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傑 2008年3月9日
萬裡江山,波瀾起,英雄笑傲。
御烈馬,縱橫天下,魏武曹操。
東徵西討安漢劉,南平北撫創魏曹。
仗倚天,臨蕭瑟秋風,頌山島。
奉天子,敗袁紹;
主中原,踞函崤。
夢江南,銅雀誓幽二喬。
碧眼孫郎鷹鵬顧,大耳帝胄猛虎嘯。
恨三分,未酬凌雲志,嘆逍遙!
英 雄
作者:陶傑 2006年10月22日
治世能臣曹孟德,亦稱亂世之奸雄。
天下大亂方出仕,專為討賊立大功。
董卓行兇廢天子,孟德獻刀謀誅董。
不料事敗逃陳留,招募義兵為效忠。
亦發矯詔於天下,諸侯十八應曹公。
呂布英勇莫能敵,虎牢關頭戰群雄。
怎奈無謀智術淺,王允定計除暴董。
溫侯反覆無常者,不能號稱為英雄。
曹操麾兵下邳城,白門樓上絞武雄。
袁朮孺子妄稱帝,阿瞞破之成鬼雄。
優柔寡斷袁本初,空負四世有三公。
官渡一役袁紹休,從此北方歸奸雄。
劉琮小兒最怯懦,荊襄九郡蔡氏送。
曹欲麾兵平江南,孫劉聯合難成功。
北軍用武鎖戰船,東風與便受火攻。
赤壁之戰火漫天,丟盔棄甲奔華容。
雲長素曉春秋義,不忍襲之放曹公。
趁火打劫掠操地,鼎足之勢遂產生。
天時地利兼人和,孫劉因之稱英雄。
曹操銳氣仍未減,一心要破江南眾。
為使南徵北無患,誘殺馬騰於京中。
孟起神威羌尚懼,起兵八部擊曹公。
長安失守潼關丟,孟德難當馬超鋒。
割須棄袍操喪膽,許褚奮威鬥超眾。
此次南徵亦不成,平定張魯得漢中。
黃忠計斬夏侯淵,漢中落入西蜀中。
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自傲爭樊城。
孫吳豈是旁觀者,瞞天過海奪荊州。
魏吳夾攻壽亭侯,敗走麥城微隨從。
武聖突圍不成功,淪為仲謀階下囚。
東吳移禍於老瞞,洛陽感神奸雄終。
濟世興邦誰能比,縱橫天下孰爭鋒。
文章有神霸有氣,英雄未有俗胸中。
終其一生未稱帝,屢為漢朝建奇功。
至於篡漢乃曹丕,何稱孟德為奸雄?
若論三國孰英雄,吾當首推孟德公!
註: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