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曹阿瞞荒唐,後半生曹孟德天下.

2021-02-23 世界曹氏宗親總會

1元捐修世界曹氏總譜倡議活動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公元220年,戎馬一生的曹操臥病不起,這時的他已經65歲,在那個"七十古來稀"的年代,也算得上是長壽。

 

這位當時的魏王,後來史書中的魏武帝,被後人稱為「天才的傑出的政治家」,在一生即將結束之時,留下了一封《遺令》。

 

讓人奇怪的是,全文幾乎沒有談及任何軍國大事、政治主張,只說了些零零碎碎的雜事安排。比如:

我的婢妾們和藝伎們平時都很勤奮苦累了,我死後就讓她們住到那座銅雀臺去,好好對待她們(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

 

還有,薰香不要拿來祭祀我,有多餘的大家分了就好,免得浪費。各房各支的女人們平時要是閒著有空,可以學學諸如編絲帶賣草鞋的手藝。

 

如此等等,瑣事雜多、絮絮叨叨,實在是婆媽到沒有英雄氣概。

 

英雄暮年,一世殺伐決斷不縈於心,一生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卻真真切切的像個普通人。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浪花淘盡英雄後,是非成敗轉頭空」 。

 

何況,曹操從來不懼於表露自己的真性情,他從來沒有想要去做那種世俗意義上的英雄。

 

 

前半生,曹操還被人喚做曹阿瞞時,他可是一個妥妥的紈絝子弟、問題少年。

 

阿瞞的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嵩自己的太尉官職,也是花了一億錢買來的,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家教自然稱不上好。

 

曹操自己後來的詩中就毫不客氣地說父母"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所以,阿瞞年輕時候是荒唐的,《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曹瞞傳》中這樣描述他:「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

 

這個評價應該是不誇張的。

舉個例子,當阿瞞和袁紹、張邈幾人官二代,經常湊在一起胡作非為。

有一次,她們看到一戶人家結婚,竟然動了念頭,要去偷人家的新娘出來。

 

他們躲在園子裡等到天黑,然後放聲大叫稱"有賊",使人們亂起來後,伺機鑽進洞房去搶新娘,但心急中袁紹不小心掉進了帶刺的灌木叢中,進退不得。

阿瞞背著新娘,見到搜查的人們就要過來,便指著袁紹大喊:「賊在這裡!」

袁紹一聽急了,顧不上疼痛奮力掙扎,終於逃了出來。

 

阿瞞的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可見一斑。

以曹魏為正統的陳壽給這時候的阿瞞用了些美化之詞,說他是「任俠放蕩」且「少機警,有權數」。

 

機警有權數,這種說法雖然是狡猾的美稱,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袁紹就傻乎乎的。

 

兩人偷新娘事件後,袁紹本想要怪罪阿瞞,但被阿瞞一句"本初啊,要不是我喊那麼一聲,你能那麼快脫身嗎",就給堵了回去。

 

不得不說,在鬼點子方面,袁紹同學從小就一直不是阿瞞的對手啊。

 

再說到給「放蕩」一詞加上「任俠」二字,也不是憑空而生。

曹阿瞞可不是一般的無所事事的膏粱流氓,他是有武力、有志氣的,所以當荒唐與意氣結合在一起,迸發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孫盛的《異同雜語》裡,說阿瞞當時:「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

甚至在有一次年輕意氣去冒險行刺宦官張讓時,竟能在亂境中舞著手戟全身而退。

 

這樣的曹阿瞞,註定是不一樣的。

 

 

阿瞞的親叔叔一直看不慣他,經常提醒阿瞞的老爹曹嵩要對阿瞞嚴加管束。

 

阿瞞當然不想被管,便想了一個歪主意。

某天,阿瞞走在路上,遠遠看到叔叔過來了,就立即作出一副眼歪口斜的模樣,向叔叔求救,說自己突然中風了,讓叔叔趕緊去告訴曹嵩。

 

當曹嵩過來時,阿瞞當然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健康的很,並趁機對自己老爹說:

