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全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指出,北侖區要大力開展搶機遇、搶項目、搶人才、搶市場,保信心、保暢通、保增量、保穩定「四搶四保」活動,打造「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示範區和「225」外貿雙萬億行動示範區,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省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江衛視、寧波日報等媒體紛紛關注,現轉載部分報導如下。
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版》推出報導《寧波天易物流有限公司集卡車司機蔡校——六進湖北 傳遞希望(一線抗疫群英譜)》,聚焦北侖霞浦集卡車司機蔡校駕集卡載物資,六進湖北,勇當「生命線」上急先鋒的暖心事跡。
進武漢、走荊門、去大冶、上恩施……過去一個月,寧波天易物流有限公司集卡車司機蔡校六進湖北,跑了近2萬公裡路,在前線物資運輸「生命線」上刻下了自己的印記。
「大年初二我就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想著一定要去前線;我老家就在湖北,自己家裡變成這樣了,怎麼能不去?」蔡校說,他的湖北之行幾乎是「搶」來的,在公司組織運輸車隊前,甚至動過「獨行」的念頭。
初四那天,蔡校接到任務,從寧波北侖出發,到安徽滁州裝上滿滿一車消毒水,再日夜兼程,趕赴湖北潛江。
「剛開始的時候,路面上沒有車,沒有人。」漸漸地,一人一車,兩天一趟,蔡校找到了運貨的「節奏」,周圍環境好,就把車窗搖下來通風,累了就到服務區休息。
作為司機,蔡校最擔心的就是半路車輛出問題。有一次出車,車上一根氣管斷裂,「想了幾個辦法都行不通,我還是不甘心,就在車上爬上爬下,檢查了每一個角落」,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一截備用管子,他就用剪刀一點點磨短,「不管環境多艱苦,都得去克服。」
每次車開到前線,蔡校都會看到很多令他感動不已的畫面:送貨到倉庫,四五十歲的搬運工搶著做事;車窗外,環衛工人從來沒有因為疫情停下手中的工作;車子在高速上熄火,重試啟動時,一輛警車一直在旁邊「保駕護航」;經過漢口火車站路口,兩位交警突然對著蔡校的卡車敬禮致意,直到汽車開過,手都沒有放下……
「看到人們都在忙於各自工作,就會覺得疫情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怖,也能從中獲得安全感和鼓舞。」
在車隊,蔡校一句「疫情不退,我不下車」早已成了名言,而他更「廣為人知」的故事則是,好幾次在高速上看到老家「石首」的路牌,可一想到自己車上拉的是緊急物資,就咬咬牙徑直駛過。「回寧波隔離後,才敢跟父母說起這些天的工作。」
在一線奮戰一個多月後,如今在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的蔡校也沒閒著,他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拍照傳給了所在街道社區的黨委書記,「希望黨組織能考驗我,如果能入黨,我今後會有更多機會挺身而出,去做更多事情。」
浙江衛視
今天中午,浙江衛視「科學控疫情 統籌謀發展」欄目播出《浙江——各地亮實招 積極引入高層次人才》。
寧波日報
寧波日報頭版刊登報導《北侖打通企業上市「服務鏈」》,介紹北侖開展「四搶四保」活動,實施「鳳凰行動」北侖計劃助力「雪龍」成功登陸A股。
「3、2、1……熱烈祝賀雪龍集團成功上市!」前天,雪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視頻模擬鳴鑼的特殊方式登陸A股。受疫情影響,上市企業無法到現場敲鐘,雪龍集團就把上市儀式搬到了自家廠區。
作為汽車發動機冷卻風扇總成等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雪龍集團商用車冷卻風扇總成國內市場佔有率在三分之一以上,是北侖區培育多年的「種子選手」。然而其上市之路,卻一波三折。2017年,雪龍集團首次「闖關」失敗。之後,企業上下找問題、比差距、查原因,北侖區「一對一」服務,力求整改到位,合乎規範。
近年來,北侖區統籌資源要素和相關部門力量,加快推進多元資本市場建設,在全市率先出臺分階段獎勵等上市扶持政策,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分層管理、動態調整、個性服務上市梯隊。
「搜集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的滯阻點,提供前沿信息培訓和服務,上門實施『一對一』把脈問診。企業上市的過程就像『登臺階』,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我們就是要打通這個『服務鏈』。」
北侖區金融辦主任胡穎琛表示,該區利用「企業上市聯盟平臺」,定期邀請上交所和資深中介機構專家組成「資本市場顧問團」,為企業掃清上市路障。同時,北侖區不斷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鼓勵和引導力度,傾力服務後備企業,形成梯次推進的良性發展態勢。
截至目前,北侖區有境內外上市企業17家,總市值超過3000億元,上市後備企業約30家,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市前列。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江衛視、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