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這「道家四派」,有何不同

2020-12-23 一家爭鳴

眾所周知,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有著近兩千年的悠長歷史,它影響之大,流傳之廣,可以說,道教文化,早已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道教的歷史很久遠,而在這久遠的歷史歲月中,它的各個宗派,也就很多,比如,太平道、五鬥米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樓觀派、神霄派、全真道、武當道、丹鼎派、符籙派等等等等,大概有數十種之多;而其中名氣較大,而且又帶著一個「派」字的,大概就要數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了。那麼,同為道教之宗派,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這「道家四派」,又有何不同呢?

首先,我們先看「上清派」。「上清派」大約產生於東晉時期,它是由「南天師道」演變、分化而來,它的實際創始人,是「山中宰相」陶弘景。由於陶弘景歸隱茅山,且「上清派」又主要是在茅山一帶地區活動,所以,「上清派」也叫「茅山宗」。「上清派」的實際創始人,是陶弘景,不過,卻以魏華存為開山祖師。魏華存是晉朝時期著名的女道士,被尊為「紫虛元君」、「魏夫人」,民間稱其為「二仙奶奶」。

另外,「上清派」之「上清」二字,很容易讓我們想到「道教三清」之一的「上清靈寶天尊」,而事實上,「上清派」之「上清」,與「上清靈寶天尊」之「上清」,並無關係;而且,「上清派」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而這兩位尊神,一位是「玉清」,一位是「太清」,恰恰都不是「上清」。

其次,我們來看「靈寶派」。「靈寶派」大約也產生於東晉時期,不過,卻比「上清派」略早一些。「靈寶派」,有時候也被叫做「葛家道」,因為它的創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天師」之一——葛玄。另外,與「上清派」被稱為「茅山宗」相同,「靈寶派」的主要活動區域是在閣皂山(即「葛嶺」,江西省內,武夷山支脈)一帶,所以,又被稱為「閣皂宗」。

我們在上面提到了「道教三清」,「三清」中的「上清」是「靈寶天尊」;我們已經知道,此「上清」非「上清派」之「上清」,其實,此「靈寶天尊」之「靈寶」,亦與「靈寶派」之「靈寶」,無關。

接著,我們就來看一看「符籙派」。「符籙派」,又稱「符水道教」,實際上,它並不是某一個道教宗派的名稱,而是對道教中,以符咒為主要方術來治病驅鬼的各道派的通稱,比如,我們前面說到的「上清派」和「靈寶派」,就屬於「符籙派」的範疇。

最後,我們看一看「丹鼎派」。與「符籙派」相對,「符籙派」講究的是「符籙」,「丹鼎派」講究的則是「丹鼎」。所謂「丹鼎」,即煉丹時所用的設備——鼎,引申為「仙丹」、「金丹」之意,所以,「丹鼎派」就是對道教中以煉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也正因為如此,「丹鼎派」又被稱作「金丹道教」。

需要注意的是,道家之「丹」,分為「外丹」和「內丹」。就「外丹」而言,煉丹所需要的器具,自然是鼎;而至於「內丹」,其煉丹(此「丹」可理解為「精氣神」)所需要的「鼎」,便是人體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罷了。

