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健身需要了解專業知識嗎?還是只是拿器械做就可以了?健身之前需不需要做哪些計劃或者學習一下基礎的健身專業知識。如果你想把健身來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想通過健身來改善自己的形體、體質和提升氣質的話,那你就需要了解一下基礎的健身知識。這樣才能科學鍛鍊的同時能夠長久地堅持下去。
一、健身分為抗阻力運動和有氧運動
1、抗阻力運動的定義和作用
抗阻力也叫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器械鍛鍊。因為器械鍛鍊肌肉做功需要氧氣多,所以出現呼吸急促現象。抗阻力訓練主要是運用身體部位的肌肉做功,從而使肌纖維撕裂重組來增大我們的肌肉維度。緯度越大我們自身的力量也就越強。肌肉量增大我們代謝快,也更能保護我們內臟器官。
2、抗阻力運動的定義和作用
有氧運動是相對無氧運動而言的顧名思義就是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進行的低速的緩和的運動。也就是在健身房裡的跑步機和橢圓機還有戶外的單車跳繩。有氧運動主要是靠我們身體的脂肪來作為原料進行做功的。所以說如果想要單純的減肥不要求肌肉量的增多那就那就可以主做有氧。
二、適合新手選擇的鍛鍊模式
1、新手鍛鍊的肌肉群
我們身體與很多肌肉,但對於新手來說鍛鍊首先要簡單並且效果要明顯。所以要首先進行大肌肉群鍛鍊。我們身體大肌肉群分為胸部肌肉、背部肌肉、腿部肌肉和手臂肌肉。這幾塊大的肌肉鍛鍊方法相對簡單並且鍛鍊時間段也能取得顯而易見的效果。這樣能夠讓我們能很好地堅持下去,不至於半途而廢。
2、新手鍛鍊的器械種類
器械分為固定器械和自由組合器械。對於新手而言我們要用固定器械而不是用自由組合器械。因為固定器械的運動軌跡和訓練的肌肉部位是固定的。沒有經驗也沒有問題只要知道每個器械是鍛鍊哪個肌肉部位的就可以。最重要的固定器械相對於經驗少的新手更加安全。
三、新手的鍛鍊計劃
1、鍛鍊的頻率
新手鍛鍊的頻率不用過於頻繁,每周2到3次即可。每次鍛鍊一個部位。每個4組,每組8到12次。鍛鍊時動作和呼吸要緩慢並且同步。因為一開始主要熟悉肌肉發力。新手身體訓練後恢復相對較慢。有了一段時間訓練基礎可適當增加每周訓練頻率。
2、鍛鍊選擇的重量
重量不能過重,選取每前3組能做到8到12次的重量。不要追求大重量。重量過重會造成運動損傷。重量每隔2個月在原基礎上增加2.5到5公斤即可。重量循序漸進的增加才是科學的鍛鍊方法。
結語:做什麼事情之前我們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它。健身也是一樣。在做之前多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這樣我們提前有了準備,在真正去做的時候才能事半功倍。這樣你才能更好地堅持下去從而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