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文化】文天祥的《哭妻文》只有短短二十四字,卻看哭了無數人!

2021-02-07 天下文氏一家親

親們,無論您身在世界哪個位置,您只要點擊上面藍色字體 「天下文氏一家親」 關注,即能加入咱們這個大家庭。讓我們一起分享最新資訊、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優良家風、樹立家國情懷!


民族英雄文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20歲,那年他考進士第一,高中狀元,他以崇高的氣節、高尚的品德和愛國的忠心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後人讚譽他為「狀元中的狀元」。

對於文天祥其人,《宋史》評價他: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宋理宗評價他: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明蔣一葵評價他:當時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陸秀夫。」可是,作為天之祥宋之瑞的他,大宋擎天一柱的他,還是沒能挽救大宋江山。

祥興元年十二月,右丞相文天祥被蒙古人俘虜,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作詩《過零丁洋》詩以明志。後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於大都就義。

文天祥在抗元期間,他的母親和兒子都死了,可謂悽慘,被俘後,寫下《哭妻文》告知妻子:「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天上地下,惟我與汝。嗚呼哀哉!」

明于謙評價他: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


【徵集啟事】首屆「中華聖母杯」感恩母親作品徵集大賽

【徵集啟事】徵集「紀念文徵明誕辰550周年活動方案」

【文氏數據】中華文姓村莊大匯總,有沒有你的家鄉

【緬懷感恩】文氏家族清明節詩詞·書法作品特輯

【正氣文化】文氏家族「戰疫」詩詞書畫作品特輯(一)

【正氣文化】文氏家族「戰疫」詩詞書畫作品特輯(二)

【正氣文化】文氏家族「戰疫」詩詞書畫作品特輯(三)

【文氏榮耀】馳援湖北文氏醫務人員全名單(完整版)

【恭賀新禧】2020年(庚子)全球文氏大拜年視頻

【新年祝辭】湖南省正氣文化研究會2020年新年賀辭

【新年鉅獻】2020年文家人的掛曆—文徵明書畫珍品

【文氏簡歷】我姓「文」,這就是我的簡歷!