以上就是「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和「丹鼎派」了,這「道家四派」,你是不是都已經明白了?對於這個問題,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那就快來一起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一家爭鳴,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丹鼎派
    丹鼎派並非實有的教派。而是相對於符籙派,對道教中以鍊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又稱金丹道教。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發展而來。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
  • 正一派、全真派:這兩道家派別有何不同?
    正一派、全真派:有何不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全真派(道)和正一派(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正一派:由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於東漢時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為最高信仰,符籙齋醮為傳播方式,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以修行符籙為主,可以結婚生子,不忌葷腥(除過四不食,即:牛肉、狗肉、烏魚、鴻雁);張繼宗天師的《崆峒問答》中會提出:「何謂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雜。正一之心則萬法歸一,故曰正一。」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傳統宗教,形成於東漢,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佔卜、符籙、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道教組織形式最初為民間教團,包括五鬥米道、太平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全真道教義的特點有:(1)提倡三教合一。王重陽本出儒門,繼讀佛教《波若心經》而有徹悟,甘河遇仙,授以秘訣之後,乃出家修道。
  • 「三山符籙」,靈寶宗壇!淺談道教流派體系—閣皂山靈寶派
    大家好,想必經過這麼長時間對道教的了解,很多善信都已經知道道教中的「三山符籙」是哪三山了——龍虎山(萬法宗壇),茅山(上清宗壇),閣皂山(靈寶宗壇)。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三山中的閣皂山靈寶派。
  •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應元雷壇:上清丁甲符簡介
    《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是上清派的一門重要道法之一,其中記載的符籙也多為先天符籙,相傳該道法內容是玉宸大道君傳承而來。在上清派以及天樞派以及民間天書派的重要法寶之一。在上清派當中,甚至有與之相輔相成的《上清回車畢道籙》一宗,回車畢道在中盟法籙當中也有所體現,這個就是真的考驗傳承的內容了,不多說了。
  • 正一派
    正一派有淨明,茅山、靈寶、清微、等諸派之分,但由於當年的收並及傳播,習慣上,老百姓稱為天師道為正一道。
  • 道教門派系列: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靈寶派,御劍飛行劍仙門(中)
    文/曉夢閣主在前一期的文章中,介紹了道教門派多大86個門派,又根據不同的條件細分出各種門派的總觀。介紹了太清玄元濟世救人的正一道與固精煉炁、胎息符籙的上清派。這一期我們繼續來了解下另外三個門派。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靈寶派靈寶派是四大天師之一的葛玄葛天師所開創的。葛玄,三國時期的修道者,師從左慈道人。 前期主修道術和煉丹,研習《九鼎丹經》等經書。時至東晉末年,於天台山修行,感通太上老君,老君命真人下凡,傳授葛玄《靈寶經》33卷。遂葛玄開宗立派,創立靈寶派。葛玄後在江西閣皂山潛心修道煉丹,治病救人。
  • 陳文龍|閤皂山宮觀史及其靈寶派傳承世系考
    摘要:本文是陳文龍先生《上清靈寶大法》的後續研究,根據其在閤皂山收集到的數塊道士墓碑等材料,結合已有文獻,探討唐到清代閤皂山宮觀及其靈寶宗壇傳承的歷史,到清雍正十二年,閤皂山靈寶派共傳了七十三代。此外,文章訂正了明代俞策《閤皂山志》幾處錯誤記載,補充數位在閤皂山較有影響的閤皂宗傳人的資料。
  • 茅山,乃上清派的發源地,被譽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
    但就是這樣的小山丘,卻坐擁道家十大洞天之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一福地的盛譽。茅山的魅力究竟何在?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用這話來形容茅山,再恰當不過。茅山大名的得來,與道教密不可分。古時的茅山,因山勢曲折,形似「已」字,又稱句曲山。
