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粉筆,寫不盡才高八鬥
一根教鞭,勾勒人生春秋
滴滴汗水,澆灌著桃李千畝
諄諄教誨,早已未雨綢繆
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是學生
都有關於老師「獨家記憶」
8月中旬開始
瀘州廣播電視報舉辦了
「我的老師」有獎徵文活動
截至目前,已陸續收到不少來稿
現遴選部分優秀文章在微信平臺刊登
以饗讀者
↓ ↓ ↓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懷念我的英語啟蒙教師王哲蓀
撰文 | 羅文鶴
1958年我進入瀘州二中,就讀於初61級1班,後又考進本校高64級1班。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十二三歲的孩子,成為一個初涉人世的小青年離開母校。在學校的整整六年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人和事。一些已經被歲月的塵埃磨滅了,但有些卻刻骨銘心地印在腦海中,栩栩如生,拂之不去。且不說教過我的所有老師們,在生的和去世的,他們在課堂上、操場上、舞臺上給我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單說教過我的那位英語啟蒙老師——王哲蓀,他的教誨就讓我終生受享無窮。
記得是1958年9月開學初的第一堂外語課。上課鈴響過後,教室門開走進一位近60歲的老爺爺,胖胖的紅紅的國字臉,厚厚的黑眼鏡,賊亮賊亮的中分頭,一身筆挺的黑色中山服。他首先恭恭敬敬地給我們深深一鞠躬,然後抬起頭來,用響亮的、標準的普通話一字一頓地,像話劇裡道白一樣地說:「同學們好.我的名字叫王——哲——蓀——。」邊說邊轉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他的大名。這一連串戲劇般的秀,把全班學生震懾得鴉雀無聲。大家的心都興奮得突突亂跳。
然後他神神秘秘地小聲說:「今天,要教大家唱一首英語歌。」
啥?字母都還沒有學,就要唱英語歌,老師你在開國際玩笑吧。
只聽得他用那圓潤的嗓音唱起了。歌很短。只有兩句歌詞。反反覆覆了幾遍。「大家小聲跟著我哼。」
我們就哼哼呀呀地跟著滾唱。鸚鵡學舌,竟還唱上了。
「大聲唱。」
一個個嫩聲嫩氣的嗓門迫不及待地高唱起來。
「跟著我做動作。」
當唱到「你對著我笑眯眯」時,要對著同桌笑眯眯。唱到「我對著你笑呵呵」時,要對隔壁桌的同學表情。「當我們同在一起,其歡樂無比。」 同桌的要握握手。不到半堂課,我們唱得臉紅脖子粗,汗流浹背。就在這當兒,下課鈴響。我們還未盡興,圍著王老師嘰嘰喳喳問這問那。
從此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王老師,自然也深深地喜歡上了英語這一科。慈祥的王老爺子也把我們這群淘氣的小孩子當成他的孫子,時常帶著逗小孩子的語氣說,「哎呀,你這次考來剛剛差一分。我還是給你打了及格。下次努力點啊,得個硬幫幫的六十撒。」「你這次考得好得很,我給你打了最高分,哈哈,」聽起來心裡甜甜的。初學者嘛,老師多戴高帽子,鼓勵鼓勵,以後才能有勇氣翻過一個又一個的英語高山撒。
在上課的時候,王老師更是風趣無窮。在教國際音標時,有幾個音,中國話裡壓根兒就沒有。比如「th」這個音。他詼諧地說:「春天來了。燕子飛到你家院裡,嘰嘰喳喳地叫著,要在你家的屋簷下下個子——。」這一誇張的「子——」音,一下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從此,一輩子不會忘記這一幕,一輩子不會忘記這個「th」的音了。
王老師的英語書法清一色的英國圓體喲。在黑板上板書就像畫畫一樣。我暗下決心:也要寫得和王老師一樣好。課外發瘋發顛地練習英語書法,劃完了好幾個本子,也進步不小。王老爺子的漢語書法就更了不得了,特別是特大毛筆字。我經常看見他在校長辦公室階梯前的萬年青小院裡為學校寫橫幅。只見他手拿一支大椽似的毛筆,飽飽地沾上墨水,深深地吸口氣,一下筆就在白紙上龍行蛇走起來。一個個雄健敦厚的顏體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當時是我們二中的第一寫手。學校大門門楣上的「瀘州二中」幾個大字,就是他的墨寶。
聽我後來的英語老師羅錦輝講,王老爺子是南京金陵大學英語系的高才生,回瀘後曾經在他家裡教過私塾。後又聽我媽說,王老爺子還教過她的英語。我早已是他的「學孫」,他更是名副其實的「師公」了。王老爺子教了一輩子書,培養了一輩子人才。搖肝擺肺,鞠躬盡瘁。可惜只教了我們這一年,就調到納溪中學去了。偶爾遠遠地看見他回來與幾個老老師在校園裡散步,還留戀他嘔心瀝血一輩子的天地,捨不得離開他的子子孫孫。大概是1960年,最後一次見到王老是在澄溪口「陶然」茶館門口。腳腫,已病得不輕。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輪迴。1979年我居然回到了母校,又居然操起來王老師的舊業。我繼承和發揚了他的教學理念和藝術,為母校,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直到2005年退休。他老的課堂師生互動教育模式,現在正大行其道。
