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孩子為啥父母這麼累?離不開這4點原因,很扎心

2020-12-15 靜靜媽媽育兒交流

中國爸媽帶孩子,孩子不累了,反倒是父母變得格外的累,對於國外的家長來說,生孩子就是來「玩」的,但是,對於中國家長來說,生孩子就等於生了一個「祖宗」。

我們在看關於國外的電視劇的時候,人家的孩子都是乖巧可愛,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家的這個,真的是沒有一會讓自己省心。

像是國外的父母一樣,怎樣才能做到輕鬆愉快的帶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現在看看我們自己,說好聽一些,我們是把教育孩子當成一個十多年的事業,說不好聽,這就是一個持久戰,動不動就爆發。

從孩子在肚子裡面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張羅孩子出來的東西,從穿尿不溼,吃奶,上學,中考,高考,上大學,參加工作,結婚……沒有厚一點的家底,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光是想一想這些,就讓大家感覺「亞歷山大」啊。

除了金錢的支撐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操心事太多,這也是我們累的原因,當然這最傷心的還有幾種育兒方式,大概有這4種,大家可以看看是否符合自己家的情況。

一、喪偶式育兒

這個詞語是近幾年在網絡上流傳的「流行語」,當然,這個詞語也是非常的現實,這正是我們很多家庭的現狀,這也戳痛了我們很多媽媽的心。

喪偶式育兒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愛人在和不在都一樣,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從不指望愛人能幫忙。

另一半從來不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自己或許是因為自己忙,或許是因為其他原因,總之這種情況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好處。這樣就會讓帶孩子的人感到心累,對於雙方的感情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二、競爭大,攀比心理強烈

現在教育孩子成本高是很顯然的,這也就造成了在教育上的攀比,從結婚開始就想著以後孩子學區房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孩子教育上的攀比,更是大人面子上的攀比,其中也存在一種虛榮心。

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甚至在起跑線上就超過別人,殊不知這對於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種特別大的壓力,這也是我們帶孩子累的原因之一。

真的可以用「想想就累來形容」。

三、長輩的摻和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要自己能夠照顧得過來,就不要讓長輩參與了,這樣就會造成好多人去管教孩子,孩子也不知道到底是誰說的是正確的。

都說隔代親,長輩也容易去寵溺孩子,愛孩子過度,造成孩子很多不好的行為。

長輩的很多行為也會直接引起年輕父母的反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長輩摻和的多了,也就矛盾多了,精神上都感覺累。

四、對其期望值過高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用興趣班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填滿,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

這就相當於把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強加給了孩子。這就是給孩子的壓力,孩子也有自己喜歡的和想要的,我們其實可以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見,問問孩子需要什麼,孩子想學習一些什麼。

其實很多家長感覺帶孩子累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我們大可僅僅去輔助孩子成長。中國教育孩子為啥父母這麼累?其實,歸根結底離不開這4點原因,現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相關焦點

