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河南饑荒有多慘?餓死150萬人,美國記者含淚拍照
194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那一年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日本侵略者繼續在中原大地上肆虐。無情的自然災害,讓河南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有三百多萬人選擇遠離河南,活活餓死了一百五十多萬人。
如此大的人口銳減,到底是因為天災,還是因為人禍呢?
1937年以後,日本為了把中國變成它的殖民地,加大了對中國的侵略,先是在北京地區製造了「七七事變」,後來又試圖把整個華北地區變成它的勢力範圍。在我黨的努力下,蔣最終同意一起抗日,先後發動了幾次會戰。
雖然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戰爭也由原來的防禦階段進入到了相持階段,戰爭依然頻繁,很多老百姓被迫參軍入伍。
河南位於中原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糧食產量很高,一直都是蔣徵收糧食的重要地區。在1942年的時候,旱災席捲了整個河南地區,糧食產量大量銳減。
但是河南省省長為了不被指責,也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就隱瞞了這一情況,依然給蔣提供大量的糧食,百姓的口糧開始減少。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春天的一場旱災以及影響到了糧食產量,秋天又來了一場蝗災,馬上就要成熟的穀物,全部被蝗蟲吃了,糧食顆粒無收。
沒有辦法的河南省省長只好向蔣匯報情況,說河南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老百姓的口糧和第二年的種子糧都沒有了,已經無法完成交糧任務了。
但是蔣認為,自然災害遠遠沒有那麼嚴重,河南省省長有誇大的成分,並沒有決定減少河南省到上繳份額。而且隨著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為了防止日本形成陸地和海洋的包圍圈,蔣決定派兵去緬甸,支援東南亞戰場。
所以又開始了大規模的徵兵,很多的年輕勞動力被迫入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也在減少,糧食產量更是逐年降低。
根據史料的記載,當時的河南人為了維持生計,很多人都逃跑到了四川地區,還有很多人為了防止被徵兵,直接跑到了湖北地區。
這些人雖然遠離了河南地區,但是他們挨餓的命運並沒有改變,經常衣不果腹,而且由於沒有固定的戶口,很多人都不敢收留他們,流亡在外的河南人民被迫成為了乞丐,生活的非常不幸福。
留在河南地區的人們,生活的更是非常艱難。剛開始的時候還有糧食吃,後來他們就開始吃樹皮野草,在往後的時候就把皮帶煮熟了吃,據不完全統計,被餓死的人達到了150萬!
後來能吃的東西實在是沒有了,他們就開始吃屍體。由於大量的屍體沒有被處理,疫情隨之爆發了,死亡人數更加多了。
美國的記者白修德在1943年的時候來到河南,當時河南的災情非常嚴重。很多老百姓甚至吃掉孩子,但是考慮到親情,他們就交換的吃,很多幼小的生命就這樣失去了。這樣的場景被他含淚拍攝下來,之後心情一直無法平復。最開始的時候是覺得噁心,吃不下飯,後來會覺得心如刀絞,他很心疼中國老百姓。
於是就在報紙上報導了河南的真實情況,世界各國都知道了河南人民過得生不如死。這時的蔣才相信災難很大,之後採取行動,取消了河南的上繳份額,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支持河南,河南人民這才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