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天京事件中楊秀清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2020-12-16 歪史

一波三折的天京事變

前奏:1856年6月,歷經三年浴血奮戰,太平軍攻破威脅天京的江南大營,8月清軍主帥向榮自殺,天京暫時安全了。

這時候,一片欣欣向榮的太平天國不出意外地出現內訌,這個內訌一波三折,早先因為清軍的壓迫,太平軍內部矛盾暫時被掩蓋,可是當外部威脅不在的時候,內部矛盾急劇惡化。

引子:假借天父下凡的楊秀清挾持軍功肆意妄為,假託天父下凡,多次欺凌包括洪秀全在內的天國高層。導致天國高層積怨日久。長時間的怨氣終究需要一個突破口。這就是天京之亂的伏筆。

第一步:從1856年9月開始,韋昌輝聯合秦日鋼、陳承熔血洗東王府,東王一系高層幾乎被誅除殆盡,隨後包括平民在內的兩萬餘人被牽連處死。

第二步:處死東王之後,韋昌輝開始掌權,顯然,平安的韋昌輝給別人一個信號,洪秀全授意了這次誅殺東王的行動,事後無作為又默許了韋昌輝的行為。這直接導致其他高層的不滿和基層的動搖。

十月,石達開回到天京,責備韋昌輝的濫殺行為,隨後因為言語不合,不歡而散連夜逃亡,韋昌輝隨後處死石達開全家,石達開逃回安慶,立即起兵討伐韋昌輝。韋昌輝因為濫殺已經變成孤家寡人,沒有人支持他,最終揮兵攻打天王府,失敗後於十一月被殺,首級函送石達開,沒多久又處死秦日鋼、陳承熔兩人。

導致東王楊秀清、燕王秦日綱、北王韋昌輝、佐天侯陳承熔等一批高級將領先後被誅殺。算是給東王楊秀清一個清白,也暫時安定了太平軍的人心。洪秀全又將東王楊秀清死難的七月二十七定為東王升天節。這個是天平天國官方詔準的六個節日之一。

第三步:從十一月開始,太平軍僅存的元勳石達開開始處理政事,但是受到洪秀全的猜忌,次年五月,惶恐不安的石達開率軍出走,帶走了大部分太平軍精銳,天京事變至此徹底落幕。石達開最後覆沒於四川大渡河。

結果:從金田走出來的創業團隊除了洪秀全、石達開還在世上之外,其他的人全部死於非命。徵戰五年,太平軍損失的高級將領不過馮雲山、蕭朝貴兩個。但是天京事件導致三個高級將領被殺,一個出走,數萬將士同室操戈,禍起蕭牆。

天京之亂的影響

對於清軍來說,這個完全是個意想不到的意外。這個蕭牆之禍起的太突然,不僅死於非命的數萬太平軍將士沒有想到,城外的清軍也可能沒有想到,畫風為何轉換的這麼快?往日不可一世,導致多位沙場名將折戟的叛軍為何突然間窩裡鬥,死傷累累。

對於楊秀清,更加是意外。作為這次變亂的最大苦主,楊秀清可能到死都沒有明白,究竟是啥地方出了問題,前不久還威風赫赫的他假託天父下凡,打了洪秀全一頓屁股。睡夢中被砍死的他不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還把天父這個可以下凡的招牌一起砸了。

天父之死楊秀清之死,導致了兩個結果:留在天京的洪秀全對政務軍務一塌糊塗,一竅不通,而其他的後起將領全部威望不足;代表天父下凡的楊秀清被殺死更是讓他們的信仰一夕破產,楊秀清畢竟是人,但是木已成舟,造成的傷害沒辦法挽救。

作為苦主,楊秀清究竟在這次事件中起到什麼作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楊秀清在太平天國的地位

首先要介紹一下楊秀清的地位,在整個太平天國軍政體系中,東王楊秀清節制一切,最初還有南王作為宗教體系、西王作為軍政體系分權,但是馮雲山、蕭朝貴死後,楊秀清一家獨大。因為一連串的軍功導致楊秀清的威望一騎絕塵,使得其他人無法望其項背。

包括洪秀全在內的諸王都無法和楊秀清比肩。如日劇增的威望,不可動搖的身份使得楊秀清趾高氣揚,目空一切。

在宗教體系中,創立拜上帝教的洪秀全一開始只是個符號性質的人物,教務基本上在馮雲山手中,但是不學有術的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給自己爭取到一個特殊功能,那就是代天傳言。這個在金田之前很快就收穫到巨大的利益,也是金田之後,楊秀清躍居二號人物的基礎。