  • 為啥帶娃這麼累,沒有變瘦反而變胖了?原因說出來很扎心
    文\好孕姐家裡有孩子以後,作為父母整天要圍著孩子團團轉,要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要保護孩子的安全、要搞好孩子的教育。所以,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帶娃的生活,「累」是最準確的一個字。可是,有一件事情,寶爸寶媽感覺挺奇怪的,為什麼帶娃這麼累,沒有變瘦反而變胖了?上個星期,我和朋友們聊天,有人提起自從家裡孩子出生,這還沒有一年的時間,自己就長胖10斤,家裡老公更誇張,長胖了20斤。這一話題,引起了我們的興趣,仔細想想也是,我們中間有很多人,在家裡孩子剛出生的前幾年,體重猛增。
  • 為啥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和這3點原因分不開,你佔了幾條?
    為啥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和這3點原因分不開,你佔了幾條?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孩子的想要孩子,有孩子的又擔心怎麼能教育好孩子。而且大量的中國家長,都比較嚮往外國人帶孩子的方式。總覺得他們帶娃,看起來是如此的輕鬆!問題究竟出到了哪裡呢?
  • 撒貝寧吐槽「洋媳婦」帶娃粗枝大葉,終於知道中國父母為啥這麼累
    在育兒帶娃這件大事上,外國父母和中國父母也是大相逕庭的。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家庭通常有好幾個孩子,媽媽一個人帶著兩個三個都不成問題,一副歲月靜好的畫面。可放在中國,一個全職媽媽帶一個娃,就已經「雞飛狗跳」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帶娃這條路上,本就沒有輕鬆可言。
  • 父母最喜歡的總不是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太扎心了!
    孝順父母是咱們中國幾千年的優良傳統,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更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正常來說,咱們每個人的感情都是互相的,感情也是咱們人類特有的,能夠互相感受得到的。如果你對孩子特別好,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很愛他們,在長大之後也會記得父母的好,會更加的孝順父母。
  • 為什麼中國父母養孩子那麼累?你真的是在愛孩子嗎?看看這7點
    我們父母那一輩家裡有幾個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爺爺就有10個孩子,6個女兒4個兒子,那時候他們也沒看他們有多累,但是現在家的家庭裡有一個孩子,尤其是兒子,就會倍感壓力。當你生了兒子,不僅就會感嘆,生了100萬啊!有了孩子之後,你有沒有感覺到這樣的壓力呢?
  • 為啥很多企業指名要「應屆生」?原因有5點,應屆生:扎心了老鐵
    應屆生更受企業「偏愛」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用人單位也不是「笨蛋」,如果這件事情不會給企業帶來「利益」的話,企業自然不會去做的。畢竟一個企業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那麼利益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那麼為啥很多企業指名要「應屆生」?別急著高興,行內人說出其中原因,原因有5點,應屆生:扎心了老鐵!
  • 中國父母太累了,卻始終養不好孩子
    有人說中國父母是全世界對子女最好的父母,也是全世界最累的父母。中國的父母有錢省給孩子,有力幫助孩子,有房留給孩子,歲月獻給了孩子,時間獻給了孩子。中國父母是沒有自己的,一生只為孩子而活。或許「對不起」這三個字是所有中國子女唯一欠父母的。
  • 容易刺激孩子內心的5句話,句句扎心,不要用語言傷害孩子
    現在父母的教育觀念已經和以前不同,越來越重視科學教育,希望孩子可以走上正軌,以後有好的發展,可是,許多父母卻發現自己投入的金錢和精力都不少,但是得到的效果卻微乎其微。其實,這都和父母平時跟孩子說話的方式、內容有關,有時家長無意的話語可能直接傷害到孩子的內心,嚴重時甚至會讓孩子自卑、失去信心、不敢社交。
  • 家長必讀︱中國父母打擊式教育,帶給孩子什麼影響?
    前幾天,褚時健的兒子褚一斌,在專訪中談到自己的父親這一輩子就誇過自己一次,父親一直對他要求很嚴格。談起他對自己的評價,給自己打了70分,打分並不高。這與他長期受這樣的教育環境的影響是離不開關係的,被嚴厲、打擊教育下的孩子自信心總是沒那麼強。
  • 王者榮耀為啥沒有四排?看到最後一個原因,扎心了
    少了一個四排,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為啥沒有四排。第一點就是投降機制,需要四個人同意,這對匹配進來的那個人很不公平。一拖四很累,和其他幾個人也沒有配合。而且逆風的話,還容易被其他幾個隊友罵。
  • 中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名,孩子成績拼的是什麼,答案扎心了
