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讀易經:賁卦,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會變成天才!

2021-01-19 國學大觀園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

作者 | 國學大觀園

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

山火賁卦的由來

山火賁卦,上卦艮為山,可引申為牆壁,下卦離代表美麗,引申為美麗的圖畫,牆上有圖畫,是壁畫的意思。賁,《說文》裡言道:「賁,飾也。從貝,賁聲。」在古代,貝為男性在胸前配備的裝飾物品,賁為女性所戴在頭上的裝飾物,可見賁為裝飾的初義。到後來,裝飾無處不在,壁畫是對建築的一種裝飾,房屋裝修也是賁卦的體現,故而本卦以賁來命名。

小編對賁卦的觀點和解讀

賁,上卦艮為大山,代表預防方面的管理,下卦離代表自我的修養和修身,故本卦對應人生與修身相關的卦象。

賁卦,有壁畫、布告之象,講的是文飾,裝飾之理。「裝飾」是古代文明的一種體現,也是人類追求美的一種外在反映,這本無可挑剔,然而物極必反,過分的裝飾則就適得其反,變成了醜陋。「展現自我」乃人之基本需要之一,是成就事業的主要源動力,然而若是把這種展現變成了炫耀,甚至滿足虛名而不繼續努力學習,便會使自己成為大尾巴雞,永遠也不能飛上藍天成為人們仰慕的對象。

在古代的江西金谿縣,有一個男孩叫方仲永,他們家都是種田的。一天小方仲永哭著喊著要看筆墨紙硯,因為他已經五歲,還從未見過文房四寶是什麼模樣,他的父親就帶他到了鄰居家,借用領居家的筆墨紙硯讓小方仲永觀看。鄰居看小方仲永這麼喜歡,就把這些東西當場送給了他,於是小方仲永拿起筆來題詩一首,那首詩用孝順父母,團結大眾為主題,詩寫好後,鄰裡鄉親覺得這首詩寫的實在是太好了,都互相傳閱,於是好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是個神童。同縣的有錢人還拿出錢財來幫助方仲永一家。他父親看到兒子這麼的聰明,就覺得可以依靠兒子發家致富,就領著兒子到處去炫耀,從來不讓他學習。到後來方仲永逐漸長大,作詩的水平也沒有小時候做的那麼好了,又過了幾年之後,他的才智已經和普通人相差無幾,神童的名稱也就消失了。

方仲永領悟知識的才智是從先天獲得的,他從先天獲得的東西,比那些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但最終還是成了一個普通人,那是他從後天獲得的東西不夠。像他這種人從先天獲得的東西如此之多,由於忽視後天學習修行,尚且成了一個普通人,現在那些先天稟賦差,本來就是普通人的資質,又不注重後天學習的人,又怎麼能夠趕得上一般人的才能呢?

由此可見,學習知識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要經歷的事情,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是不能沒有文化,文化在生活當中,可用之處涵蓋了方方面面,甚至與朋友交談,別人說一個故事,你都聽不懂,不知道他的來歷,更是會被人恥笑。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持續不斷的學習是必須的,自我的知識更新,每天讀一本書,看一篇文章,都會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天才不學習都會變成庸人,而普通人不學習,更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了。賁卦其實就是天才與庸才互相轉化的一卦,而轉化的動力就是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庸才也會變成天才!

賁卦,是大山之下火焰上升,山下著火,代表著文化的傳承,但是由於大山橫在前方,也寓意了這種傳播受到了阻隔之意。好多古人留下的智慧,到如今已經有一些失傳了,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賁卦正是告訴我們,文化的傳承要延綿不絕,連續不斷,這樣人類文明才會不斷的向前發展,作為個人,不要滿足於自己的虛名,只有通過日復一日的學習,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

