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經被稱為「天下紅棗第一村」。
這裡有千年古棗園,是中國棗樹的發源地,2014年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這裡曾是黃河老渡口,上百年的石窯洞依山而建,歷經風霜的木雕門樓依稀看的出當年的繁華。
如今這裡有800左右人口,而留守的只有不到200人。
在中國城鎮化建設的浪潮中,有多少這樣的鄉村正在面臨消亡……
據統計,現在全國有200多萬個村莊,十年間已經減少了90萬個,平均每天消失20多個。
成長營地陝北鄉村調查行
2015年10月1日-6日
此次考察的目的地我們選在地處陝西省北部的榆林市佳縣,這裡具有典型的陝北農村風貌特點,又因特產油棗,被稱為「陝西紅棗第一大縣」,而走進這樣特色的陝北農村,從地域地貌、物產飲食到民風民俗都將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體驗:
粗獷豪邁的黃土高原
冬暖夏涼的民居窯洞
皮薄肉厚的特產紅棗
悠揚高亢的陝北民歌
造型各異的剪紙工藝
變幻多樣的美味麵食
……
這些,都將是一次全新而不同的環境體驗,成長營地也將帶領大家針對陝北農村的村落現狀、飲食文化、民俗工藝、特色物產等方面展開一次深刻有趣的考察體驗!
在家我們住樓房,去農村考察我們親自走進村民家的窯洞去體驗!」
在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裡,於是勞動者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隨之就有了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
這次我們深入佳縣村落考察,在住宿上將有機會深入村民家裡,體驗一下這種冬暖夏涼的陝北獨特建築,我們也將更多了解村落建築的發展歷史。你知道為什麼窯洞從外觀上要建成圓拱形嗎?這種洞穴建築又是如何設置窗戶的位置來更好地使房屋進光的呢?你知道最老的窯洞有多少年歷史嗎?
看村民自建的民俗文化博物館,學一學剪紙,更深刻地體會陝北人民的樸實可愛!」
稱為中國「美麗鄉村」的赤牛坬民俗文化村隸屬佳縣,在這裡有陝北唯一成規模的民間自建民俗文化博物館,展品從農耕生產工具、家具擺設到民間文藝娛樂、手工藝等從各方面展現了陝北農民原生態的生活方式。
窯頂有頂花,炕上有圍花,門上有門花,簾上有簾花,枕上布堆花,這在赤牛坬的農家小院裡是十分常見的情景。幾張紅紙在一些村民婦女的手中幾經修剪雕琢就可以演繹出千變萬化的造型圖案,而這些剪紙作品的歷史演變及題材風格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著陝北農村的風土人情。
聽一聽高亢粗獷的陝北民歌,和村民一起扭扭秧歌,這奏是地道的陝北風情!」
佳縣的泥河溝村被稱為「天下紅棗第一村」,這裡的千年棗園裡至今保存著世界最大的千年棗樹群,現存千年棗樹一百餘株,被譽以棗樹裡的「活化石」。而油棗是佳縣特產,黑紅色,果肉厚,綠白色,質地硬,汁液較少,味甜,略具酸味,是棗中良品。聽得到黃河濤聲的棗才是最好的棗,這裡的棗被稱為「灘棗」。
十月上旬正是紅棗成熟,可以開始收穫的好時節,我們將和村民一起走進棗林採摘紅棗,品嘗當地特產,享受收穫的喜悅!
我們不僅僅是採棗哦,快來幫助村民一起想辦法把紅棗更好地包裝銷售出去!」
棗園裡的紅棗眾多,村民的能力有限,再加上很多都是空巢老人,我們是否可以想想辦法如何對紅棗進行更好地包裝和促銷,讓這裡的紅棗賣的更好呢?你知道紅棗可以深加工成哪些棗類食品嗎?棗幹?棗片?棗糕?紅棗酒?……真是風味各異,讓人應接不暇。全家快來頭腦風暴出出點子,各家也PK一下各自的銷量吧!
和爸媽一起用餄餎床子打一碗筋滑利口的餄餎面,倍兒爽!」
陝北的麵食在全國是出了名的,而餄餎面是一種古老又經典的特色麵食,製作者把和好的蕎麥麵、高粱面(現多用小麥麵)放在餄餎床子裡,並坐在槓桿上直接把面擠軋成長條在鍋裡煮著吃。
想一起來體驗用餄餎床子壓面的感覺嗎?想知道餄餎面為何起名為「餄餎」?它又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讓我們一起走進歌裡《黃土高坡》的世界!」
黃土高原在800萬年前曾是一片湖泊,經過千萬年的風沙堆積,湖水乾枯,黃土漸漸的累積成了高原,這樣特殊的地域風貌只有實地感知才有真實的衝擊體驗。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正是黃土高原這種特殊的地域風貌造就了陝北人民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對於已習慣城市生活的我們來說,真實的農村現狀是什麼樣子的?
當大批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在農村生活的還剩下誰?
隨著現代化樓房越來越多,那些傳統的村落建築是否還在?
