。但生意並非一帆風順。事實上,在禁止網售電子菸通告出來之前,雷兵已初見行業未知風險。

業內一度傳出的「電子菸致癌機率比傳統菸草更為嚴重」的風聲,讓雷兵發現不少客戶私下諮詢網上信息是否屬實,甚至此前購買過電子菸的客戶還試探性地問他能不能在未拆封的情況下退貨。而通告的出現更是讓他決定將業務核心重歸傳統微商生意。

但自己此前進了太多電子菸,即使停手也仍有數百支囤積在家。他一度計劃聯繫上線退貨,卻發現對方早已不知所終。一打聽才知道,自己所銷售的電子菸廠商已宣告倒閉。

「現在知道自己隨時有被舉報封號的風險。」雷兵表示,「但太多的囤貨需要賣出去,自己抽都不清楚要抽到什麼時候。」

為了能儘快出貨,雷兵選擇加大降價力度、滿贈等方式。為了避免被指「線上銷售」,他特意剔除了外地客戶,在本地客人諮詢下單後,他往往親自送貨上門,「不清楚這種模式是否違規,但除了判斷買家是否成年外,也算是『線上推薦線下銷售』。」

大品牌蠶食市場9成以上從業者將被淘汰?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電子菸行業市場運行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子菸行業市場規模為78.6億元,2020年將達到83.8億元,2021年將超過90億元。

顯然,電子菸廠商並不願意輕易放棄這一市場。儘管政策的遲遲未見明朗仍讓從業者隱隱不安,兩會期間「建議逐步禁止生產銷售電子菸」、「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菸草製品及電子菸寫入法律」等建議也引發熱議,但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仍有不少品牌商對未來抱有期待。

為了規避爭議,越來越多的電子菸開始降低尼古丁含量。2020年4月,知名電子菸品牌喜霧在其新款產品發布會上表示,新品尼古丁含量降到了1.7%,遠低於此前業內的最低標準3%。

「相信未來除了喜霧外,還會有更多的品牌也將在口味、尼古丁含量上進行鑽研,將電子菸往更加健康的方向扭轉,以此減少業內外的質疑。」6月10日,一位電子菸從業者告訴記者。

電子菸從業者也逐漸從2019年資本湧入下的瘋狂期過渡到如今的冷靜期。「去年行業確實太膨脹了,有很多希望賺快錢的玩家。」上述人士稱,此前見過無數個對電子菸行業並不了解,只是覺得利潤空間大而盲目湧入的玩家,「就是趁市場火熱來投資,希望賺一把就跑。」

鉑德合伙人兼CMO方輝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留在市場上的應該是3-5個全國性品牌,10個左右區域性品牌。這意味著,如果按照當下全國註冊的電子菸企業2000多家計算,未來或許會有九成以上電子菸企業逐漸消失。而據方輝介紹,剩下的企業所研發產品的質量將得到大幅提升。在這場淘汰賽中存活下來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技術和渠道。