  • 四大天師-葛天師(道教靈寶派祖師)
    222年,葛玄師從左慈。學習《太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一卷、治病和煉藥等學術。三年後,已經能夠熟練的醫治病人。左慈看他學習的很快,又教授他《三元真一妙經》等道家精學。自此,葛玄聲名大噪,他也是符籙道派的代表人物。吳赤烏元年,葛玄遊歷名山大川。在遊玩鉛山縣時,途徑雲岡山其寬闊平坦的地勢,山水環繞的美景,吸引了葛玄,認為這是個適合修道弘法的風水寶地,為此修館建舍來修煉。
  • 道家天山派功法:內養心神 外練身形
    中國道家天山派功法,始創於南宋光宗趙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至今已800餘年了。
  • 中國道家符咒細解
    364年,上清祖師楊羲得南嶽夫人魏華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經》等天書玉冊,傳承上清派;同時期,葛巢甫傳承靈寶派,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的道教,巴蜀地區五鬥米道繼續發展,李特、李雄領導的流民起義得到天師道首領範長生的支持;江南地區流行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的天師道。
  • 一人之下489話:符籙派大宗師「白鴞」大戰瑛太,高英才情緒崩潰
    在《一人之下》中,作者米二沿用了大量關於道家的世界觀,提到道家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道家獨有的各種符籙,而目前為止,還沒有怎麼看過符籙派的宗師級人物出手,只有個撒豆子的半吊子陸瑾展示過符籙的威力,並沒有很驚豔的感覺。不過在漫畫最近更新的489話中,終於出來了一位符籙派宗師級別的高手,他就是懷抱機關與符籙兩門神通的大宗師「白鴞」梁挺。
  • 道教正一派為什麼要舉行授籙活動?參加授籙的目的和意義?
    《正一修真略儀》云:「世人受道經戒,佩服籙文,縱未能次第修行,亦已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而況親行之乎?」二、籙職的品類今天師府傳授的籙職,據說初授都是三五都功經籙,三年之後升授正一盟威籙,加受上清五雷經籙,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再升上清大洞經籙。這個是如今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不知是否是天師府現行的?
  • 修習符籙能長生嗎:張天師告訴你正一派的秘密丨崆峒問答
    然後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簡言之有以神煉炁、以氣煉神,煉化陰宮,以作卻邪保命的籙品。進而有《靈寶中盟籙》,雖然中盟威籙只有八篇,但卻是保制劫運的真文,內有三皇五帝正文、五嶽八景靈圖,可以封山禁水,濟度厄難。
  • 中國道家天山派功法(一)胎息功
    中國道家天山派功法,始創於南宋光宗趙 紹熙元年(公元ll 90年),至今已80 0餘年了。
  • 武當派、華山派、全真派有什麼區別?一分鐘講清楚道教歷史!
    張道陵以後,一直到唐代,道教一般尊老子為教主,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長生不老之術,煉長生丹這種事很多帝王都很迷信,煉丹術流行了1000多年也沒搞出個所以然,倒是陰差陽錯搞出了火藥這種東西……除了煉丹,道教也搞一搞「符籙齋醮」,「符」就是畫符,「籙」就是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齋醮」就是設壇擺供,消災祈福。
  • 道教門派系列:太清玄元濟世救人正一道,胎息、符籙上清派(上)
    文/曉夢閣主道教,這個以先秦諸子百家中道家為基礎而創立的本土宗教,深深地紮根在華夏大地上,道教文化在許多領域都傳承和發揚了華夏的文化,特殊時期更是下山作戰保家衛國,一個亂世接地氣,盛世了無蹤跡的宗教。一句話:有原則,有個性。有讀者私信我說,想了解下道教的門派知識,安排!
  • 天師道的符籙齋醮
    它的繁榮,植根於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土壤。宋、遼、金、元交相陵替,漢族政權羸弱不振,空前尖銳的民族矛盾,縱貫這一歷史時代。戰亂、饑荒、天災、瘟疫及橫徵暴斂,貪官汙吏,民族讎隙等,沉重地壓在人們頭上,在苦難中轉轉呻吟的民眾,不得不寄一線希望於冥冥中的神靈。以符籙祈禳社祓,以消災卻禍,呼風喚雨,治病除瘟,度亡濟死為職事的符籙道派,於是乎便盛行於民間,活躍於朝野。
  • 【漢劇四大河派】漢河派
    武漢歷來是漢河派藝人云集的中心。明末清初,漢口已是我國「四大名鎮」,會館林立,商業興盛。據不完全統計,清乾隆嘉慶年間漢口共有廟宇、會館127座之多。清嘉慶道光年間,是漢河派最興盛時期,當時漢口的漢劇班社多達十餘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祥發部」、「聯陛部」和「福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