今日話題:以上對賁卦的解讀,您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討論。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每日與您分享經典原創好文,品讀智慧人生,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讀易經,悟六十四卦,賁卦二十二
    讀易經,悟人生。今天繼續來學習上經的第二十二卦,賁卦。賁卦是離下艮上。賁離下艮上《賁》:亨。小利有攸往。白話:《賁卦》象徵裝飾:亨通,利於柔小者前去行事。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白話:【一爻】初九,裝飾自己的腳趾頭,捨棄乘坐車馬而徒步行走。六二,賁其須。
  • 剝卦是賁卦盛極而衰的結果。這正是《易經》所強調物極必反的道理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賁極剝始(1)初探剝卦的奧秘如果把賁卦當作是化妝的話,剝卦就是卸妝。妝畢竟是外面附加上去的東西,如果不把它清洗掉,不還原你原本的樣貌,它會傷害到你的皮膚。賁卦和剝卦你很喜歡包裝,就會重視包裝,裡面的品質就不管了。裡面數量有沒有少,你也不在乎了。反正是為了好看。
  • 易經「賁卦」可能另有所指——傳統解讀對「賁」的解釋值得商榷
    賁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第二十二卦。傳統的解讀認為:1. 賁,音bì,意思是,文飾、修飾;2. 這個卦的主題是:離為火為明;艮為山為止,文明而有節制;3.賁卦的彖辭就把「天文」與「人文」連在了一起,並且佔據了超過彖辭一半的筆墨,這說明理解「天文」與「人文」的內涵,對於理解賁卦至關重要。文,《甲骨文字典》的解釋是:「象正立之人型,胸部有刻畫之紋飾,故以紋身之紋為文。《說文》:文,錯畫也。象交文。甲骨文所從之。」「以紋身之紋為文」,這句話表達的內涵是什麼呢?
  • 《易經》讀書筆記22-賁卦
    《易經》讀書筆記22-賁卦第二十二卦   賁卦   山火賁卦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離為火,是山下燃著火焰之表象。山下火焰把山上草木萬物照亮,如同披彩,好像把山林裝飾了一番,喻示「文飾」。「賁」的意思是「修飾」。本卦揭示事物之間相互文飾的規律,主張恰如其分的文飾,崇尚樸素自然之美。
  • 易經為什麼不能夜裡讀!一個是夜讀易經鬼神驚!另外兩個原因呢?
    這意思就是,《易經》應該是出將入相的必修課程,可見在其心目之中,易經有多麼的重要。孔子也喜歡讀易經,有個成語叫做「韋編三絕」,就是說孔子讀易經讀到痴迷,將書簡上的牛皮繩子都讀斷了好多根,孔子對於易經的總體評價只有四個字,叫「潔淨精微」。讀《易經》是有一些講究的,並不似其他書籍,想何時讀都可以。
  • 《易經》:人窮的時候,做個「啞巴」和「傻子」,才會有翻身之日
    在胡雪巖這一生中,經歷過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少說話,多學習,不斷讀書。通過不斷地讀書和學習,讓胡雪巖學到不少的道理,及時抓住機會,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由此可見,當我們窮苦的時候,不是一味地找人訴苦,而是沉澱自己,依靠自己殺出一條出路。第二學會做個傻子。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在整個易經六十四卦中有28組綜卦,即屯卦與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與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謙卦豫卦、隨卦與蠱卦、臨卦觀卦、無妄卦大畜、噬嗑卦賁卦、剝卦復卦、夬卦姤卦、鹹卦恆卦、遯卦大壯卦、漸卦與歸妹卦、晉卦明夷卦、家人卦睽卦、蹇卦解卦、損卦益卦、萃卦升卦、困卦井卦、革卦鼎卦、震卦艮卦、豐卦旅卦、巽卦與兌卦、渙卦節卦、既濟卦與未濟卦。
  • 《易經》賁卦:讀賁卦讓你真正懂得文飾的哲學意義
    易經本卦中也指,用約定俗成的文教禮儀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為了相互尊重,形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範,這也是人類文明的特點。《易傳》中,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住,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賁,「亨通」,陰柔來與下剛相雜,所以「亨通」。陽剛上來與陰柔相雜,故「有小利而可以前往」。
  • 第二十二卦 | 賁卦
    象辭的意思、是: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離為火,山下有火便是賁卦的卦象。君子從這一卦象中得到啟示,修明政事,不草率判案用獄。    卦辭簡練而樸實,講明裝飾只有小的利益,會對人與人交往有幫助。現在一談到藝術,人們往往同「價格不菲」等同起來,所以藝術家都很有錢。
  • 李政道:「科學家都應該讀一讀《易經》」,易經不是迷信,是科學
    「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作為闡述天地世間道理的古老經典,《易經》飽受風雨,卻又代代薪火相傳。跨入現代,《易經》是否已是明日黃花?李政道給世人留下一句話「科學家都應該讀一讀《易經》」。《易經》究竟是誰撰寫的,在今天已經成了無法解開的迷,我們只能將這份功績歸功於遠古文明的先人們,他們以驚人的智慧,撰寫了這麼一本奇書,並且將其一直傳承到了今天。我們是幸運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只有我們才依舊能和千年以前的文人面對面,一窺易經的奧妙。
