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沒有謀略?諸葛亮甘願為他出謀劃策,關羽張飛全心跟隨

2020-12-23 立恆與其辛

說起三國演義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對於三國裡面的歷史人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印象。大家說起三國時期蜀國皇帝劉備,在他身上一直存在著一句話,那就是劉備哭來的江山。在這句話長期影響以及大家的流傳當中,很多人都對這句話表示出了疑惑,那麼劉備的江山真的是哭出來的嗎?大家都知道,劉備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件普通的草民,最後卻成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那麼劉備的江山是怎麼來的?

劉備三國時期畫像

《漢紀》: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

劉備憑藉個人力量,建立蜀國

劉備在起步時期就與曹操,孫權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並且劉備在和他們兩人之間也有很多的差距。先說曹操,曹操在他祖父輩就開始做官,另外一位孫權更是憑藉實力將江東地區進行了壟斷。在這種實力與基礎的明顯差別之下,劉備還是憑藉著自己的力量都有了一席之地,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看來在劉備的身上也是有屬於自己的本事的。其實劉備的哭,是想給人留下一種仁愛的形象,其實真正的仁愛要體恤百姓,並且信任自己的部下,從而這樣才會得到大家的支持。

劉備成為蜀國君王

劉備起兵初期,親自領兵打仗

在劉備剛剛起病的時候,有任何戰士都是由劉備親自帶領。如果有一些比較小的戰事或者是需要兵分幾路進行作戰時,在這種情況之下才是關羽帶一路人馬,劉備帶一路人馬。另外我們也得知劉備在當時取得的戰績都非常不錯,只是在小說當中把劉備仁愛的人設給擴大化了。於是在羅貫中的筆下,為了能夠顯現出劉備手底下人的英勇,所以把當時劉備自己所立下的很多戰功都給了他的手下。

關羽真實畫像還原

劉備,在羅貫中的筆下立下仁君人設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就算劉備再厲害,如果沒有諸葛亮對他進行輔助,那麼他也不會在自己的後期能有如此高的成績。諸葛亮在當時的三國時期,三顧茅廬,成功請諸葛亮出山,在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謀士之後,劉備才將自己的才能真正顯現出來,如果劉備真的在三國時期是一個哭哭啼啼的人,那麼將會有很多人看不慣他。

小說三國演義

總結:

同時在劉備的手底下也有著很多有實力的武將,另外劉備自身的武功也特別高強。在三國時期,關羽張飛對劉備誓死效忠,一路追隨劉備沒有二心。對於關羽張飛這樣的人物,在當時的三國時期,肯定是想要跟著具有雄才偉略,並且認可的君主,顯然,他們二人非常尊重劉備。

