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廣州車展還在進行中。
廣汽蔚來在車展上發布了三款全新車型:007SPlus、007SPro、007Sport,分別對應增加新的色號、定製體驗和運動性能。廣汽蔚來CEO廖兵此前就曾表示,對於質疑,不會理會「外界的雜音有多大」。
這樣的自信,在昨日的美股市場上迎來了論證的高潮。
美東時間11月23日,新能源汽車股集體走高,中概股造車新勢力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蔚來漲超13%,報收每股55.7美元,小鵬汽車大漲33.98%,股價首次突破70美元,至72.2美元。理想汽車漲14.48%,報收43.64美元。但隨著蔚來盤後繼續上漲, 其估值超越比亞迪,成為了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
一路超越,蔚來成國內市值最高車企
伴隨著蔚來、小鵬、理想股價飆升,蔚來的估值超越比亞迪以及奔馳母公司戴勒姆,成為了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小鵬汽車股價首次站上70美元的臺階,市值超越500億美元,達到519.7億美元;理想汽車則超越福特汽車,位列中國車企第五,彼時市值達365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相較於去年最低股價1.19美元已經上漲超過40倍,小鵬汽車目前股價是發行價15美元的4倍,理想汽車則是發行價11.5美元的3倍。
相對於今年剛上市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來說,蔚來一路高歌猛進,「成績」也更加顯著。
蔚來汽車股價走勢
今年10月,蔚來股價持續大漲,市值也水漲船高,超過384億美元,並成功躋身法拉利、福特汽車之前;11月初,蔚來市值又持續走高,達到573億美元的新高,超越通用汽車和寶馬汽車。
圖據蔚來汽車官網
一路超越,蔚來一邊享受光環加身,一邊應對與外界的摩擦。
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對比,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曾表示,蔚來用5年的時間走過了特斯拉十幾年的路,超越特斯拉是遲早的事。
「被破產」與「被」做空
早在去年,一場自媒體「軾界」與李斌的官司,將「蔚來破產清算」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對此,李斌對外界宣稱傳言不實,「軾界」帳號主體劉越也於2019年的最後一天發表「這是我編造的」的致歉信。
圖據網絡
但公開信息顯示,蔚來汽車的全資子公司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於2019年11月1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但20天後又因可以重新取得聯繫被移出名錄。
但事情再次反轉,今年10月16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再次將該公司「送進」了經營異常的名單,披露的原因為: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
截圖自天眼查
11月14日,美股做空機構香櫞資本又發表推文,稱蔚來汽車目標價應為25美元,不到當時股價53美元的一半。因著造車新勢力的標籤,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也大跌,截至收盤,蔚來跌超7%、理想跌近2%、小鵬跌超6%。
香櫞資本稱面臨特斯拉的競爭,蔚來股價在高位難以為繼,同時其未來12個月的估值在特斯拉的兩倍,未免估值過高。
但如今看來,三大「造車勢力」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仍然保持整體上升的態勢。
在11月19日的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蔚來資本管理合伙人餘寧曾接受媒體採訪稱,應該按照移動智能終端的邏輯來看新能源汽車:蘋果估值2萬億美元,特斯拉市值也就4600多億美元;小米市值6000多億港元,蔚來汽車換算下來5000億港元左右。
餘寧直言新能源汽車的爆發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新基建和技術的進步,這都歸結於「天時地利人和」。同時,他還表示,很多傳統車廠將來可能都會變成一個代工廠。
擇代工廠而棲
新能源汽車何來底氣?
不久前,三大新能源汽車都發布了自己的財務報告。
理想汽車第三季度營收3.7億美元,環比增長29%,超出華爾街預期的3.42億美元,毛利率達到19.8%。並且預計第四季度電動車交付總量在1.1萬輛至1.2萬輛之間,這就意味著環比增幅達到27%至38.6%,總營收將在4.578億美元至4.994億美元,環比增長23.9%至35.1%。
小鵬汽車的財報也顯示,第三季度營收為2.9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2.5%,超出華爾街預期的2.846億美元,毛利率達到4.6%。電動車交付總量同比增長266%,環比增長166%,達到8578輛,其中,小鵬P7交付量激增至6210輛。並且預計第四季度將交付1.0萬輛電動車,這也意味著同比增長211%,總營收將達到人民幣22億元。
數據顯示,蔚來三季度總營收達45.26億元,汽車銷售毛利率14.5%,綜合毛利率12.9%,共交付車輛12206臺,蔚來已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交付數最高和平均單價最高的企業。並且,蔚來預計今年四季度整車交付數將再創新高,達16500-17000臺,同時四季度營收預計為62.587-64.358億元人民幣,環比上漲38.3-42.2%。
但撇開亮眼的財務報表看三個公司的運作,實則瑕瑜互見。
和新能源巨頭特斯拉一樣,虧損已經不足為奇。蔚來三季度虧損超10億元,成立6年公司目前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蔚來汽車選擇代工模式與江淮汽車合作,江淮汽車在傳統汽車領域,雖然不算出挑,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一定技術支撐。
但這也暴露出蔚來在自身技術上目前還不能獨當一面。雖然蔚來也曾嘗試過自主建廠生產,但無奈以失敗告終。2019年,蔚來受挫異常嚴重,包括自燃召回、上海嘉定自建工廠停建、融資受阻、股價下跌……最後還是選擇了由江淮汽車繼續代工。
因此蔚來將投入轉向新的賽道,包括門店建設、換電設備和電池租用服務。不過在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蔚來也表示第四季度將會加大研發投入,主要用於下一代技術平臺NT2.0。
相比而言,小鵬汽車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在背靠海馬汽車代工的同時尋求自主投產。
早在2017年小鵬汽車肇慶工廠就已完成奠基,今年3月,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廣東福迪汽車獲得生產資質,並於5月獲得整車生產企業資質獲批。與此同時,小鵬汽車也計劃將P7的生產轉移至肇慶工廠,G3仍留在海馬代工。今年9月,小鵬汽車宣布獲廣州開發區40億人民幣融資,於廣州開發區內新建的小鵬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造基地奠基,計劃將於2022年底投產。這也使得小鵬成為國內首個同時擁有自建工廠和代工生產的企業。
圖據小鵬汽車官網
因此,一個有意思的事是,在11月23日的海馬的互動易回答頁上,在回答與小鵬汽車的關係時,海馬稱「公司目前與小鵬汽車為合作生產關係。公司暫無對外代工合作業務。」
相比於蔚來和小鵬,理想汽車依靠增程式的路線以及單一車型,成本更低,並在9月、10月都是中國新能源 SUV 銷量第一名。
這一點上,從理想在第三季度的財報中可見一斑:淨虧損 1.07 億元,環比增長 42.2%,若以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核算,理想則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 1600 萬人民幣。
圖據理想汽車官網
但同時李想也明確表示,會為第二款車型的研發投入更多的財力,尤其是自動駕駛,並且從 2022 年開始,每年向市場交付一輛新車。
綜合自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基金報、經濟參考網
編輯 鄧凌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