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2020-12-22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214年夏天,成都經過幾十天的圍城,因為馬超的到位,劉璋再也堅持不住了,隨後向劉備投降,劉備至此佔據了整個益州,從公元212年劉備與劉璋翻臉,劉備可是經歷了兩年多的益州之戰才最終拿下益州,之後便是論功行賞了。

論功行賞是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拉攏人才與功臣為自己效命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秦朝之前是分封制,秦朝之後的漢朝開始就是論功行賞,如果封建統治者不進行論功行賞,那麼很顯然,身邊就沒有很多的追隨者,無論是有能力的還是沒能力的,都不願意跟隨,項羽就是例子。

劉備作為一方諸侯,也懂得利用論功行賞的手段來拉攏人心,這個原則放在今天仍然行得通,如果領導跟你高談闊論、大談理想,唯獨不談工資待遇和實際收入的話,相信你也不會跟隨這個領導。劉備在拿下成都後就開始論功行賞。

劉備、諸葛亮、關羽毛、張飛

所謂的論功行賞,就是憑藉功勞的大小而獲取賞賜,誰的功勞最大,誰的賞賜就最多,劉備手下有四個人的賞賜是最多的,劉備賞賜這四人的財物包括: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錦緞一千匹。

這四個賞賜最多的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為什麼是他們呢?

還得看功勞,先說關羽和張飛,他倆是一類人,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14年拿下益州為止,30年時間中,關羽和張飛緊緊跟隨,他倆被稱為萬人敵,為劉備早業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早年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完全靠的就是關羽和張飛。

關羽、張飛兩人隨劉備參與早期的所有戰爭,包括平定黃巾軍、徐州之戰、反抗曹操之戰、與呂布、袁術的戰爭,關羽在曹操南下時率領水軍接應劉備,張飛在長坂之戰阻斷曹軍追兵,為劉備斷後,隨後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大將為劉備鎮守一方,張飛則隨諸葛、趙雲、劉封等人入川,張飛獨自平定的巴郡和巴西郡,最後再兵圍成都。

劉關張親如兄弟

劉備早年在北方是四處投靠、顛沛流離,不僅沒有穩定的地盤,也沒有足夠的錢財,還要靠糜竺這樣的投資人來資助,根本沒有餘錢來賞賜關羽和張飛,即使在北方短暫佔據徐州,很快也失去了,赤壁之戰有荊南四郡後,所收取的賦稅都用來擴充軍備了,也沒有大規模賞賜過手下人,直到劉備拿下益州後。

益州在劉璋的經營下,已經十多年沒有大規模戰爭,再加上益州相當封閉,在中原大亂時,益州不僅沒有大規模動亂,而且接受了來自三輔和荊州的很多流民,益州物產豐富,是天府之國,財富已經積累到了一定規模,劉備拿下益州後,才有能力支配劉璋十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

關羽、張飛對於劉備不僅是原始股東加戰友,而且親如兄弟,再加上關羽和張飛兩人30年的功勞與苦勞,這就是賞賜關羽和張飛的理由

諸葛亮則是與關羽和張飛完全不同的類型,他是以劉備的軍師加謀士加後勤加內政部長身份加入劉備集團,諸葛亮加入的時候,劉備還只是依附於劉表的小軍閥,但在赤壁之戰後,依靠諸葛亮的政治操作,劉備成為與孫權聯盟的政治力量,從軍閥到政權,劉備需要的就是一個諸葛亮。

劉關張迎趙雲

諸葛亮沒有投靠劉備之前,劉備手下沒有這樣的人才,沒有人告訴劉備在政治上應該如何操作,也沒有人告訴劉備誰是你的敵人,誰是你的盟友,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如何才能奪取天下?諸葛亮告訴劉備的 ,都是劉備極其缺乏的,所以劉備才會說得到諸葛亮就是如魚得水。

劉備在前線打仗時,後方就交給諸葛亮鎮定,這是絕對的信任,如同劉邦信任蕭何一樣,諸葛亮為劉備提供糧食、兵員、物資,免去劉備的後顧之憂,這是劉備一生中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以前劉備打仗沒個大後方都沒有,明顯沒有任何優勢,只能到處流離。

不要以為諸葛亮做做後勤工作,功勞比不上關羽、張飛,這麼想就錯了。有了諸葛亮之後,劉備深刻感覺到諸葛亮的作用,當年劉邦把蕭何的功勞排到第一,但蕭何連一天戰場都沒有上過,這就是劉邦的理由,而諸葛亮的作用與當年的蕭何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也是劉備手下最大的功臣,這就是諸葛亮受賞賜的理由

