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偏高怎麼辦?先別慌,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往往越強

2020-12-23 三九養生堂

受到疫情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沒少測體溫。在測量體溫的時候,有些人測出體溫只有35度多,而有的人測量的體溫則有37度多,經常在37.1、37.2之間。那麼,體溫多少算正常?體溫稍微有些偏高該怎麼辦?

體溫多少算正常?不同測量方法,數值略有不同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水銀測溫計、紅外線體溫計、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在外面測量體溫時,用的額溫槍或而耳溫計等都屬於紅外線體溫計,自己在家測量體溫時,大多數家庭用的還是傳統的水銀測溫計或電子體溫計測量的體溫。

測量體溫時,選取的部位不同,測量的結果會略有偏差。我們測量體溫,一般會選腋窩、口腔或肛門處進行測量。

正常情況下,成人腋窩處的體溫為36—37度;口腔內的體溫為36.3—37.2度;肛門處的體溫為36.3—37.5度。兒童的體溫會稍微比成為高一些,只要不超過成人正常體溫的0.5度,一般都是正常的。

若測量出的腋窩的體溫超過了37.3度,口腔內的體溫超過了37.7度,肛溫超過了38度,體溫就屬於發燒了。

人的體溫是在不斷波動的,靜止時的體溫會低一些,運動後的體溫會高一些,吃飯前的體溫會略低一些,吃飯完體溫會稍微高一些。不同時段測量的體溫往往不同,只要不超過標準就可以。

相信明眼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正常腋窩的問題是37度之內,超過37.3度則是發熱,那測量出的體溫時37.1或者37.2度,有些稍微偏高一點點,但是又不算很高,這算發熱,還是正常?

測量出的體溫在37.1度或37.2度,是稍微有些偏高,但一般情況下,並不算發熱。每個人的基礎體溫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基礎體溫本身就是比較高,特別孩子的,基礎體溫往往會比成人高出幾一點點。測量出的體溫超過了37,但不超過37.3度,只要你的身體並沒有發熱的跡象,之後再次測量,還是這個溫度,或者是比這個溫度低的溫度,就是正常的,不用太擔心。

還有些人,體溫長年不超過36度,測量體溫總是三十五點多。若是這種情況,先要排除是不是體溫測量錯了,比如是你是不是沒有擺對體溫計的位置。如果是一切操作都是正確無誤,但體溫還是只有三十五點多,且你的身體並沒有什麼異常感覺,這也是正常的,有些人的體溫確實會比正常人偏低一些,體溫高了反而會不舒服。

不同人體溫不同,有人略微低一些,有人略微高一些,在很多人心裡,可能會感覺體溫高不好。其實只要不發燒,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內,體溫越高越好。從現實情況下,在正常體溫範圍內,體溫越高的人,往往免疫力會越強一些,這可能是因為體溫越高,人體的免疫細胞就會越活躍一些,因此可以更好地消滅外來的細菌和微生物。不過當人體的體溫超過正常範圍,免疫細胞就會變得六親不認,既會殺外來的細菌和維生物,還會消滅人體內的好細胞,所以體溫越高越好,但不能高於標準的體溫,超過標準,就對健康不利了。

平常體溫略微偏低的人,可以通過運動,合理的膳食,泡腳等一些較為科學的養生方法來養護身體,這樣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基礎的體溫,對健康有益。

