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威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經營模式未發生重大變化。
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9,634.2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936.8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4.92%。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系:
(1)報告期較去年同期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有所增加。
(2)報告期內清潔製革化工材料及高性能皮革化學品新建(53,000t/a規模)項目投入生產運營,折舊費用相應增加。
(3)報告期內加大研發投入,使得研發費用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4)報告期內投資理財減少,現金投資收益較去年減少;
(一)三大事業部持續發展,投資「智能製造」布局市場
2019年的重要計劃是完善三大事業部的組織架構,繼續發展化學品事業部優勢領域的影響力,推進木業事業部、智能裝備事業部生產工廠的建廠進度。2019年3月,根據發展戰略及業務擴張情況,調整了公司組織架構,完善了三大事業部功能。
2019年4月,全資子公司成都達威智聯實業有限公司與成都展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新建成都達威智能製造有限公司,2019年5月完成了工商登記工作。智能製造將作為達威智聯的生產基地,主要在智能裝備行業,尤其是皮革智能機械方面進行生產,公司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系統,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以加快智能製造設備的研發生產,促進行業產品生產的轉型升級,既為我們自身提供智能化設備支撐,也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深度服務。
2019年6月,威遠達威木業有限公司已建設完成並投產運營。
(二)募投項目結項,產能極大提升
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募集的資金25,079.00萬元,用於18,000t/a規模環保型皮革化學品技改擴建項目、總部基地和皮革綠色化學品及製革清潔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清潔製革化工材料及高性能皮革化學品新建(53,000t/a規模)項目共三個建設項目。截止報告期末,18,000t/a規模環保型皮革化學品技改擴建項目已結項並積極投入使用,總部基地和皮革綠色化學品及製革清潔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已終止。
截止2019年6月30日,清潔製革化工材料及高性能皮革化學品新建(53,000t/a規模)項目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募集資金已使用完畢。2019年7月9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和第四屆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清潔製革化工材料及高性能皮革化學品新建(53,000t/a規模)項目結項的議案》,公司對該募投項目進行結項,並授權公司管理層完成本項目募集資金相關專戶的註銷手續,2019年7月19日完成了銷戶手續。該項目的建設完成意味著公司化學品生產產能提升至87,000噸/年,公司盈利能力將持續升級。工廠建設參考智能製造工業4.0的要求,將實現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的一體化管控,實現核心裝備智能化、生產管理精細化,探索國產皮革化學品智能化生產線的建設標準,公司將由此融入全球智能製造新浪潮。
至此,公司三個募投項目均已結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於2018年12月3日披露了與新津縣東博建築工程機具租賃站(以下簡稱「東博租賃站」)涉及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一案。東博租賃站向新津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對公司在中國民生銀行成都分行營業部的存款在228.9841萬元限額內採取訴訟保全措施。2018年11月30日,公司在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開設的募集資金專項帳戶(銀行帳號697937214)的228.9841萬元資金被新津法院凍結。2019年6月3日,公司在民生銀行的募集資金專項帳戶中被凍結的資金已全部解除凍結,並恢復正常使用。2020年2月,終審判決公司支付新津縣東博建築工程機具租賃站腳手架工程款、超期材料租賃費、超期管理費累計127.2241萬元及相關資金利息。
(三)實施2019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公司分別於2019年2月24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019年3月13日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及其摘要的議案》,公司實施2019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獲得批准。2019年4月22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第四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19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激勵對象名單和授予數量的議案》、《關於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確定2019年4月22日為授予日,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13.36元/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6.68元/股。2019年5月10日首期股票期權授予登記工作完成,公司最終向76名激勵對象實際授予股票期權165.80萬份。
2019年5月18日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記工作完成,公司最終向102名激勵對象實際授予限制性股票427.65萬股,限制性股票上市日期為2019年5月21日。
(四)數位化管理啟動,多維升級品牌影響力