五十多年過去了,在這半個世紀裡,學校天翻地覆,過去的一切蕩然無存。唯有校園裡的紅樟樹,雖歷經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高大挺立,根深葉茂,巍巍然庇蔭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五十幾年過去了,王老早已不在人世。然而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言談舉止,卻與世長存;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藝術,卻像這百年紅樟樹一樣,仍然庇蔭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真諦就在於此吧。
王哲蓀簡介:
王哲蓀(1900-1970),瀘州人,書名嘉烈。瀘州名教師,書法家。出生於書香門戶。先祖父沛霖(鐵珊)公系清末舉人,管教盛嚴。本人資質聰慧過人,貴在自覺勤奮不息。國學根基紮實。各科也齊頭並進。在瀘縣中學11班讀書時,期期摘桂。又長英語,發音標準,會話、寫作均佳。喜練寫字,遒勁美觀。擅辭令,好詼諧,雅兒不俗。能演話劇。單簧,雙簧,口技。興來高唱外國民歌,或京劇、川劇。又善猜謎、制謎。故時人稱其多才多藝。因才華拔萃,善接群眾,熱心公益,被選任瀘縣中學學生自治會主席三年。
1922年(民國11年),惲代英,蕭處女等同志在瀘縣通俗講研所講演,王哲蓀組織廣大同學積極聽講。
瀘縣中學畢業後,參加川省報考清華大學。兩榜奪魁,名震一時。後因眼疾影響,另考入國立東南大學,畢業獲文學士學位。旋升入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任研究員。
從1927年起,王哲蓀先後擔任五州公學教務主任及代校長、瀘縣中學教務主任及校長、忠山商業職業中學校長(兩任)、勵英中學校長,省外同學會主席及補習學校校長,省立濟南中學、四川第四師範、川南師範、瀘縣女師、女中、南州藝院等學校教員,瀘縣修志委員會委員、文獻委員會委員,川省教育廳設計委員會總幹事,主任科員。
1949年起,先後任教瀘州二中、納溪中學。
王哲蓀嘔心瀝血,備嘗清苦,以教學相長為樂,為國育才為榮。40餘年如一日,桃李芬芳滿天下。
附王哲蓀遺作詩集圖
(王哲蓀之孫王喬提供)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你有哪些關於老師的故事呢?
歡迎投稿給我們
帶上你的故事
一起來致敬恩師吧!
一、活動時間
線上徵文:2020年9月16日-10月16日
評委評選:2020年10月18—20日
線下頒獎:2020年10月31日
二、徵文內容
以「我的老師」為主題,內容不拘,記人、敘事皆可,不限體裁;字數控制在3000字以內,圖文並茂最佳。所有內容必須原創,作品需註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及聯繫電話。
三、參與人群
不限
四、投稿方式
投稿請發送到郵箱sclzjcxb@sina.com,請註明「我的老師」徵文活動投稿字樣,文內須註明作者的真實姓名、聯繫方式。
聯繫人:胡霞(0830-2593311)
五、活動獎項設置
1、每位參與者,均可憑藉電話號碼,獲得「廣電雲商」提供的紀念品一份;
2、活動最終將評選出一等獎3名,將獲得「廣電雲商」價值600元大禮包;二等獎5名,將獲得「廣電雲商」價值400元大禮包;三等獎8名,將獲得「廣電雲商」價值200元的大禮包。
六、評選方式
由大賽主辦方邀請相關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負責作品評審。
最終確定一二三等獎項。部分作品,將通過瀘州廣播電視報旗下新媒體平臺進行展覽刊登;最終評選出的優秀作品,還將集結出版。
我們將篩選出的優秀作品在瀘州廣播電視報上陸續刊發;部分優秀作品將拍攝短視屏和短劇在新媒體和瀘州廣播電視臺播出。
七、注意事項
1、本次徵文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參與者請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參與者均被視為自動同意本活動之約定;
2、瀘州廣電報有權將徵集作品用於宣傳、展覽以及其他方式的相關推廣、刊登,不再另付稿費,作者享有署名權;
3、本次活動解釋權歸瀘州廣播電視報。
原標題:《【回憶】你還記得你的英語啟蒙老師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