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全家已在天京事變中被殺盡,為何還有人自稱楊秀清後裔出現

2020-12-22 覃仕勇講史

話說,天王洪秀全恨東王楊秀清借「天父下凡」神靈附體為名屢屢越職代權,暗中策劃了天京之變,指使韋昌輝、秦日綱等人血洗東王府,在東王上上下下、老少婦孺殺了個雞犬不留。

楊秀清一死,太平天國猶如倒塌了一根擎天大柱,搖搖欲墜,幾至崩潰。

所幸有李秀成、陳玉成等一批新生代力量迅速崛起,撐住了危局,使天國在瀕臨滅亡的緊要關頭起死回生。

正因為如此,洪秀全開始懷念起楊秀清的種種好處來,帶著幾分傷感、些許惆悵地對李秀成說:「當年非有東王我等不至有今日富貴。」

於是,洪秀全開始大張旗鼓地給楊秀清平反。

洪秀全頒布詔書,稱「期至朝觀遭陷害,爺爺聖旨總成行」,摘掉楊秀清的「東孽」帽子,令人矚目地宣布,楊秀清是上帝的第三子、自己和耶穌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洪秀全還把楊秀清第一次託言「天父下凡」的日子定為「爺降節」,並把楊秀清掉腦袋的日子定為「東王升天節」,給楊秀清追贈了長達三十七個字的真神真王頭銜。

考慮到楊秀清滿門被斬,已經沒有了兒子,洪秀全又非常慷慨大方地把自己的兒子洪天佑過繼給楊秀清為子,稱「天佑子侄」——半是兒子、半是侄子,作為「東王繼承人」。

洪秀全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其實,楊秀清的兒子並沒有被殺盡。

楊秀清是一個極度好色的人物,史料上有他因「縱慾過度」導致眼疾復發、一目發明的記載,而韋昌輝突襲東王府時,《金陵續紀》也明確記載有韋昌輝殺害的東王家眷包括東王父子、家丁27口、「偽王娘54口」、「擄禁服侍被奸有孕」的侍女數十人。這種情形下,哪能保證沒有漏網之魚?

由於從清朝到民國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楊秀清在史家的筆下就是一惡徒形象,所以楊秀清後裔一直不願公開這段家史。

歷史給太平天國運動作出了公正的評價後,1998年4月,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報刊相繼發布了一份複印美國《紐約時報》漢文版刊登過的大幅免費廣告《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後裔尋找宗族親人啟事》,啟事的署名為楊秀清曾孫屠天恩、楊穎(屠麗美)等8人。

原來,在「天京事變」中,楊秀清出生不久起名「丙照」的兒子,被楊秀清的族妹、東殿女官楊水嬌救出帶到杭州,交由與太平天國有關係的杭州「評話社」主王春喬,後轉託一對屠姓夫婦收養,並改名為「屠丙昭」。

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時,屠丙昭8歲。楊水嬌化名「俞氏」,找到王春喬,並成了王的繼室夫人,後又將所生女兒許配給侄兒丙昭。由此傳宗接代,現已延續到第6代,健在於世的有5 0 餘人。

屠丙昭於1 9 0 4 年去世,楊水嬌則於1 9 1 9 年去世。兩位老人都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子孫。

於是楊秀清的獨孫屠孝根即在履歷表格中註明「本姓楊」,1929 年他還為自己的一個兒子複姓楊,50年代又為一個女兒恢復了楊姓。

據現居杭州的楊裔第四代孫楊穎、屠亞美二姐妹說:「我們從小就聽老輩人言傳,我們的祖先是廣西燒炭佬,曾祖父在太平天國當王,1856年全家被殺,只逃出一個初生的嬰兒,就是我們的爺爺。爺爺當時盛置在一隻大腰籃內,深秋棄置在杭州石牌樓,襁褓內帶有生辰、名字和一個首飾帶,丙是生年,昭是為父昭雪的意思。由屠德林收起,撫養成人改姓屠,墓碑為屠丙照,家譜記載鹹豐六年生,光緒二十九年,去世時四十九歲。」

有人對楊秀清後裔的說法感到奇怪,認為杭州曾兩次被太平天軍佔領,而洪秀全又已經給楊秀清平反,那麼,王春喬當時為什麼不帶屠丙昭回天京做真正的「東王繼承人」?

