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豪情寫就《正氣歌》

2021-02-08 央視百家

《正氣歌》 南宋 文天祥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闢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溼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了與《過零丁洋》一樣名垂千古的《正氣歌》。

譯文

天地之間正氣存,賦予形體雜紛紛。

地上江河與山嶽,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氣叫浩然,充塞環宇滿盈盈。

正道應道清夷狄,除盡胡寇報朝廷。

國難當頭見氣節,永垂青史留美名。

齊國太史不懼死,崔杼弒君載史籍;

晉國董狐真良史,心手直書不隱筆;

韓國張良雪國恥,椎殺秦皇遭通緝;

蘇武留胡十九年,終日手持漢朝節;

巴郡太守老嚴顏,甘願斷頭不妥協;

晉代侍中名嵇紹,為救國君灑熱血;

張巡當年謫睢陽,咬牙切齒討逆賊;

常山太守顏杲卿,罵敵罵斷三寸舌;

遼東管寧著皂帽,清操自勵若冰雪;

諸葛出師復漢室,鞠躬盡瘁何壯烈!

祖逖渡江誓擊楫,奮威慷慨吞胡羯;

秀實奪笏擊狂賊,賊頭破裂直流血。

浩然之氣多磅礴,志士英名萬古存。

每當正氣貫日月,誰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氣得以立,天靠正氣成至尊。

三綱靠此得維持,道義以此為本根。

可嘆我生逢亂世,競無才力救危亡。

被俘仍戴南國帽,囚車押我到北方。

折磨摧殘何所懼,酷刑只當飲糖漿。

牢房死寂見鬼火,春來緊閉黑茫茫。

老牛駿馬共槽食,雞窩裡面棲鳳凰。

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棄野多悽涼。

如此惡境囚兩載,各種毒害不能傷。

牢房陰森令人哀,是我安樂之天堂。

豈有智謀與巧計,能防邪毒來傷身。

光明磊落忠義心,我視生死如浮雲。

我心悲傷悠綿綿,好似蒼天哪有邊?

賢哲雖然已遠去,榜樣令我心更堅。

簷心展讀聖賢書,光華照徹我容顏。

文天祥的《正氣歌》,抒發的是華夏一族數千年秉持的浩然正氣,這是中華民族的錚錚不屈的鐵骨脊梁;是中國自古開疆拓土、守衛家園的熱血男兒;是華夏先祖不畏強悍、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華夏民族五千載之傳承不是靠逃避忍辱、苟且偷生存活至今的,而是秉持豪情、捨生忘死戰鬥抗爭取得的。唯有此浩然正氣,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