  • 曾仕強:讀《易經》是為自己好,可以改變命運!後悔沒有早知道
    為什麼要學易經?這是每個研究易經的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發自內心地接受它。是為別人學《易經》嗎?不,是為了我自己。孔子說,古人做學問就是為了自己,現在人卻是為別人,聽起來古人很自私。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影響別人。為什麼說讀《易經》是為自己好?答案就一句話而已:我命由我造。我的生活是由我自己創造的。這就是《周易》的精髓。我們總是認為生命是上帝賜予的。我們認為生活是無意識的。事實上,事實並非如此。
  •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做人做事,我們要懂得,凡事皆有度,過度則有度。一個人,只有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我們做人做事才會更加順利,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的風平浪靜。所以,做人,我們要懂得這樣做:首先,要給自己的「吃」留有餘地。
  • 易小惠:學習易經就是在修行!
    通過在易慧大學堂的學習,我對易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雖然學習易經的時間不太長,但我對易經印象最深的就是易經的「整體觀」。能把客觀事物大到宇宙小到個別事物都看作是一個充滿聯繫不斷變易的整體,並且作為整體的客觀事物是由不同的組成部分組成的。 還有易經「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與自然界聯繫在了一起,人依賴自然界得以生存,同時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又作用於人體,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 《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對現代人來說,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們相信《易經》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之一。 與此同時,有人說《易經》太深奧,只有天賦異稟的人才看得懂,還有人說《易經》太簡單,一讀就懂沒什麼難的。 對於眾多的說法,誠明易學不做什麼評價,在此只給出我們自己的態度。
  • 民間有流傳,鬼怕《易經》!南懷瑾大師卻說:晚上不要讀,為啥?
    南懷瑾先生:「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為什麼南懷瑾告訴我們說,千萬別讀《易經》呢?在世人的認知裡面,《易經》是可以闢邪的,但凡是心不正的妖魔鬼怪,都害怕《易經》。但是南懷瑾大師的意思可不是這個。
  • 易經:值年卦,邵雍眼中的世界。以129600年周期,認知歷史發展
    易經:值年卦,邵雍眼中的世界。以129600年周期規律,認知歷史發展每到歲末年初,朋友們就會問,明年應該讀《易經》的哪個卦象?懂《易》的朋友一般都會有統一的答覆,2019讀無妄卦,2020年讀明夷卦,2021讀賁卦。那麼,這樣的一個說法源自哪裡?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易經值年卦。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但不可否認,幾千年來《易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地位。既然民間流傳,「鬼」怕《易經》,那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呢?假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鬼又真的怕易經,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
  • 《易經》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修養好不好,就看他會不會「裝」
    《易經》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修養好不好,就看他會不會「裝」。一個人要外出辦事,肯定先把自己修整一番。穿一件合適的衣服,選擇一條合適的領帶,最後還要擦一擦皮鞋,這就是裝飾,就是賁卦。賁卦也可代表修飾,化妝,深層含義是一種人文精神。人文,說白了就人的花樣。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比如我們走路的時候,正好就符合易經一陰一陽的規律,一隻腳不動,另一隻腳向前,不動的是陰,動的就是陽,只有一陰一陽相互交叉,互相融合,一個人才能行走起來。再比如我們吃飯的時候,拿筷子夾菜總是一支筷子不動,而另一支筷子運動,這樣才會夾起盤子中的美味佳餚,如果兩支筷子同時動或者同時不動,就不可能夾住食物了。
  • 易經:想要「人上人」的生活,這3件事要堅持做,福氣自然會來
    想要擁有」人上人」的人生,《易經》中說過,人必須做這三間事,並且必須堅持,堅持著三件事一定有不平凡的人生,做「人上人」。1. 堅持勤奮,戒掉驕傲我們做事不應該有妄念,抵制掉不該有的想法才會有吉利的人生。做人一定要誠誠懇懇學會堅持勤奮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