「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菸廠正密集地就價格、線下銷售體系進行布局。而一旦中小型電子菸退出後,所留下的市場自然成為這些頭部玩家爭奪的市場。」林凡說,「而誰能真正笑到最後,還需要更激烈的比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項玲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禁止線上銷售的電子菸轉戰線下:有人9.9元打起價格戰,有人一個月開...
    和前兩年的風光相比,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子菸市場開始急速冷卻:去年11月,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通知,敦促關閉電子菸網售渠道;今年7月起的電子菸市場專項檢查,深圳等各個城市正一步步將電子菸納入控煙範疇……渠道縮緊、用戶場景受控,疊加疫情影響,電子菸行業又將何去何從?
  • YOOZ柚子推出9塊9的煙杆,流量產品能一路暢通無阻嗎?
    格物消費獲知,電子菸品牌YOOZ柚子將正式發售最新的換彈電子菸煙杆新品YOOZ Mini,零售價為9.9元,包含一支240mAh電池容量的煙杆和一條USB充電線。煙杆可通配的煙彈,依舊是電子菸大廠麥克韋爾生產的FEELM家族產品。
  • 電子菸「斷網」這一年:九成玩家退場,有人當上「首富」
    鉑德創始人汪澤其分析,從去年11月到現在,全國性的電子菸活躍品牌減少了90%,大部分中小玩家出局,一些倖存但不活躍的品牌,要麼屬於放羊狀態,要麼就是縮小成一個區域品牌,中國電子菸進入「剩者為王」時代。開店!開店!開店!線上被禁售,線下卻是一片火熱景象。存活下來的電子菸品牌,進入春秋戰國爭霸賽,做起了瘋狂的開店生意。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那麼,已經打響價格戰、渠道戰和傾銷戰的電子菸行業,將會突破困境捲土重來還是就此一瀉千裡?行業內企業突破價格底線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樣的挑戰和危機?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虧掉底褲
    隨著YOOZ推出9.9元電子菸杆,部分主流品牌也迅速跟進,推出了同樣價格的一次性電子菸。同時,為了讓商品變得更加「唾手可得」,部分品牌也在全力拓展新的線下銷售渠道。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
  • 電子菸衝出迷霧?
    出品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許芸責編 | 蛋總在監管層叫停電子菸線上售賣後,曾經火熱的電子菸從風口墜落,爭議纏身。有人看到危機,火速清空了手中的電子菸庫存;有人看到了機遇,各大電子菸品牌不斷增加的線下零售終端,意味著這個行業仍然有諸如加盟商這樣的玩家不斷入場。
  • 一個月賣2000萬個煙彈,電子菸到底有多吸金?
    一年後,初創企業霧芯科技打算做可攜式電子菸品牌,由於創始人杜冰曾經在Uber擔任市場經理,於是他便邀請了汪瑩擔任公司CEO。與汪瑩共同加入的,還有她在Uber中國的兩位前同事蔣龍和聞一龍。這三人和杜冰一起成了電子菸品牌「悅刻」的聯合創始人。
  • 揭秘9.9元理財課:被忽悠的學員與致富的賣課人
    甄妮是一位參加過9.9元理財課的在校大學生,她告訴燃財經,自己學的是投資理財相關專業,但又學得不太好,所以希望嘗試看看能不能通過報這個課來學習一些相關的技能。像甄妮一樣,被9.9元理財課收攏的大有人在。近日,《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文章(以下簡稱《文章》)幾近刷屏。
  • 兩月死亡121家,電子菸被資本「拋棄」?
    2019年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官網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不得在線上銷售電子菸,電子菸企業下架相關廣告。公共流量關閉,消費者們對於電子菸是否健康也存在疑慮,這讓產品更不好賣了。千煙大戰迅速轉冷,為了將大量積壓在倉庫的貨品變成現金,品牌商們不得不儘快拓展線下渠道。
  • 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
    《我95後英語教師,從攢不下錢到賺回13倍學費》《成年人的崩潰,始於沒錢》……點開微信公眾號裡一個個充滿焦慮、暴富誘惑,甚至帶點色情誘惑的標題後,發現文章最後卻都是在兜售各類0元、9.9元、12元的小白理財課。疫情這隻黑天鵝,讓用戶對手中的錢更加緊張:賺錢無門,那就理財,期待通過理財賺錢。