只因為叔叔向來不喜歡我,才會有的沒的看見一點小事就借題發揮,說我的壞話。

 

曹嵩也不是什麼聰明人,且也不耐煩管教孩子,聽了阿瞞這個貌似合情合理的理由,以後叔叔再說曹操在外的劣跡,曹嵩就都以為是誇大其詞,不再相信。

 

像這種坑朋友坑親戚的事情,阿瞞沒少幹,所以當時許多人沒把他放在眼裡,甚至鄙視他(薄其為人)。

 

比如南陽名士宗世林,就稱自己有"松柏之志",堅決不跟阿瞞同學有所交往。(見《世說新語 方正》)

 

對於這種情況,阿瞞也很苦惱,也很想為自己樹立個好的名聲,所以他雖然自己也出身於宦官系統,但依然會憑著一腔熱血去刺殺聲名狼籍的張讓。

 

當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官職洛陽北部尉後,執法嚴峻剛正,棒殺了違反禁令的最受靈帝寵信的宦官蹇碩的親叔叔。

 

可惜,這雖是不畏強權的正直之舉,但在當時人們的眼中,也完全就是曹阿瞞這個不遵守規則的小年輕的肆意荒唐。

 

阿瞞沒有辦法,只好換一種宣傳方式。

他去求當時最有名的鑑賞家和評論家許劭,希望能夠得到這位"名嘴"的好評,讓大家對自己能印象好一點。

 

但許劭卻也對阿瞞沒什麼好印象(劭鄙其人不肯對),阿瞞無奈,只好採取非正當手段(伺隙楔劭),這才逼出了許劭的話。

 

正是那句有名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治世之能臣

▲  亂世之奸雄

顯然,雖是被脅迫下不得不說點好的,但許劭還是看出了這時的曹阿瞞,有心思有手腕,假以時日,必會成為一方人物的。

 

但阿瞞同學工作的那個時代,外戚擅權、宦官弄柄、軍閥亂戰。

 

即使他有決心、有能力,用霹靂手段整頓秩序,將自己的區域治理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又能怎麼樣呢?

 

已非治世,難做能臣。

河南許昌曹操雕像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董卓進京,廢立皇帝、把控朝政、驕奢淫逸、倒行逆施。

 

這時的曹操,已經34歲,按古人的標準,人到中年。

 

從這一年開始,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阿瞞成長為了曹孟德,嬉笑怒罵,劍指天下。

 

十二月,曹孟德在陳留拉到了第一筆贊助,用這筆初始資金招到了五千兵馬,成為了「首倡義兵」之人。

 

第二年,孟德又十分積極地響應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義軍,希望跟各路豪傑一起,為平動亂除董卓的事業添磚加瓦。

 

很可惜,由於盟主沒有頭腦,成員們又各懷鬼胎,這個看上去很強大的關東聯盟,很快就運轉不下去,虎頭蛇尾的夭折了。

 

有志青年曹孟德原本只想到海內知名公司做個管理層,眼下這種情況,他明顯無法如願,便轉化思路,開始自己創業單幹。

 

在創業的道路上,孟德充分將自己年少時的「鬼點子多」轉化為了創新求變、深謀遠慮。

 

當其他所謂的「豪傑」們還在畏首畏尾或者窩裡鬥時,孟德做了奠定日後曹氏集團堅實基礎的三件事:略地、募兵、屯田

 

先是藉助剿滅黃巾軍的機會,代理了兗州牧;

再是將投降的俘虜們擇其優者而重新收編成軍;

 

最後,充分利用了連年戰爭荒廢下的大量土地,分「軍屯」和「民屯」交給軍士們和失去自己耕地的農民們耕種。

 

就這樣,孟德有了根據地,有了戰鬥隊,還有了稱得上是當時的「生產建設兵團」自給自足的軍糧供應。

 

可以說,從首倡義兵到屯田備戰,孟德已經由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逐漸成長為胸有韜略的優秀將領。

 

 

