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膠是寶?古人為何稱魚膠為「救命膠」?

2020-12-22 香食那年

魚膠是人們口中的「鮑參翅肚」,這「肚」即為魚膠,當然魚膠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花膠,不論怎麼叫,都讓人無法忽略魚膠中含有的豐富膠原蛋白,其自身價值在中藥裡的用途也非常廣泛。

每個人對「寶」這個字有不一樣的理解,寶貝形容親愛的人,寶物形容金銀珠寶,而魚膠身上的寶完全是取決於它豐厚的營養價值。魚膠並非除了懷孕的媽媽受益,它帶來的更多是全方面人群的溫性滋補

古人對魚膠的推崇

養生並不是近代才興起的文化,而是從古代開始。自古以來,永生一直是人類虛幻卻又無法停止的追求,女人為了美麗容顏常駐,而男人更是為了能坐穩權利和富貴,但是人終究難逃疾病和老去。

在我國,魚膠有著悠久的歷史,追溯到1600多年前,北魏十分著名的《齊民要術》中,就有漢武帝食用魚膠的記載。

【參考如下】

《齊民要術》卷八:「作鱁鮧法:取石首魚、魦魚、鰡魚三種腸肚胞,齊淨洗空,著白鹽,令小倍鹹,內(納)器中,密封置日中,夏二十日、春秋五十日、冬百日乃好,熟時下姜醡等。」

而《本草綱目》更是耳熟能詳,魚膠性平味甘,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對腸胃脆弱不吸收的朋友來說,是絕佳的補品,除此之外,魚膠還有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的奇效,亞健康社會,還在用賺來的錢換一次次醫院掛號嗎?

【參考如下】

李時珍集解:「沈括《筆談》云:鱁鮧,烏賊魚腸也孫愐《唐韻》云:鹽藏魚腸也。觀次則鰾與腸皆得稱鱁鮧矣。今人以鰾煮凍作膏,切片,以姜醋食之,呼為魚膏是也。」這裡的鱁鮧正是古代的魚腸和魚肚。

