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新霸主?兇猛黑鱸現身珠江,連羅非魚都難逃其捕食

2021-01-14 長江君說野生魚

最近廣西地區的暴雨,也是令整個珠江水系水位暴漲,一些江段水流加劇,江中野生魚也是紛紛靠岸躲避湍流。

這自然引來許多釣魚愛好者的聚集江邊,其中就有廣西貴港一位釣魚人釣獲一種「兇猛掠食魚」,令人驚奇。

鬱江裡釣到的「新奇魚種」

鬱江是珠江在廣西境內的支流之一,常見魚種有鯉魚、草魚、鯪魚和鯰魚等。

然而這條兇猛掠食魚,全身青綠色鱗片,可吞下拳頭的大嘴,背鰭和鰓殼像鱖魚一樣堅硬,且「扎人一下」很疼,顯然不是珠江裡的原生魚。

原來,這是一條外來入侵物種,美國大口黑鱸魚,俗稱大嘴黑鱸、加州鱸魚等。

大嘴黑鱸是一種兇猛淡水掠食魚,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流域,近年來作為一種上佳食用魚被引入我國,多存在於養殖水域,在廣西的自然江河裡確實比較少見。

不過,從整個珠江水系來看,釣上美國大嘴黑鱸(即市場上叫的加州鱸魚)早就不是什麼「稀罕事」,

尤其是在廣東境內珠江水域,黑鱸魚快成了珠江裡的一種「常規魚種」,許多市民捕魚、垂釣時,經常能碰到它們的身影!

廣州珠江裡黑鱸數量已不少

「珠江裡經常釣到的,一般打海竿釣的多一點,這個魚不怎麼靠岸,年輕人用路亞更好釣。」

廣州的讀者劉師傅跟我們介紹道,珠江裡釣到加州鱸魚(即黑鱸)很正常,一般用蚯蚓釣紅眼魚(紅眼鯪)時常釣到。

這些河道裡黑鱸是從哪來的?

有人認為是人為放生,廣東廣西放生流行,許多放生者也並沒有相關的生態知識,導致許多外來物種被放入江河裡。

不過,在長江君看來,黑鱸魚更主要的入侵途徑,還是養殖逃。

兩廣地區都是黑鱸魚的養殖重地,每年的洪水,會將大量養殖黑鱸衝入自然水系,最後大多匯聚珠江。

黑鱸有沒有機會成為珠江水系的「新霸主」?

關心生態的朋友,大概對珠江水系的「外來物種入侵亂象」有一定的了解,羅非魚、清道夫、巴西龜甚至食人鯧、鱷雀鱔、巨骨舌魚,在珠江裡「戰成一鍋粥」……

而這種最大能長到半米長、十多斤的大嘴黑鱸,有可能後來居上,「統治」珠江水系嗎?

理論上是有機會的,畢竟在黑鱸原產地的北美,它們就是河道中的頂級掠食者,穩穩佔據食物鏈的頂端。

這是因為黑鱸雖然個頭不算龐大,但其掠食能力卻很強,能吞下幾乎跟它體型相近的其他野生魚。

(珠江裡密密麻麻的「指甲非」,都是黑鱸魚的「美味食物」)

——以羅非魚為例,本土的鯰魚、黑魚、鱖魚,因為其「寬大」的體型,加上尖銳的背鰭,是沒辦法捕食羅非魚的,但黑鱸卻可以將其吞下。

不過,從目前的現實來看,黑鱸魚的種群數量,在珠江裡所有魚種中,還是排不到前列。

限制黑鱸魚種群增長的因素,長江君認為,原因有三:第一是水質,第二是黑鱸更受吃客們「喜愛」,因此受捕撈、垂釣的影響更大;還有第三,更關鍵的是珠江生態,不適合黑鱸繁殖產卵。