作為政治家的曹孟德,是在採取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後,才算是真正成熟。

 

在當時的情況下,如何對待皇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政治問題。

 

董卓廢立皇帝,袁紹另立皇帝,袁術自立為皇帝——這都是十分錯誤的做法,直接導致了這幾人失去了人心,一個接一個的失敗。

 

孟德就高明得多了,他打出的口號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的獻策),號稱是要為天子除奸佞。

 

實際上,他將皇帝接到自己的根據地後,就等於擁有了最「正義」的名頭,想要徵討誰,就打著皇帝的旗號出兵,比什麼都理直氣壯。

 

接下來,官渡之戰破袁紹,徵討烏桓殺蹋頓。

從公元200年開始,歷時約七年,孟德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

 

同時,孟德下「求才三令」,強調重才不重德,並以法家之術為治。

 

這不僅使曹氏集團得到眾多寒族人才支持,成為後來三足鼎立時人才庫最齊備的一方,也得到如荀彧、荀攸、鍾繇等以部分經學士大夫的支持,為孟德建立起聯結傳統士族的雙贏局面。

魏蜀吳三國,曹魏最先成形,雖然在赤壁之戰中敗給了孫劉兩家聯手,但孟德從來就不是一蹶不振的人,失敗後他就好好總結教訓,提升自身。

 

下《求賢令》,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網羅天下人才;對關中用兵,敗馬超,平涼州,安定後方;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無人能擋。

 

一生徵戰,位極人臣,曹孟德的遺憾,也許是未能打敗劉備孫權,也許是不能親自一統天下,也許是曾經最親密的那幾位戰友已不在身邊……

 

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種種這些,都並沒有被孟德記掛在心中。

 

他最後流露出的,是對生活的眷戀、對親人的感情,以及對生命的不舍,這是英雄暮年,閱盡千帆後的淡然。

一直我行我素的曹操,他素來奸詐狡猾卻又能真誠坦率,時而殘忍暴虐卻又能豁達善良,心胸狹窄記仇卻又能寬宏大量不計前嫌。

 

這些特點放在他身上,竟奇異地共存,一點也不矛盾。

 

他也許是歷史知名人物中性格最複雜、形象最多樣之人,但正是如此,他才更像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人」,而不是臉譜化的史書人物。

 

史書中對曹操的記載都不像一般開國先祖那麼嚴肅:

他嚎啕大哭,他放聲大笑;

他聊天太興奮灑了一身湯水;

他跟下屬用冷笑話談正事;

他在祭祀文章裡玩幽默……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他的詩充斥著隨心所欲,但又很奇怪的讓人讀起來覺得大氣。

 

就連寫個政治綱領,也直白坦蕩,將自己的真心私慾都剖白出來。

 

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曹操明明白白地說:

你們說我野心太大?

那是因為我一步步努力走來有了成就,自然就一點點大起來了,我的野心也沒有要當皇帝那麼大,只想九合諸侯統一中國,做個晉文公齊桓公什麼的。

 

你們讓我功成身退?

不好意思,我知道我一交出去兵權,你們就會害我,害我的老婆孩子和一家族人的,我才不交呢。

 

此文一出,眾多文人懟無可懟。

 

不論是阿瞞還是孟德,不論是宦官之後還是魏王武帝,曹操就這樣特立獨行地站在史冊中,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留待後人去喜去厭。

 

正如毛澤東當年那首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文章僅提供閱讀,不代表任何立場,如有出錯,恭請各位宗親批評指出並海涵!


讚賞碼

小編整理不易,

支持曹家,多少隨心!

感謝您的讚賞!