八十年代前,潮汕地區、福建浙江等,家家戶戶會常備魚膠。魚膠補血止血的功能,可以等到家裡有產婦時拿出來補身子,在潮陽地區,金錢膠一票難求,更是被稱為「救命膠」。

會到現在,人人都是吃貨,對美食的研究也是越發創新,而魚膠在這其中也成為了不少女性烹飪的佳餚,再美食的加工下,人們對魚膠所謂的「腥」和「難以下咽」也得到了改善。

相關焦點

  • 魚膠品種大全(圖解)21 - 雞蛋膠
    鰵尚品—致力於宣傳正面的魚膠知識,撥正魚膠市場亂象,給喜歡魚膠的朋友更多乾貨知識和理性判斷。堅持原創、客觀、專業,只做有質量、有真相的內容。雞蛋膠01也叫「淘寶膠」、「小米膠」,香港人叫「鳳凰膠」。因為形狀是橢圓形像雞蛋,所以被稱雞蛋膠。
  • 花膠(魚膠)的種類
    金錢鰵魚膠是花膠中的極品,被稱為「魚膠之王」,產自福建的叫金錢肚,也叫黃花膠;產自珠江口的叫白花、白花膠。這兩種是最頂級的花膠,非常少見,一般都被當做收藏品收藏起來,斤價在幾十萬以上,如體型厚大者,更是達到百多萬。
  • 葫蘆膠、成魚膠、赤魚膠、葉子膠,都是鯰魚膠!它們到底好不好?
    你可能吃過「成鰵膠」、「竹葉膠」,其實它們的準確名稱是「成魚膠」、「葉子膠」,還有產銷量挺大的「葫蘆膠」,它們都是用鯰魚的魚鰾幹制而成。巨大的鯰魚:很面熟吧?由於品種差異很大,鯰魚膠根據外形大約分為四種:葫蘆膠、成魚膠、赤魚膠、葉子膠。葫蘆膠來自某些淡水的鯰魚。
  • 不可不知的魚膠小百科及魚膠專業知識
    金錢鰵魚膠是為魚膠之王,非常罕見,一般都被當做收藏品收藏起來,斤價在幾十萬以上,這種魚常年躲在深海洞裡,不吃魚餌,再加上數量稀少,所以正常情況下很難捕撈到它們。金錢鰵魚膠功效當然非常多,以前曾被當做救命的東西,最最主要的是止血補血的作用,不過現在收藏的價值遠遠大於食用的價值呢。
  • 這些頂級魚膠,你了解多少?
    又稱大須金錢鰵魚膠,取自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加州犬型黃花魚)。這種魚的魚鰾也是花膠中的頂級貨色,有滋陰潤肺、滋補肝腎等作用,特別是對止血具有特效。墨西哥石首魚的魚膠和黃唇魚的魚膠,均被稱為「金錢鰵魚膠」。為了區分這兩種魚膠,必須根據魚鰾上「須」的長短。因此黃唇魚膠被稱為「小須金錢」,墨西哥石首魚魚膠被稱為「大須金錢」。這兩種都是收藏級的魚膠,而收藏魚膠需要考慮重量和價值,一件膠形完美且品種稀缺的高檔「金錢膠」,則被列為寶中之寶,通常被作為鎮店之寶或家傳之寶,不做交易。
  • 解密鰵魚膠真相,鰵尚品與您共同淨化魚膠市場
    當你選購魚膠時,一些批發、實體店或線上店家會跟你說:這是幾頭幾頭的純野生鰵魚膠,它是魚膠中比較好的,不僅僅補充膠原蛋白,還能大補血氣等等。其實,懂行的都知道,市面上並不存在叫"鰵魚膠"的品種魚膠。為什麼商家都喜歡叫「鰵魚膠」呢???
  • 五大頂級魚膠之一(金錢鰲魚膠-皇冠至尊100萬)
    頂級五大魚肚是:金錢鰵魚膠、白花膠、房膠、蜘蛛膠、赤嘴鰵魚膠。金錢鰵又稱黃唇魚、石首魚。金錢鰵魚膠就是黃唇魚的魚鰾,是全球最頂級的花膠之王,是花膠中的極品,市面上非常罕見,一般都被行家當作收藏品收藏起來,每斤價格在幾十萬以上。如果膠體再大、膠身再厚的,那恐怕要百萬人民幣以上嘍。據一位不透露姓名的老漁民介紹說,金錢鮸在解放前,溫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撈,視為上等大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
  • 人類不可多得的奇珍異寶:金錢鰵魚膠
    ,通常捕獲金錢鰵是在繁殖期或病老將死才被抓到,好多漁民三代人都難以遇到或看到,故金錢鰵魚被漁民譽為神魚,要修來八輩子的福份才能擁有。 金錢鰵的魚鰾(魚膠)十分珍貴,常被富貴人家視為救命稻草的家傳之寶。金錢鰵魚膠,為上等滋補品,素有「貴過黃金」之說。
  • 淺淡鰵魚膠之上乘極品:赤嘴魚膠
    赤嘴鰵魚魚膠從檔次上講僅次於金錢鰵魚膠,若從品質及實際應用,那才是鰵魚膠之上乘極品。被行家公認在 「四大名膠」居第二位。赤嘴鰵魚膠裡面也分了幾個品種,按產地等分為浙江大耳、湛江赤嘴、紅雞赤嘴、素水赤嘴、本港赤嘴等等,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有紅雞赤嘴、素水赤嘴,赤嘴膠的膠質細膩,黏度好,燉熟後湯水清。
  • 五大頂級魚膠之一赤嘴魚膠
    在80年代左右,本港海域最常見的大型海洋種-赤嘴鰲魚,在沿海地區認可度是最高的,形似鱸魚,潮汕跟福建一帶稱赤嘴鰲,湛江那邊叫做銀鰲,溫州又稱之為金絲鰲,而在東南亞地區則叫黑鰲,不過怎麼稱呼,其實都是同一款魚,又是五大頂級魚膠之一,五大名膠金錢鰵魚膠、房膠、蜘蛛膠、白花膠和赤嘴鰵魚,
  • 鰵魚膠之上乘極品——赤嘴魚膠
    赤嘴鰵魚膠裡面也分了幾個品種,按產地等分為浙江大耳、湛江赤嘴、紅雞赤嘴、素水赤嘴、本港赤嘴等等,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有湛江赤嘴,紅雞赤嘴、素水赤嘴,赤嘴膠的膠質細膩,黏度好,燉熟後湯水清。廣東人有私藏優質魚膠的習慣,作為以後女兒或媳婦坐月子所用!