  • 康斯坦丁電影公司公布:重啟版《生化危機》電影2021年9月9日上映
    #生化危機#玩懂手機消息,之前,康斯坦丁影業公司公布,將會重啟《生化危機》電影系列,重啟版將會忠實於遊戲劇情,貼合遊戲角色,重啟版《生化危機》電影來自於《生化危機》遊戲 1 和 2 的內容改編。12月16日,康斯坦丁電影公司在其官方網站直接公布了重磅消息,這部重啟的生化危機電影將於2021年9月9日上映,直接宣布定檔。
  • NBA聯賽或在6月重啟 法網延期到9月底
    原標題:NBA聯賽或在6月重啟 法網延期到9月底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影響全球體育賽事,ATP和WTA宣布延長停賽到6月7日,而法網延期後溫網也可能遭受波及。另一方面,NBA總裁蕭華也談到了各支球隊新冠病毒檢測情況和NBA可能的重啟計劃。而在疫情下,除了體育賽事,就連體育類遊戲都受到了影響。
  • 西南環線專列9月開行 火車環線遊能否成疫後旅遊市場「火車頭」?
    而對於遊客來說,有人青睞綠皮火車的懷舊風,有人擔憂這是「新瓶裝舊酒」,至於「火車環線遊」能否扛起提振疫情重創下旅遊市場的大旗,關鍵要看遊客買不買帳。「西南環線」旅遊專列9月開行即將開行的「西南環線」普速旅遊專列,線路怎麼走?
  • 電子菸的真相
    當時國內對菸草尚未有明確的管控政策,加上電子菸的價格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過於高昂,一支的價格就要599元~16800元,受眾局限於「中年成功男士」。於是,韓力把目光瞄準了廣闊的海外市場,2005年如煙電子菸產品開始向海外出口,因為歐美地區更關注吸菸健康問題,而且消費水平更高,能夠接受如煙的價格。
  • 電子菸「冰火兩天」,麥克韋爾孤身上市
    大煙的特點是煙霧大、可DIY,深受玩家喜愛,電子菸出口外貿市場開始變得火爆,這是國內電子菸企業走向海外的重要契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李帥是最早一批電子菸行業創業者。從13年投資實體店到14年投資電子菸工廠,在15年-17年上半年時間裡,他賺到了1000萬元。「物料成本大概50塊錢,市場零售價達到300元,即使過了一年,仍然接近200元」 。
  • 兩月死亡121家,電子菸創業者開賣壯陽藥
    2019年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官網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不得在線上銷售電子菸,電子菸企業下架相關廣告。公共流量關閉,消費者們對於電子菸是否健康也存在疑慮,這讓產品更不好賣了。千煙大戰迅速轉冷,為了將大量積壓在倉庫的貨品變成現金,品牌商們不得不儘快拓展線下渠道。
  • 解密悅刻:電子菸頭號玩家怎樣養成
    這家電子菸公司,在過去兩年裡異軍突起,成為這個領域的頭號玩家。亮眼戰績吸引了競爭對手。在電子菸被資本催熱的2019年上半年,悅刻成為大部分電子菸品牌對標、模仿、甚至抄襲的對象。「三個月幹掉悅刻」、「六個月成為第二個悅刻」的口號不絕於耳。那些雄心勃勃的追趕者們,很快發現,這家公司幾乎無法模仿。
  • 雪加在電子菸排行中一路高歌前進
    在兩部委下發通告終止了電子菸的線上銷售後,雪加廣東省代吳東平輕鬆說道。在他看來,網售禁令只是改變了中國電子菸行業的遊戲規則,對龐大的電子菸市場衝擊並不大,它帶來的不是寒冬,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於是,在九成業內玩家虧掉了投資款、撤掉了生產線的時候,新銳電子菸品牌「雪加」改變打法,迅速集結資金下沉市場,趁機跑馬圈地,瓜分空出的市場份額。
  • 主打海外市場,「品諾Pavinno」推出可調功率電子菸
    2018年,全球蒸汽電子菸市場規模增長至145.2億美元,2014年至2018年CAGR達到19%。全球電子菸的百億美元市場中, 90%以上的市場集中在歐美地區,中國等新興市場雖然開始發力,但規模尚小。2018年美國電子菸銷售額達到85億美元,中國市場僅有5.6億美元。
  • 雪加如何在眾多電子菸排行中逆流而上脫穎而出
    在兩部委下發通告終止了電子菸的線上銷售後,雪加廣東省代吳東平輕鬆說道。在他看來,網售禁令只是改變了中國電子菸行業的遊戲規則,對龐大的電子菸市場衝擊並不大,它帶來的不是寒冬,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於是,在九成業內玩家虧掉了投資款、撤掉了生產線的時候,新銳電子菸品牌「雪加」改變打法,迅速集結資金下沉市場,趁機跑馬圈地,瓜分空出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