正是天父下凡這個劇本,讓楊秀清可以在教務中取得一席之地,甚至在特殊場合,他才是第一位的。尤其在可以假借天兄下凡的蕭朝貴死後,這種下凡的絕活只有東王一個人會玩,也只能是他一個人玩。

在定都天京之後,楊秀清的地位實際上超越了洪秀全在內的其他諸王,權力上也是一家獨大,而功勞更是一枝獨秀。

仿佛,太平軍取得一系列的勝利都是天父下凡的楊秀清搞出來,是實打實的天父的功勞,也能間接證明他們的信仰是得到上天的眷顧的。這一點,太平軍諸人都知道,楊秀清也知道。

這是他肆意妄為的資本,然後狂妄的不加防備,也是他死於非命的禍根。他知道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沒有防備任何人,也沒有任何有力量的盟友,但是他把一切有實力的都逼成對手。走到這裡,孤家寡人的他,不死已經是不可能了。

楊秀清和洪秀全的路線之爭

很顯然,擊破清軍江南、江北大營之後,太平軍內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因為他無法容忍楊秀清增加更多的威望,但是他的存在就是是一種保護傘,只有除掉他才可能阻止他繼續增加威望。

楊秀清沒有覺察到這一點,他沉迷於自己的威望之中。下凡的把戲玩久了就會引發一堆意料之外的事情,動不動打天王的屁股讓天王十分窩火,但是當初自己吹出來的牛必須要忍。

如果光打屁股就算了,但是,在軍事上節節勝利之後,一時間形勢大好的太平天國出現了路線爭議。

這個爭議成為天京之亂的一個導火索。

爭議的雙方:東王楊秀清和天王洪秀全。

爭議的內容:尊孔還是排孔。

爭議的結果:天父下凡訓斥天王洪秀全,洪秀全暫時停止了毀滅古書的活動。

連戰連捷讓洪秀全認為自己的信仰就是真的,加上早年屢試不第的遺憾,讓他對孔孟之道深惡痛絕,所以,成為精神符號之後想利用自己的影響禁絕一切孔孟之道。

可是,有天父分身身份的楊秀清依然推崇儒學,不管出於知道自己天父下凡是假還是要拉攏更多人才的出發點,楊秀清堅決反對洪秀全禁書。甚至,不惜以天父下凡來威逼洪秀全。

果然,洪秀全還是忌憚天父,他停止了毀書活動。看起來楊秀清給天平天國去除了一個麻煩,但是他給自己惹來一個麻煩。這個麻煩將會送他去見天父。

尊孔的活動徹底的把洪秀全逼到韋昌輝一邊去,因為他即使只想在教務上保留一點話語權都不可以了。稍微正常的人就無法容忍這樣一個動輒下凡的人來阻攔自己的行動。後來,洪秀全默許了韋昌輝等人的誅楊行動。

楊秀清憑實力成為孤家寡人

但是,楊秀清的麻煩遠不止招惹洪秀全這個精神符號,在軍政上,囂張跋扈不甘居於人下的韋昌輝在馮雲山、蕭朝貴死後躍居為三號人物,而楊秀清一樣囂張跋扈,最終兩人的矛盾積壓的越來越多,但是楊秀清沒有收斂,繼續肆意妄為,最終的結果惹怒了包括秦日鋼、陳承熔、石達開之內的所有高級將領。

譬如:韋昌輝的親戚楊秀清的親戚因為財產爭執而激怒楊秀清,東王叫北王議罪,但沒有給自己親戚議罪。 石達開的嶽父黃玉昆因公事開罪楊秀清,被杖刑三百,革去爵位及降職;同一事件亦令燕王秦日綱及另一高官陳承瑢被楊秀清處以杖刑。

這一些事情累加在一起,楊秀清憑藉實力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

他開罪的一眾位高權重的實力派慢慢聯合起來了,但是楊秀清對此不以為意,並沒有放鬆警惕,除了支開石達開和韋昌輝兩個實力派之外,依然我行我素。這成為天京之亂可以發生的保障。

果然,外出的韋昌輝沒多久就回師,而城內的秦日鋼和陳承熔開門迎接,隨後秦日鋼血洗東王府。往日不可一世,無法無天的東王成為孤魂野鬼。

這裡暴露出來兩個問題:東王沒有掌握天京防務,也沒有任何眼線,另外他沒有什麼弒君篡位的野心。他的死只是一連串的怨氣積壓的結果。

總結

通過這一些分析和總結,可以得出結果,正是因為楊秀清平時肆意妄為,幾乎錙銖必較,把所有有實力的人變成敵手,卻不加防備才引來殺身之禍,他和歷史上大多數權臣一樣都是因為輕敵才死於非命如諸葛恪、梁冀、曹爽等。