長江君查閱水產資料後發現,剛孵化出來的黑鱸幼魚,以輪蟲和無節幼蟲為食,而這些原腔動物是江河生態的底層成員,往往受江河生態環境變化最大。

在如今的珠江生態下,此類物種受影響也是最大,因此很難有黑鱸種群繁殖大爆發的環境基因。

不過,如果珠江水域治理成效慢慢顯現,珠江生態系統慢慢恢復健全之後,黑鱸魚還是有「崛起」的機會的。

當然,到時候或許許多人又會頭疼這種掠食魚「泛濫成災」了……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珠江新霸主?美國黑鱸入侵珠江,羅非魚也難逃它捕食
    一說起珠江,就不得不讓人想起,長期盤踞在珠江水系裡面的羅非,羅非是廣大垂釣愛好者,又愛又恨的一種魚。一、曾經稱霸珠江水系的羅非魚羅非這種魚,想必在珠江水系垂釣過的釣友都知道,大羅非雖然垂釣樂趣是有,但當地人並不喜歡吃羅非魚。其實,真正讓人討厭的還是小羅非,不僅個體小,且非常貪吃一來就一群。
  • 珠江流域新霸主?美國「大口」黑鱸入侵珠江,羅非魚也被它吞噬!
    疆域遼闊的中國,擁有著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沒有的悠久歷史,五千多年的文明,讓這個國度積澱了豐富的內涵,在廣闊的世界舞臺上閃耀著絢爛的光輝。華夏文明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大江大河的哺育,在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之上,貫穿著許許多多的河流,它們的源頭大都來自於高山之巔。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廣東珠江水系,可以說是我國外來物種之「集大成者」,數量和品類都是全國獨一檔……並且近日,廣州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珠江裡又發現一種新魚種,外形奇特沒人見過,竟像是數種魚的雜交……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這個魚跟羅非魚差別挺大,又像是太陽魚,有人還說是鱸魚……」廣州網友@天羅南門 在社交網絡稱,自己最近在珠江垂釣時,用蚯蚓做魚餌釣到好幾條從未見過的怪魚,疑似是「羅非魚和太陽魚」的雜交。
  • 廣州珠江出現大量黑魚,當地人:隨便抓抓幾十條,哪來的?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城市,簡稱「橞」,又稱羊城、花城,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南部,在珠江下遊,又臨近南海,是我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又是珠江三角洲經濟中心和一帶一路樞紐城市。廣州水系發達,我國第二大河流珠江,在境內到入海口,長度約有96公裡。近日,廣州當地老鄉,在珠江沿岸兩邊遊玩時,發現珠江岸邊聚集了不少圍觀的群眾,走進一看原來是當地老鄉,使用長竿抄網在珠江抓魚。據當地老鄉說,珠江最近一段時間裡,突然出現了大量的黑魚,一開始有人發現有黑魚露出水面呼吸空氣。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所大口黑鱸「三優」池塘養殖模式在河南...
    2020年10月2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和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邀請專家在河南省信陽市晟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養殖基地對大口黑鱸「三優」養殖模式的養殖效果進行了現場測試。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負責人陳昆慈研究員的工作匯報,查看試驗池塘的生產狀況,現場抽樣測定試驗魚的生長性狀,詢問了具體的養殖過程和技術細節,並對該養殖模式的效果給出評價意見。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所葉星研究員團隊發布首個大口黑鱸染色體...
    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葉星研究員團隊完成了大口黑鱸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精細圖譜的繪製和遺傳解析,研究論文「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for the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provides insights into adaptation to fresh
  • 黑鱸入侵?成都沙河內釣到「兇猛黑鱸」,釣友:哪來的?
    在淡水湖泊中棲息了很多魚種且食性都不一樣,而有些魚是將其它魚類當成食物,比如說翹嘴、鯰魚、鱖魚等。路亞這種釣法,也是專門釣這些兇猛魚類,所以成都釣魚人在當地河道內,連續釣到外來「兇猛魚」,本土魚種數量堪憂!一、成都沙河釣到「入侵兇猛魚」。
  • 珠江水淺,有人釣起一大堆「假魚」,價值千元
    每年的秋冬季進入枯水期,江河水淺更好釣魚,這是釣魚愛好者都知道的小知識。但在珠江的枯水期,珠江底下一群奇特的「假魚」正在浮出水面,一些敏銳的釣魚人往往能釣到「盆滿缽滿」……這些花花綠綠的「魚」價值不小,只是這些釣起來的「魚」,不是塑料的就是金屬的……原來,這些都是沉睡珠江底的「假餌」所謂假餌