相關焦點

  •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是挑戰爬坡,一步一步登上山頂,拿得起努力拼搏的成果,站得高看得遠。後半生是緩慢下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放得下執著與遺憾,才能走得更遠。哦們的一生,就如「人」這個字一般,一撇一捺,一邊寫的是前半生,一邊寫的後半生。
  • 曹孟德的嚴重弱點——不會逃跑
    曹孟德用的方法非常簡單,給人貼正面標籤。曹孟德稱呼大將典韋「此古之惡來也!」惡來是商紂王的忠臣,古今聞名的猛將,以勇武聞名天下,最後為商朝戰鬥到死,同時是秦始皇的第三十五世祖。曹孟德這樣稱呼典韋,同時將自己比作了商紂王。
  • 遠見卓識曹孟德——霸道總裁,C位出道
    借勢而起,黃巾軍就是曹孟德的升級寶典我們可以看出曹孟德的借勢能力是非常的出眾的,東漢末年天下的形勢是什麼呢,黃巾起義,朝廷鎮壓。曹孟德從鎮壓黃巾軍起義中的小勢力,逐步逐步演變成中堅力量。曹孟德肯定是提前做好預案了,董卓剛在鏡子裡看到曹孟德,曹孟德馬上跪下獻刀,突然情況的應對措施都準備好了。曹孟德做了比較好的選擇。這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隱藏了很有意思的空手套白狼計劃。
  • 吾觀亂世之英雄——曹孟德(一詩一詞)
    東徵西討安漢劉,南平北撫創魏曹。仗倚天,臨蕭瑟秋風,頌山島。 奉天子,敗袁紹;主中原,踞函崤。夢江南,銅雀誓幽二喬。碧眼孫郎鷹鵬顧,大耳帝胄猛虎嘯。恨三分,未酬凌雲志,嘆逍遙!英 雄作者:陶傑 2006年10月22日治世能臣曹孟德,亦稱亂世之奸雄。天下大亂方出仕,專為討賊立大功。
  • 女子圖鑑:前半生工作忙賺錢,後半生結婚生孩子
    不過,還是說說《我的前半生》吧。也是師太、亦舒的作品,也不知道靳東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有多少小說《我的前半生》的影子。名字一樣,感覺卻截然不同。或者,我更是喜歡亦舒那不顯山不露水的描寫習慣。似乎不帶感情,卻讓你看得更加真切、思考得也更加清晰。這就是人生,殘忍的人生。
  • 看看他小時候吧,淨幹些荒唐事!
    三國時期的曹操手握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手下謀士無數、猛將如雲,天下之大,曹操已得其三。別看他此時一副正正經經、牛氣沖天的樣子,其實曹操小時候整天不務正業,是個十足的紈絝子弟,還幹過不少荒唐事呢!曹操帳下有一個叫許攸的謀士,曾是曹軍火燒烏巢和佔領冀州的主要功臣。
  • 奸臣曹操提前將司馬懿殺掉,保住曹家天下長存,歷史會被改寫嗎?
    奸臣曹操提前將司馬懿殺掉,保住曹家天下長存,歷史會被改寫嗎?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燦爛,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夏商時期的的風雨一路走來,錯綜複雜也綿延流長。其中,眾多歷史朝代是其中一大亮點,支撐了我國不一樣的文化氛圍。
  • 我的前半生在追求綠卡,後半生卻拼命想回中國
    中國公民通道處,自助通關通道和10條人工入境通關通道前,清一色的深紅色護照、擁擠的人群、1分鐘的等待,卸下防備的舒逸。圖片來源:Foursquare前半生,一朝綠卡,五年忐忑,終換國籍,歡欣雀躍。後半生,一成外籍,數回國門,是為發展,基於國情。
  • 15、16世紀的葡萄牙帝國——「前半生」與「後半生」
    縱觀葡萄牙15、16世紀的歷史,可以將其分為「前半生」的陸地爭端和「後半生」的海洋徵途兩個階段。葡萄牙的「前半生」是遠古時代至1415年之前。形成文明後,與葡萄牙王國最相關的便是西哥特人與北非摩爾人的爭端。
  • 15、16世紀:葡萄牙帝國的「前半生」與「後半生」
    縱觀葡萄牙15、16世紀的歷史,可以將其分為「前半生」的陸地爭端和「後半生」的海洋徵途兩個階段。 葡萄牙的「前半生」是遠古時代至1415年之前。形成文明後,與葡萄牙王國最相關的便是西哥特人與北非摩爾人的爭端。
  • 農曆幾月出生的人,前半生積財,後半生享福