【文氏會歌】天下文氏一家親


最受歡迎的文氏文化公眾號

新聞資訊|家風家訓|文化研究|譜牒源流|尋根問祖


長按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湖南正氣文化研究會官方公眾號

天下文氏一家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投稿熱線:18932103292  

 郵箱:1310920688@qq.com 

相關焦點

  • 文天祥《正氣歌》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氣歌》系寫作於北京(元大都),鮮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關押三年的地方。文天祥祠現有前後兩進院落,前院東牆上嵌有詩碑,鐫刻著文天祥當年在這裡寫作的著名詩篇《正氣歌》;後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棗樹,就是相傳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樹」。
  • 文天祥的《正氣歌》,為何可以"消災闢邪"?
    毫不猶豫地推薦文天祥《正氣歌》。為何不乾脆口裡默念關二爺啊關二爺,不是更好嗎?其實我們只要看看正氣歌怎麼寫的就知道了。正氣歌有一段序言,寫的是,文天祥被囚禁在北方的土牢裡,天晴則熱,天雨則溼,人多則臭,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七種讓人極為不舒服的氣體混雜一起。
  • 文天祥的生日,看文天祥的書法
    我去看了,當從浩如煙海的明清書作中清醒過來,我忽然不記得宋朝有過誰了,於是折返回去,便看到了文天祥的這幅長卷。        堂堂的國家博物館,居然沒有一張蘇黃米蔡,著實有點尷尬。但以文天祥的長捲來代表宋朝,他民族英雄的身份畢竟為「國家」二字找回了一些顏面。
  • 文天祥:豪情寫就《正氣歌》
  • 正氣歌·並序——宋·文天祥
    古代一種酷刑,把人放在鼎鑊裡活活煮死。66、陰房閴(同闃qù )鬼火:囚室陰暗寂靜,只有鬼火出沒。陰房:見不到陽光的居處,此指囚房。闃:幽暗、寂靜。67、春院閟天黑:雖在春天裡,院門關得緊緊的,照樣是一片漆黑。閟(bì):關閉。68、「牛驥同一皂」兩句:牛和駿馬同槽,雞和鳳凰共處,比喻賢愚不分,傑出的人和平庸的人都關在一起。驥:良馬。皂:馬槽。雞棲:雞窩。
  • 劉武德散文作品《文天祥:永遠的豐碑》
    元人腦子沒進水,但痴心妄想以毒攻毒。你文天祥不是忠君嗎?現在就讓你的君主作說客,看你如何接招。文狀元雖非諸葛,但孔明料事如神的智慧基因早已滲入他的大腦。元人使出殺手鐧,文天祥已備「緊急預案」。趙顯一現身牢房,還不及開口,他搶先跪地哭喊:「臣文天祥參見聖駕!」隨後,文丞相大概想到南宋大好河山被葬送,千萬將士義死沙場,心中萬般悽楚,哭聲漸高,聲震寰宇。
  • 大英雄文天祥的書法,這字正氣凜然,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有一座墓園,此墓像一座虎形山,神道兩旁翠柏高聳入雲,從山上往下看,巍巍然、森森然,其建築規模極為考究,在墓園的大門之上,有一座甚高的石頭坊,上面寫著四個大字:仁至義盡。如果說,從中國歷史眾多的人物當中選出一位英雄,最能體現中華文化和民族氣節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書法家和愛國將領,他是江西人,與當中的陸秀夫、張世傑並成為「宋末三傑」!
  • 一聲嘆息,一腔熱血,正氣歌,民族魂,感天動地浩然長存的文天祥
    說到宋朝的宰相,有一個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文天祥,這是南宋,也是整個宋朝未期的一位傑出宰相,當然也是兩宋當中最為悲壯的一位宰相,更是最能稱之為英雄的一位宰相。文天祥生於1236年6月6日,卒於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
  • 在這個疫病流毒的孟春,我想起了文天祥和他的《正氣歌》……
    《正氣歌》完成於公元1281年夏,距文天祥蟾宮折桂已有二十五年,距文天祥柴市殉國還有兩年又五個月。文天祥卒年四十七歲,諡忠烈。曹植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司馬遷說「等死,死國可乎?」只有時任寧海軍節度判官的文天祥,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無奈文天祥的建議不但不被採納,還遭到權奸陷害排擠。「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二十多歲的文天祥第一次自請免職回鄉。幾年之後,朝廷再次啟用文天祥為尚書左司郎官,任上文天祥不改直諫本色,抨擊權相賈似道「惜身負國、貽誤戰機」,又遭迫害彈劾,文天祥第二次隱退還鄉。
  • 從文天祥捨生取義看儒家忠義思想
    作者:陳二虎一、天地有正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這是文天祥被俘後寫下的千古名篇《正氣歌並序》的開頭句子,抒發了人應該有「浩然正氣」,詩中列舉了他認為的諸多忠貞君子,正氣乃天地仁人之品德。
  • 《正氣歌》(並序) 文天祥
    《正氣歌》作者:文天祥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者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文天祥的《正氣歌》解讀:將宋代的氣節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正氣歌》的序文天祥將這種浩然之氣叫做「正氣」。他在序中介紹了當時獄中有各種水氣、水氣、日氣、火氣、人氣、米氣,混雜起來就演變為了「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的惡氣,穢氣。文天祥則認為自己有一身浩然之氣,可以抵禦一切的歪風邪氣。這裡用到了比擬的手法。
  • 浩然正氣文天祥,獨柱擎天力弗支,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元兵大舉人侵時,宋恭帝只有四歲,由太皇太后謝氏聽政。文天祥將自已的家產全部捐出作為軍費,迅速招募義兵勤王。他很快就組織了-支近萬人的義軍趕往臨安勤王,一路費盡周折。當時南宋的滿朝文武已經無人可用,率兵勤王的只有文天祥、張世傑和陸秀夫三個人。伯顏兵臨皋亭山,形勢危急,謝太后命文天祥去敵營談判。
  • 文天祥與禪宗祖庭青原山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宋瑞,號文山、浮休道人。         一、許願青原山 青原山位于吉安市青原區之東,是集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名人文化和秀麗風光於一身的江西文化名山,素有「儒佛輻輳,荊杏交參」之譽。
  • 天地有浩然之氣,無懼危難勇往直前,文天祥與正氣歌
    危難之際,文天祥挺身而出,出城與元朝將領進行談判,隨後被扣留在元軍大營。元軍將領知道文天祥是南宋高官,官居右丞相兼樞密使,就打算將文天祥押解到元大都燕京。當押解隊伍路過鎮江的時候,文天祥在鄉民的幫助下逃脫成功。這時候,元軍已經攻克南宋都城臨安,宋恭宗被俘北上。此時此刻擺在文天祥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從此隱居山林做一個山村野叟還是尋找南宋軍隊繼續抗擊元軍。
  • 《天地正氣》目錄、前言及後記
    七百多年以來,震古爍今的《正氣歌》鍛鑄了無數民族脊梁;堅起了一座座令人仰止的人文高峰。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誕辰770周年,一批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和文氏宗親,雲集文天祥故鄉——江西吉安市青原區,表達了對先賢的景仰與追思,對英雄的虔誠與敬畏和對正氣的感動與感悟。    文天祥的精神光輝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流逝。
  • 《人生海海》看完哭到不能自己,書中短短17字,引無數成年人沉思
    閱讀過程如登峰,每個人都會選擇自認為正確的道路,道路不同,沿路的景色也會不盡相同,曲徑通幽,縈繞盤旋至最高處,然後放眼回看,所有奇境,都是自己的收穫。就我本身而言,我覺得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看完後能夠讓人久久為之動容。
  • 正氣歌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元朝統治者對他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許以高位,文天祥都誓死不屈,決心以身報國,絲毫不為所動,因而被囚三年,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慷慨就義。這首詩是他死前一年在獄中所作。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
  • 歷史名人——文天祥的故事《一》
    傑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以一首生命的絕唱《正氣歌》震古鑠今,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璀璨的豐碑上,矗立在華夏兒女精神的疆域裡。他的愛國主義精神,革故鼎新的思想,廉節自律的操守,雄冠古今的正氣,是一面引領和激勵人們奮進的光輝旗幟。
  • 文家故事 | 文天祥與武功山有著不解之緣
    一脈泉水,演繹了多少傳奇;一座名山,見證了多少滄桑;一腔正氣,仍在武功山千丘萬壑迴蕩。武功山(山脈)跨越江西省中西部-湖南株洲市,主脈綿延120餘千米,總面積約970平方千米。主峰金頂在安福縣境內,海拔1918.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