2019年,公司應勢啟動NCC項目,並著手推動MES、Batch、DCS、NCC、OA各數字系統的全方位全通路對接。隨著達威數位化管理和智能化工廠的運用,將實現研發、生產、銷售全覆蓋式智能管控,大幅減少人力成本。
為持續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展示公司最新研發成果和實力,促進行業技術交流合作,加強客戶溝通。公司積極參加國內國際重點皮革展會和行業活動,2019年達威成功協辦2019中國皮革協會製革專業委員會年會、2019年第三屆達威杯競賽兩項行業重大活動;同時,華麗亮相2019義大利琳琅沛麗皮革展、2019上海中國國際皮革展、第二屆世界真皮大會.瞿溪峰會等多個行業盛會。我們堅信,跨出國界,融於國際,才能更清晰的認識全球市場環境,了解市場需求,從而針對性的提供有效產品。除此之外,公司積極與國內外相關行業的中牛集團有限公司、齊魯工業大學、蒙古製革團隊進行了管理經驗、人才管理、技術經驗等方面的溝通交流。
(五)科研成果突出,公司實力再獲認可
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為主,產學研合作與產品引進相結合」的研發方式,保持研發工作的連續性和前瞻性。公司自主研發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式:一是根據市場需求信息,經過科學論證,自主立項開發;二是借鑑國內外先進技術,結合公司多年來形成的技術設計理念進行技術創新;三是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狀況,對公司的傳統產品進行品質提升。憑藉對皮革化學品應用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密切關注皮革化學品市場與技術的發展動向,以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為核心目標,持續研發出順應市場需求變化趨勢的新產品、新工藝;新產品及其技術、工藝研發成熟後,在深入研析市場前景的基礎上,公司集中優勢資源使其快速規模化生產,並進而逐步引導客戶需求的變化。截止2019年年末公司共擁有專利58項,其中發明專利38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報告期內新增4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
2019年3月,董事長嚴建林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名單。2019年4月,公司獲授「2018年度新津縣民營企業市場拓展十佳」、「2018年度新津縣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十佳」稱號。2019年6月,公司獲得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頒發的「中國輕工業皮革行業十強企業」獎項。公司創新與競爭能力、品牌美譽度與影響力不斷獲得認可,進一步彰顯了公司的品牌效益,對公司保持國內市場領先地位起到了重要保障和推動作用,為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六)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挖掘員工內在潛力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加強人力資源的儲備,研發體系、銷售體系人才進一步擴充。公司團隊由479人擴充到539餘人,大量優秀人才的加入,為公司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與生機。過去的一年,各體系人員編制與架構不斷健全,各層級人才素質與能力大幅提升,各部門工作配置與發展愈加合理,為公司科學的人才梯隊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公司制定了特殊人才和高級人才吸納政策,進一步完善薪酬福利體系。大力發展導師制度,加強新員工的培訓力度;制定新晉經理培訓計劃,幫助其從業務崗到管理崗的快速角色轉變;延續公司原有的培訓制度,確保每月每個體系均有效開展培訓。通過人才梯隊的建設、員工晉升通道管理、培訓體系的完善,不斷挖掘員工內在潛力,激勵員工主動學習,深度提高相關業務能力,為人才的穩定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平臺。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豐富的產品種類
目前,公司生產的皮革精細化工產品涵蓋了皮革、毛皮加工全過程所需的各類化工材料,共有清潔製革材料、皮革功能助劑、塗飾材料、著色劑4大類17小類200個種類,全系列多層次的產品結構可以有效減少單一類別產品對下遊行業需求的依賴,有效避免某類產品價格的波動或產品結構升級所帶來的業績波動,有力地保證了公司的持續盈利和業績穩定。
(二)優秀的研發團隊和前瞻式的研發模式
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具備皮革工程專業背景和多年行業工作經驗,自創業初期就十分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分別在成都和上海建立了兩個研發中心。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創新和積累,公司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技術成果,並系統地掌握了皮革化學品製造的關鍵技術與工藝。行業領先的研發實力和多年來在皮革化學品應用技術方面積累的經驗保證了公司為製革客戶提供最合適的皮革化學品和處置工藝,是公司業務發展的有力支撐。
公司堅持以直銷為主,與下遊製革客戶保持緊密聯繫,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信息。公司技術服務人員均具有在皮革工業的從業經歷,其技術背景,使其能夠及時、有效的向公司反饋詳細的市場需求。公司技術中心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針對性的進行研發。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保證公司產品能夠有效地針對客戶和市場的需求,一經推出便能夠迅速被市場所接受,並及時根據市場反應情況對公司產品進行完善。
(三)創新性的業務模式
與其他皮革化學品生產企業僅向下遊製革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有限的售後服務的業務模式不同,公司專注於為客戶提供不同類型製革需求的各種產品及技術支持,不僅為製革企業提供適用其所需的「清潔」、「綠色」的皮革化學品,更為客戶提供包括應用技術服務以及特殊皮革處理工藝的技術支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皮革製品的性狀、質感、顏色等各個方面提出了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要求,製革企業很難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加以解決和滿足。公司多年來專注於皮革化學品的研發,依靠自身較強的技術優勢,能夠較快地為客戶提供包括皮革化學品選擇、化學品應用方案、處置工藝等方面的諮詢和支持,幫助製革企業大幅縮短生產時間、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完善的市場銷售網絡布局