在這次變亂中,楊秀清起到了引起、催化矛盾、把對手逼到一起,又因為疏忽大意導致對方謀劃成行的最大推手。

歪史認為,只要事前楊秀清保持克制,不太肆意妄為,最少給其他人保持起碼的尊嚴,或者最後保持警惕之心,那麼天京之亂都不會發生。

相關焦點

  • 天京事變造成東王楊秀清慘死,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衰敗與滅亡?
    一場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同室操戈,令天平天國最具軍事才華的東王楊秀清慘死,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也相繼被處死,太平天國內部開始走向分裂,開始了衰敗與滅亡的過程。
  • 「天京事變」失控,石達開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雖然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很多,湘軍、腐敗、分裂、內訌、甚至享樂等,任何一點都可以成為一個致命因素,但是,若沒有「天京事變」那場浩劫,湘軍未必啃得下這塊「硬骨頭」,清廷和太平軍究竟鹿死誰手也未可知。與其說曾國藩的湘軍打敗了太平軍,倒不如說「天京事變」毀了太平天國更貼切「天京事變」牽扯人物眾多,幾乎覆蓋了當時太平軍的所有權勢人物: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
  • 天京事變死了多少人?學者:最不該死的被殺,太平天國活該亡國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徹底蛻化為變質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政治上來說,如果說前期太平天國領導層雖有無法避免的權力鬥爭,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少史學專家將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簡單的概括為洪楊兩人之間的權力矛盾,但是卻忽略了天京事變實際上是太平天國早期潛伏危機的一次集中爆發而已,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來聚攏信徒,自稱是天父二兒子,自以為可以壟斷神權,然而沒想到楊秀清頭腦極其靈活
  • 蕭朝貴不中途陣亡,與楊秀清抗衡,能否阻止天京事變爆發?
    天京事變爆發,東王、北王、翼王、燕王等金田起義元勳捲入內鬥,自相殘殺,不但導致2萬骨幹力量死於內鬥,還導致拜上帝教信仰崩潰,人心渙散,太平天國註定玩不轉。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將天京事變視為「大誤」,是太平天國滅亡的重要原因。
  •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東王楊秀清大權在握,為什麼還鬥不過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國自天王洪秀全以下有東王楊秀清(一等王),西王蕭朝貴(一等王),南王馮雲山(二等王),北王韋昌輝(二等王),翼王石達開(三等王),西王以下皆受東王楊秀清節制。1852年12月,西王蕭朝貴在指揮太平軍與清軍的戰鬥中被炮彈擊中,不治身亡。從此太平天國軍政大權就落在東王楊秀清一個人身上。
  • 天京事變,楊秀清死得慘,從外國當事人披露真相來看,還死得冤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清軍即在天京城的東南郊建立了江南大營,一者以鎖困天京,二者以庇護蘇州、常州等產糧區;繼而又在揚州城北郊建立江北大營,從上遊威脅天京,並庇護淮北一帶的產鹽區。
  • 身為太平天國實際領導人,為何天京事變時楊秀清毫無反抗力?
    大清鹹豐六年八月四日,即公元1856年9月2日,正處於極盛時期的太平天國內部發生血腥政變,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突擊東王府,《金陵省難紀略》記載他們「率三千餘人遽入南門,趨圍東賊宅,自攜數賊入,殺東賊及其妻小」,這便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內訌之一——天京事變
  • 蕭朝貴馮雲山不死,天京事變會發生嗎?太平天國的結局如何
    在洪秀全的命令下,北王韋昌輝率軍血洗東王府,楊秀清慘遭滅門。而姍姍來遲的翼王石達開,因為自己部隊的士兵遭到了韋昌輝的屠戮,也與韋昌輝發生矛盾。隨後翼王石達開逃出天京,起兵討伐韋昌輝,韋昌輝情急之下攻打天王府。最終,韋昌輝也在混亂中被斬殺。再接著,天王猜忌翼王,翼王憤然離開天京。這就是著名的「天京事變」。
  • 楊秀清為何還要封「萬歲」
    如此,楊秀清掌握軍權,地位十分顯赫。此外,楊秀清還掌握政權、教權,是太平天國實際掌舵者、領航員。東王九千歲楊秀清,權勢顯赫,僅次於天王洪秀全,位極人臣。1856年8月,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讓洪秀全冊封他為萬歲,最終釀成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李秀成在自述中說:「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 洪秀全傳教時,加入與自己教義水火不容的教會,由此開創太平天國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死於內亂,翼王石達開被迫出走,另有約兩萬人喪生,史稱「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因此由盛而衰。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從太平天國的創立到這次天京事變的爆發,會黨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為何洪秀全沒有軍政大權,卻能成功除掉楊秀清?原來他早有準備
