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中的無名英雄——髖屈肌

2021-01-14 虎動健康生活學院

一般跑者都知道在跑步或越野跑之前拉伸和熱身是多麼的重要,但許多人在熱身拉伸時往往忽略了髖屈肌(Hip flexor)。


人們在拉伸運動時往往會集中在大腿後筋(Hamstring),小腿肌(Calves)和股四頭肌(Quads);但其實我們也應該花點時間來拉伸和放鬆我們的髖屈肌群。



<髖屈肌的功能是什麼?>

髖屈肌負責轉動髖關節,向前彎曲軀幹,拉起膝蓋,保持下半身的穩定性,以及帶動整條腿的移動動態。


當我們連續坐著幾個小時(就像辦公室一族長時間使用計算機),這些肌肉便會收緊,並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各種不良後果。例如,有問題的髖屈肌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姿勢,引致骨盆前傾(就像唐老鴨般翹臀),這樣不單影響外觀,嚴重者會導致背部疼痛和髖關節活動受阻。


崩緊的髖屈肌還會防礙我們用正確的姿勢和技巧進行諸如蹲舉等運動。因崩緊的髖屈肌而令髖關節減低靈活性可導致膝關節勞損,甚至頸部崩緊和疼痛。


<髖屈肌崩緊的症狀>

髖屈肌崩緊的症狀可能和你預期的有所不同:你在站立時可能會感到緊繃,臀部出現針刺或疼痛感,甚至在站直時感到困難;頸部疼痛也可能由髖屈肌崩緊引起。


<核心肌肉與髖屈肌崩緊>

如果你發現即使在伸展過你的髖屈肌後,它仍然崩緊的話,很可能是你的核心肌肉不夠強壯。核心肌肉問題會導致脊柱無法有效地承託身體和保持水平的骨盆位置。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通過「後腿抬高蹲」(rear elevated split squat) 和其他傳統的以臀部為中心的運動來拉伸臀部是非常重要的。


後腿抬高蹲


<簡單的髖屈肌伸展運動>

只需弓步和蹲下,你便已經在伸展你的髖屈肌。更具體的練習包括「半跪髖屈肌伸展」:單膝跪下,另一隻膝蓋在身體前方彎曲成直角;身體向前靠向膝蓋,感受輕微的「燃燒」幾秒鐘,重複五次。然後換另一個膝蓋再做一組五次。


您也可以嘗試做坐著的「鞍馬式拉伸」(seated saddle stretch):坐著將雙腿相八字形張開(雙腳相距約四英尺),保持膝蓋和腳趾指向上方;深呼吸,當你呼氣時,把你的身體輕輕地壓向前;將雙手放在雙腳上並進行五次深呼吸。


由於髖屈肌群不像其他肌肉般可以透過鍛練而得到顯著的視覺效果,故往往被很多跑者和運動員忽視其重要性。每天花幾分鐘去鍛練你的髖屈肌便可以改善你的姿勢,避免失衡跌倒,更可防止頸部、背部和臀部的崩緊和疼痛。


#chirunning #tigersports #zenrunning #chirunninghk #hipflexor


作者:凱薩琳·德雷爾(Catherine·Dreyer)

翻譯:小白教練(Harrison)