參考文獻:《三國志》、 《漢紀》、 《魏紀二》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還得看功勞,先說關羽和張飛,他倆是一類人,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14年拿下益州為止,30年時間中,關羽和張飛緊緊跟隨,他倆被稱為萬人敵,為劉備早業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早年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完全靠的就是關羽和張飛。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也就是說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是先共同發誓,也就是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同生共死的那一類誓言,然後三人直接就拜劉備為老大,關羽為老二,張飛為老三,那麼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呢?要知道關羽和張飛兩人在當時也算是一流人才,憑什麼甘願聽劉備的呢?
  • 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關羽守荊州,而不是諸葛亮、張飛、趙雲
    留關羽守荊州並沒錯,關羽當時是最合適的人選,一是關羽忠心、可靠,這點劉備對關羽絕對放心;二是關羽的級別和威望高。要是關羽遵照諸葛亮的聯吳抗曹的戰略決策,與東吳搞好關係,就不會有後面的被偷襲了,再有如果關羽一心一意坐鎮荊州,而不去打襄樊,那也沒事。加上劉封孟達糜芳傅士仁沒有出手救援,多個因素疊加,最終導致荊州丟失,關羽被殺。
  • 劉關張三兄弟的武力排名依次是關羽、張飛、劉備,那文化排名呢?
    劉關張三兄弟武力排名依次是關羽、張飛、劉備,那文化排名呢?從諸葛亮的角度來看三兄弟三兄弟從冀州打到徐州,從青年打到中年,常給人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問題出在哪兒了?謀略有限,換句話說,學識水平有限。劉備解釋說自己遇到孔明是如魚得水,關張兩人這才停止埋怨。那麼同樣是初識諸葛亮,三兄弟的反應為何如此巨大呢?其實,這個也容易理解。如果將諸葛亮比作重點中學的老師,劉關張三兄弟為其學生,上完課後,劉備說這老師講得太好了,而關張兩人則不知其所云。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 讓關羽鎮守荊州,就註定了劉備無法統一三國,諸葛亮也很無語
    當時,劉備已經在川蜀之地,並且與劉璋發生交戰,而且軍師龐統意外身死,劉備一向沒有兵略的劉備,他只有請出諸葛亮,讓諸葛亮為他擬定戰略,不然劉備根本沒有辦法打贏劉璋。那麼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留下誰來駐守荊州?劉備思來想去,最後留下關羽把守荊州,而讓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前來支援自己。在拿下成都之後,劉備依然讓關羽獨自鎮守荊州。
  • 五虎將發生內訌,諸葛亮無力制止,關羽、張飛、劉備因此接連死亡
    但是劉備集團的利潤,已經被分光了,張飛、關羽等元老控股,諸葛亮、法正等高管靠能力、刷業績。但對劉備而言,股份不能全放在元老手中,蜀漢大勢已成,需要分權了,軍權不能在一伙人手中。於是定軍山一戰立下大功的黃忠,和前涼州公司老總馬超,分別獲封后將軍、左將軍,與元老派關羽的前將軍、張飛的右將軍並立,形成均勢。
  • 劉備得知張飛死後,脫口而出四個字,讓諸葛亮看清了他的真實面目
    「桃園三結義」就此定下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兄弟情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簡單的兩句話表明了這三人的關係就像是親兄弟一樣,可最後也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關羽死後緊接著張飛離世的消息傳到了劉備的耳朵裡,劉備得知後,脫口而出了四個字,從中諸葛亮看清了劉備的真面目。
  • 張飛剛遇到劉備時,與劉備並無交情,他為何甘願當「小弟」?
    張飛剛遇到劉備時,與劉備並無交情,他為何甘願當「小弟」? 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大家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有沒有人對張飛這廝的來歷產生過懷疑?
  • 同樣是兄弟,劉備娶張飛兩個女兒為媳,為什麼偏偏不納關羽女兒
    那麼,從感情上講,既然張飛的兩個女兒都能嫁給劉禪,成為皇后,為什麼關羽的獨女未能享此殊榮呢? 一,劉備的政治需要。 章武元年,張飛的大女兒被劉禪納為太子妃。這個時候,關羽已經被孫權所殺,三兄弟中,只剩下劉張二人。劉備為自己的身後事計,他必須為劉禪找一個強有力的幫手。
  • 關羽離世後,張飛怒斥劉備的一段話,為劉備的失敗埋下伏筆
