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歌》 南宋 文天祥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闢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溼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了與《過零丁洋》一樣名垂千古的《正氣歌》。
譯文
天地之間正氣存,賦予形體雜紛紛。
地上江河與山嶽,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氣叫浩然,充塞環宇滿盈盈。
正道應道清夷狄,除盡胡寇報朝廷。
國難當頭見氣節,永垂青史留美名。
齊國太史不懼死,崔杼弒君載史籍;
晉國董狐真良史,心手直書不隱筆;
韓國張良雪國恥,椎殺秦皇遭通緝;
蘇武留胡十九年,終日手持漢朝節;
巴郡太守老嚴顏,甘願斷頭不妥協;
晉代侍中名嵇紹,為救國君灑熱血;
張巡當年謫睢陽,咬牙切齒討逆賊;
常山太守顏杲卿,罵敵罵斷三寸舌;
遼東管寧著皂帽,清操自勵若冰雪;
諸葛出師復漢室,鞠躬盡瘁何壯烈!
祖逖渡江誓擊楫,奮威慷慨吞胡羯;
秀實奪笏擊狂賊,賊頭破裂直流血。
浩然之氣多磅礴,志士英名萬古存。
每當正氣貫日月,誰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氣得以立,天靠正氣成至尊。
三綱靠此得維持,道義以此為本根。
可嘆我生逢亂世,競無才力救危亡。
被俘仍戴南國帽,囚車押我到北方。
折磨摧殘何所懼,酷刑只當飲糖漿。
牢房死寂見鬼火,春來緊閉黑茫茫。
老牛駿馬共槽食,雞窩裡面棲鳳凰。
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棄野多悽涼。
如此惡境囚兩載,各種毒害不能傷。
牢房陰森令人哀,是我安樂之天堂。
豈有智謀與巧計,能防邪毒來傷身。
光明磊落忠義心,我視生死如浮雲。
我心悲傷悠綿綿,好似蒼天哪有邊?
賢哲雖然已遠去,榜樣令我心更堅。
簷心展讀聖賢書,光華照徹我容顏。
文天祥的《正氣歌》,抒發的是華夏一族數千年秉持的浩然正氣,這是中華民族的錚錚不屈的鐵骨脊梁;是中國自古開疆拓土、守衛家園的熱血男兒;是華夏先祖不畏強悍、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華夏民族五千載之傳承不是靠逃避忍辱、苟且偷生存活至今的,而是秉持豪情、捨生忘死戰鬥抗爭取得的。唯有此浩然正氣,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
CCTV10《百家講壇》
每天中午11:47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