相關焦點

  • 湯瑪斯測試(Thomas test):髖屈肌的柔軟度
    在我們提出解決緊繃髖屈肌方案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它是否真的緊呢?在我們知道它們是否"緊"之前,我們必須定義"緊"是什麼意思。緊繃感是指肌肉短縮或僵緊的感覺;然而,很多時間,肌肉在生理上不是縮短的。在這種情況下,神經系統只是將髖屈肌持續維持在較高張力的狀態,所以您會覺得"緊繃"。
  • 託馬斯測試(Thomas test):髖屈肌的柔軟度
    在現今的社會,每日在電腦前要坐8~10個小時,而我們的髖屈肌,甚至是大腿前側的股直肌(Rectus Femoris)變的僵緊。對許多人來說,髖屈肌緊繃是一種惱人的感覺,這幹擾了深蹲、硬舉甚至是簡單的走路的舒適度,讓人覺得不適。
  • 髖屈肌是什麼?如何拉伸才能提高跑步效率!
    髖屈肌是由連接從大腿骨至骨盆的五個肌肉所組成,共同參與完成髖關節的屈曲。
  • 拉伸膕繩肌,強化髖屈肌
    膕繩肌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前屈的程度,而髖屈肌決定著大腿在沒有手幫忙時能夠抬多高,當然它的屈曲能力也是前屈深度的關鍵因素。今天就通過幾個小動作,為手抓腳趾上抬腿D做基礎,讓大腿懸空在空中時也能輕盈、穩定。
  • 髖屈肌太緊、下背痛?如何拉伸看這裡!
    久坐一族其中一個落下的毛病就是髖屈肌太緊。髖屈肌在腹股溝的位置。髖屈肌太緊會導致下背部疼痛。 3個瑜伽體式序列拉伸髖屈肌 1.
  • 髖屈肌的調動與前屈深入的關係
    膕繩肌是髖關節中主要的伸肌,在整個過程中平衡好膕繩肌與股四頭肌的關係,即主動肌與拮抗肌的關係,對於平穩的進入退出體式有重大意義。背靠牆站姿,腳跟離牆5公分開始,再慢慢靠近,直到腳跟靠近牆面。微微屈膝,啟動膕繩肌和股四頭肌,骨盆不向後推,用骨盆轉動的力進入前屈。
  • 一個拉伸動作,測試你的髖屈肌過於緊張,還是肌肉無力!
    今天想來討論一下我們的髖屈肌,可能大家並不知道髖屈肌在哪個位置。但是,我們在平時的拉伸之中,經常會拉伸到我們的髖屈肌。那麼對於我們來說,究竟髖屈肌要不要去拉伸呢?又或者是我們應該去做相反的事情,就是我們應該去強化我們的髖屈肌呢?
  • 5個動作,精準拉伸臀、髖、腿部肌肉,對久坐的上班族很有效
    如果自己久坐很多,請收好下面5個動作,它們可以分別可以精準拉伸到臀、髖、腿部的5處肌肉,幫助放鬆腰背,包括:膕繩肌臀大肌臀中肌腰方肌髖屈肌肌肉位置、緊張的原因也在文中一一註明。3、仰臥腿交叉拉伸肌肉:臀中肌、梨狀肌臀大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對於動作幅度正常,特別是臀大肌柔韌性較好的人來說,臀大肌是沒有什麼拉伸感的。這時繼續做一個仰臥、坐姿或站姿翹二郎腿的姿勢,拉伸梨狀肌和臀中肌,臀、髖部位就能感到放鬆。
  • 5組髖部屈肌訓練,為你的跑步注入更多力量
    髖部屈肌沿著臀部的前部伸展,可以使我們抬起膝蓋並使軀幹向臀部彎曲 ——這是跑步時兩個非常重要的動作。因此,補充髖部屈肌的訓練,可以增強我們髖部屈肌的力量,幫助提高跑步表現。今天給各位跑友介紹5組髖部屈肌的訓練。
  • 不可忽略拉伸髖關節屈肌的好處
    ​現代人因為生活習慣與日常工作都必須時常久坐,因此,都會忽略一些重要的肌群訓練與拉伸動作,尤其又以髖關節屈肌最容易被大家忽略。其實,髖部屈肌是骨盆區域和大腿上部的一組肌肉,它能協助我們抬高膝蓋並保持骨盆和大腿對齊,如果沒有髖部屈肌我們將無法坐下或跑跳這類的動作,所以,髖部屈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肌群。