    有人認為三國時期蜀漢被滅得歸咎於諸葛亮,因為他控制欲太強,把蜀漢大大小小的事情攬在身上,以至於蜀漢的官員得不到學習的機會、少壯派沒有過多治國經驗。等諸葛亮離世後蜀漢人才斷層,最終被曹魏殲滅。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姜維窮兵黷武才導致蜀漢滅亡,姜維北伐規模、次數都比諸葛亮要多,但沒有諸葛亮的能力,終於消耗了蜀漢最後一絲元氣。蜀漢無力面對鍾會率領的十八萬魏軍,最終劉禪只能向鄧艾投降。以上原因可能會有,但並不是主要原因。關羽死後張飛對劉備說的話,其實才是蜀漢衰敗最根本的原因。
  • 張飛死後,劉備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這麼大過錯的情況下兩兄弟依舊原諒他,重新開始打拼;羽在劉備生死未卜的情況下依舊拒絕曹操拋來的高官厚祿和美女金錢,在得知劉備的消息後立馬動身,不遠千裡過關斬將的去見劉備;他們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誼在後世傳為佳話。但晚年的劉備得知張飛身死後說了四個字,諸葛亮聽到後才看清劉備的真面目,是什麼呢?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卻只說了5個字,讓諸葛亮看清劉備真面目
    跟隨在劉備身邊時間比較長的人應該知道,就拿諸葛亮來說,當他得知張飛死後劉備的態度,他心裡大體明白了。考慮到這個地方的重要程度,劉備選擇了奪回來,自己帶了3萬大軍,讓二弟帶了2萬大軍。張飛和關羽感情深,一年的時間了,他還是沒有從二哥喪命的苦痛中走出來,所以經常喝酒。在行軍路上,他經常喝酒,鬧得整個隊伍恐慌不安。某天,運糧官張達範疆沒有按時間押送糧草,導致被張飛一頓打,當時張飛喝醉了,甚至說了要殺他們。
  • 關羽張飛相繼死後,劉備說了2句心裡話,魏延聽後,終於看透劉備
    其實不全是,不過桃園結義與瓦崗英雄結識,相比起來自然是桃園結義更有意義與傳播的價值。桃園結義以劉備為主導,關、張二人為輔。關,張二人,皆與劉備達成共識,立誓要與劉備一同來匡扶漢室,拯救黎民。
  • 諸葛亮為什麼總愛用趙雲?難道關羽,張飛不好用嗎?
    在《三國演義》近三分之一的時候,諸葛亮才隆重登場,如果說此前三國的故事中充滿了詭計與奸詐,那麼到了諸葛亮登場的時候,開始進入謀略的階段。此時的劉備,已經建立了以關羽、張飛為核心的兄弟圈子,日後的五虎上將此時因為趙雲的加入,已經有了三位。然而此時的劉備這個強大的軍事集團,除了在對黃巾軍中取得了勝利,在面對董卓、呂布以及曹操的時候,卻是敗多勝少。
  • 劉備讓魏延守漢中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張飛趙雲永遠不懂,太高明了
    劉備當眾宣布讓魏延守漢中上面說了劉備當時有可能選取,張飛,馬超,吳懿為漢中守將。但是,最終的結果卻讓他們三個人都無語了!劉備既沒有讓張飛守漢中,亦沒讓馬超,吳懿去鎮守漢中。而是宣布由魏延鎮守漢中,當時張飛聽到這個消息時都驚訝了!
  • 劉備張飛關羽是正宗的北方人,諸葛亮就尷尬了,河南山東都在搶
    其實不然,劉關張當時是同屬於冀州人,而劉備和張飛是同屬於涿郡縣,關於是冀州河東解良人,離得稍遠一些,先上一張地圖。關羽是河東解良人,即今山西解縣,由於殺了當地的豪強逃難到了涿郡,那麼他們三人其實距離很近。由於黃巾軍進犯幽州邊境,幽州太守劉焉發布招兵檄文,劉備和張飛是因為看到這個招募兵士的檄文才搭訕,走在一起。關羽為了去參軍,所以這才有了三人的相遇和桃園結義。
  • 三國最大的謎案,劉備與諸葛亮真的非殺關羽不可嗎?
    曹操雖待關羽不薄,但當關羽知道劉備消息,在白馬斬顏良報答曹操後,毅然護送著劉備家眷去千裡尋找劉備。三人經過戰場幾多生死的考驗,終不離不棄,其形成的感情基礎,決非一般人能比,也非常人能理解。有人說關羽最忠於漢室,劉備稱漢中王,有學劉邦故事,關羽對劉備憤怒,心已棄劉備。這也太捕風捉影了,關羽辛辛苦苦跟隨劉備,不離不棄,為了什麼?
  • 給五虎上將找搭檔 張飛不能跟龐統結伴 關羽也不能跟諸葛亮合作
    曹操孫權劉備都是當時頂尖的政治家,他們的班子裡,必須有一些出類拔萃的文臣武將,否則別說爭霸天下,就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早晚也得丟光。而關羽失荊州,也不全因為大意——戰略戰術上都有瑕疵,可能就是他身邊缺少一位能夠掌控大局的謀士。要是劉備不把諸葛亮張飛趙雲都調走,呂蒙就是想偷襲,也無從下手。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天下大亂後,他以「興復漢室」為奮鬥目標,開始起兵成就大業。在諸葛亮、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黃忠等人的幫助下,劉備逐漸拿下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成了和孫權、曹操並駕齊驅的一方梟雄。公元220年時,曹丕逼迫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了他,漢朝就此滅亡。得知這個消息後,蜀地百姓大臣人人憤恨不已,他們為了延續漢朝國詐。
  • 充滿理想與抱負的劉備能否在《九州劫》中再度感召關羽 張飛?
    然而,初到涿州的劉備一窮二白,為何會讓關羽、張飛這樣的英雄人物折服並甘於處其下呢?接下來各位主公就和月半叔一起去看看這段歷史的真相吧。關羽出現在涿州緣起於一樁舊事。有一回,關羽見到當地的豪紳仗勢欺人,並引起民憤,關羽出於義憤,二話不說將其殺死,為民除害,但關羽也因此成了待罪之人因此流落涿州。然而似關羽這等人物,又豈能甘願在小城靠小買賣為生?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顆建功立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