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軍事體系的完整成立,是需要軍銜制的存在,如今世界各國都在秉持各自國家的軍銜制度,建立自己的軍事體系。而各國軍銜的最高級別有的是不同的。美國目前最高軍銜是五星上將,例如我們常常提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而我國自從1988年重新恢復軍銜制後,最高軍銜為上將。可是縱觀我國整個史書,就會發現其中存在一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在我國歷史上兩次均被授銜為上將的將軍。開國上將洪學智。
洪學智將軍16歲從軍,在戰鬥中磨礪自己,身經百戰。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赫赫戰功。然而讓洪學智上將名震海內外的功績,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洪學智將軍身為志願軍五大副司令之一。在彭德懷的帶領下,執掌志願軍的整個後勤供給。後勤保障對於軍隊的快速推進,以及強有力的戰鬥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當時的戰場環境下,我國缺少有效的制空權,後勤力量經常遭受到聯合國軍的襲擊,嚴重損耗了志願軍軍隊的有效力量。
在洪學智將軍的帶領下,我軍建立起了「打不斷、炸不爛、衝不垮」的鋼鐵運輸線,粉碎了美國軍方的「絞殺戰」戰術,因為當時美國將軍發現在與中國的戰鬥中志願軍基本以七天一次攻勢展開。而影響這樣攻勢的決定性因素,竟然在於後勤保障。
為此,洪學智將軍調用高炮團在重要橋梁港口,防範敵機來襲。引入蘇聯戰鬥機,在藍天之上抗擊美國侵略者,之後調用排雷部隊,在後方排除美軍轟炸機投下的各類炸彈。採用各種方法,才最終建立起志願軍部隊長而有效的後勤保障體系,為我國後勤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直到後期戰爭結束,完善的後勤保障,給予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保障。之後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洪學智將軍調任總後勤部副部長。於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封銜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之後的時間裡,洪學智將軍兩落兩起,用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守護著自己對民族,對國家的無上忠誠。1977年,遠離部隊許久的洪學智再入軍隊,適逢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重要時刻。在後方,狠抓武器質量,給前線帶來最好的武器保障。
1980年1月,洪學智將軍再次出任總後勤部部長,後又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總後勤部部長兼政委。整理我國遭受衝擊的後勤保障,完善健全後勤保障體系,並且要求全軍後勤人員必須樹立「全局觀念、戰備觀念、群眾觀念、政策紀律觀念和勤儉節約觀念」,一切為了國家,為了國家一切,把人民的利益擺在最前面。
1988年,我國再次實行軍銜制的時候,洪學智將軍執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被再次授銜為上將,而此時根據最新規定,我國的上將軍銜已經是軍隊裡的最高軍銜。而因為洪學智將軍在1955年時被授予過上將。所以人們常常說洪學智將軍是我國的唯一一個「六星上將」。
然而洪學智將軍的一生,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把自己的一生熱血,無私的奉獻給中華民族。時間會隨著一切消逝下去,然而洪學智將軍卻在中國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翻越中國史書的時候,始終無法避免遇到這一個個為國盡忠職守的將軍們,他們生於亂世,卻又在亂世中崛起,用自己的信念,守護著國家的安寧。
洪學智將軍在2006年逝世於北京,他的腳步從紛亂的民國時代,走向了21世紀新中國最好的時期。如今,中華盛世緩緩地向我們走來,卻又多麼希望一位位為這這個國家奉獻的將軍,烈士們看見這一幕。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祖國的盛世每一個人都不可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