  • 黃毅率隊督察珠江水系(玉溪段)河(湖)長制工作情況
    黃毅率隊督察珠江水系(玉溪段)河(湖)長制工作情況 2020-10-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周五珠江|彩雲南下珠江水
    》已推出三期,帶領廣大讀者「領略」了珠江流經下的曲靖、紅河州、文山州這三座雲南地區的城市。漢武年間,彩雲見於南中,遣使跡之,雲南之名始於此——《雲南通志》「雲南」一名,其由來便帶著「傳說」的神秘味道。詩意的名字下,是雲南讓人為之神往的山水和古城。
  • 大口黑鱸能作為路亞對象魚,被投放在野外?答案,真不是這樣
    所以很多時候,有些釣友開始在「自留地」偷偷放生掠食性的路亞魚種,尤其是外來物種並任其繁殖,事情就開始往危險的方向走了。這其中最典型,最泛濫的就是大口黑鱸。大口黑鱸原產北美密西西比河水系,抗病強、生長快、易起捕、適溫廣,外形美觀、無肌間刺、肉質細嫩。我國臺灣省於197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此後引入廣東等省市,於1985年相繼人工繁殖成功。
  • 中國的第三大河流珠江
    珠江是我國第二大河流,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年徑流量3492多億立方米,居全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6倍。全長2320千米,流域面積約44萬平方公裡。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東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長,通常被稱為珠江的主幹。
  • 中國人愛吃羅非魚,為何羅非魚還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羅非魚被引到我國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因為管理不到位,所以導致有些羅非魚從養殖場混入到江河湖泊裡面,知道羅非魚的朋友,都知道它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在大部分的水域都能生存,能很好的適應各類環境,而且它還是雜食性生物,因此水中的植物、藻類,以及小魚小蝦都可以成為羅非魚的盤中餐。
  • 珠江紅眼魚泛濫,釣魚人成群釣起卻丟回水中
    珠江釣魚,頻繁釣起「紅眼魚」這些紅眼魚體型似草魚,但魚眼卻是罕見的「血紅色」,魚鰭魚尾也大多是豔紅色……近日,在珠江裡釣魚的許多廣東釣魚人,幾乎都釣上這種「紅眼魚」,或多或少,大大小小,似乎珠江裡一夜之間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魚群。
  • 珠江釣起罕見巨魾,體色金黃像清道夫,其實可長到三百斤
    巨魾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從未聽過,這是因為這種兇猛掠食者在近三十年內,正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正在消失,如今已在多地絕跡……(巨魾和清道夫的對比,兩者外形有些近似,但嘴器、顏色條紋有巨大柴)然而如果時間回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巨魾還是我國西南水域裡的「第一霸主」
  • 我國第三大河流珠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
    日前,雲南省政府正式批准珠江源頭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以有效保護我國第三大河流--珠江源頭的生態環境。
  • 大口黑鱸「優鱸3號」進行現場測評
    2018年6月5日,珠江水產研究所培育的大口黑鱸「優鱸3號」進行了現場測評,結果顯示在同塘投餵人工飼料的養殖條件下大口黑鱸「優鱸3號」的平均體重比市面普遍養殖的
  • 珠江內河貨運量穩中有進 西江幹線全年貨物通過量達到10.5億噸
    大洋網訊 1月6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下稱「珠航局」)獲悉,2020年,珠江水運發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內河貨運量實現企穩回升,穩中有進。據珠航局新聞發言人王燦強介紹,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珠江水系內河貨運量第一季度降幅較大。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珠江水運主要生產指標降幅自4月起逐步收窄,至6月實現正增長,到第三、四季度,主要生產指標保持增長、總體呈加速增長的趨勢。
  • 大口黑鱸是「外來物種」不能再作為路亞對象魚了嗎?
    釣黑鱸的關鍵在於節奏! 控餌的節奏,要和鱸魚捕食的節奏統一,才是上魚的王道! 有機會在水面看看鱸魚捕食,就能了解鱸魚的節奏啦,當然,這樣的條件比較不好找啊!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