其實,這正是王春喬和楊水嬌等人的聰明之處,洪秀全雖然表面是給楊秀清平反了,但斬草要除根,他是肯定不會容忍楊秀清還有後人活在這個世上的,屠丙昭不露面還有活命,一露面肯定是要吃「板面刀」的。

相關焦點

  • 天京事變時,楊秀清集大權於一身,為什麼輕而易舉就被殺了?
    當時的楊秀清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的他實質上已經是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者。可是,他並不得人心,猖狂程度不亞於歷史上另一位九千歲魏忠賢,大有取代洪秀全之勢。最終爆發了天京事變,楊秀清及其黨羽,被輕而易舉地誅殺了。
  • 蕭朝貴不中途陣亡,與楊秀清抗衡,能否阻止天京事變爆發?
    在陳承瑢配合下,韋昌輝順利進入天京,然後突襲東王府,東王九千歲楊秀清大夢未醒,被韋昌輝一刀結束了性命。隨後,韋昌輝大開殺戒,屠殺東王府上下五千餘人,天京城內血流成河。不 久,秦日綱、石達開等相繼捲入內鬥,天京事變嚴重擴大化,2萬餘精銳死於內鬥,太平天國元氣大傷。
  • 天京事變,楊秀清死得慘,從外國當事人披露真相來看,還死得冤
    當此之時,太平天國事業如日中天,東王楊秀清的威勢赫赫,人氣達到了巔峰。但是,旬日之間,風雲突變,天京事變爆發,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神話宗教體系的崩潰,人心渙散,軍事形勢逆轉,由盛轉衰。
  • 身為太平天國實際領導人,為何天京事變時楊秀清毫無反抗力?
    大清鹹豐六年八月四日,即公元1856年9月2日,正處於極盛時期的太平天國內部發生血腥政變,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突擊東王府,《金陵省難紀略》記載他們「率三千餘人遽入南門,趨圍東賊宅,自攜數賊入,殺東賊及其妻小」,這便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內訌之一——天京事變
  • 天京事變造成東王楊秀清慘死,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衰敗與滅亡?
    一場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同室操戈,令天平天國最具軍事才華的東王楊秀清慘死,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也相繼被處死,太平天國內部開始走向分裂,開始了衰敗與滅亡的過程。
  • 天京事變死了多少人?學者:最不該死的被殺,太平天國活該亡國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徹底蛻化為變質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政治上來說,如果說前期太平天國領導層雖有無法避免的權力鬥爭,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少史學專家將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簡單的概括為洪楊兩人之間的權力矛盾,但是卻忽略了天京事變實際上是太平天國早期潛伏危機的一次集中爆發而已,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來聚攏信徒,自稱是天父二兒子,自以為可以壟斷神權,然而沒想到楊秀清頭腦極其靈活
  • 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天京事件中楊秀清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一波三折的天京事變前奏:1856年6月,歷經三年浴血奮戰,太平軍攻破威脅天京的江南大營,8月清軍主帥向榮自殺,天京暫時安全了。十月,石達開回到天京,責備韋昌輝的濫殺行為,隨後因為言語不合,不歡而散連夜逃亡,韋昌輝隨後處死石達開全家,石達開逃回安慶,立即起兵討伐韋昌輝。韋昌輝因為濫殺已經變成孤家寡人,沒有人支持他,最終揮兵攻打天王府,失敗後於十一月被殺,首級函送石達開,沒多久又處死秦日鋼、陳承熔兩人。
  • 天京事變北王韋昌輝為何被殺?原因有三個,最大原因竟然是勇敢
    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為何在天京之變中被殺,有三個原因:原因一:韋昌輝的性格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韋昌輝的性格是什麼呢?勇敢。太平軍興之時,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塞尚阿被鹹豐皇帝派到廣西剿滅太平天國,曾經俘虜過一名叫做洪大全的神秘人物。
  • 天京事變中,「北王」韋昌輝為何會被殺?
    天京事變中,北王韋昌輝之所以被殺,說白了就是他太膨脹了,甚至連天王洪秀全都不放在眼裡,這樣狂傲的人當然不可能活的時間長的了。他犯了和楊秀清一樣的病!若是惹到了楊秀清,或者是讓楊秀清猜疑自己了,可能洪秀全就有被殺的可能。洪秀全很聰明,因為他很低調,自從建了自己的天王府之後,他再也沒有出去過,十幾年都沒有出門。他的府裡有三千個宮女,在楊秀清看來,洪秀全就是一個貪圖享樂的人,他根本沒有什麼野心。
  • 韋昌輝血洗東王府,殺了2萬多人,為何他如此痛恨楊秀清?