公司積極構建全球化營銷體系,通過多年來對市場的深耕細作,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穩固的市場銷售網絡,為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公司已在四川、湖南、海寧、廣東、無極、福建、河南、山東、廣西、溫州、江蘇、辛集等地建立了10餘個子公司和辦事處,銷售區域覆蓋了國內主要的皮革生產加工基地,完善的銷售渠道促使公司更貼近客戶,從而更好的實現產品銷售和應用技術服務。與此同時,隨著公司對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拓,產品遠銷越南、孟加拉、衣索比亞、蒙古、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五)專業的管理團隊和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公司的核心管理團隊具有多年的皮革化學品行業工作經驗,平均從業年限超過10年,其中包括數名在皮革化學品、清潔製革技術及材料和酶工程等領域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專家和業務骨幹。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嚴建林於2011年8月獲得第十四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是迄今為止皮革行業該獎項的唯一獲獎者;參與「基於酶作用的製革汙染物源頭控制技術及關鍵酶製劑創製」項目,並於2015年12月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公司持續穩定的發展離不開公司管理團隊卓越的經營能力以及對皮革化學品市場發展趨勢的前瞻判斷能力。公司管理團隊始終堅持要把公司打造成為國內皮革化學品行業的領導者,將「達威」品牌打造成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皮革化學品自主品牌。
公司作為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在發展階段逐漸形成了一套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反映現代管理理念和公司現實的企業文化體系,以「創新、高效、責任、關愛」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公司十分重視員工的宣傳與溝通,並通過組織和制度建設保障員工的利益。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公司還建立了良好的福利體系,包括法定社保和公積金、帶薪年假、工作餐、節日禮品等;公司還定期組織公司年會、職工運動會、各類知識競賽等各種員工活動。這些企業文化舉措獲得了員工的認同,增強了員工歸屬感,也有利於留住公司核心人才。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成為公司成長的重要助推力。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由粗放型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以及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精細化工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能級將得到顯著提高,成為世界精細化工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儘管近年來中國精細化工行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是同國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據統計,目前我國總體精細化率已提升至了45%左右,但與北美、西歐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平均精細化率60-70%相比,我國精細化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間。
我國的皮革化學品行業起步較晚,50年代我國只能生產硫酸化蓖麻油、揩光漿和鞋油,60年代上海皮化廠生產出了丙烯酸樹脂塗飾劑、酚醛類樹脂鞣劑以及合成加脂劑等少數產品,70年代末生產皮革化學品的廠家大約僅有10個。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通過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皮革化學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均得到快速發展。
未來我國皮革化學品行業將主要呈現以下發展趨勢:第一,產品向精細化、功能化發展,以更好地滿足下遊皮革工業的需求,提高皮革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第二,不斷提升對新型皮革化學品,尤其是綠色皮革化學品的開發要求,滿足製革行業清潔化技術發展的要求;第三,加快成套皮革化學品的研究開發,突出產品技術與製革應用技術的有機結合,更好地為製革工業的產品質量與技術進步服務;第四,加強安全、環保皮革化學品的研究開發,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體而言,我國國內市場的皮革化學品總體需求在不斷增加,特別是隨著我國皮革工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市場對於功能性突出、清潔環保的中高檔皮革化學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同時,隨著國內製革企業對生產成本的控制日趨嚴格,給國內皮革化學品生產企業提供了發展良機。
(二)2020年經營計劃
1、化學品事業部、木業事業部雙主業奮進,多產業並舉
公司有三大事業部的組織架構,化學品事業部、木業事業部、智能裝備事業部。
化學品事業部是公司不可動搖的根基,化學品事業群主要包含真皮化學品、合成革化學品、水性漆、水性色漿及水性蛋白粘合劑。2020年,我們將持續加強優勢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化學品的深廣度。木業事業部有機地將製革廢棄物和多層木板相結合,打造新型實木木板的生態產業鏈,構建綠色循環智能經濟產業生態圈。木業事業部將加速進入到提高生產能力、拓寬銷售渠道的階段。