CCTV10《百家講壇》

每天中午11:47播出


相關焦點

  • 文天祥《正氣歌》
    正氣歌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溼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了與《過零丁洋》一樣名垂千古的《正氣歌》。他在自序中說道: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
  • 文天祥的《正氣歌》,為何可以"消災闢邪"?
    毫不猶豫地推薦文天祥《正氣歌》。為何不乾脆口裡默念關二爺啊關二爺,不是更好嗎?其實我們只要看看正氣歌怎麼寫的就知道了。正氣歌有一段序言,寫的是,文天祥被囚禁在北方的土牢裡,天晴則熱,天雨則溼,人多則臭,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七種讓人極為不舒服的氣體混雜一起。
  • 正氣歌·並序——宋·文天祥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而詩人又說自己身體本來孱弱,但在「七氣」的夾攻之下,竟然安好無恙,那就是因為靠著胸中的浩然正氣,有了正氣在胸,便能抵禦所有的邪氣、濁氣,這些說明了寫《正氣歌》的原因,接著便引出下面對「正氣」的詠嘆。因此,序和詩在構思上是有連屬的,在技巧上是前後照應的,是全詩的有機組成部分。  全詩可分為三部分。從「天地有正氣」到「一一垂丹青」為第一部分。這部分是對浩然之氣的熱情禮讚。
  • 《正氣歌》(並序) 文天祥
    《正氣歌》作者:文天祥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者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文天祥的《正氣歌》解讀:將宋代的氣節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的《過揚子江》、《過零丁洋》、《金陵驛》等著名的詩篇就是寫在這個過程中。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第二年被押解至元大都(北京),在獄中長期關押,但始終沒有投降。1281年,他在獄中寫下了《正氣歌》,成為了其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此詩能夠反映出南宋文人的氣節精神,反映了當時理學的影響頗深。
  • 一聲嘆息,一腔熱血,正氣歌,民族魂,感天動地浩然長存的文天祥
    當時有奸臣賈似道、宦官董宋臣、投降派呂師孟等人,文天祥一直受到排擠打壓。但是文天祥沒有因此而放棄向朝廷進言,也沒有放棄對抗元軍,還把自己的全部家產充作軍費。在宋恭帝趙顯德佑二年(1276年)文天祥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作為使臣到元軍中進行講和談判,元軍的元帥伯顏拘捕了南宋的使臣,文天祥和他的侍客杜滸等十二人有幸逃脫。
  • 在這個疫病流毒的孟春,我想起了文天祥和他的《正氣歌》……
    《正氣歌》完成於公元1281年夏,距文天祥蟾宮折桂已有二十五年,距文天祥柴市殉國還有兩年又五個月。文天祥卒年四十七歲,諡忠烈。曹植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司馬遷說「等死,死國可乎?」千秋正氣,捨生取義元朝皇帝忽必烈汗,問蒙漢官員,誰是當世最傑出的文臣。官員們回稟,「北有耶律楚材,南有文天祥」。於是忽必烈汗下令務必勸降文天祥,南宋的降臣也希望勸降文天祥,以為自己的叛國行為遮羞。一時間各色人等遊說不絕,可是文丞相只有一句答話,「亡國之臣,但就速死!」
  • 王軍傑隸書:文天祥《正氣歌》二十條屏欣賞
    王軍傑書法作品:文天祥《正氣歌》二十條屏請橫屏觀看整體效果請分幅觀看清晰大圖《正氣歌》二十條屏之一《正氣歌》二十條屏之二《正氣歌》二十條屏之三《正氣歌》二十條屏之四《正氣歌》二十條屏之五《正氣歌》二十條屏之六《正氣歌》二十條屏之七《正氣歌》二十條屏之八《正氣歌》二十條屏之九
  • 正氣歌
    正氣歌宋代:文天祥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作品鑑賞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
  • 少白書畫丨少白湯發周、齊白石再傳弟子楷書版文天祥《正氣歌...
    文天祥,南宋末年名臣,大家對他一定不陌生。《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都是他的千古名篇。收藏必升值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老師最新作品《正氣歌》(作品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一身正氣如其人其詩,那麼,今天就有請齊白石再傳弟子、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老師重新書寫一次文天祥《正氣歌》?正氣正能量十足!
  • 天地有浩然之氣,無懼危難勇往直前,文天祥與正氣歌
    危難之際,文天祥挺身而出,出城與元朝將領進行談判,隨後被扣留在元軍大營。元軍將領知道文天祥是南宋高官,官居右丞相兼樞密使,就打算將文天祥押解到元大都燕京。當押解隊伍路過鎮江的時候,文天祥在鄉民的幫助下逃脫成功。這時候,元軍已經攻克南宋都城臨安,宋恭宗被俘北上。此時此刻擺在文天祥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從此隱居山林做一個山村野叟還是尋找南宋軍隊繼續抗擊元軍。
  • 劉武德散文作品《文天祥:永遠的豐碑》
    他們把斯文撕得一乾二淨,用人類最野蠻的手段製造文天祥生命最後的殘劇。但是,物極必反,「反者道之動」,憤怒出詩人,悲情留傑作。文天祥就是在這人間地獄裡,揮動手中的筆,創造出傑作中的代表作《正氣歌》。《正氣歌》正氣浩然貫長空。我們不妨來探索傑作是怎樣醞釀創作問世的。黑洞洞的牢房,只有牆壁上一個小洞透光。
  • 【正氣文化】文天祥的《哭妻文》只有短短二十四字,卻看哭了無數人!
    民族英雄文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20歲,那年他考進士第一,高中狀元,他以崇高的氣節、高尚的品德和愛國的忠心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後人讚譽他為「狀元中的狀元」。
  • 談到信念和良知,便想起立如山嶽、傲視死神的凜然《正氣歌》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在元大都獄中所作五言詩《正氣歌》是一首名垂千古的佳作,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義膽、錚錚鐵骨和強烈的愛國思想,以及勇赴國難、誓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民族氣節,風格悲壯,感人至深。本詩開頭有文天祥自寫序言,正文300字。
  • 字帖|黃自元《正氣歌/殘本》字庫版
    《正氣歌》為宋代名臣文天祥所寫,該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出其堅貞不屈之情操。黃自元初仿顏體,又摹柳體、歐體、雖書法屢經更變,但博採眾家之長,卓然自成一家。其字工整勻稱,所書《正氣歌》集浩然正氣於一體,可見其得坦蕩磅礴之神髓。【始】【1】宋文信國公正氣歌
  • 文天祥的生日,看文天祥的書法
    朋友跟我說,寫寫文天祥吧,因為6月6日,
  • 是為文天祥愛國者也
    《正氣歌》是南宋詩人流傳至今大家誇讚的愛國英雄文天祥,在自己人生最為艱苦的監獄生活中,表達自己愛國抒發情感及告誡世人而寫的一首五言古詩。文天祥是江西吉安縣人,是大家人人歌頌愛國,流傳至今的文學家,是大家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一身堅持抗元。
  • 書法聚焦 | 每日經典欣賞——《正氣歌》
    《正氣歌》為宋代名臣文天祥所寫,該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出其堅貞不屈之情操。黃自元初仿顏體,又摹柳體、歐體、雖書法屢經更變,但博採眾家之長,卓然自成一家。其字工整勻稱,所書《正氣歌》集浩然正氣於一體,可見其得坦蕩磅礴之神髓。
  • 浩然正氣文天祥,獨柱擎天力弗支,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伯顏被文天祥大無畏的民族氣節所感動,沒有殺他,而是將他押往大都。文天祥在途中脫身,後與張世傑、陸秀大等會合,繼續進行抗元鬥爭。1277年,文天祥率兵攻入江西,收復了多處州、縣,但元軍在空抗一戰中大敗宋軍,文天祥的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只有他得以逃脫1278年。文天祥再次戰敗,自殺未遂,後被元軍俘虜。
  • 文天祥的另類擁躉
    王炎午這一願望,卻被王幼孫和汪元亮這兩位同樣敬仰文天祥,同樣希冀文天祥以死全節的人實現了。  據元初名臣、文學家程鉅夫,元延祐元年(1314年)所作《自觀先生王君墓碣》記載:文天祥少年時期曾在固江候城書院讀書,自幼即與王幼孫交好。文天祥曾聘其為季弟王文璋之師,並書「續槐」二字以顏其堂。文天祥起兵勤王,得到王幼孫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