  • 哪些體式可以練習到髖屈肌?
    經常聽說「髖屈肌」如何如何,但是有很多同學都不知道髖屈肌在哪裡,也有人理解髖屈肌是一塊肌肉,其實髖屈肌是肌肉群。你想髖屈肌主要作用就是幫助髖做屈曲的動作,而坐姿就是一個曲髖的動作,長時間這些肌肉在收縮就很容易變得緊張而且無力。久而久之體態就開始發生改變。
  • 髖關節屈肌受傷的常見原因
    通常我們將彎曲該關節的肌肉稱為屈肌,而構成髖關節屈肌的肌肉統稱為髂腰肌(iliopsoas)或臀部內側肌肉(inner hip muscles),也可以說髖關節屈肌是骨盆區域和大腿上部的一組肌肉,它能有助於抬高膝蓋並保持骨盆和大腿對齊,這樣可以幫助預防膝蓋方面所產生的問題,不是只有運動員或是跑者才需要有個健康強壯的髖關節屈肌,沒有健康強壯的髂腰肌(iliopsoas)要踢腿、跑步、衝刺甚至坐著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 髖部肌肉拉伸——坐姿、仰臥髖外迴旋肌和髖伸肌牽伸
    從事此類的運動一兩天後,髖部會疼痛,是因為過度使用了髖關節外旋肌,肌肉及肌肉周邊的連結組織受到損傷。在進行此類運動前後,對肌肉進行牽伸有助於減少疼痛。另外,髖關節外迴旋肌是牽伸最少的下軀幹肌,也許是因為這些肌肉是最難牽伸的肌肉。一、坐姿髖外迴旋肌和髖伸肌牽伸技術要領1.坐在地上,左腿在前方伸直。
  • 學會屈髖,才能保護腰椎
    1、屈肌的協調人體的屈肌是指能夠收縮使得關節屈曲的肌肉,主要位於身體的前側。腰大肌是屈髖肌,同時能夠增加腰椎的前凸,腹直肌則參與屈曲脊椎。不過由於這兩塊肌肉都是身體的核心肌群的組成部分,穩定都是它們最重要的作用。
  • 瑜伽解剖學,髖屈肌緊張會帶給身體哪些問題?何如正確拉伸?
    大家好,這篇文章穎子帶大家了解髖部屈肌,也就是髖屈肌,拉伸髖屈肌可以緩解因坐姿過多腹股溝產生的緊張感。教大家學習如何通過這些日常姿勢看可以拉伸髖屈肌?大家都知道,坐著的時間過多,可能導致肥胖和骨質疏鬆等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它也極大地會助長背部的疼痛,包括瑜伽姿勢中的下背部疼痛。
  • 解決髖屈肌短縮卻無力的三步驟
  • 「強烈有效」的6個開髖動作,「專治」開髖難,一定要試試
    如果每天長時間坐著,髖部前方(髖屈肌)會變得緊張和縮短。2.背部疼痛過度拉伸臀部和伸直肌群,並拉緊髖部屈肌、骨盆,會使身體不自然地往前傾斜。傾斜和緊張的肌肉會推動下腰部的肌肉,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嚴重髖部緊張。
  • 久坐髖屈肌緊?這些技巧和方法助你有效拉伸,緩解不適
    同時也會導致背部疼痛,包括瑜伽練習中的下背部疼痛,這可以通過瑜伽練習來抵消久坐不動帶來不適的影響,緩解背痛,並為安全練習中間姿勢(例如後彎)奠定基礎。影響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與瑜伽姿勢中的下背部不適之間的聯繫是髖部前部的髖屈肌。如果未拉伸,髖屈肌縮短會影響骨盆的位置,進而影響下背部的位置和運動。
  • 【欣·法】巧用彈力帶達到更有效的髖屈肌伸展
  • 經常久坐開車,髖屈肌緊繃可能是慢性背痛的根源!需要每條都拉伸
    而就運動而言,髖部需要有良好的髖屈與髖伸,方能將爆發力與速度給表現出來,髖屈肌過於緊繃,自然對於運動表現造成限制,甚至增加受傷的風險。髖屈肌群在我們開始進行最佳的髖屈肌拉伸之前,有必要認識到有四種主要的肌肉負責髖屈肌。大多數人認為髂腰肌是唯一的臀屈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