而那些曾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生活不滅熱情的傳統手工藝、民俗風情又是否得到了保護和傳承?
而所有這些與我們到底有什麼相關?
面對農村現狀的種種問題,我們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什麼?
成長營地邀請居於城市的爸爸媽媽們,牽著孩子的手一起走進真實的中國農村——我們來這裡並不是遊山玩水,也不是刻意搞吃苦教育,我們只是想引導孩子們身體力行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
一片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的生活之地;
一個和我們的生活方式相似又不同的居民群體;
一種保存至今,獨特又有智慧的民俗文化。
而我們也將在這樣的農村考察之旅中深度總結並思考真實的農村現狀,它與我們的關係。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做什麼???
【活動時間】10.1-10.6
【目的地】陝西省榆林市佳縣
【參與形式】親子家庭
【適合年齡】8歲以上
【成團人數】10個家庭以上
【微信諮詢】添加微信號:nfcamp005或nfcamp003
【諮詢電話】15210793837 王老師
【報名信息】陝北+會員編號
【非會員發送】陝北+姓名+年齡+性別+身份證號+人數+家長聯繫電話
10.1 陝西省榆林市集合
10.2 進駐泥河溝村
上午 入住原生態窯洞,熟悉村史
下午 家庭任務+傳統手工藝學習
10.3
上午 下地收棗
體驗製作傳統麵食:餄餎面
下午 大棗銷售團隊挑戰
10.4
上午 泥河溝村考察匯報
前往佳縣,入住酒店
下午 前往陝北民俗文化村-赤牛坬
參觀民俗文化博物館
五穀畫創作
秧歌舞會互動
10.5
上午 黃河漂流
下午 參觀道教名勝:白雲山
城市探索
10.6
上午 自由活動
下午 返回榆林
結束
(以上行程僅供參考,以出發前行程為準,我們保留因天氣、交通等原因對具體行程進行適當調整的權利。)
【預習小貼士】
懸天古城鐵佳州—佳縣
佳縣古城建於宋代,座落在晉陝峽谷西岸、黃河與佳蘆河交匯之處,雄踞海拔882米的石山之巔,三面河水環繞,四周凌空絕壁,突兀挺拔,氣勢磅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素有「鐵佳州」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今天的鐵佳州已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勝地。
古城內,宋明兩代石築城牆及古今窯洞、青石街道依山而建,城內有香爐寺、雲巖寺、凌雲塔和毛主席舊居等人文自然景觀。登臨古城,凝眸環顧,四面來風,近可聽黃河濤聲、登凌雲雁塔、遊石窟香爐、尋古寨遺風;遠可聞白雲晨鐘、睹呂梁雄峰、賞日出扶桑、覽大漠闊野,一領「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之意境。
黃河灘棗
黃河灘棗意思就是說長在黃河邊上的紅棗,在當地人叫河畔棗,俗稱"灘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灘棗生長在距黃河五十米至一千五百米範圍內的沙灘上,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母親河源源不斷滋養孕育的精華,是華北、陝北地區特有的珍品,其特點顆粒碩大,呈圓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軟潤香,素稱"人參果"。
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裡,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人民的象徵,它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
古老的窯洞在建築學上屬於生土建築,其特點就是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共生,簡單易修、省材省料,堅固耐用,冬暖夏涼。
據初步統計,自解放至今,中國的窯居群眾總數達一億一千萬,目前仍採取窯方式者則有四千萬人之多。
★近期活動預告★
【國慶假期】陝北鄉村親子調查行 10.1-10.6
【國慶假期】徒步中國——庫布其沙漠穿越 10.1-10.5
詳情請諮詢微信號nfcamp005或nfcamp003
=== 成長營地★小夥伴成長指南 ===
關於我們
成長營地補足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不足,帶領孩子與家長發現教室以外的世界,通過好玩、新奇而又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幫助青少兒發展身體、智慧、技能、社交、能力、責任感和價值觀。成長營地,為青少兒成長提供最優的線上線下教育資源。
互動交流
成長營地歡迎各類成長教育經驗分享,也歡迎家長們通過成長營地建立穩定的活動小組。如果您有好文分享,請投稿至郵箱:info@nfcamp.com。如果您希望通過成長營地建立活動小組,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聯絡小號(ID:nfcamp003)
遊學課堂QQ群:347972408
分享內容
如果您覺得內容還不錯,請分享給朋友和朋友圈!(點右上角「…」)讓更多的家庭加入我們的成長營地,讓學習回歸本質,讓教育在自然中發生,讓家庭共同成長,讓孩子在任務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處理衝突。
產品服務
線上:在線講座、互動社區、小隊群組
線下:童軍活動、兒童拓展、兒童戶外、特色體育、親子旅行、冬夏令營
合作與聯絡
我們招募活動教練、志願者,以及教育研究的專欄作者。
我們與知名企業、學校、教育機構共同設計兒童成長體驗活動與品牌項目。
官網:www.nfca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