相關焦點

  • 體溫到底在多少度為正常?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新冠病毒爆發後,可能很多人每天最關心的事情,除了口罩,就是自己的體溫和免疫力了,只要體溫稍微有點升高,就開始自我懷疑了。即便現在有的人已經開始復工了,在進單位前還是要測量一下體溫的。那麼,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
  • 體溫時高時低?研究:正常範圍內,體溫偏高,身體免疫力更強
    諸多醫療機構人員對廣大民眾進行體溫檢測,以及時發現潛在患者。大多數朋友在量體溫時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體溫有時候時高時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甚至還有研究表明體溫偏高意味著身體免疫力更強!針對以上疑問,接下來幫助大家解答。體溫時高時低?究竟為何?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還有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的說法,又是否真實?關於體溫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一般來說,正常體溫的範圍在36-37度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的不同,標準也就不相同了。
  • 只要體溫不高就沒事了?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有很多人關心:「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大家對體溫的諸多疑惑,記者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
  • 只要體溫不高就沒事?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在線問診」後臺監測到,超過800條的市民提問:「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市民對體溫的諸多疑惑,記者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
  • 你了解人體體溫嗎?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在線問診」後臺監測到,超過800條的市民提問:「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市民對體溫的諸多疑惑,長江日報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1月31日,漢陽區龍陽街辦事處,保安給工作人員測體溫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體溫多少為正常?
  • 抗擊新冠肺炎,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專家說出實情,不妨了解下
    由於其發病症狀之一是發熱,所以量體溫,也就成了很多人每天都要做的事。由於活動較少,所以很多人體溫不到36度,擔心會不會有什麼事兒?最近,也有不少人聽說,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針對這些問題,專家也給予了回應。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抗擊新冠肺炎,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 專家表示:正常範圍內 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我的體溫只有35.6℃,正常麼?」「我孩子的體溫37.2℃,是發燒了麼?」「我的體溫一天內怎麼時高時低?」「看到網上說,體溫高一些,意味著免疫力強一些,是這樣的麼?」
  • 武漢全民測體溫,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小川教授表示,雖然沒有體溫下降上升後,免疫力隨之下降或上升多少的具體研究,但是,在正常體溫範圍內,的確會出現體溫 越高,免疫力越強的現象。這是因為,體溫越高,就越會激活人體內更多的免疫細胞,從而能更好地殲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維護身體的健康。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體溫37度和36.3度,分別說明什麼?
    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
  • 體溫越低,身體越差?不發燒是不是免疫力太差了?
    本 期 導 讀 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人就越百毒不侵嗎?最近,大家進地鐵、去超市、回公司、入小區,都要測體溫。那我的體溫是變低了嗎?這裡先說明,本人正處於青壯年階段,沒有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就很好奇這個問題,在網上一看,居然發現很多自媒體報導都在討論人類體溫都在普遍變低,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當真是這樣嗎?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最近對體溫的測量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日常,有些人甚至每天都要測量好幾次。可能有些人在小時候上過的生物課上聽到過,人類的正常體溫應該在37℃左右,但是我們通過這幾天對自己的體溫測量,發現我們正常體溫現在一般都是不到37℃的,除非是生病的人,體溫容易到37℃。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腋下體溫在37.3—38度之間,屬於低燒,體溫在38.1—39之間,屬於中度發燒,超過39度,屬於高燒,超過41度,屬於超高燒。當體溫超過40度時,隨時都有可能有危險。除了腋下體溫,判斷體溫是否正常,還可以測口腔體溫和直腸體溫。正常的口腔體溫是36.3—37.2度,正常的直腸體溫是36.5—37.7度,超過這個範圍,就屬於發燒。
  • 人能像蝙蝠一樣,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近日,網上盛傳:「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自19世紀以來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會下降30%左右;體溫上升1℃,免疫力就會提高5~6倍。」可信嗎?
  • 體溫升高1度,免疫力翻倍,科學提高體溫8個妙招
    冠狀病毒的傳播,讓大家對體溫開始格外敏感。在檢測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一個普遍現象,正常溫度範圍內(腋下溫度範圍36.0℃~37.0℃),有些人的體溫偏高一點,而有些人的體溫卻偏低。但是,不超過正常上限的情況下,體溫偏高的人,往往免疫力更強一點。國外免疫學家ToruAbo博士說,當體溫僅升高1.0℃時,免疫系統就會增強5倍。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體溫超過37.2℃?別慌,可能是你的測量姿勢不太對!
    在抵禦病毒的日子裡,正常的體溫早已成為大家日常出行的「通行證」。無論是小區、超市、公司、地鐵站……都需要「嘀」一下。但即便是「身經百戰」,在測體溫時,心裡還是會不由得「咯噔」一下:「如果發燒怎麼辦?是不是感染新冠病毒?」「體溫忽高忽低,沒發燒怎麼會測出37度多?」
  • 12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體溫對於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體溫出現偏高或者是偏低的現象,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尤其是對於兒童來說,由於青少年兒童對於體溫的界限比較模糊,在出現體溫偏高和體溫偏低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12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 泡腳後測體溫偏高,湖北男子在家嚎啕大哭,情緒是疫情第一免疫力!
    (原標題:泡腳後測體溫偏高,男子在家嚎啕大哭,情緒是疫情第一免疫力!)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5日訊 四十多歲的周先生每天反覆量體溫,大年三十晚上泡腳後測出體溫有點高,在家嚎啕大哭。七旬老父親抱著他說,「不擔心你得肺炎,就怕你是精神出了問題!」老人及時撥打了心理熱線求助。
  • 成年人體溫為37度,算發燒嗎?一直是37度,需要看醫生嗎
    體溫是一種常見的檢測身體健康情況的方法,尤其是在流感和疫情的高發時期,去公共場合先測體溫早已被大眾認可。在測量體溫時,大多數人一般都是保持在36度左右,如果體溫有時達到了37度往上,即使身上沒有難受的感覺,也會感覺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