    此外,韋昌輝還以搜捕「東黨」為名,清除異己,又殺了翼王石達開的家眷及護衛一千餘人,前後長達兩個多月時間,天京城內到處瀰漫著血腥和硝煙的味道。直到1856年11月5日,韋昌輝被洪秀全五馬分屍,將首級送到石達開營中驗收,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方宣告結束。
  • 楊秀清被殺之謎被解開,學者:真相藏得太深,難怪史書沒能記載
    因此他找機會殺掉楊秀清的決心已定,由於洪秀全深知楊秀清對韋昌輝動輒打罵,所以他才要找韋昌輝除掉楊秀清,最後再把他當做替罪羊殺掉,堪稱洪秀全的局中局。洪秀全利用韋昌輝殺掉楊秀清,很快就把韋昌輝拋出來,最直接的原因是石達開已經發兵問罪。
  • 洪秀全為何要發動天京事變,殺死東王、北王,趕走翼王?
    經過一番探查,清朝方面才知道,原來南京城內的「長毛」亂了,發生了激烈的內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事情發生在1856年9月2日深夜,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率軍秘密進入天京城,突襲東王府,殺死了東王楊秀清。接著石達開逃出天京,打算興兵討伐。為了平息石達開的憤怒,洪秀全乾掉了韋昌輝,用北王的首級平息翼王的不滿。
  • 楊秀清手握重兵,為何卻鬥不過無權的洪秀全?原因就兩字
    隨後,韋昌輝乘機誅殺東殿人馬,近兩萬人在此次事變中死於非命。為了找替罪羊,洪秀全下令全體將士攻打韋昌輝,將其捉拿歸案,然後大卸八塊,並將其人頭送交石達開。就從權力鬥爭的角度而言,洪秀全是真正的贏家,不但政敵消除,而且大權在握;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陳承瑢等實力派人物卻是輸家,輸得一無所有。
  •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東王楊秀清大權在握,為什麼還鬥不過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國自天王洪秀全以下有東王楊秀清(一等王),西王蕭朝貴(一等王),南王馮雲山(二等王),北王韋昌輝(二等王),翼王石達開(三等王),西王以下皆受東王楊秀清節制。1852年12月,西王蕭朝貴在指揮太平軍與清軍的戰鬥中被炮彈擊中,不治身亡。從此太平天國軍政大權就落在東王楊秀清一個人身上。
  • 天京事變中太平天國損失的僅僅只有幾萬將士嗎?遠遠不止這些!
    在這場兄弟相爭,手足相殘的內訌中,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先後被殺,石達開在內訌結束之後回朝主政了半年之後也離開了天京,帶走了十多萬精銳之師,脫離了太平天國。對於太平天國來說,天京事變確實是整個運動的轉折點。
  • 北王韋昌輝為何在天京事變中那麼瘋狂?
    關於韋昌輝為何在天京事變裡有那種瘋狂的表現,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猜測。 過去把這個事變的根由歸結為韋昌輝是混進革命隊伍裡的地主階級異己破壞分子的說法現在的書已無人當真。那麼,在殺了楊秀清及其近親屬之後,為何後來會將誅殺範圍擴大到楊的近關係下屬達兩萬人的駭人規模?
  • 楊秀清為何還要封「萬歲」
    如此,楊秀清掌握軍權,地位十分顯赫。此外,楊秀清還掌握政權、教權,是太平天國實際掌舵者、領航員。東王九千歲楊秀清,權勢顯赫,僅次於天王洪秀全,位極人臣。1856年8月,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讓洪秀全冊封他為萬歲,最終釀成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李秀成在自述中說:「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 被架空的洪秀全,為何能滅掉實力派的楊秀清、韋昌輝?
    發生在太平天國時期的天京事變,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劇。從聯合北王誅殺東王,再到利用翼王之勢鏟殺北王,其實這一系列悲劇都是天王洪秀全主導的大洗牌。那麼,深居宮中的天王洪秀全究竟是如何操縱諸王互相殘殺的呢?一連串的勝利,使得東王楊秀清更加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他認為,太平天國之所以能夠創造今天的輝煌,全是他東王楊秀清的功勞。在他眼裡,天王洪秀全的地位已經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了。終於,東王楊秀清坐不住了,他決定取洪秀全而代之。在《金陵雜記》中曾記錄楊秀清「遂私刻太平天國真命主楊秀清」印。
  • 「天京事變」失控,石達開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每當回首這段歷史的時候,「天京事變」始終是個繞不過的梗。雖然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很多,湘軍、腐敗、分裂、內訌、甚至享樂等,任何一點都可以成為一個致命因素,但是,若沒有「天京事變」那場浩劫,湘軍未必啃得下這塊「硬骨頭」,清廷和太平軍究竟鹿死誰手也未可知。
  • 天京事變:石達開「最完美形象」之覆滅,陰險本性暴露
    因此,石達開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並不是。在太平天國的大亂「天京事變」中,石達開的本性暴露無遺——陰險的權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