    一個孩子,最佳的家庭背景,就是有個能賺錢的爸爸,加一個有時間並且有能力管理孩子的媽媽。這樣就有經濟實力給孩子報更好的輔導班,做更好的早教開發,見識更廣的,同時身邊有一個水平比較不錯的人一直陪伴引導,隨時幫孩子解決各種問題,監督孩子的行為。今天在看到一個表格,調查的是全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的佔比情況。
  • 為啥日本孩子少走丟,中國孩子卻不少?背後三大原因,沒那麼簡單
    作為中國的父母,帶孩子出門總會很擔心他的安全問題。因為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是依然會有不少孩子走失的現象。而且根據統計,丟失的兒童找不回來的概率高達90%以上。簡單的說,只要孩子走丟、走失了,基本上就找不回來了。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越發討厭媽媽?明白原因後,扎心了
    文|柔媽柔媽,心理師一枚,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天分享育兒心理學,歡迎關注。本文導讀: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越來越討厭媽媽,心理學為你分析原因後,媽媽們扎心了。學習上,王女士抓得就更緊了,兒子的每一次考試,王女士都特別在意,怕孩子沒有複習到位,怕孩子考試精神狀態不好,怕孩子粗心大意,更怕孩子考砸,成績名次倒退。在王女士的高壓下,兒子的成績在小學階段還是比較突出的。這一點也讓王女士比較欣慰,畢竟自己付出這麼多,為的就是把兒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 中年人最扎心的現實:自己未富,父母已老
    11點出發,到下午4點回返,僅半天的時間,卻讓我猛然意識到:父母老了,到了該需要兒女陪伴的時候,而我卻還在努力奔向目標的路上,這個目標裡包含著,讓父母晚年過上幸福的生活。不由想起了那句扎心的話:自己未富,父母已老!
  • 韓國媽媽帶娃美美噠,為啥中國媽媽卻「累成狗」?無非4個原因
    但反觀我們大部分當媽媽的女性,有沒有孩子一看便知,而且很多人從五官神態上,就能看出她們真的非常疲憊。韓國媽媽帶娃也是美美噠,為啥中國媽媽卻總是「累成狗」?無非4個原因思想觀念不一樣勤儉持家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很多寶媽們寧可自己吃差一些,穿差一些,也要省下錢給寶寶用。
  • 男孩比女孩更讓父母操心?做好這4點,孩子更優秀,父母更輕鬆
    而14歲兒子進入青春叛逆期,打架、逃學、辱罵同學,這讓石頭媽有些心力交瘁,一次還動手打了自己,原因就是石頭在沙發上玩遊戲,媽媽讓其下樓買一袋鹽等著做菜,遊戲一時半會沒玩完,媽媽有些不耐煩就嘮叨了幾句,還推了石頭一下,讓他趕緊的,沒想到遊戲裡的人物死了,石頭暴跳如雷,站起來就推到了媽媽,兒子這一舉動讓媽媽有些寒心,並且有了放棄兒子的念頭。
  • 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如果孩子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反目,他在生活上會缺少親人的幫助,父母也會因為孩子們的糾紛,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如何避家裡孩子反目,應該成為父母的必修課。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 當孩子在學習時感到太累,父母需要正確的引導,七句話可激勵孩子
    當孩子感到學習累時,父母並沒有幫孩子做出調整,而孩子在長期疲勞下學習,最終,孩子承受不住壓力,開始胡言亂語……其實,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挺大,小學生們每天的課程並不是很多,下午4點左右都已經放學。但是許多孩子放學後,就要直奔輔導班,先上完輔導功課,做完輔導作業,之後再回家,繼續完成當天學校布置的作業,當孩子全部完成作業之後,已經是晚上10點左右了。
  • 以下家庭出身的孩子,上大學後便不再與父母聯絡,理由現實又扎心
    在我詢問她原因的時候,文文才告訴我,她從上大學開始就不再回家了,不到春節,不想熱鬧。倒不是父母如何苛待她,只是有些成長經歷註定孩子更加自立,也意味著不需要來自家人的聯絡。舉例來說,以下家庭出身的孩子,上大學後便不再與父母聯絡了,理由現實又扎心。中了的及時糾正,別到二三十年後再抱怨孩子白眼兒狼。
  • 孩子沒有金錢概念?家長了解這4點,做好孩子的「財商教育」
    我當時有點驚訝孩子才三歲就開始對金錢好奇了,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說,只能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的房子小,但是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很開心,這不是最重要的嗎?」我還跟孩子說以後要好好讀書掙很多錢我們就能買上大房子了,孩子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我本來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應該對金錢沒什麼概念,只知道錢可以買吃的買玩具,金錢教育對他們來說是不是過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