如果說諸葛亮在劉備陣營的作用相當於荀彧在曹操陣營的作用,那麼法正的作用就相當於曹操手下荀攸和郭嘉的總和。

諸葛亮、劉備、張飛、龐統

劉備在前線打仗,身邊總得有個謀士吧,在赤壁之戰前,劉備是沒有的,徐庶投靠劉備很短暫,而且徐庶的能力不在謀略,諸葛亮傾向於後勤、內政、戰略,需要他鎮守後方,劉備第一個謀士其實是龐統,但龐統在攻打益州時陣亡了,然後法正就填補了龐統的地位,成為劉備手下唯一的謀士。

法正的功勞就是謀功,劉備奪取益州,功勞最大的龐統,其次是法正。如果龐統不死 ,他也能得到這份賞賜,法正為劉備奪取益州謀劃了很多策略,因為他了解劉璋,熟悉益州,省了劉備走很多彎路,最重要的是劉備極度緊缺法正這樣的謀士之才,像法正這樣的人在曹操那邊有很多,但劉備只有一個法正。

按道理來說,這個時候法正的功勞不足以和關羽、張飛、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但是劉備賞賜法正有兩個理由:

一是劉備沒有謀士,劉備賞賜法正有拉攏法正的意思。

二是法正很有謀士之才,這從後來的漢中之戰為劉備謀劃來看,劉備賞賜法正很正確。

法正

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四個人是受賞賜最多的人,其他人當然也有賞賜,但沒有四人這麼多,所以就沒有詳細記載,並不代表沒有,那為什麼趙雲也算跟隨劉備的元老,為何沒有這四人如此多的賞賜呢?

首先需要申明一點,趙雲肯定有賞賜的,只不過沒有這麼多。趙雲大概在官渡之戰期間投靠劉備,為劉備掌管騎兵,還負責私下招募士兵,趙雲的功勞有在長坂之戰中救回了劉備的家眷,包括甘夫人和當時唯一的兒子劉禪,在赤壁之戰後,趙雲與劉備一起攻打並收復了荊州南四郡,還包括阻止了東吳孫夫人帶走劉褚。

之後,趙雲隨諸葛亮等人一起入川作戰,獨自率軍平定了江陽郡和犍為郡,劉備奪取成都後,封趙云為翊軍將軍,但是,趙雲的功勞不足以和關羽、張飛相比,首先,趙雲直到入川前,大多數時候負責保護劉備的家眷的,相當於劉備的侍衛隊長,信任有加,功勞不足,參與的戰爭也比較少,趙雲因為保護劉備家眷,不可能到前線作戰,基本上是待在後方的,所以功勞不夠。

趙雲

另外,趙雲這人太過正直,不懂得政治。劉備拿下成都後,有人建議劉備把成都的田地和房產分給有功勞的將士,劉備同意了,但是趙雲不同意,以霍去病「匈奴未除、何以為家」的典故來勸諫劉備不要把田地和房產分給將士,這是兩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

趙雲從仁義的角度來考慮,認為這樣會驚擾百姓,但劉備從政治的角度來考慮,他需要拉攏將士們繼續為他打天下,亂世之中,仁義是成不了大事的,你看曹操早年在戰爭中不斷屠城,以趙雲的眼光來看,完全是暴君吧,但人家曹操就是成功了,所以仁義只能用在和平時期,戰爭年代沒有用,但劉備並不說破,反而同意了趙雲的勸諫,這是劉備的大度,而是趙雲的偏頗。

綜合起來,趙雲沒有得到這麼多賞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趙雲的功勞不夠。二是趙雲的政治覺悟不夠。

