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正式任命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觀察者網訊)6月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籤署委任書,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2021年1月11日起生效。根據《基本法》第四十八條第六款,行政長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法官。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林鄭月娥按《基本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在今年3月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就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推薦。6月18日,特區立法會通過委任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決議案。同時,林鄭月娥還會將有關任命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完成委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相關法定程序。
-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司法機構絕不應被政治化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9月23日消息,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今日發表聲明,指司法機構及其職能絕對不應被政治化。法院、法官可以被批評,但批評必須有理可據、理由充分和恰當地提出,否則會損害公眾對司法的信心,最終危害香港法治。
-
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10月5日,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出任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據央視新聞報導,林鄭月娥讚揚賀知義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深信他將對終審法院有很大貢獻。賀知義獲任命後,來自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名單將有14位。林鄭月娥指出,這些頗具聲望的法官加入香港終審法院彰顯了香港的司法獨立,有助維持外界對香港司法制度的高度信心。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歡迎特首接納委員會的推薦,認為有關任命將提高處理終院工作的靈活性。
-
香港繁榮靠英國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均為雙重國籍或外國籍
近日,英國方面威脅將停止派大法官到香港任職。可能很多人奇怪,為什麼香港還需要英國派法官來?之所以如此,是有深刻的歷史和現實考慮的。首席大法官馬道立 香港/英屬維爾京 《一國兩制下香港外籍法官的角色演變》論文中所指出,「外籍法官」對香港的作用與重要性,已從殖民地早期的實質貢獻,逐漸演變為主要具有象徵意義。
-
英最高法院院長威脅停止向香港派遣法官 港人士:對香港沒任何影響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日前發表聲明稱,香港國安法恐衝擊香港司法獨立與法治,威脅「英國最高法院派兩名法官到香港終院擔任非常任法官的協議是否繼續,將繼續與英國政府商討」。
-
香港終審法院5名法官中有1個外國人 引內地學者質疑
據香港《明報》9月25日報導,近年有內地學者,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饒戈平,質疑香港特區終審法院設有海外法官的安排,認為香港各級法院的法官應由香港人擔任;饒戈平更表示終院有海外法官只是過渡安排,回歸50年後可考慮修改。
-
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5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出任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 林鄭月娥讚揚賀知義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深信他將對終審法院有很大貢獻。賀知義獲任命後,來自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名單將有14位。
-
多次輕判暴徒的香港法官被調職 曾稱港獨為社會棟梁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香港東區法院法官何俊堯在審理八宗涉及「修例風波」案時,將案中被告判無罪或輕判,甚至聲稱抗議《國旗法》的「港獨」組織「香港眾志」成員是「社會棟梁」。據港媒消息,何俊堯將被調離裁判法院,轉往高等法院專責處理原訟庭刑事案件的排期事宜。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這就是香港的法院基於《基本法》,可以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非常任法官,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也在香港做香港的法官。可是,基本法的裡的「可以」在香港變成了「必須」!這就是目前香港的法官裡,特別是終審法院的那些大法官裡,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
-
林鄭特首指定的6名國安法官是啥背景?
資料來源:俠客棧延伸閱讀張舉能:特首新任命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作者 薛離6月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籤署委任書,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任命從2021年1月11日起生效,到時將接任年屆65歲退休的現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
-
香港法官公然「溢美」暴徒,真讓人開了眼
(5月28日環球網)這名23歲公開大學女學生張佩霖,真是遇到「貴人」了,雖然她被指控犯有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但在法庭上法官葉啟亮卻對其大加讚賞,原來的香港法庭這麼有「香港特色」呀!暴徒被法官「溢美」,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香港法庭上。
-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 2011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演辭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 2011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演辭(HK CJ's speech at Ceremonial Opening of the Legal Year 2011)(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網,2011)平民按:今天(20210112)讓我們回顧一下香港前/第二任首席法官馬道立十年前(20110110)首次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的演辭
-
林鄭月娥:實施香港國安法及時且重要
原標題:林鄭月娥:特區政府將無畏無懼堅定推行香港國安法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香港「法律周2020」於11月2日開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開幕禮上致辭表示,實施香港國安法及時且重要,她和特區政府會繼續無畏無懼堅定推行。
-
笑死:英國稱要報復中國,手段是拒英法官到香港法院任職
11月23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在發布所謂的「香港半年報告」2020上半年報時揚言:面對香港國安法存在的所謂「潛在風險」,考慮不再讓英國法官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網民直接笑炸了,問道:你說的是真的嗎?有這種好事?
-
英國威脅「不給香港派法官」,洋法官在港到底在幹什麼?真相原來...
7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就「英國威脅停派法官」「英媒稱英國將暫停與香港引渡條約」等問題答記者問。外籍法官的規定,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聯合聲明談判的結果——《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除了香港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以外,對其他法官的國籍均沒有限制。
-
法官國籍已到清理時
如此粗暴狂妄,猶如一記驚雷,讓我們徹悟:「是時候清理法官的國籍問題!」香港回歸,港英撤離,至今已逾23年,但英國的「殖民舊夢」仍迷糊未醒,繼續發表所謂《香港半年報告書》,粗暴幹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第一,部分前英屬殖民地在獨立後,因未能及時補上熟稔普通法系的本國法官,因而需要在高等法院、終審法院續用外籍法官,而香港亦基於類似原因,在回歸後除了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兩個首席法官必須是「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其他法官都可以是外籍人士。這種制度跟其他國家或地區大相逕庭,仍是停留在殖民體制內而不思改進。
-
多次輕判亂港分子的法官「明調暗升」?香港法律界:恐令公眾對司法...
香港東區法院法官何俊堯在審理涉及「修例風波」的案件時,將案中被告判無罪或輕判,引起討論。香港「星島網」援引消息稱,何俊堯9月18日起獲為期9個月的「升職加薪」的職位,升為「暫委高等法院副司法常務官」。他們擔心,若由處事不公者任「刑事案件排期法官」,可能會出現黑暴案件均交由立場明顯的「黃官」審理的情況,而現時並無相關監管機制,恐怕會令公眾對司法機構失去信心。港媒報導截圖「星島網」報導稱,何俊堯將於9月18日至明年6月17日正式在高院處理原訟庭刑事案件的排期事宜,職銜為「暫委副司法常務官」,為期9個月。
-
補壹刀:香港的洋人法官,這次將如何審判暴徒?
夾在一眾豪宅中的歌賦山道18號並不起眼,但它卻是香港政制中備受矚目之處,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官邸。除了常設官邸,作為全港司法系統首長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還有專用車牌,CJ,英語Chief Justice的簡寫。在地位排名中,首席法官僅次於特首。首席法官和整個香港司法機構的地位,雖由《基本法》確定,但更大程度上是基於歷史成因。
-
讓退休法官痛心不已,香港司法的弊病不除不行
「修例風波」以來,香港不少法官對暴徒屢屢輕判,甚至替其編答辯理由,幫暴徒找藉口脫罪,這引發公眾對司法機構廣泛批評。近日,香港退休法官黃汝榮接受媒體採訪時就痛陳,「真是覺得好痛心!香港的司法機構爛得如此嚴重」。
-
勝訴,是香港司法撥亂反正的開始……
21日上午,香港終審法院宣布判決,5名法官達成一致看法,《禁蒙面法》合憲。終審法院認為,未經批准的集結、和平集會禁止蒙面是有道理的,有關限制是為了避免和平集會演變成暴力示威。這樣的判決結果,不僅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在香港一切合法或非法的集會都禁止參與者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