    有句話說「一山難兩虎」,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主要領導人之間的矛盾加劇。一八五一年,洪秀全在「永安建立者」中,又將四王歸東王楊秀清命名為節制。與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沙場,楊秀清在太平天國掌握了軍政大權和神權。
  • 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國失敗的開端!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看似輝煌的勝利,其實是為最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之後,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率大軍攻城堡、掠要塞,速戰速決,一路向北。1853年初,到達了南京城下。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中有誰曾料想在這緊鑼密鼓、沸沸揚揚的歡慶之中潛伏著巨大的危機呢?首先,定都天京,導致太平軍處於南北夾擊的不利位置。雖然太平軍攻克了南京城,扼住了清軍的南北通道,然而在南線,南方九省並沒有平定,在北線,河南以北的廣大地區仍然在清軍手中,太平軍容易處於敵軍的南北夾擊之下,變主動為被動,這是兵家大忌。
  • 洪秀全為何要發動天京事變,殺死東王、北王,趕走翼王?
    1856年10月,鹹豐皇帝接到了江北大營的奏報,清軍在長江裡發現,「長發屍骸不可勝數,由觀音門口內漂流出江,內有結連捆縛及身穿黃褂者」。經過一番探查,清朝方面才知道,原來南京城內的「長毛」亂了,發生了激烈的內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
  • 楊秀清全家已在天京事變中被殺盡,為何還有人自稱楊秀清後裔出現
    楊秀清是一個極度好色的人物,史料上有他因「縱慾過度」導致眼疾復發、一目發明的記載,而韋昌輝突襲東王府時,《金陵續紀》也明確記載有韋昌輝殺害的東王家眷包括東王父子、家丁27口、「偽王娘54口」、「擄禁服侍被奸有孕」的侍女數十人。這種情形下,哪能保證沒有漏網之魚?
  • 太平天國的職位有多玄幻?4個總裁、24個丞相堪稱「古今大雜燴」
    楊秀清被洪秀全稱為「東王」,也稱「九千歲」,楊秀清一開始只是普通的成員,但是1847年拜上帝教受到了廣州當時地主的壓迫,楊秀清站了出來穩定了人心,鞏固了拜上帝教。也正是這次讓他得到了洪秀全等人的信任,後來又在金田起義中成功,楊秀清的地位逐漸上升,洪秀全登基後,封楊秀清為「東王」。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榜: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後率太平軍轉戰浙江,建立太平天國浙江根據地。在天京失陷後繼續領導部分太平軍反清,1865年被友軍殺害。 5、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約1820—1852),廣西武宣羅淥垌人。太平天國的開國元勳之一。忠王李秀成對其評價:勇敢剛強,衝鋒第一。太平天國前期的戰鬥中,蕭朝貴一直擔當核心指揮的角色,軍事才能譽滿全軍。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榜:到底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後率太平軍轉戰浙江,建立太平天國浙江根據地。在天京失陷後繼續領導部分太平軍反清,1865年被友軍殺害。 5、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約1820—1852),廣西武宣羅淥垌人。太平天國的開國元勳之一。忠王李秀成對其評價:勇敢剛強,衝鋒第一。太平天國前期的戰鬥中,蕭朝貴一直擔當核心指揮的角色,軍事才能譽滿全軍。
  • 天京事變中太平天國損失的僅僅只有幾萬將士嗎?遠遠不止這些!
    在整個太平天國運動中,雖然洪秀全一直是名義上的領袖,也是清政府最為鬧心的「大奸首惡」,但是洪秀全本人實際上在整個運動中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自始至終都是一群幫手在幫他打江山,治理朝政。在這些助手中,馮雲山和楊秀清是最出色的兩位,這兩個人的先後離世對太平天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太平天國楊秀清真的把洪秀全架空了嗎?天京事變已經說明了一切
    引言:太平天國在楊秀清的帶領下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佔領普通的州縣,到佔領清朝的第二大城市南京。可以講,從1851年到1856年這五年時間內,太平天國勢力處於上升期,尤其是太平軍在1856年一路高歌猛進,先後消滅了威脅天京城的江北和江南大營,剪除了清軍對天京羽翼。
  • 太平天國永安建制:一次封王「鬧劇」,沒有誰是贏家
    然而,筆者認為,永安封王是一次「鬧劇」,沒有誰是贏家;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太平天國走向滅亡之第一步。封王時間特殊,其中暗藏玄機農曆10月25日,冊封「首義五王」,看似很平常,卻暗藏玄機。那麼,10月25日有什麼特殊性嗎?有,還非常特殊,因為23日,前軍主將蕭朝貴在城南戰鬥中身受重傷,命懸一線,不能處理軍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