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愛情,也是讓人想要擁有的愛情,而這詞出於《莊子·大宗師》。而幾乎每一對情侶在剛談戀愛的時候,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膩在一起,但分手後卻形同陌路。談戀愛時候的轟轟烈烈,在分手後就飄散如煙。
這是《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提到的「善變」嗎?不是,這只是戀愛的常態。難道分手後不能做朋友了嗎?不僅不能,可能還會成為仇人。
去年,有一位杭州的徐女士就因為分手,被前男友俞先生告上法庭,向她索要當初談戀愛時送出的86萬元彩禮錢,那這是因為什麼呢?
張愛玲說過:「每一個愛情故事的開始總是燦爛如花,而結尾卻又總是沉默如土。」而這句話也是俞先生和徐女士愛情的真實寫照。
徐女士覺得俞先生的訴訟請求是無稽之談,她感到很氣憤,並說:「他比我大11歲還矮了我5釐米 為了追到我花的86萬憑什麼要追回?」
她認為這些錢是前男友在談戀愛時為她花的錢,怎麼能算作彩禮錢。
徐女士是一位身材、相貌都不錯的女子,當初俞先生也是因為這一點才開始追求的徐女士,俞先生在追求徐女士的時候,出手非常大方,經常對徐女士驅寒溫暖,這讓徐女士覺得和這個男人談戀愛也不是不可以,於是就答應了俞先生的追求。
在和前男友接觸的過程中,徐女士發現俞先生名下有幾家公司,由此證明俞先生是經濟能力不錯的人。
在兩個人正式確定關係後,俞先生經常給徐女士轉帳,每次轉帳都是幾千或者一萬。每到節日,前男友也是一次都沒落下。
在俞先生的想法中,他覺得紅包或者是好的物質生活可以表達愛意,在兩人戀愛關係更穩定的時候,俞先生對徐女士提出,希望她辭去工作,並給徐女士買了一輛寶馬車。就這樣兩個人在一起談了兩年多的戀愛,徐女士覺得這樣的戀愛沒意思,就提出了分手。
在分手後,俞先生覺得自己花了這多錢,得來的卻是分手的結果,他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於是就讓徐女士歸還那輛寶馬車,還有他轉帳的錢,但是徐女士沒有還,徐女士覺得自己也花了兩年的青春談戀愛,這是談戀愛得到的東西,為什麼要還。
俞先生見徐女士不還,就將徐女士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決俞先生勝訴,並要求徐女士歸還東西,但徐女士對這個判決結果很不滿意,她決定要上訴。
其實從兩者的戀愛關係來看,一開始就不正常,俞先生用錢換來的感情本身就充滿不定因素,而徐女士想要過上好的生活本沒有錯,但錯的就是她用談戀愛換來的,談戀愛本來是純粹的事情,但加上了欲望就不純粹,最後以這種結局收尾。
《群聊》中有過這樣一句話:「柴米油鹽醬醋茶,淡淡生活無其它,終日平平安逸過,浮華一生如水花。」意思是說平平淡淡的生活才能安逸,繁華的生活會像水面一樣,沒有一刻是平穩的狀態。所以談戀愛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不要為了要什麼而選擇去談戀愛。
那正確的戀愛三觀有哪些呢?
女生要獨立自主
在現代的社會,女性被稱為獨立女性,這說明女性是有能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靠自己打拼得來的東西,使用的時候會有踏實感,不用擔心別人在背後說些什麼。不像古時候的女人,不準拋頭露面,一切要聽相公的話,而現在是男女平等。
不以金錢為目的談戀愛
幾年前,有一句很火的話「我情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想坐在自行車上笑。」
這個女生想要的就是以金錢為目的去談戀愛,這樣的戀愛觀並不是正確的戀愛觀,不勞而獲的東西終究不是自己的,很容易失去。當你用愛情去換取金錢的時候,兩個人的戀愛地位就不平等,你可能就會受到欺負。
戀愛時要保持溝通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又因為生活的地域不一樣,所以性格上會有差異。當你談戀愛時,你就不是一個人生活。
你要接納另一個人融入你的生活中,兩個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發生矛盾的時候,情侶之間需要及時溝通,當天的矛盾當天解決,不要越攢越多。
尊重對方的習慣,理解對方的工作。
參考資料:《莊子·大宗師》《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