相關焦點

  • 攻克成都後,關、張、諸葛亮、法正各有五百斤金,為什麼趙雲沒有
    關羽、張飛、趙雲也算是一直跟隨劉備在北方周旋的老面孔。不過他們的待遇卻有不同。比方說在攻克成都之後,劉備給部下分錢,關羽、張飛、諸葛亮甚至入夥不久的法正都有五百斤金,趙雲卻得不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劉備分錢列表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劉備終於平定了西川,事業又進一步騰飛。
  • 公元214年劉備一次賞給關羽張飛500斤黃金,為何一文錢也不給趙雲
    214年六月,取得益州之戰大勝的劉備心情大好,大肆封賞功臣。《三國志》記載,「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此外還有數目不等的白銀、銅錢、綢緞、房宅、田地等等。將士們冒著性命之險,為劉備打下來一個最為寶貴的戰略根據地,受到賞賜也在情理之中。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蜀漢將軍排名變遷史(二),從劉備平定益州到漢中之戰爆發
    隨後,張飛又攻取巴西、德陽等地,與劉備會師成都。劉備平定益州後,任命張飛為巴西太守。巴西靠近漢中前線,在劉備還未拿下漢中之前,巴西就是西川的漢中。只要拿下佔領巴西,就能切斷荊、益兩州的聯繫,還能直搗成都。因此以張飛為巴西太守,等於就是任命張飛為抵禦曹魏南下的第一線力量。後來曹魏名將張郃從漢中入侵巴西掠民,張飛於瓦口關大破張郃,成功完成了守衛巴西的任務。
  • 劉備拿下漢中,關羽等人得到了賞賜,趙雲得到了什麼?
    公元219年,劉備帶領的軍隊終於攻克了漢中,派遣將領迅速佔據漢中各鎮,並於同年自稱「漢中王」,分別封關,張,馬,黃為前,左,右,後將軍,對於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趙雲,卻沒有任何表示,只是在公元214年攻克成都時被封了一個雜牌將軍-翊軍將軍,那麼他為何被冷落呢?
  • 諸葛亮為什麼總愛用趙雲?難道關羽,張飛不好用嗎?
    趙雲對諸葛亮的作用劉備以兄弟情誼,實仁政逐漸吸納了一大批下層人才,而這個依靠義氣結合起來的軍事集團,是亂世流民時期以保全自己的一種本能,他們只能夠衝鋒陷陣,對未來的戰略方向,提不出任何切實可行的意見。劉備在47歲,也就是赤壁之戰之前,沒有任何自己的領土。此時雖然擁有關羽、張飛等猛將,但是卻無人能用,陷入人才結構失衡。
  • 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關羽守荊州,而不是諸葛亮、張飛、趙雲
    留關羽守荊州並沒錯,關羽當時是最合適的人選,一是關羽忠心、可靠,這點劉備對關羽絕對放心;二是關羽的級別和威望高。要是關羽遵照諸葛亮的聯吳抗曹的戰略決策,與東吳搞好關係,就不會有後面的被偷襲了,再有如果關羽一心一意坐鎮荊州,而不去打襄樊,那也沒事。加上劉封孟達糜芳傅士仁沒有出手救援,多個因素疊加,最終導致荊州丟失,關羽被殺。
  •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
    因此,也說明趙雲是個品德才都很全面的人。 7.關羽是個自視甚高的人,他看不起黃忠又質疑馬超,甚至還貶低過諸葛亮,可是趙雲就從來沒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趙雲的才能得到關羽的賞識。許靖名氣大,劉備給了司徒的官職,位列諸葛亮之後,這並不是劉備本意,而是法正授意,原因在於名士的影響力巨大,是政治需要,馬超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看到許靖位居諸葛亮之後,卻沒有什麼實際貢獻。而馬超歸順蜀漢後也幾乎被雪藏。他們只是得到了名,而沒有展現任何才華。 2.很多人認為趙雲不會說話。
  • 五虎將發生內訌,諸葛亮無力制止,關羽、張飛、劉備因此接連死亡
    劉備團隊,第一撥創始人,有一個普遍的特點——窮,沒錯都很窮,不窮你跟什麼劉備啊!劉備團隊創建不久,趙雲、孫乾來加盟了,他們算是元勳,但不是股東,因為他們沒有資本。這兩撥人合起來,就是劉備創業的老班底。但此時的劉備很窮,因為他沒有根據地,給不了兄弟們功名、利祿。劉備就只能和兄弟們講友情、談親情(恩同兄弟)、許諾前景。
  • 關羽張飛相繼死後,劉備說了2句心裡話,魏延聽後,終於看透劉備
    從而,幫助劉備在荊州立足,擁有了城池、兵士、還有大將、同時劉備還擁有了民心。此乃是,曹操所不具備的。 在諸葛亮的帶領之下,劉備識龐統,引法正,結張松,從而呢,很快便打通了通往西蜀的道路。後來,以龐統為軍師,魏延、黃忠為大將,在抵禦了張魯之後。劉備便與劉璋爭奪地盤,最終在馬超的幫助下,成功拿下了益州。
  • 給五虎上將找搭檔 張飛不能跟龐統結伴 關羽也不能跟諸葛亮合作
