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構築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構築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

2020-12-09 04:51: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2020年12月09日 04: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構築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望海樓)

  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體現,對於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功經驗。法治國家是目標,法治政府是主體,法治社會是基礎,缺少任何一個方面,法治中國建設都難以有效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全社會法治觀念不斷增強,法治社會建設全面深化。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將「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站在「兩個百年」宏偉目標交匯的新歷史起點上,制定和實施《綱要》,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舉措,體現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新要求,適應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新現實,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藍圖無限好,關鍵在落實。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實現《綱要》確定的2025年總體目標,必須堅持原則。原則是過去成功的經驗,也是未來成功的遵循和保證。要不折不扣堅持《綱要》提出的各項原則,緊扣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加強權利保護、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等五方面內容,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地生根,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

  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各環節。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綱要》積極回應了人民群眾法治需求。要把規定的各項具體措施落實好,保障公民基本權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建設法治社會,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地方各級政府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將法治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落實好法治社會建設各項任務,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同時,要加強輿論引導,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凝聚社會共識,營造全民關心、支持和參與法治社會建設的良好氛圍。

  (楊 煌 作者為《求是》雜誌社發行聯絡部主任)


相關焦點

  • 構築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望海樓)
    原標題:構築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望海樓)   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南自貿港是「振奮人心的一步」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強稅收、社會治理、法治、風險防控等方面制度建設;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總體方案》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勾勒出時間表和路線圖。「這是振奮人心的一步!」
  • 人民日報:走向復興的堅實之基
    經過新社會制度的建立、對體制機制的改革,不斷釋放制度活力與潛能,我們國家日益發展強大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可以說,制度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堅實之基。   回望歷史,不難發現正是制度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逐步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構築堅實法律防線
    》(以下簡稱「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是香港由「大亂」重新走向「大治」的開端,為香港走向持久繁榮和長期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也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又一個濃墨重彩的篇章。   我國立法機關在香港國安法上的大膽創新,充分說明了過去一年裡香港局勢的複雜性、嚴重性,中央不得不以刮骨療毒的決心,謀求香港大亂之後的大治,也說明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刑事法律要責無旁貸,挺在前面,為維護國家安全構築堅實的法律防線。
  • 國慶日,來看人民日報海外版一份特殊賀禮
    版面10的歌詞來自《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版面11的歌詞來自《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接連出臺落地,特別是精準扶貧戰略帶動居民收入繼續快速增長。
  • 【地評線】南方網評:夯實法治社會建設基石 築牢法治國家堅實支撐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制定和實施綱要,對於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建設法治社會,築牢國家長治久安基礎
    (12月7日 新華網)長期以來,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長期的理論探索和運用實踐,逐步建立起較為全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而法治社會又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 這份《人民日報海外版》,使館已收藏32年
    作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的重要平臺,《人民日報海外版》是許多駐華大使館訂閱的必讀報刊。當「我在中國當大使」欄目組走進烏拉圭駐華大使館,赫然入目的便是被精心裝裱、懸掛於玄關處的《人民日報海外版》。  微微泛黃的報紙,看得出已有年頭。
  •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制裁威脅招來一片批評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高喬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美國將對參與調查美方在阿富汗戰爭中行為的國際刑事法院官員實施經濟制裁和入境限制。國際刑事法院隨後發表聲明,對美國政府針對國際刑事法院相關人員發出威脅和脅迫「深表遺憾」。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反腐已為山九仞 斷無功虧一簣之理
    人民日報海外版:反腐已為山九仞 斷無功虧一簣之理 2016-01-13 10:17:4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 (附視頻)肖濱:構築共和國的微觀基礎——對桐鄉「三治融合」實踐...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共和國不僅需要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上層結構,如共和國的國體和政體,也需要以廣泛而堅實的微觀共和作為基礎,基層(村、居等)就屬於這種微觀基礎。我以託克維爾的一個觀點在支撐這種判斷。十九世紀40年代,當託克維爾作為法國人到美國去考察的時候就發現,美國的社會自治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微觀基礎,就是它的鄉鎮組織。
  • 《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版點讚中國中鐵盾構的自主研發之路
    10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0版以近整版篇幅刊發了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盾構機研發的動人故事,講述了以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歷時12年的艱苦攻關和不懈奮鬥,實現了中鐵1號到1000號的巨大跨越,見證了國產盾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逆襲歷程。版面還同時以《這就是中國的「盾構經驗」》刊發了評論文章,文中高度評價和肯定了中國盾構的自主創新之路,令人深受鼓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創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經典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黃維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遠景目標。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收官」。
  • 人民日報海外版: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的啟示
    人民日報海外版: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的啟示 吳亞明/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0-23 07:25
  • 這位集卡車司機上了人民日報海外版!還有……
    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江衛視、寧波日報等媒體紛紛關注,現轉載部分報導如下。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版》推出報導《寧波天易物流有限公司集卡車司機蔡校——六進湖北 傳遞希望(一線抗疫群英譜)》,聚焦北侖霞浦集卡車司機蔡校駕集卡載物資,六進湖北,勇當「生命線」上急先鋒的暖心事跡。
  • 不斷將法治社會建設推向深入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青平:法治社會之「綱」 依法治國之「要」
    法治是社會文明的標誌,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法治社會建設。我們要認清《綱要》的重大意義,扛起神聖使命,大力抓好宣傳和貫徹落實,為法治社會建設和全面依法治國作貢獻。
  • 每日一詞∣法治社會 law-based society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綱要提出了建設法治社會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以及總體目標。(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 人民日報海外版: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03日 第 02 版)本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潘旭濤)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儀式日前在北京舉行。今年11月1日起,中國水利部已正式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旱季水文信息,現在又率先開通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主動分享中方有關信息,系統展示瀾湄水資源合作成果,充分展現了中方作為負責任上遊國家的善意誠意。【來源:水利部】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橫店 影視業復甦的樣本
    4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化萬象版面刊登了《橫店:影視業復甦的樣本》一文。全文具體內容如下「橫店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完善和系統的服務。」日前,在浙江橫店明清宮苑景區內,電視劇《媽媽在等你》劇組正在有條不紊地拍攝。製片人孫雁南介紹,所有外地劇組人員抵達橫店後,橫店影視城都安排做了核酸檢測、拍了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在指定酒店隔離14天後才開始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