  • 救命膠歷史揭秘
    海洋是大自然的天然寶藏,同時也是魚膠的誕生之地,說起魚膠,平平無奇的外觀下蘊藏的營養價值讓人稱奇,早在我國古代,魚膠甚至被部分地區稱作「救命膠」,這段封塵的歷史,讓我們一起打開吧。魚膠的稱呼確實不少,魚膠;花膠;魚鰾;魚白以及古代稱呼鱁鮧。
  • 如何選擇品質好的魚膠?魚膠的質量優劣鑑別與價格影響因素……
    下圖為意康德不同大小的黃花魚膠和鱈魚膠:2、產地:魚膠屬於深海乾貨產品,而全球海洋面積大,所以市場上總是會有各種產地的炒作,如非洲、紐西蘭、冰島、泰國等等。其實,產地對魚膠的品質影響並不是十分大,我們選購魚膠花5-10%的精力就足夠了。
  • 賞談赤嘴鰵魚膠的種類及作用
    赤嘴鰵魚鰾或白花膠的鮮魚鰾,其外面的附屬物被拔去後會在魚鰾上留下小孔,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出水孔」。3.公肚(雄魚魚鰾)為「厚薄肉」,即膠身中間厚兩邊薄,或反之;母肚(雌魚魚鰾)的膠身則厚薄均勻。4.當時,從香港銷往潮汕地區的魚膠不論品種、不分大小,通通都叫做「菜膠」。乍一聽名字,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是大概知道是用來做菜的原料或者配料。誠然,在20世紀初期,魚膠在國內市場或者國外華人圈的確是作為湯料使用的。但是,「菜膠」這個名字聽起來實在普通,體現不出魚膠的價值。
  • 技術之一,寧德吃魚膠的禁忌吃什麼
    鬥湖膠主要分為兩類 :東南亞鬥湖和非洲鬥湖,均為海洋生品種。前者根據海域不同又被稱為「緬甸鬥」、「泰國鬥」或「暹羅鬥」,肉質較為細膩 ;後者又稱為「鰲頭鬥湖」,肉質較厚。鬥湖膠的魚種為馬鮁魚,潮汕、福建一帶稱為「午筍」,湛江地區稱為「午魚」,廣州人則一般稱之為「馬友魚」。因此,鬥湖膠又被稱為「馬友膠」。
  • 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魚膠,它是什麼魚膠?
    每公斤魚肉約為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800元),2012年,曾經有一位老漢在東南海域捕得一條長約2米、80公斤的金錢鰵,後來他以每公斤四萬元賣給了一位老闆,獲利300多萬元。金錢鰵又稱黃唇魚、白花魚、黃鰲魚、大年夜澳魚等。是一種稀有品種,最長達2米,最重達100公斤,是南中國海石首魚科物種中體型最大的魚種。
  • 魚膠有血絲是質量問題嗎?蘇慧教你看帶血的魚膠到底好不好!
    魚膠中也有「血膠」,一般呈現深紅色或黑紅色。與燕窩中的血燕不同,血膠中除了自身作為海產含有的礦物質外,並不含有「外來」的礦物質。血膠的顏色,一般是由於魚鰾在魚體內染血所致。魚嘴含胃正和滋補堂營養師蘇慧說,帶有血漬的血膠,常常在存放過程中其顏色的加深要比其他魚膠快,色澤也會趨於紅褐色。一些存放很久的老膠,顏色也相當的深,呈臘黃色,帶紅色甚至黑紅色。
  • 魚膠正確保存方法是什麼?魚膠怎麼保存比較好?
    由於魚膠是純天然食材,沒有經過化學加工,容易滋生倉庫性蛀蟲。就像是不噴農藥的蔬菜容易出現菜蟲一樣,儘管對魚膠品質沒有損害,但到底是影響食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正確保存魚膠,防止魚膠生蟲。其實魚膠保存最最重要的守則就是:乾燥通風。
  • 賞談赤嘴鰵魚膠種類及作用!
    赤嘴鰵魚鰾或白花膠的鮮魚鰾,其外面的附屬物被拔去後會在魚鰾上留下小孔,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出水孔」。3.公肚(雄魚魚鰾)為「厚薄肉」,即膠身中間厚兩邊薄,或反之;母肚(雌魚魚鰾)的膠身則厚薄均勻。4.泗水赤嘴與紅雞赤嘴在外形上較為相似,但泗水赤嘴膠體頭部相對比較大,膠身正面或反面常有「井」字紋,推斷與當地漁民晾曬魚膠的習慣有關。曾是2014年亞信峰會晚宴選用的魚膠食材品種。「泗水赤嘴」的命名要追溯至30多年前。當時,從香港銷往潮汕地區的魚膠不論品種、不分大小,通通都叫做「菜膠」。乍一聽名字,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是大概知道是用來做菜的原料或者配料。
  • 全網最全最詳細的魚膠品種大全(圖解)05 - 赤嘴鰵魚膠
    ,母膠沒那麼明顯;魚鰾兩邊有兩排附枝(須花),清洗時拔去後變成出水孔,出現在法令線旁邊;部分未開片魚膠沒有清理附枝,形狀特異被稱為刺花赤嘴膠;尾巴有很多小須花,形像人參所以被叫「人參尾」有公母之分,公膠優於母膠,公膠有厚薄肉質,母膠肉質均勻;個別赤嘴有大耳朵或小耳朵,比如大耳和金蘭赤嘴有大耳朵,緬甸赤嘴和紅雞赤嘴有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