    1 農曆正月 農曆正月出生的人一開始就是很拼的,他們很懂得要抓住人生的黃金時期,努力地工作賺錢,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選擇,讓在乎的人也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在前半輩子就能把錢財積累好來,晚年的時候才會輕鬆地度過,後半生是享福的。
  • 「老來得福」的三生肖女,前半生為丈夫操碎心,後半生被丈夫寵壞
    「老來得福」的三生肖女,前半生為丈夫操碎心,後半生被丈夫寵壞女人結婚前都是父母身邊的小棉襖,而父母就是那個能夠為她們遮風避雨的港灣。但是,結婚後,女人有了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她們就必須學著長大,學著成為孩子可以依靠的堅強港灣。
  • 唐朝著名詩人的他,前半生官運亨通,後半生因見利忘義身敗名裂
    01根正苗紅官運亨通的前半生:宋之問文採特別好,長得也帥,19歲時候,就考中了進士,可謂是少年成名。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年紀。之後官運亨通,15年間,官位連升4級,從從九品達到五品。武后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
  • 前半生他們看著我們慢慢長大,後半生我們看著他們慢慢變老
    奇葩說中顏如晶說過一句話:「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我們的前半生他們看著我們慢慢長大,他們的後半生我們看著他慢慢變老。時光荏苒,我們應該加快長大的速度,儘早把父母現在承受的那份辛苦轉換成滿足的另一種形式來供他們享受。
  • 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生肖鼠前半生庸碌無為,後半生財氣不斷?
    許多前輩談起自己的經歷都會分析說,他們前半生會因為自己的懦弱而懶惰無為,到後半生逐漸成熟後,才會得益於前半生的經驗積累才能財源滾滾,真的如此嗎?大家一起看看吧。
  • 這個軍閥前半生窮兵黷武,妄圖統一中國,後半生吟詩作對保持晚節
    【這個軍閥前半生窮兵黷武,妄圖統一中國,後半生吟詩作對保持晚節】民國時期,著名的軍閥吳佩孚去世後,因為其在華北淪陷時保持了民族氣節,所以,受到了民國政府的肯定和讚譽,並為其舉行了國葬。可謂民國風雲人物!
  • 紫微鬥數看你是前半生順利還是後半生旺運?
    因此可通過命宮和身宮的星耀特點來大概判斷自己的一生是前半生順利,還是後半生更為好運?如果一個人的命宮好,身宮也好,則意味著富貴雙全,一生吉利。倘若命宮好,身宮不好,則代表著早年享通,但財源不聚,只有貴氣而無實利,晚景也不好,相當於英雄無用武之地。
  • 患上侏儒症和巨人症的奇人:他前半生1.37米,後半生卻長成2.41米
    不過影片是影片,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奇事,但並不妨礙發生其他的奇事,比如同時患上了侏儒症和巨人症的人,他的前半生身高僅1.37米,後半生卻長成2.41米,不知是福是禍?前半生亞當·雷納爾因為個子矮倍感自卑,時時刻刻都渴望著長高,但沒想到他又受到了個子太高所帶來的困擾,以及病情所帶來的折磨。儘管醫生們為他進行了手術,但亞當·雷納爾還是在51歲時因為病情的緣故去世了,並且亞當·雷納爾到去世時,他的身高達到了2.41米。
  • 人這一生,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
    人這一生,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這就是最重要的人生秘訣。有些人因為害怕失敗選擇了放棄夢想。其實,失敗真的可怕嗎?失敗可能會讓你損失金錢、承受壓力,但失敗也是最好的學校,讓你成長。有人因為害怕旁人的嘲笑放棄了夢想。其實,我們為自己的人生拼搏,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今天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明天將因為自己的放棄而悔恨。還有些人,因為生活的壓力放棄夢想,覺得夢想太遠,生存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