    要是當年夏侯淵身邊跟著荀攸或者程昱,也不會被法正算計,被黃忠一刀砍了。 曹操孫權劉備都是當時頂尖的政治家,他們的班子裡,必須有一些出類拔萃的文臣武將,否則別說爭霸天下,就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早晚也得丟光。而關羽失荊州,也不全因為大意——戰略戰術上都有瑕疵,可能就是他身邊缺少一位能夠掌控大局的謀士。要是劉備不把諸葛亮張飛趙雲都調走,呂蒙就是想偷襲,也無從下手。
  • 論功行賞,卻遭劉備拋棄?趙雲、魏延為何無法封侯?
    在221年四月份的時候,劉備他在成都稱帝,那麼這個時候肯定是少不了對自己手下的獎賞。說起獎賞,除了賞賜黃金以外,另外一個就是晉升官位了。當時劉備是讓諸葛亮擔任了丞相,給馬超和張飛都封了侯,並且分別是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
  • 劉備讓魏延守漢中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張飛趙雲永遠不懂,太高明了
    此時,劉備其實一共有3個人選的,第一人乃是張飛、第二人就是馬超,第三人乃是劉備後來的舅子吳懿。首先張飛乃是劉備的結義三弟,他的勇武自然沒有話說。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喝酒,而且還喜歡懲罰下屬,當年丟掉徐州也是因為喝酒誤事。因此,劉備心底可能不太會考慮張飛。畢竟,漢中乃是成都門戶,這可比起當年的徐州那可要重要多了。
  • 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馬超猛將
    劉備為什麼不帶諸葛亮、趙雲、魏延和馬超參加夷陵之戰,因為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已經建立了蜀漢政權,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系統,此時再發動戰爭,必不可少的要留下信任的人守護大後方的麼,而諸葛亮他們就肩負著這方面的責任,這項責任比夷陵之戰更重要。
  • 劉備還在西川苦戰,沒有支援的關羽,為何會孤軍北伐?
    本來劉備入川後直接向成都發動突襲,劉璋是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但是劉備卻顧念同為漢室宗親,想著慢慢吞併劉璋的勢力,結果他跟法正之間的密謀被劉璋發現,有了時間警戒,讓劉備進攻益州屢屢受挫,軍師中郎將龐統還因為失誤戰死。
  • 蜀漢五虎上將中,劉備為何不賜封關羽趙雲?一個不必封一個不想封
    劉備大封群臣,遷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任命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此前為新亭侯),拜馬超為驃騎將軍、涼州牧,封斄鄉侯。這就十分令人不解,「五虎上將」之中,為何劉備只敕封了黃忠、張飛、馬超三人,卻不給關羽和趙雲封侯呢?
  • 趙雲忠勇仁義,但這件事好像做錯了:劉備很傷心,諸葛亮也不滿意
    要是排一個三國名將人氣榜,一身是膽的虎威將軍趙雲趙子龍,絕對可以進入前三名,甚至可能力壓關羽張飛而成為榜首——無論是在正史還是演義小說中,趙雲都是忠勇仁義、識大體顧大局:既不像關羽「剛而自矜」,也不像張飛「暴而無恩」。
  • 關羽離世後,張飛怒斥劉備的一段話,為劉備的失敗埋下伏筆
    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姜維窮兵黷武才導致蜀漢滅亡,姜維北伐規模、次數都比諸葛亮要多,但沒有諸葛亮的能力,終於消耗了蜀漢最後一絲元氣。蜀漢無力面對鍾會率領的十八萬魏軍,最終劉禪只能向鄧艾投降。以上原因可能會有,但並不是主要原因。關羽死後張飛對劉備說的話,其實才是蜀漢衰敗最根本的原因。
  • 關羽為何突然發動襄樊之戰?二爺其實是在暗示張飛,可惜張飛沒懂
    公元215年,劉備與孫權湘水劃界,劉備把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這三個郡都分給了孫權。在穩住孫權之後,劉備把重心都放到了如何收回漢中這件事情之上。《三國志·曹操傳》記載: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從這個記載來看,其實就已經表明了劉備當時的戰略。劉備當時出動了五虎上將,包括,黃忠、趙雲、馬超、張飛等,謀士有法正、當時諸葛亮負責後方糧草、兵馬調度相關事宜。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下)劉備自領益州牧
    趙雲說:「我願意去擒拿這兩人。」說完便上馬率軍出城。劉備在城上設宴招待馬超,還沒開席,趙雲已經斬了二人首級,獻在席前。馬超也吃了一驚,倍加敬重。馬超說:「不用主公兵馬廝殺,我去叫劉璋投降。他如果不肯降,我與馬岱就拿下成都,雙手奉上。」