在化學品事業部、木業事業部兩架馬車並駕齊驅的前提下,2020年,智能裝備事業部緊隨其後,將帶領公司融入全球智能製造的新浪潮。2020年,公司將推進生產基地快速建設,促進皮革機械和木業機械產品加速落地,發揮化學品客戶資源和木業事業部的優勢,迅速打開銷售市場。
2、邁向數位化新時代
數字資源滲透到公司眾多產業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會帶來擁有無限可能的產業組合。在數位化、智能化的技術浪潮中,眾多企業投身數位化轉型。2020年,公司將大力推動MES、Batch、DCS、NCC、OA各數字系統的全方位全通路對接,加速推進NCC項目上線,快速落實各平臺全覆蓋對接工作。
3、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2020年,公司團隊將由「大數量」向「高質量」轉化,提高人員效率。「走出去」——讓年輕的核心管理人才去各大高校學習MBA課程,學習先進管理理念;「引進來」——將獲取的先進管理知識進行內部轉訓,以此提升各層級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我們將繼續實行末位淘汰制,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來提高團隊質量。
4、強化投資
2020年,公司將加強投資團隊建設,完善對外投資計劃,夯實企業發展基礎,紮實推進對外投資資源整合工作。推進各投資項目的設立進程,推進多產業並舉的投資發展戰略。此外,重大投資項目將由專人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修正,確保投資項目按期達產達效。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
1、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風險
根據中國皮革協會數據,2019年全年我國規上皮革主體行業銷售收入10,981.99億元,同比下降0.87%,全年走勢呈現高開低走的特點。其中,規上鞋企銷售收入6,818.32億元,同比增長2.05%;規上箱包企業銷售收入1,419.05億元,同比下降1.66%;規上製革企業銷售收入1,182.63億元,同比下降13.14%;規上皮革服裝行業企業銷售收入585.11億元,同比增長6.43%;規上毛皮及製品企業銷售收入536.01億元,同比增長1.55%。規上皮革主體行業利潤總額658.37億元,同比下降1.96%。整體來看,行業運行雖然整體較為平穩,規上鞋企、皮革服裝、毛皮及製品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小幅增長,但是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雙降,箱包、製革等子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下滑,特別是製革行業下滑較為明顯,行業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對全球皮革行業產業鏈造成了深層次的影響。目前來看,雖然中國的疫情暫時得到控制,企業生產逐漸有序恢復,但是國外的形勢較為嚴峻,世界經濟已經表現出了全球消費疲軟、投資者信心降低、金融市場動蕩、經濟增速預期下調等特徵,皮革行業全年保持平穩增長難度較高。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和危機,但是危機之中蘊藏機遇,疫情的考驗提升了產業優勝劣汰的速度,也給企業轉型升級帶來新動能。在上述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下,皮革化學品企業的業績也可能將隨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和皮革主體行業起伏而產生波動。
2、對外投資風險
2019年4月及2020年1月,公司兩次對「威遠達威木業有限公司」追加投資額,現投資額增加至5,520萬元。
2020年1月,公司受讓「成都達威智能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能製造」)100%股權,其中包含全資子公司成都達威智聯實業有限公司持有標的公司67%股權。同時,公司對智能製造增資4,000萬元,註冊資本將由現在的6,000萬元增至10,000萬元,受讓該項股權和增資的資金由公司自籌解決。
以上投資在運營過程中可能面臨宏觀經濟、行業周期、技術創新、監管政策變化、行政審批等多種因素影響,公司可能面臨投資虧損和終止投資的風險。公司及管理團隊將密切關注此次投資後續運作情況,並建立有效的風控機制,降低業務風險,實現投資預期回報。
3、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風險
公司產品生產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公司生產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分為原料酶、油脂類、顏料類、無機化學品、有機化學品等幾大類,價格受石油等基礎原料價格和市場供需關係影響,呈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原材料的價格直接影響了公司產品生產成本和毛利率水平。未來上述原材料價格波動仍將存在,這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4、安全環保治理風險
公司自上市以來一直注重對節能減排、三廢治理等環保投入,嚴格執行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公司屬皮革化學品行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著「三廢」排放與綜合治理問題。雖然公司取得了相關產品的安全生產許可資質,配備了較完備的安全設施,制定了較為完善的事故預警、處理機制,整個生產過程處於受控狀態,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因設備、工藝、操作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可能,從而影響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
公司一貫遵守國家環保政策法規,不斷加大三廢處理的投入資金,並通過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生產工藝,不斷開發節能環保型染料產品減少染料生產和下遊印染用戶的廢水排放,使未來的產品發展方向完全符合國家環保升級的趨勢和要求。今後,公司將持續加強環保治理投入,確保公司三廢達標排放。公司在安全生產方面,採取預防為主的方針,大力開展安全教育,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控制制度,公司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定期組織安全專項檢查,隱患排查,不斷提升安全環保管理工作。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